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
3887000000026

第26章 年华尚早,何苦“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意味着没有后路,虽然它大显人的英雄气概,但这个词对于年轻人来说,必须要冷静地分析其正确性,切不可在现实生活中生搬硬套。因为,“破釜沉舟”的前提是抱了必死的决心,是“不得不”作出某种选择。而在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必要这样做,人生只有一次,我们万万不可断掉自己的后路。因为即使是失败了,我们也仍有翻身的机会,毕竟,辉煌人生此刻才刚刚开始。

学会脚踏两只船,为自己留有辗转的余地,是比较可取的处事方式,当然,它不适用于情感问题。人们常说,脚踏两船易栽跟头,但于真实生存的世界,却是留有后备的做法。这种观点并不是告诉人们要一心二用,而是在迫不得已时,确保失去了一样还留有另一样。

人生漫长而多舛,谁也不知道在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为自己预留后路不失为明智。

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以及召忽三人很要好,决心在事业上互相合作。他们曾经合作做过生意,但他们更想合作治理齐国。

当时齐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召忽认为公子纠是长子,一定能继承王位,因此对管仲和鲍叔牙说:“对齐国来说,我们三人就像大鼎的三条腿,缺一不可。既然公子小白不能继承王位,那干脆我们三人一同辅佐公子纠吧。”管仲说:“这样等于吊死在一棵树上。万一公子纠没继位,那我们三人不是都完了吗?国中的百姓都不喜欢公子纠的母亲和公子纠本人。公子小白自幼丧母,人们必定可怜他。所以究竟谁继承王位很难说,不如由一个人侍奉公子小白,将来统治齐国的肯定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个。这样,不管哪一个当了齐王,我们当中都有功臣,可以相互照顾,进退有路,左右逢源。”于是他们决定由鲍叔牙去辅佐公子小白,由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纠。

后来,管仲射杀小白,鲍叔牙叫小白装死。管仲以为小白已死,从容地陪公子纠回国继位。不料公子小白已先回国当了国王,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成了功臣,管仲和召忽成了罪人。

正因为管仲事先想到了退路,所以,鲍叔牙可以在齐桓公面前说情。齐桓公不但没杀管仲,反而让管仲当了宰相,协助自己干出了一番霸主的事业。

如果当时管仲三人全辅佐公子纠,那么一旦公子小白掌权,他们三人就都没命了,历史上也就不会留下管仲这么多的政绩和言论了。管仲以事实告诉人们:凡事不可做绝,“留有余地”实际上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看问题也不能只看到眼前顺利的局面,而不管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一相情愿地去处理问题。要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由此可知,“破釜沉舟”的做事之法越加显得不智,如非必要,年轻人最好先将此种观点束之高阁。

处世感悟

“破釜沉舟”为人处事的方法,对现代人来说并不可取,对年轻人来说则更不要轻言。二十几岁,人生伊始,何必非要将自己逼至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