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本书读懂犹太智慧精华
3881600000010

第10章 创富篇(2)

倘若可以多赚一美元,只要有这种机会,我就绝对不放弃。

——犹太格言

老子曾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积累财富也如用土筑台一样,需要许许多多的小钱作铺垫,方能成为大富翁。犹太人向来就是这么做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来。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两个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迷惑不解,说:“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就发了?”

犹太青年说:“因为我没有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

也许这个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但是,没有小钱就不会有大钱,你不懂得从小钱积累起,那么财富就永远不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中国圣贤的明训。虽然《塔木德》的故事是流传于国外的经典之作,但其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哲理和中国的圣贤明训是息息相通的。上例中两个人在面对一枚硬币的取舍时,英国人以他的绅士作风选择了藐视,最终一无所获;而精明的犹太人不放过任何一个积累财富的机会,终于成为了大富翁。犹太人告诉我们:金钱也跟人一样,你尊重它们,它们就不会亏待你;你忽略它们,它们就会从你的身边溜走。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忽视任何一次机会,也不要轻视任何一分钱。说不定哪一天正是那一次机会、那一分钱使你步入了辉煌。

现金是唯一抓得住的财富

拥有很多的现金,忧愁的事可能相对增加;但完全没有现金的人,忧愁更多。

——《财箴》

犹太人认为世界变化太快,没有谁能预测明天会怎样。一切都在变,只有现金不变,只有现金才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保障,才可以对付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在他们看来,拥有很多的现金,忧愁的事可能相对增加;但完全没有现金的人,忧愁更多。

有一位犹太人,临终之际,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叫到了床前,对他们嘱托后事,说道:“请将我的财产全部换成现金,用这些钱去买一床最高档的毛毯和一张最昂贵的床,然后把余下的钱放在我的枕头底下。等我死了,再把这些钱放进我的坟墓,我要带着这些钱到那个世界去。”

亲友们按照他的安排,买来了毛毯和床。这位富翁躺在豪华的床上,盖着柔和的毛毯,摸着枕边的现金,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遵照富翁的遗嘱,死者留下的那一笔现金和他的遗体一块,被放进了棺材。

这时,死者的一位老朋友前来向他的遗体告别。当他听说死者的财产都换成了现金并已随死者的遗体一块被放入了棺材时,立即从衣袋里掏出了支票和笔,飞快地签上金额,撕下支票,放入棺材,同时,又从棺材中取出现金,并轻轻地拍着死者的脑门,说道:“老朋友,金额与现金相同,你会满意的。”

这则笑话说明了犹太人对现金的偏爱。彻底采取现金主义,是犹太人的商法之一。这在日常生活及交往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与他国商人打交道时,他们心中想的是:“那个人今天究竟带了多少现款?”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对公司的评价:“今天那个公司,换成现款,究竟值多少?”总的来说,他们关心的是现金,脑子中除了现金,没有其他的货币形式。他们力求把一切东西都“现金化”。

犹太人这一“保守”的观念,决定了他们的商品交易力求现金交易。纵然交易的对方在一年后确能变成亿万富翁,也难保证他明天不发生意外。人、社会及自然,每天都在变,只有现金是不变的。这是犹太人的信念,也是犹太教的“神意”。

女人是赚钱的“第一商品”

挣钱的是男人,用男人的钱养家的是女人。

——《财箴》

犹太商法认为:要想赚钱,就必须瞄准女人。因为,男人赚钱,女人花钱——男人的兴趣根本不放在保管与使用金钱上,而是放在赚钱上;保管与使用金钱都是女人的事。现实生活确实如此,不光是采购钻石、珠宝、金银、服装等饰品是女性的事,就是家庭食品、用品也大多由女性操持。因此,“女人”的生意是“第一商品”,这成为犹太人的一大公理。如果是卓越的生意人,瞄准“女人”生意,一定会财源滚滚。反之,如果经商者瞄准“男人”生意,一般不容易成功。

关于做女人的生意,犹太人中流传着许多谚语:

“从男人身上赚钱,其难度要比以女人为对象大10倍。”

“钱是男人挣的,开销权却在女人手里。”

“让女人掏腰包的机会远比让男人掏腰包的机会多。”

“做女人的盯梢者,打动女人的心,我们的生意才容易成功。”

犹太商人这样说了,也这样做着。

世界最有名的高级百货公司“梅西”公司从一个小商店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庞大企业。创办这家公司的犹太人施特劳斯结束打工生涯当上自己的老板,就是因为他发现顾客中的女性居多;即使男女结伴购物,购买的决定权仍然在女性手中。

