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个铜钱的两面
3892400000012

第12章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太多的信心,别人当然也就不会对他抱有怎样的期待,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时,一个人如果不自信,还可能会在做事的时候影响自己水平的发挥。

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做人、做学问都要自信,而非对权威“顶礼膜拜”。

在《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书库》的序言中,季羡林先生写了这样一段文字:“非常遗憾——至少在我这个喜爱忧天的杞人看来觉得遗憾,我发现我们学术界少数人有一种不正之风,“不正”二字加起来就成为“歪”字,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歪风”,还需要再加上两个字“邪气”,才算完整。他们拜倒在外国“名人”的脚下,一听到中国人有什么新的理论,就笑得连鼻子都想笑歪,鄙夷之态可掬。用“崇洋媚外”这个词儿,有点刺耳,就改用一个比较文雅一点的“贾桂思想”吧。在这些人眼中,只有外国人才有资格、才有能力、才有天才、才有权利来创建新理论。在国际学坛上,中国只能成为一个“无声的中国”。对于这种现象,我实在觉得悲哀而又凄凉,可叹而又吃惊。”

季羡林先生一生在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工作,对西方文化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位大学者,然而在维护东方文明的问题上他从来是毫不含糊的,并且多次表示治学、做人都没有必要向欧美发达国家“看齐”,我们有自己渊源博大的文化。

文化上的自卑会导致人格的自卑、自贱,也许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却可能在自卑的作祟下搞砸。人,如果连自己都不信任,还会信任谁?如果连自己都放弃了,别人又如何能对我们放心呢?

或许,我们都应该接受季羡林先生的建议,不用害怕所谓的权威,在必要的时刻,我们唯一能信任的就是自己。下面这则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他是英国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很幸运地被邀请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顶的方案。

一年后,市政府请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对他设计的一根支柱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

年轻的设计师十分自信,他说:“只要用一根柱子便足以保证大厅的稳固。”他详细地通过计算和列举相关实例加以说明,拒绝了工程验收专家们的建议。

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年轻的设计师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大厅四周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四根柱子全部都没有接触天花板,其间相隔了无法察觉的两毫米。

时光如梭,岁月更迭,一晃就是300年。

300年的时间里,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市政府大厅坚固如初。直到20世纪后期,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顶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消息传出,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和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这几根神奇的柱子,并把这个市政大厅称作“嘲笑无知的建筑”。最为人们称奇的是这位建筑师当年刻在中央圆柱顶端的一行字: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这位年轻的设计师就是克里斯托·莱伊恩,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今天,能够找到的有关他的资料已微乎其微,但在仅存的一点资料中,记录了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目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

对权威应当尊重,但有时过分尊重权威只会贬低自己的才能。很多人在权威面前显得非常渺小,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不肯定。

找到自信的支点,撑起自信的支柱,在权威面前也一样勇于喊出自己的声音。自信会使你看起来更出色。

自信不是要妄自尊大,它需要深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作为坚强后盾。而这种积累就来自我们日常的学习,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