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只有两种可能——大师眼中的人生
3892900000037

第37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南怀瑾先生认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应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所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强加在别人头上。

然而人往往是自私的,大都有这样的通病:见不得别人好,总想去破坏,常不公平地对待其他人,这种褊狭的行为,使自己最终“自食其果”。因为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最后“报应”便降临到自己身上。

如果一个人能摒弃这种私心,推己及人,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身边就会集聚更多的人,人们也更加愿意同他结交,进而他的交际圈就会越来越广,事业和人生也会越来越顺利。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这是一个人成大事和获取成功的关键。

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打仗。当时曹军远不如袁军强大,但袁绍刚愎自用,不纳忠言,一再坐失战机;曹操则富有谋略,善于用兵。结果,战事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

打败袁绍后,曹军将士在袁军的帐篷里搜到了一些信件,全是曹操手下的一些文臣武将与袁绍暗中勾结、示好献媚的信。有人建议,把这些写信的人全都抓起来杀掉。

可是,曹操不同意这样做。他说:“当初袁绍的力量十分强大,连我自己都感到难以自保,又怎么能责怪这些人呢?假如我站在他们的位置,当时也会这么做。”

于是,曹操下令把信件全部烧掉,对写信的人一概不予追究。那些原本惶恐不安的人,一下子把心放到肚子里,从此对曹操更加忠心耿耿、卖力相助了。

曹操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使他更多地赢得了人心,愿意投奔他并甘心为他效力的人越来越多。这样,曹操的力量便越来越强大,手下谋臣将士如云,他借此很快打败了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统一了中国北方。

英国有一句谚语说得好:“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人是感性的动物,对待事物和处理事情往往根据看到的景象,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来判断,因此对待别人与要求自己就有了双重标准,由此产生的冲突可想而知。然而,若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别人想一想,便会减少很多不满和抱怨,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气氛轻松愉快,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平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