于是施特劳斯的女性用品专营店开业了。一开始,他经营的是时装、手袋和化妆品。几年之后,增加了钻石和金银首饰等业务。他在纽约的梅西百货公司共有6层展销铺面,其中女性用品占了4层,展示综合商品的另外两层中也有不少商品是专为女性摆设的。“我盯住了一大群女人,”施特劳斯后来感慨地说,“我的店员全部盯上了她们。”

犹太人就是这么厉害,他们在那些富丽堂皇的高级商店里,专门经营那些昂贵的钻石、豪华的礼服、价格不菲的项链、戒指、香水、手提包……这些无一不是专为女性顾客准备的。犹太商人就是瞄准了这个市场,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盈利。

对犹太人来说,盯牢女人、赚女人的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资金法则。用他们的话来说,“盯牢女人”,“夺取”女人所持有的金钱,就等于赚取了男人工作所赚的钱。被赋予这种意义的“女人”不仅是赚钱的“商品”,而且是赚钱的“第一商品”。

瞄准嘴巴就是在给自己淘金

瞄准嘴巴,就是在给自己淘金。

——《财箴》

犹太人发现:凡是入嘴的东西,无论是什么,最后必被胃酸消化而排出体外。小到一个一美元的雪糕,中到一盘五美元的炸鸡腿,大到百元、千元的餐饮,无不是经过几个小时之后,变成了废物排泄而出。人们的生存需要连续不断地吸收能量、消耗能量才可以支撑,能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只有食品。人要继续活下去,食品就要不断地被消费。

所以,犹太人认为入嘴的东西绝对赚钱。正是看准了这点,很多犹太人在长期的漂泊中站稳了脚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辛普洛特获知作战部队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他认准了这是一个绝好的赚钱机会,于是买下了当时全美最大的一家蔬菜脱水工厂。他买下这家工厂后,专门加工脱水土豆供应军队。从这以后,辛普洛特走上了靠土豆发家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初,一家公司的化学师第一个研制出了冻炸土豆条。有的人说:“土豆水分占3/4还多,假如把它冷冻起来,就会变成软乎乎的东西。”可是辛普洛特却认准了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产品,于是大量生产。果然不出所料,“冻炸土豆条”在市场上很畅销,并成为他盈利的主要来源。

后来,辛普洛特发现,“炸土豆条”并没有把土豆的潜力彻底地挖掘出来。因为,经过炸土豆条的精选工序——分类、去皮、切条和用光传感器去掉斑点,每个土豆大概只有一半得到利用,余下的通常都被扔进了河里。为什么不能把土豆的剩余部分再加以利用呢?不久,他把这些土豆的剩余部分掺入谷物,用来做牲口饲料,单是用土豆皮就饲养了15万头牛。

辛普洛特利用小小的土豆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他每年销售15亿磅经过加工的土豆,其中有一半供应麦当劳快餐店做炸土豆条。他从土豆的综合利用中,每年取得12亿美元的高额利润,并且跻身当今世界上100位最有钱的富翁之列,成为全球赫赫有名的“土豆大王”。

人类要生存、要繁衍,就需要摄取食物,因此,只要人类不消亡,“嘴巴”生意就永远有市场——犹太人熟练掌握了这条自然定则。一方面,他们以“吃”来维系整个民族的血脉,另一方面,他们又抓住“吃”这个朝阳产业,在上面写下了得意的一笔。为此,他们发明了“嘴巴”生意的说法。犹太人还把“嘴巴”列为仅次于女人的“第二商品”。

§§§第八节 犹太人的投资智慧

抓住每一个投资机会

抓住生活赐予你的每个机会,你就是智者。

——《财箴》

生活中有很多人,当面临投资良机时,他们却退缩了。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恐惧,一开始就害怕风险。出于这种消极情绪,他们决定不投资,或者是把不该卖的卖掉,把不该买的买回来,投资行为完全依赖于乐观的猜测或悲观的预感。如果他们有一点点犹太人的投资知识和投资经验,并且做好准备的话,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洛克菲勒就非常擅长把握良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在投资方面,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打先锋的赚不到钱”,洛克菲勒一贯坚持着这个信条和策略。

