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Hold住职场:稳准狠
3884300000013

第13章 理清你和上司的位置地图

上下关系:越位就是心理冒犯

小刘和小王是同一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精明果断,办事能力颇强。但该部门的主管却拖拖拉拉,优柔寡断。对此,心高气傲的小刘早就颇有微词。

公司向该部门下达了新的业务指标,主管反复考虑,瞻前顾后,一直无法提出具体的计划和方案。心怀不满的小刘直接向总经理打报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案。而为人低调的小王选择跟主管共同商量,拿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在小王的启发下,主管凭借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很快提交了一套同样出色的方案。最终,公司采纳了主管的方案。不久,主管获得提升,小王在他的推荐下,接替了他的位子。怨气冲天的小刘很快便离开了公司。

主管的能力不一定比下属强,但这不能改变主管与下属之间的从属关系。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主管,有些人心理上难以平衡。事实上,只有主管得到提升,你才能有出头之日,你在紧急关头及时“救驾”,主管会从此视你为得力干将,对你另眼相看。一有机会,你得到提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永远让你的上司感觉到他比你优越。在你渴望取悦他、令他对你产生深刻印象的同时,不要太过火地展示你的才华,否则可能达到相反的效果——激起他的畏惧和不安。

如果你能让你的上司看起来比实质上聪慧,你就达到了绝佳境界。如果你比上司聪慧,就要表现出相反的样子,让他感觉自己比你聪明干练。你可以故作天真,使自己表面上看起来更需要他的经验指导。如果你的点子比上司的想法更富创意,尽可能以公开的姿态将这些点子划归到他名下,让大家都看清楚,你的建议不过是对他的意见的回音,他看起来就是每个人围着打转的太阳,散发着权力与光辉,是众人注目的核心。

“到位而不越位”讲的是个“度”的问题。在与上司的工作关系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千万不要越级。

1.明确工作权限

进入某一岗位,需要弄清楚自己日常扮演的角色、应当履行的职责、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2.分清“分内”和“分外”

在其位要谋其政,对于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尽量少插手、不插手。当然,不排除有些上司会下放自己的某些权限,把本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一些工作交给值得信赖的下属去做。此时,作为下属,一定要认真,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极限水平去做好。应当注意的是,必须由上司自己亲自委派你干这项工作,一般情况下不要主动要求,以免上司认为你插手太多,有越位之嫌。

3.不可轻越“雷池”

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时要多请示,否则,往往会不自觉地造成越权行为,好心办错事。牢记:“雷池”不可轻越,万事谨慎为先。

里外关系:他在你心里,你在他眼里

忠诚是上司对员工的第一要求。不要试图搞小动作,你的上司能有今天的位置说明他绝非等闲之辈,你智商再高,手段再高明,在他的经验阅历面前也不过是“小儿科”。而最“小儿科”的背弃忠诚的游戏,往往从贪小便宜开始。

任何一家正规、资深的公司,再严密的制度,也会有漏洞。作为一名忠诚于公司的员工,切不可钻漏子,占小便宜。比如趁人不备悄悄打个私人长途;或趁上司不注意时,悄悄塞上一张因私打车的票,让其签字报销;上班时,明明迟到,卡上却填着因公外出;更有甚者,当客户来访时,给你悄悄带来一份礼物,以答谢你在业务往来中曾经给过他的帮助,而这一帮助,恰恰是以牺牲本公司的利益为代价的。

细雨无声,倘若让这种“酸雨”淋了你的心,你就会慢慢地被腐蚀。老板都厌恶贪小便宜的人,他会认为这是品质问题。一旦老板对你有了这种印象,就会对你失去信任。

上司一般都把下属当成自己人,希望下属忠诚地跟着他,拥戴他,听他指挥。下属不与自己一条心,是上司最反感的事。对上司忠诚、讲义气,经常用行动表示你信赖、敬重他,便可得到上司的喜爱。

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老板的忠诚,让上司感到你是他可靠的员工,但这种表示不是要你去拍马屁,而是让你将自己的坦诚展现给上司看。商界有个经典例子,从反面说明了忠诚原则的重要。

有家公司即将倒闭,其对手公司的业务却红红火火,这家公司一直想不出制服对手的良策。终于,对策有了,他们想方设法接近对手公司的一名仓库主管,让其暗中出卖商业机密。这个主管在利益的驱使下,利令智昏,把自己公司的库存数量、货品结构、价格策略一一泄露。几经交手,商界风向大变,原先生意红火的公司,节节败退,最后倒闭;另一家快要倒闭的公司,却起死回生,反败为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名仓库主管最后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种隐性的不忠诚,可以说是办公室里的定时炸弹。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心里有一条准则:绝不摒弃忠诚,背叛上司。

