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校不教,但你一定要懂的99条人生经验
3893000000002

第2章 学校不教,但你一定要懂得的生存之道(2)

斩白蛇起义,云集四方豪杰。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威震天下的悍将英雄,原先都是他的死敌项羽手下的人。至于刘邦身边的谋臣武将,如萧何、曹参、樊哙、张良等,都是他早期“小圈子”里的人,萧何、曹参、樊哙更是刘邦的家乡故邻、亲戚六眷。他们在楚汉争战中,劳苦功高,最终帮助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也可以说刘邦借用他们之力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所谓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你不完美,他不完美,但如果你们可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友人是第二个自我。”的确,友人能够当作自己的镜子,真实地反映出自我的朋友是最难得的朋友。我们时常看到有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成亲兄弟般的友谊。之后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携。

从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来看都是这样,“孤军奋战”斗不赢“拉帮结派”的。一个人在社会中,如果没有朋友,没有他人的帮助,他的境况会十分糟糕。普通人如此,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更是如此。如果失去了他人的帮助,那么任何事业都将无从谈起。

善于借朋友之力,“利用”他人为自己服务,以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地方。当然,在朋友需要帮助时,自己也应当全力相助,把自己的长处“借给”朋友。

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和“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一个道理。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只要你能学会发现你身边的人,尤其是你身边的朋友身上的优点,你们就可做出不凡的事业。

“寄生”于人也是一种智慧

“大树底下好乘凉”,年轻人想要做事,先要立身;想要做大事,先要立稳身。有了“大树”作为依靠,不仅根基稳固,办起事来别人也会“不看僧面看佛面”了。

提起“寄生者”,很多人会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它让我们联想到许多糟糕的东西,如寄生在我们身体之中、吸食我们的养分并使我们生病的那些小生物,就像蛔虫、钩虫之类。

“寄生者”意味着“不劳而获”和“损人利己”,我们也常常称那些不肯付出努力而混吃混喝的人为“寄生虫”。

但是,也许你不知道在自然界中,借助外在力量获取利益的例子比比皆是。鲨鱼的身边总是游弋着几条灵巧的小鱼,它们靠拣拾鲨鱼猎食的残余为生;海鸥喜欢尾随军舰,因为后者的排水可以使海里的小生物浮上水面,成为它们的食物;在丛林中,很多藤蔓植物是靠依附在参天大树上得以享受阳光的。

在这个“巨兽”横行的时代,做一个“寄生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想要做事,先要立身;想要做大事,先要立稳身。有了“大树”作为依靠,不仅根基稳固,办起事来别人也会“不看僧面看佛面”了。

清朝康熙最宠爱的大臣是明珠。明珠幼年在宫中当过侍卫,与康熙的关系比较好。正是由于这层关系,明珠的仕途一帆风顺,鼎盛时期官至兵部尚书。

吴三桂自请“撤藩”,朝中大臣多有慰留之意,而明珠附和康熙的意见,主张下旨“撤藩”,看看吴三桂敢不敢反。从此以后,康熙更是对明珠恩宠有加。

明珠得势以后,开始和余国柱大肆卖官,中饱私囊。凡是各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重要位置一有空缺,他们便向有意者大肆索贿,直到满足他们的欲望为止。日子久了,明珠的财富也就堆积如山了。

而且,明珠还进一步控制那些检察官员,以钳制百官。他将所有新上任的检察官员找来,令他们定下密约,答应所有向皇帝上的奏章,事先一定拿来给他过目。

这样,明珠不仅得宠于皇上,控制百官,还控制着整个检察机构,国家机构对他已没有任何的约束力,一时权倾朝野。

宠臣太过,必然会危害朝廷。大智如康熙者,不曾明眼辨奸,实为憾事。

等到明珠最终被人告发,康熙也仅仅是免了他的大学士之职,即便如此,康熙也很不忍心。过了不久,康熙又把他召来身边,充任“内大臣”。

明珠若不是有康熙这棵大树为他遮风避雨,他早已是满朝文武的众矢之的了,早已身首异处了。

虽然明珠这种讨好皇帝以欺下瞒上、为非作歹的行为很卑鄙,不值得宣扬,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如果自己一时势单力薄,不妨找棵大树来依靠。