洛克菲勒做中间商时一直把这句话当座右铭。不久,洛克菲勒就用它打开了美孚石油的大门。沉默寡言的洛克菲勒好似一条精力无穷的猎豹。输往欧洲的食品和北军的军需品猛增,联邦政府狂印钞票,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洛克菲勒同联邦政府和北军当局并未打过特别的交道,然而他却赚了不少钱,并不断购进货物。和弗拉格勒一道买进的盐,成了投机市场上的抢手货,盐的生意给他带来了财富,这时公司已发展为附带经营牧草、苜蓿种子的大公司了。善于把握投资的一个个良好时机,让洛克菲勒已独揽了公司的经营大权。

“我们赚了这么多钱,拿来投资原油吧,怎么样?”他跟克拉克商量道。

“想投资暴跌的泰塔斯维原油?你简直疯了,约翰。”克拉克不以为然。

“据说尹利镇到泰塔斯维计划修筑铁路,一旦完工,我们就能用铁路经过尹利运到克利夫兰……”

尽管洛克菲勒磨破了嘴皮,克拉克仍旧是无动于衷。

于是洛克菲勒开始单独行动,他拿出4000美元,和安德鲁斯一起发展炼油事业,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他独家包揽了石油的精炼和销售过程,这真是比“卡特尔”还要“卡特尔”的方式!1865年,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共缴纳税金3.18万美元。克利夫兰的大小炼油厂共有50多家,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规模最大,它仅雇用了37人,1865年销售总额却达120万美元之巨。

洛克菲勒用他的耐心去等待机会,当机会来临时,他又毫不犹豫地迅速抓住它,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犹太人看来,成功投资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无论市场行情上涨还是下跌,都应该随时准备获利。实际上,最好的投资者在市场萧条时反倒能赚更多的钱,这是因为行情下跌的速度比上涨的速度快。正如投资高手所言,牛市缓缓来临,而熊市却瞬间光顾。如果你无法对市场的每一种情况进行把握,作为投资者,你就是在冒险了。

机会就在你面前。大多数人看不见这种机会,只是因为他们忙着寻找金钱和安定,所以,他们得到的也就有限。当你看到一个机会时,你就已经学会了发现机遇,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抓住机遇,创造财富。

不断向新领域发起冲击

最昂贵的钻石总是藏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

——犹太格言

在犹太人看来,投资新领域是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新领域冲击需要智谋和勇气,投资者必须对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影响这些风险的各种相关因素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犹太人莉莲·梅那斯切·弗农在向新领域出击的时候就有着别出心裁之处。

弗农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当1951年弗农开始在餐桌上组建邮订购物公司时,她还是一个23岁怀孕的家庭主妇,试图为增添人口的家庭赚取额外的收入。她用2000美元的嫁妆钱投资购买了一批钱夹和腰带,并花了495美元在《十七》杂志上登广告。

弗农不断向别人未曾问津的新领域出击。她了解像她这样的妇女想买什么产品,正是这种“内脏”知识给她以内在信心,从而追求自己的道路。她的策略她自己看得最明白,因此她能置别人的想法于不顾。

弗农的创举是提供顾客需要的别致的产品。她的策略是传统竞争者不敢采取的:提供印有人名的、仅此一家的、没有大众市场的产品。尽管她从没听说过相应的概念,但却找到了市场定位。“踏上别人不敢问津之地”是大多数伟大企业家的共同呼声,弗农正是这样做的。她利用了商品目录册行业巨大的弱点(无力提供小批量、小范围的产品),将之转变为自己的优势。她的基本策略也成为形成公司的保护性障碍,这种做法在形成之初极有可能让她破产。弗农的洞悉力使她一举成功。

1987年莉莲·弗农公司发行股票,由此成为美国证券交易所中最大的一家由妇女创建的公司,并在礼品目录册行业中独占鳌头。

不断向新领域冲击,对于经商者来说就是采取多元化战略。然而多元化战略好像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人,它的优势和缺憾都十分显著,所以,怎样趋利避害,将它的缺憾转化为优势,就是每一个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所关心的问题。

当决定向新领域出击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看看自身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只有在正确评估内部条件和外部机会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分析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制订出详细的发展规划,企业的多元化之路才能成功。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不要在一条嫩枝上挂两块招牌。

——《财箴》

犹太人有一种投资理念叫分散投资标的,就是增加投资的种类。分散投资的基本原理就是在风险与报酬间作一适度的取舍。比如有一项投资组合包含了10种股票,每种股票的期望报酬率介于10%-20%之间,若投资者愿意承受较大的风险时,那么,他可以将所有资金投入报酬率为20%的股票上,此时他获取20%报酬率的概率是很低的;但如果他分散投资,他将以较大的概率获取15%的报酬率,如此便达到了降低风险的效果。这和将鸡蛋分散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样,即使一个篮子打翻了,还可保有其余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