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效能员工的11项修炼
3892200000054

第54章 训练自己遇事时当机立断的能力

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只能生产卡车和公共汽车,没有生产小汽车的能力。但是,日本厂商根据有关信息,对市场进行预测后发现,不久的将来,世界市场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激增,于是从1949年开始发展小汽车生产。丰田公司利用生产卡车的能力生产小汽车,日产公司千方百计从英国汽车公司弄到装配奥斯汀小汽车的技术,日野公司获得了法国雷诺小汽车的生产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小汽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83年,日本小汽车生产量达716万辆,居世界之首,出口额达295.5亿美元,压倒了美国。小汽车工业成了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

日本厂商在对大量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对市场作出了准确预测,使日本汽车产业迅速崛起。由此可见,当大量信息向你迎面袭来,需要你及时作出有效决策时,最重要的就是你对于信息的有用性作出准确判断。此时,一名高效能的员工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查,并判断出应优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及时抓住市场机遇。

20世纪50年代,日本有一个叫鬼冢喜八郎的设计师得知体育运动要大发展,便想从生产运动鞋上发财致富。但他一无资金,二无生产设备,怎么才能与已有的厂家竞争呢?他只好另谋良策。

于是他结交了许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与他们一起练球,亲身体验了篮球鞋的缺点:容易打滑,止步不稳,影响投篮的准确性。

怎样扬长避短,生产出独具特色的运动鞋呢?鬼冢喜八郎日思夜想,终于从章鱼触足上长着的一个个吸盘上受到启发,决定把平底改为凹凸底,以防止打滑。这个试验一举成功,他的产品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

这个事例说明,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依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产品,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决策是一个比较、选择的过程。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经营方案不止一个,决策就是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出一个最佳方案。一个好的决策,不是在反复思考、不断推敲的过程中出现的,而是在相关事物或其他活动中受到启发而产生和迸发出来的。一个高效决策者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同时帮助老板“把事情做正确”,把决策落实。

2001年11月7日至8日,在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WTO前夕,摩托罗拉特意选择在北京召开董事会。临行前,高层作出了一个决定:给中国市场下了一份价值300亿美元的“大单”,期限是五年。摩托罗拉时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高尔文先生说:“加入WTO后的中国是最没有风险的市场。”

在华投资总额34亿美元,带动供应商投资40亿美元,为超过600家国内企业的2200名总经理、经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拥有176家固定的国内供应商,2001年在华采购超过16亿美元,在研发方面投入3亿美元……这一连串的数字使摩托罗拉在当时稳居“在华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地位。

如果你具有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你的工作将会一帆风顺。

高效能的员工有清醒的头脑和超前的意识,并能时刻保持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因此能够从一个整体的视角看待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有效的决策。

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决策是一个比较、选择的过程。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这是高效能员工一贯坚持的工作态度。决定进入高效能行列的你是否也是这样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