另外,如果一个“寄生者”足够聪明,它一定会选择做一个有益的寄生者,因为它靠寄主生存,如果它伤害了寄主,它自己也会面临麻烦。

当然,自然界中的“寄生者”并没有这么聪明,但我们必须知道,做一个毫无用处的吃闲饭者是毫无前途的,如果要成功“寄生”,就必须对所“寄生”的人有用。

大家一定熟悉可口可乐的瓶子,这个造型独特的瓶子现在已经成了可口可乐的一部分。其实,它就是一个“寄生”的结果。

一个年轻人走进可口可乐公司经营者的办公室,向这些大老板展示他设计的饮料瓶。他介绍他的设计:优雅的曲线富有女性的妩媚之美,收细的腰身正好适合手的抓握,最主要的是这种包装可以节省饮料而又不会为消费者在意。

为了使说服更加有力,这位设计者还做了一个样品当场演示。他成功了,可口可乐公司接受了这一设计。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寄主”和“寄生者”都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还不具备成功所需的卓越能力,又想成为杰出人士的话,那么不妨寻找一棵“大树”,做一个暂时的“寄生者”。

寄生于人,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种智慧。从别人的身上吸取自己需要的能量,既省去了到处“觅食”的艰辛,也令成长的过程加快了很多。

学会打“借”字牌

不要轻视你所遇到的任何人,即使他目前正处于不利的境遇中,你也不要忽视他身上的潜能。

不要忽视你遇到的任何人,因为在人生道路上,你并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在等待着你,你也不知道向你伸出的手中哪一双有足够的力量成就你。所以,要学会用慧眼去认人、识人,发现并善用那些能够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米歇尔是一位青年演员,刚刚崭露头角。他英俊潇洒,演技也很好,开始时只扮演小配角,现在已成为主角。

为了进一步提高知名度,他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宣传,因此他需要有一个公共关系公司为他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文章。不过,要建立这样的公司,米歇尔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莉莎。

莉莎曾经在纽约一家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工作了好几年,她不仅熟知业务,而且有较好的人缘。几个月前,她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关公司,并希望能够打入公共娱乐领域。

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莉莎名气不够大,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都不相信她,不愿同她合作,她的公司主要还是靠一些小合作维持。

米歇尔认识莉莎后,很看重莉莎的能力和人脉资源。不久,他们便签订了合同,米歇尔成了莉莎的代理人,而她则为他提供抛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

他们的合作逐渐进入了佳境。米歇尔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在电视剧中频繁出现,莉莎便让一些较有影响力的报纸和杂志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变得出名了,并很快开始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社交娱乐服务,他们则付给她很高的报酬。而米歇尔,不仅不必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笔的钱,而且随着名声的扩大,也使自己在演艺圈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

米歇尔发现了莉莎身上所蕴藏的不为别人知晓的财富,即使莉莎当时并没有显示出惊人的魄力,而事实上,正是这个别人眼中的弱者帮助米歇尔实现了他的愿望,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财富。

所以,不要轻视你所遇到的任何人,即使他(她)目前正处于不利的境遇中,你也不要忽视他(她)身上的潜能。

一个人是完不成“大合唱”的,必须借他人之力才能完成。想成大事者,最紧要的任务是学会打“借”字牌,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获得力量。

§§§第三节 巧妙“避雷”,保护自己好生存

留个心眼儿,别把“老底儿”抖出来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向他人过度公开自己秘密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吃大亏。

西班牙著名思想家葛拉西安曾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让人了解你的全部。”他说:“深谋远虑的艺术,就是善用你的智慧清晰地洞察形势,衡量形势。此中最重要的就是让人们知道你,但不要让他们了解你,并不断地培养他们对你的期望,又绝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期望。当你每成一事,他们便会因为你的伟大业绩而盼望你做出更伟大的业绩。”