做事时,要站在上司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对上司,尤其是对老板的指令与意见要由衷尊重,并全力以赴;对公司或团队要尽力维护并确保形象,有时更需要耐心接受上司或老板的冗长说教。

再者,逆境是考验一个人是否忠诚的最佳时机。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就是最佳写照。当公司经营产生困境或内部高层倾轧、争权之际,你能坚守岗位全力为上司分忧解劳,丝毫无临危逃跑或落井下石的行为,在公司恢复正常运营时,公司必会对你的行为感到佩服并给予回报。

在和领导相处时,根据领导的性格特点和其好恶,有必要对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做一些必要的修正,以便迅速赢得领导的好感。在此基础上,领导才会有兴趣深入了解和考察你的才干,并使你“英雄有用武之地”。

冯某为人热情大方,很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调到一个新单位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领导的好感和赏识。在做了一番调查后,他得知领导为人保守就毅然舍弃了长发、牛仔等时髦装束,而以循规蹈矩的形象出现在领导面前。

在初步赢得领导的好感后,冯某就想发挥自己热情、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优点,主动与领导交往,建立友谊。不料,领导为人孤僻多疑,喜欢独处,对冯某的热情颇不习惯。冯某碰了几次壁后,就决心改变策略,去顺应领导的性格特点,不再经常围着领导转。

后来,冯某发现领导有一个最大的爱好——打乒乓球,于是他就苦练了一段时间的球艺,然后频频在领导常去的一家俱乐部露面,并每次都是和领导在一起对阵、切磋球艺。此举果然奏效,在“球来球往”中,领导渐渐放松了心理防卫,与冯某成为朋友。

经过一番交往,领导水到渠成地了解了冯某身上的优点和才干,在工作中对他予以重用。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人们整天去揣摸领导、上司的意图,围着上司转,处处溜须拍马。只要你努力工作,踏踏实实,将每一个工作任务都出色地完成,相信领导也会看得到,时日长久,也会对你委以重任。

高低关系:不与上司比高下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火的事情,所以你的上司被你超过,对你往往会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审时度势,大度让出功劳,反而会得到上司极大的好感。

做下属的,最忌自以为有功便忘了上司。古今中外许多事实证明,功高盖主之时,往往也是失宠之日。不在乎被比下去,重视人才,超凡脱俗的上司毕竟是凤毛麟角。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藏着“忌妒”的鬼火,一旦你的光芒太过耀眼,你的功劳太过卓著,上司在你身边,会觉得自己黯淡无光,更会产生地位被你动摇的联想,他们会很自然地将你视为竞争对手、心腹大患,而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已面临着被解雇的危险。

不要和上司争功,如果你足够明智的话,何不以巧妙的手段,将功劳让给上司。如果你真的有能力,那以后机会还会有很多。如果你能克服自己不肯让功的情绪,而将功劳让给上司,于你无害而有利。你只要抓住以后的机会再次立功即可。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有人肯大方利落地将功劳让给别人,受到礼让的人一定会大为吃惊,继而心生感激,常常会产生“我欠了此人一份人情”的想法,对此人更是好感大增。

不居功自傲不仅可以使你在上司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能使你的人格变得更伟大。将自己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功劳拱手相让,这本身就需要具备很深的修养。但是,也只有这种气量很大、不斤斤计较得失的人才能真正打动上司,他总有一天会设法偿还这笔人情债。而且,在他的帮助下,你也不会缺少再次建功的机会。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礼让功劳的事绝对不能作为个人资本到处宣传,否则,让功的收益率便会下降为零,甚至适得其反,你在上司眼中便会成为彻头彻尾的小人。

一般而言,上司在方方面面都应比下属高出一个档次。如工作经验丰富,政策性、原则性强,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看问题有全局观念等,也有一些上司具备一些个性方面的优点,如性格直爽、办事果断、工作细心、思想开放、生活俭朴等,这些都值得下属尊重和学习。

