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个铜钱的两面
3892400000074

第74章 弘一法师:学会为胜利积累经验

实践是接近梦想的捷径

世间的人每天都在经历着失败,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不可避免的失败呢?一个人常常失败并不要紧,关键要能看到失败的症结所在,改正过错,总结失败的教训,找到成功的路径,让失败成为走向成功的指明灯。

《弥陀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楼陀,他双目失明,不能照顾自己,佛就替他裁衣服,还叫别的弟子一道帮着做。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针缝衣,无奈眼睛看不清楚,他嘴里叫着:“谁能替我穿针呀?”佛听了立刻答应说:“我来替你穿。”

弘一大师说,上述内容都足以证明佛是常常劳动的。他亦盼望世人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

弘一大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不仅因为他在佛法上有很深的造诣,更重要的是他能确确实实地为弘扬佛法做很多实际的工作。

言出必行,不高谈阔论,是一个人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实际事,是我们应该恪守的生活准则。正如一句伊朗的谚语:“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这对于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而不干实事的人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佛经》中对实干也有独到的见解:

须菩提尊者正在山中准备说法,还没有开始说,忽然从天空中飘洒下来无数的五彩鲜花,还传来由衷的赞叹声。

尊者就问:“谁在空中散花赞叹?为什么赞叹呢?”

空中传来浑厚的声音:“我是梵天天神。尊者的《般若经》说得实在太好了!我情不自禁地散花赞叹。”

尊者反问道:“可是,我还一个字都没有说呢!你怎么知道的呢?赞叹又从何说起呢?”

梵天意味深长地回答:“是的,尊者没有说,我也没有听到。但正是像这样的不说,才是真正的解说智慧;正是像这样的无闻,才是真正的理解智慧。”

有句话说得好:“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因为行动是一个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光心想、光会说,都是虚的,不能看到一点实际的东西。

通向胜利之路要务实,不要坐而论道,必须躬身实践,不畏艰辛,不被繁杂万物叨扰,一门心思做下去,才能成事。

每天晚上,云居禅师都要去荒岛上的洞穴里坐禅。

有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想捉弄一下他,便藏在他必经的路上。等他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头上。

年轻人原以为云居禅师必定会吓得魂飞魄散,哪知云居禅师任年轻人扣住自己的头,静静地站立不动。年轻人反而吓了一跳,急忙将手缩回,此时,云居禅师又若无其事地离去了。第二天,这几个年轻人一起到云居禅师那儿去,他们向云居禅师问道:“大师,听说附近经常闹鬼,有这回事吗?”

云居禅师说:“没有的事。”

“是吗?我们听说有人在夜晚走路的时候被鬼按住了头。”

“那不是什么鬼,而是村里的年轻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云居禅师答道:“因为魔鬼没有那么宽厚暖和的手啊!”

见年轻人不说话,他便接着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进山不惧虎狼,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么?就是一个‘悟’字。连生死都超脱了,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

云居禅师舍身实地修为,笃定一心地修行,所以不畏任何事物,继而修成佛法。修行其实就如同人生,只有行动,才有起点,才能使我们的幻想、计划、目标都变为现实,成为一股活动的力量。唯有去实地施为,亲自动手,才是接近梦想的最佳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