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借的力量
3881400000012

第12章 借“题”发挥——成功者的气场是这样炼成的(3)

一个月后,在上海南京路上的一家酒店,Myspace用100万元人民币收购了他的网站。“这是国内第一家被国外资本投资的小游戏网站。”沈洁伟告诉记者,对方之后又收购了国内几家小网站,一年后就打包在美国上市了。在这期间,他认识了来自山东的徐瑞明,对方的网站也被这家公司收购的。

网站被别人收购后,沈洁伟休息了一段时间,开始做影视版权,但是市场却给了他重重的一“拳”,没有赚到钱。因此,干了半年他就放弃了。

在一次外出旅游途中,沈洁伟偶然遇到徐瑞明。当时徐瑞明用的手机号码是以159开头,沈洁伟正好在网上看到一家域名服务商正在卖159.com这个域名。

“买下这个域名,做手机网站好不好?”沈洁伟提议,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两个80后在2007年创建公司,花100万元买下域名,专门做手机网站业务。

当时做手机网站的基本都是以做手机资讯为主,如果他们再去做,显然没有什么竞争力。沈洁伟听说运营商将来都要升级网络到3G,就把重点放在这上面。

了解到3G就是为了让用户更高速地体验手机增值服务,于是他们达成一个共识:手机网站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娱乐的服务,不只是提供简单的文字和图片服务。

徐瑞明做过娱乐网站,而沈洁伟做过游戏网站,就这样两人决定做一家手机游戏娱乐类网站。

“成立之初,我们就觉得光有娱乐和游戏还不行,还必须有互动。于是我们为每个访问我们网站的用户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就是现在的社区。”沈洁伟解释。

2009年,沈洁伟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0多万元,利润300多万元,网站的注册用户达到200多万。

其实,许多时候,兴趣也可以用来赚钱。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就能找到潜藏在其中的商机。

慧智提示

许多时候,兴趣也可以用来赚钱。只要善于琢磨,就能发现商机。

§§§第九章 “包装滚动”的生财之道

有位下海干部,曾以“国有民营”的方式,承包过一家饭店,这家饭店的年租金是60万元。当时,他刚从机关下海,通过关系,找了3家国营企事业单位,和他们签订了“定点消费协议”。协议规定:单位在他饭店每年必须消费多少钱以上,他才每年给其10%的返还。3家单位每年会议、吃住消费等加起来,大概是100万元。然后,他拿着3家的合同和一家较大的、信用较好的单位的担保书,到工行贷款。他对银行负责人说:“我是下海干部,你们和政府部门要支持。”于是贷款很快就搞定了。

香港还有一个船王叫虞洽卿,也是靠借银行贷款起家的。他的诀窍是买旧船进行“包装”,再向银行抵押,得到贷款后,又买旧船“包装”,再抵押……这样循环往复,资本就越滚越大。据说,他买一条旧船一般价格是5万~10万元,修理配件、油漆一新后,到银行可贷款15万~20万元。就这样,他也用这种办法,滚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总是这样,一“包装”身价就上升,包不包装价值大不一样。现在什么都讲究“包装”。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个脸上不发光的人,永远成为不了一颗星。包不包装,给别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另有一个人也用这种“包装滚动”的方法,搞了2年房地产买卖,发了一笔可观的财。

他的方法是这样的:他先买便宜的、有升值潜力的旧房子,进行“包装”或改变用途,再打广告找买主脱手。

一次,他看中了一栋房子,这栋房子破破烂烂的,房主卖了几年都没卖出去。他一看,大有搞头。

首先,他了解到菜市场马上就要搬过来了,到时候这里必然热闹,一热闹房子就要升值。

第二,这栋房子紧靠菜市场,临街面有20米长,现在虽是个大门,但可改成4个店面,这样不就升值了吗?

