书城成功励志把信送给加西亚
3869600000008

第8章 学会对工作负责(3)

罗伯特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罗伯特指着镜子说:“就是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你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当作你从前并不认识他;否则,你只能跳入密歇根湖。因为在你对这个人有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人。”

流浪者朝着镜子走了几步,用手摸摸自己长满胡须的面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过了一会儿,罗伯特领他走出心理试验室,送他离去。

几天后,罗伯特在街上碰到了这个人,他不再是一个流浪者。他西装革履,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原来那种不安、紧张的神情已经消失不见。他说,他感谢罗伯特先生,让他找回了自己,并很快找到了工作。后来,那个人真的东山再起,成为了芝加哥的富翁。

埃默森教授说,这个世界只为两种人开辟道路,一种是有坚定意志的人,另一种是不畏险阻的人。而这两种人同时具有的品质就是自信。一个自信的人,不会畏惧艰难。尽管障碍物可以阻止一些人前进,却不能阻止意志坚定的人的脚步,他会排除这些障碍物,然后继续前进。尽管路上有使人跌倒的滑石,但自信的人行进时步步扎实,再艰难的路也奈何不了他们。

秉持忠诚品质

做事先做人,成事先成人。罗文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刻敢于接受总统指派的任务,勇于在大山丛林中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任务。做到这些必须有一种坚强的信念支撑他,激励他,这种信念就是忠诚。

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忠诚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若罗文不忠诚、贪生怕死,怎能把信送到呢?这一路上,他碰到很多问题,很多困难,很多危险。他必须靠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排除这些危险。

这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来自于他对上级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对自己神圣使命的忠诚。忠诚是一种责任,凝结在血液里;忠诚是一种义务,沉浸在奉献里;忠诚是一种操守,融化在血肉里;忠诚是一种品格,浇注在脊柱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东西会流逝变化,但闪烁在人性中最可贵的品质是不会变的。相反,它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弥足珍贵。而忠诚就是具有这一特性的可贵品质。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一次公开演讲时,曾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我们参观了那里的法庭、第一国家银行、砖场、医院和监狱。之后,他们又带我参观了当地的水电站。那是一个壮观的钢混结构工程,大部分的时间都利用水力发电。

水电站的负责人是一个21岁的年轻人。我注意到他的纽扣处别着一枚发光的朱庇特徽章。所以,我们的话题就从朱庇特徽章开始了。

我注意到通往水电站的公路旁250千米处有一条砖路,这个年轻的负责人无意中提到,那是他和他的工友们一起铺筑的。他开玩笑说,他们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

通常,那样的工作都是交由包工队完成的,但我发现在这里是由这个年轻人掌控着全局,他很有经济头脑。

我问了他几个问题,诸如他是哪里人等,但他微笑着将话题避开,又将我的注意力拉回到他们新引进的发电机上。在回城的路上,一个组委会官员对我说:“你最好注意一下那个年轻的孩子,他三年前才来到这里,当时我们正在建设发电厂,包工头就雇用了他当他们的送水员,而第二周,他就当上了计时员。”

一天晚上,老板看到他撕开几米长的红色法兰绒布,然后将它们包在日光灯上,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红灯照明。他很抱歉地解释说,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相应的设备来替换损坏的那些。

这就是他所有的回答,他从不多说什么无益的话,总是能将事情做得很好,早上很早便来到电厂上班,而且往往是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电厂的。他在水电厂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一年。当包工队将要离开的时候,这个小伙子已经当上了包工队的老板助理。每次老板去芝加哥开会时都会把所有的权力交到他的手上。没有什么所谓的“任命”,他就那么自然而然地临时接替了老板的职务。

看完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这一段讲述,你是否有所感触呢?是的,一个人的忠诚源自他的内心,是血液里流出来的禀性。

著名诗人裴多菲说过:“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忠诚的人从不会为自己的声誉担忧,如果你是个诚实可信、和善、忠诚的人,内心就会产生非凡的勇气,无惧他人对你的看法。

罗文深知送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这项使命困难重重,却没有挑三拣四,甚至不问怎么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不仅是他的职责所在,更是他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精神的体现。态度决定了一切,这是他成功的最大砝码。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朋友,需要忠诚;在工作中,为人下属,为人领导,为人同事,也要忠诚。

要做成一件事,就要像罗文那样拥有对国家、对自己事业的无限忠诚,做一个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没有任何借口

无论在事业上还是生活上,一个不找任何借口、善于解决问题的人都是不可替代的。罗文中尉在接到他的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后,没有提出任何的借口和理由,也没有问:“为什么要送给加西亚?加西亚是谁?他在哪儿?为什么让我来送……”只是淡定地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最终顺利完成。

而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它们听上去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解释”: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借口;业务做不好,会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经尽力了”等借口。事情办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

借口逐渐成为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成为一个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宝器。越来越多的人把宝贵的精力放在了寻找合适的借口上,却忘记了自己的真正任务!在罗文的母校——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即“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学员的首要理念。它强化的是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合理的借口。

正是秉承这一理念,罗文成功地将信送给了加西亚。罗文可以说是在无条件、无指示,并且没有目的地的情况下前进的。其实,罗文完全可以为自己找到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拒绝上级交给他的任务。

在接到任务时,他可以说“我不知道加西亚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这在任何人看来,都不算过分。在瓦格纳上校向总统推荐他为送信人时,他即使说出“我恐怕没有能力找到他”,也不算过分。

但罗文没有这样做,他在没有任何人指点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在这项艰巨的任务中,罗文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和沉着冷静的作风,积极地想办法,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变故。如果我们也能像罗文一样,遇到困难时不找借口,相信很多困难都能被克服。

“No Excuse(没有任何借口)”所表达的含义是优秀人士必备的素质之一。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贯彻这个理念,工作上无疑会取得很大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获得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从而走向自己职业生涯的顶点。不找借口而去落实任务的人,无论在哪一个行业,都会受到重视。对于上司来说,无论在什么时候,身边最缺的始终是办事主动、落实力强的员工,只有完全执行任务的员工才能成为老板青睐的员工。

作为公司的一员,要想让老板器重自己,就必须想方设法,使他信任自己。而要想使老板信任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做到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声色不变、处之泰然,并妥善解决,而不是把问题留给老板去解决。这样,你才能成为老板身边不可或缺的人。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个牌子,上面写着“Bucket stop here”,翻译成中文就是“问题到此为止”。杜鲁门以此督促自己要负起责任来,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

有一位智者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看见了问题,然后界定和描述这个问题,并且抱怨这个问题,结果自己也成了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另一种人是观察问题,并立刻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工作时虚掷光阴会伤害雇主,但伤害自己更深。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就会赢得老板的器重,同时也会获得更多升迁和奖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