但毕竟人无完人,上司也是人,一样会有缺点,会犯错误,这是无法避免的。在这种时候,有些下属就会觉得上司水平太低,表面服从,心里却缺乏尊重,甚至顶撞上司,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高出上司一等,缺乏对上司最起码的尊重,这些会使你与上司的关系严重恶化。何况,不尊重他人本身就是缺乏修养的表现,更会导致同事的轻蔑和不满,这样的人在一个集体中最不受欢迎。

尊重上司,就要维护上司的权威,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上司的正确决定,而不是不服气、不满意,凡事对着干。

尊重上司,就要爱护上司的声誉,时刻注意维护上司产生的公众形象,而不是当面顶撞,背后说长道短。

尊重上司,就要自觉而又有分寸地为上司献计献策,为上司排忧解难。而不是急于表现自己,以“我比上司强”为乐。

当然,尊重不是无原则的讨好、献媚,奉承会让上司产生放松自律之念,滋生骄傲情绪,也会让整个集体弥漫着一股不正之风。当上司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时,要掌握分寸巧妙地提醒,善意地规劝。谨记:做一个好的下属,对上司应该是敬而不谀。

功过关系:代领导受过是你的职分

周末,欧俊本来要带着妻子去参加一个酒会,却临时接到电话,要他去参加一个心理学的会议。那种会议通常都很无聊,想推脱,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得无奈前往。

到了会场,会议已经开始了,果然很无聊。台上一名官员关于本次会议的精神讲个没完,台下许多人都昏昏欲睡。欧俊忍受了一个多小时后,这位官员还没有讲完,正当他准备离开这场无聊的会议时,一件突发的小事吸引了他的注意,台上的官员介绍到这次会议的负责人时,一一点出了他们的姓名。

“黄晔(huá)。”

官员念完名字,这名负责人就应当站起身来,示意一下,但此刻全场却是一片寂静,没有应答。

官员又念了一遍。

一个员工这时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我叫黄晔(yè),不叫黄晔(huá)。”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有些人在窃窃私语。我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官员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充当上司的“补台能手”

“文稿是我们打印的。对不起,是我把字打错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了起来,说道。“太马虎了,下次注意。”官员挥了挥手,继续念了下去。

这位打字员真是个“补台能手”,相信他以后一定仕途亨通,任谁也挡不住。因为他会看准机会,适时承担上司的错。

上司不是完人,难免出错。看准时机,替上司承担错误,会让你更受重视。“这是我的错”,这句话其实并不难,关键看你怎样去说。从个人感情上讲,每个上司都喜欢有一个为自己的工作“拾遗补缺”的下属。如果你能够与上司结为知己,在适当的时候,为上司填补一些工作上的漏洞,维护上司的威信,相信一定能对你的事业及前程大有好处。

领导愿做大事,不愿做小事。此时,下属尽量成全领导的主角心理,这是很重要的。这样不但能体现自己的能力突出,也满足了领导的面子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领导因为手中有较大的权力、较高的职位,面子感和权威感较强,做小事在他看来显然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有损上级领导的形象,这些事情只能由下级分担了。

领导愿做“好人”而不愿做“坏人”。工作中出现矛盾和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领导一般都喜欢由自己充当“好人”,而不想充当得罪别人或有失面子的“坏人”。

代领导受过无可非议。下级把过失揽到自己身上,有利于维护领导的权威和尊严,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因为你替领导分忧解难,赢得了他的信任和感激,以后领导一定会回报你,给你开个“小灶”。

愿当好人,不愿演配角的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领导心理。这时候,领导最需要的就是像上面提到的打字员那样的下级,所以,能听出“话里话”的人,总是在办公室如鱼得水的人。

测试 你会讨上司及同事喜欢吗?

能说会道、善解人意的人总是讨人喜欢,会被别人称赞为懂事明理的人,会被上司重用、同事善待及下属拥戴。你是个讨人喜欢的人吗?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老人面前有个年轻人,手中拿着一个盘子,你认为里面装的是下面的哪一种:

A.一把蔬菜

B.一头烤乳猪

C.几朵花

D.几个桃子

【测试结果】

选A:你是个能满足现状的老实人。不必说谎也能过得很好,心地善良有爱心,是受人欢迎的类型。

选B:你虽能体会生活乐趣,却也会考虑现实的生活问题。这种人错一步,就会自甘堕落,所以做任何事都小心谨慎。

选C:你是爽快的人。你绝不疑神疑鬼、夸张事实,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关心其他,个性独立而意志坚强。

选D:你喜欢奉承老年人,知识丰富,想法周密,个性开朗且具幽默感,能适应时代,是女性喜欢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