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个铜钱的两面
3892400000011

第11章 季羡林: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不可轻

时间是一个老实人,它永远只说老实话,对任何人都如此,它从不为谁停留也不为谁改变,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时光的脚步能有如此的气魄。时间能建造一切,亦能摧毁一切。所以,只有珍惜时间,才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芒。

时光的流逝确实无情,它能让一个英雄白发苍苍,也能让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容颜不在。岁月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它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留下痕迹,让每个人都成为它的雕塑作品。面对时光,我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难怪古人常说我们是沧海一粟。时间每时每刻都在逝去,就像那从不歇息的流水,一去不复返,没有人能让它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可是,就是这样的流逝依然被人们忽视,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似乎还捕捉不到“逝者如斯夫”的感受。

季羡林先生一生珍惜光阴,他说一寸光阴不敢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很少有人知道,在他即将步入百岁时,仍是笔耕不辍,依然在和时间赛跑。

季羡林先生常常觉得自己很年轻,还有那么多的事情可做,还有那么多的学问需要学习,因此只要得空他便看书、写作,努力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芒。他在《时间》一文中,谈到自己看到钟表的秒针每“嘀嗒”一下,他的心就要跟着跳一下——时光流逝得太快,快到有许多事情都让我们觉得来不及抓住就已悄悄地溜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的历史就是在时光中建造的,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也同样如此。时间能建造一切,亦能摧毁一切。所以我们只有珍惜,用专心去对待可以利用的时间。

著名的《兴趣》杂志对人一生在时间的支配上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是这样的:站着,30年;睡觉,23年;坐着,17年;走着,16年;跑着,1年零75天;吃饭,7年;看电视,6年;闲聊,5年零258天;开车,5年;生气,4年;做饭,3年零195天;穿衣,1年零166天;排队,1年零135天;过节,1年零75天;喝酒,2年;如厕,195天;刷牙,92天;哭,50天;说“你好”,8天;看时间,3天。

英国广播公司也曾委托人体研究专家对人的一生进行了“量化”分析,有些数字可以作为上面推算的补充:沐浴,2年;等候入睡,18周;打电话,2年半;等人回电话,14周;无所事事,2年半。以上推算和量化分析并不全面,而且有些数字也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信性,但为我们大致列出了一个生命的账单。闲暇时间里确实蕴藏着伟大的力量,它足以改变一个人人生的轨迹。古今中外,凡事业有成者,都是十分珍惜和善于驾驭闲暇时间、并充分利用时间学习的人。

读书学习,时间的保证非常重要,同时也需要有刻苦的精神。在这方面,聚萤读书的车胤堪称榜样。

车胤生活在晋朝。他本是富家子弟,可年幼时遭逢变故,家道中落。虽然一贫如洗,但他仍在逆境中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

他年轻时很懂事,又能吃苦耐劳,只是白天要帮人干活,没时间读书。晚上有时间读书了,却又没有钱买灯油。

一个凉风习习的夏夜,车胤在院中散步的时候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他灵机一动,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纱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纱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夜明灯。

车胤不断苦读,最终成为著名的学者,而他囊萤读书的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

学习本就是一件苦差事。“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待到秋来冬又至,收拾书包过新年。”这首流传已久的打油诗一直被不肯用功的读书郎当做懒惰的借口。可是,在那些刻苦求学的圣贤面前,那些懒汉们是否会感觉到羞愧呢?

时间是一个老实人,永远只说老实话,对任何人都如此,不为谁停留也不为谁改变。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时光的脚步才能有如此的气魄。白驹过隙,人的一生很快就要在时光的奔流中结束,新的生命又开始诞生,生生不息,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命运。

“懂得勤劳的人,不会说没有时间;不知精进的人,才会抱怨没成就。”与其抱怨时间易逝,不如主动伸手去抓住从指缝间溜走的分分秒秒。古时有一首《莲花落》的词写道:“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廿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既然知道属于我们的时间不多,就请尽快打起精神,不要让时间像白驹过隙一样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