而这些房东不知道,看不懂,蒙在鼓里,没有这个眼光、创意,也没有这个信息。这一切都被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后来,他以较低的价格买了下来。马上把临街面的大门围墙改成店面,安装上卷闸门。房主一看他这样搞就后悔了,就要出钱买下,并让他赚2万块钱,但他没有同意。然后,他按照自己的设想,改造装饰了一下,在外墙涂上涂料,院子里栽上花草树木,房里布置上家具,贴上画,遮盖一些缺陷,经过这样一番布置,一下子使房子大变样,变成了崭新的、非常漂亮的房子,可以说是人见人爱,他自己都有点有舍不得卖了。这样,房子迅速升值,卖起来也好办多了。

就这样,他一年搞了几栋这样的房子,买完这栋卖那栋,如此循环,滚动发展,越搞越有经验,越搞越赚钱。

如果你有兴趣,也不妨一年搞上几次,玩上几盘。

其实这也是借力的一种方法,只是方式不一样。总之,你朝着那个方向在做,前期也许是艰难的、痛苦的,但是天下哪件事情前后始终都是甜的呢?不能吃苦的人,始终做不大。许多事情前期的确必须是苦的,先苦才能后甜,这个道理从古到今一直没变。

慧智提示

同样的东西,经过巧妙的包装,就能身价大涨。所以,卖东西不仅要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也要在包装上做足文章,千万不能对其轻视。

§§§第十章 再小的机会也有成功的可能

在前半生,他是意大利一个小镇上默默无闻的穷画家,穷困潦倒,没有人欣赏他的作品,他的画一幅也卖不出去。他苦心创作的画连街头的面包也换不来,为此他常常饿着肚子。可是就是这样的困境,他仍然坚持创作。

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身陷困境的他只好千里迢迢地去米兰投身到一位热爱画画的公爵的门下。这位公爵很喜欢画画,可是公爵对他的作品并不欣赏,只是给他提供一些基本的生存条件。公爵很看不起他,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庸俗的画匠而已,美术创作对他不过是一种狂热的奢想,凭他的水平只能做一个在街头给人画像的画匠而已。

一天,公爵突发奇想,要在自己刚装修好的餐厅的空白墙上画上一幅壁画。公爵门下的好多画家听说这个消息后都争先恐后地纷纷涌上门来,希望能得到这个机会。

他也去争取,可是公爵拒绝了他:“这只不过是一个餐厅的壁画而已,很无关紧要的,不用劳您大驾了。”

可是他再三恳求公爵,最后在他的百般央求下,公爵把餐厅的壁画交给了他。

开始创作后,他一遍又一遍、通宵达旦地勾勒草图,一次又一次地在那堵墙壁前徘徊思考。一连几天了,他还迟迟没有动笔。公爵看着他耽误了工期,就催促他:“这只不过是一幅餐厅的壁画,用不着你那么劳心费神,随便画一幅就是了。”

但是他并不这样想,他并没有把这幅作品看成一幅普通的壁画,而是看成一件精品去做。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开始动笔了,可是他并没有像公爵说的那样只是随便涂涂就匆匆完工,而是每画一笔都很谨慎,有的时候甚至思考几天才动笔画。

公爵来视察了好几次,可是他的进展非常缓慢,公爵非常不满地对他说道:“你快点画!餐厅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就这样,街头画匠只要十几天就可以画好的壁画,他却整整画了三个月。

餐厅投入使用了,每一个来用餐的人都会注意到他的这幅壁画,最后往往是公爵宴请的客人变成了讨论和欣赏这幅壁画,而他也因此声名鹊起。

几百年后,这幅公爵餐厅里的壁画成了世人皆晓的一幅名画,它价值连城,这幅作品就是《最后的晚餐》,而他就是世界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达·芬奇。

就因为达·芬奇的这幅壁画,公爵餐厅里的那面普通墙壁也身价百倍,成为了美术史上的圣地,而达·芬奇也因此名垂千古。

再小的机会也有成功的可能,就看你愿不愿意像达·芬奇那样去抓住每一个细小的机会。有的机会看似微小,实际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努力抓住,就能借它直上青云。

慧智提示

再小的机会也有成功的可能,只要你能抓住它、把握它,就能借此通往成功。

§§§第十一章 克林顿嫁女引出的商机

2010年8月1日,当地时间7月31日,克林顿夫妇如愿在纽约州小镇莱茵贝克的一个豪华庄园为独生女儿切尔西举行了一场“优雅但不低调”的“美国皇室婚礼”,仅有8000人口的莱茵贝克也因此成为全美上下关注的焦点。

