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
3887000000025

第25章 减三分言语,多七分睿智

我们常说:“言多必失。”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说得多了,话里自然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特别是人多的场合,一不小心,一旦失言,你的话就可能伤害了某个人,这自然会给你招惹祸端。

在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个人的成败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

《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人们不可能保证自己把每一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说不定哪一言一语,就会无意中中伤他人或者引来他人的误会,为自己埋下隐患。

俗语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言语谨慎对一个人立身处世具有深刻的意义。花开得太盛则败,话说得太满则会招致祸患。因此,老于世故的人说三分话,绝不是不诚实,更不是狡猾,是为了减少自己出错的可能性。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多好言语,能体会语言的魅力,却很少能体会到语言的威胁力。但是,谈吐谨慎是不应当分年龄的,年轻人更应该很早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谈吐内容,因时、因地、因人而开口。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不得言。这才是通达世故的表现。

当然,逢人只说三分话,并不是叫我们一定要话说三分就闭口,这样会很死板,也会引发听众的不满和戒备。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大可以灵活发挥,既不至于把话说得太满而失了回旋的余地,又可以让人觉得我们是真诚而坦率的。

当威尔逊刚就任俄亥俄州的州长之时,在一次宴会上,宴会主席向在座众人介绍,说威尔逊是“未来的美国大总统”,这只是主席对威尔逊的称颂罢了。

威尔逊在即兴发言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在加拿大有一群垂钓的游客,其中一名叫作乔森的人,大胆地试饮某种有危险性的酒。乔森喝了过多那种有害的酒后,便和其他同伴欲搭火车回去。但是,他却不搭北上的火车,反乘往南下的火车。大家急于把他找回来,于是就打电话给那班南下列车的车长:‘请将一位叫乔森的矮个子的人,送往北上的火车,他喝醉了。’不久,他们就收到车长的回电,表示:‘请再详示其特征。本列车中有十三名醉酒的乘客。他们既不知自己的姓名,也不知目的是何方。’”威尔逊笑着说:“而我威尔逊,确知自己的姓名,可是,却不能像你们的主席一样,确实知道我将来的目的地在哪里。”四座的人士一听都哄然大笑。

威尔逊用一个巧妙的故事补救了主席的“口误”,“我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能否当选总统还未可知呢!他不仅给自己留下了余地,而且也避免了日后可能产生的问题,还为在座众人留下了谦逊有礼的印象。

语言这东西,减三分说总比多说三分强,不能说的就推给别人说。那些生性直爽的人、喜欢争论不休的人、喜好当众炫耀的人,都不是会说话的睿智者。历史上“言多必失”的教训实在太多。我们应当知道,说得越多,所能控制的也就越少,说出愚蠢话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年轻人应好好斟酌“惜言”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多说话招致祸患,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少说话,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和主张,虚心向有才能的人学习,才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二是说话要慎重,不要妄发言论,信口雌黄,让人觉得你不知天高地厚。三是讲话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和讲话的对象,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炫耀自己在某一方面有学识、有见解,或是比别人知道的他人隐私多,乱发议论,这样既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也会影响人际交往。四是要注意讲话内容的选择,该讲的要讲,不该讲的则不要到处乱讲。

深谙这些,虽然不会让我们成为人人盛赞的智者,但至少不会让自己变成一个人人背后议论的愚人。

处世感悟

言语谨慎对一个人立身、处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祸从口出,就是说祸患常因为言语不慎而招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