凯里·威尔逊是纽约州莱茵贝克小镇的居民。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小镇,但你一定听说过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这里正是他的老家,而他们的女儿切尔西·维多利亚·克林顿,正是威尔逊的小学同班同学。

威尔逊是一位特别有想法的小伙子,他在几个月前就听说了克林顿夫妇即将在家乡为女儿举办婚礼的消息。父亲是美国前总统,母亲则是现任国务卿,威尔逊意识到,切尔西·维多利亚·克林顿的婚礼一定会让莱茵贝克小镇大放异彩、备受关注。威尔逊不禁开始思考,这里面是否隐藏着商机呢?

威尔逊心想,女方在婚礼上都会用“我愿意”三个字回答神父的问话,克林顿的女儿当然也不会例外,如果自己在烤香肠、酒杯以及各种食物和礼品上都印上新郎新娘的卡通形象和“我愿意”或者“皇家婚礼”等卡通字样,那会怎么样呢?威尔逊很快把想法付诸行动,设计了一些优美的卡通图片,送到一些食品及礼品厂商那里,把样品加工了出来。

威尔逊把这些样品拍成照片,用电子邮件发给了切尔西以及克林顿夫妇,这些照片让包括克林顿在内的克林顿一家赞赏不已,他们很快约见了威尔逊,并与威尔逊商量了许多细节问题,甚至还为威尔逊提供了不少想法和灵感。最后,克林顿对他说:“这场婚礼全靠你了!”

这个结果让威尔逊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因为这意味着他成了这场“皇家婚礼”的“御用供应商”!

威尔逊很快把改进过的设计送到了合作厂家,在生产的数量上,威尔逊并没有局限于克林顿所提供的数字,而是把所有产品的数量都增加了5万倍!例如那种写有“我愿意”卡通字样的烤香肠,克林顿提供的数字是3千支,而威尔逊实际生产的数量却是1500万支。因为威尔逊心里明白,需要或者说乐意购买这些产品的人,远不止克林顿一家。

7月31日这天,一场全球瞩目的婚礼终于在小镇边的一座豪华庄园里开始了,参加婚礼的500名宾客先后来到这里。正如威尔逊预料的那样,仅有8000人口的莱茵贝克小镇立刻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无数媒体记者、克林顿的拥护者以及身着盛装的电影明星、著名设计师、政界名流,还有数以万计赶来看热闹的美国民众纷纷涌向这里,把这座幽静的小镇挤得满满当当的。

这时,威尔逊不失时机地把自己的产品推向了市场,被人们疯狂购买:沿街商店和住房的窗户上贴满了各种写有祝福短句的彩签;商店里到处都是写有“我愿意”字样的小礼品或者生活用具;每一个餐馆和烧烤场所里都在使用写有“我愿意”字样的香肠和肉饼;无数行走在街上的民众也手执写有“我愿意”字样的小玩意儿;无数的小镇居民也买来威尔逊的产品,在自家后院举办起了各种派对,以庆祝这场百年一遇的婚礼……莱茵贝克小镇完全变成了一座“切尔西主题公园”!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威尔逊在几天前就已经把产品远销到了纽约、曼哈顿、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等全美国数十个城市和地区,与此同时,数以万计的美国民众正购买着威尔逊的产品,以示对这场婚礼的纪念与庆祝。在此后的半个月内,销售形势持续火爆,各地市场的催货单纷纷发来……

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威尔逊除了支付给合作厂商一笔为数不菲的“分红”外,还足足净赚了300多万美元,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在当时的一期美国《市场观察》杂志中,评论员把威尔逊称作是“发现和抓住机遇的天才”,就连股神巴菲特也用庆幸的口气对该杂志的记者说:“幸好我在创业的时候没有遇见这样的对手!”

威尔逊就是一个善于借助名人效应的高手,最重要的是他懂得怎么发掘出这种情况下人们的需求,并加以充分地利用,从而实现了一夜暴富。

慧智提示

巧借名人效应,往往能够带来巨大的商机。在当前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尤其如此。

§§§第十二章 赚取生意中的第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