与人相处,千万不能把自己的“老底”都抖出来,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是没有固定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向他人过度公开自己秘密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吃大亏。

李厂长出差的时候在飞机上遇见一位“港商”,二人一见如故,就互换了名片。这位港商出手阔绰,这使李厂长对其身份更加深信不疑。由于二人的目的地相同,两个人就聊了起来。

在聊天的过程中,这位港商对李厂长的产品表示出非常大的兴趣,似有合作意向。李厂长便决定与之同住一个宾馆,吃饭、出行几乎都在一起。这一天,李厂长与一个客户谈成了一笔生意,取出大笔现金放在包里。

午饭后李厂长与港商在自己的屋里聊天,不久他起身去卫生间,回来时惊出了一身冷汗。港商和那个装满钱的皮包都不见了!李厂长赶紧报警,几天后案子破了,直到罪犯被抓获后李厂长才知道,原来那个人并不是什么港商,而是一个职业骗子。这让李厂长对自己轻易相信他人的做法悔恨不已。

和人初次见面,或才见几次面,就算你觉得这个人不错,而你也喜欢对方,也不该把你的心一下子都掏出来。对不了解的人,要有所保留,人性复杂,你若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用心和对方交往,那么你就有可能“受伤”。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你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如果对方是个“疑神疑鬼”的人,那么你的坦诚反而会吓着对方,对方可能会想:你无事献殷勤,非奸即诈。比如说,一个男子突然向一个陌生女子“真情告白”,这个女子会如何反应!

“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是指对一般交情的人或陌生的人不可抖出自己的老底,这句话本是一条庸俗的出世古训,但也有其合理性。正所谓言多必失,说得太多就容易给对方可乘之机。

因此,与其把心一下子掏出来,不如慢慢观察对方,等相互了解之后再“交心”不迟。

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

生活中,不怕一知半解,不怕一无所知,怕只怕不懂却要装懂。事实上,不懂装懂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它比无知更加可怕。

凡事都要想好了再去做,莫要不懂装懂,那样不仅会让人看不起你,而且会让你的事业受挫。

生活中,不怕一知半解,不怕一无所知,怕只怕不懂却要装懂。事实上,不懂装懂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它比无知更加可怕。

在这里,丽贝卡的案例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

丽贝卡是戴尔公司的一名新入职的技术经理。但是,第一天上班她就遇到了麻烦,公司额外要求她来协调与会者的傍晚活动,这样可以更深层次地履行公司作为东道主的职责。本来为这次讨论会的成功做出贡献也是丽贝卡的心愿,这也符合她的价值观和原则,她越思考越觉得这是她应当做的。

于是,她就接受了,但她很快就发现自己处于巨大的压力和忧虑之中,来回奔忙,试图满足每个人的要求,但由于抽不出时间来做原来想做的事而使自己变得很沮丧。

就在深陷这种沮丧中而不知所措时,她突然停了下来,问自己:“等一等,我为什么要去做那些自己并不擅长的事呢?我有义务去执行公司派给我的任务,但我也不必去做我做不了的事啊?再说公司并不是不明白我的长处,我向他们说明我的处境,他们应该会派一名适合做这个工作的人来代替我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丽贝卡深深吸了一口气,拨通了公司的电话,将自己目前的处境跟上司进行了沟通。上司立即明白了她的想法,并作出了及时的调整,派出了一名专门安排各种活动的公关经理接替了丽贝卡。

在这次研讨会上,丽贝卡独到的见解和市场眼光赢得了业界人士的普遍赞扬,也给戴尔公司赢得了极大的荣誉和良好的形象。

领导托我们办事时,我们往往不好意思拒绝,或者为了讨好领导,往往对他们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加分析地接受。但不少事情并不是想办就能办到的,有时受各种条件、能力的限制,一些事是我们办不成的。

因此,当领导提出托你办事的要求时,尤其是一些你能力之外的事时,你首先得考虑,这事你是否有能力办成,如果办不成,你就得老老实实地说:“我不行。”这不仅不会使你在领导的心中留下能力不足的印象,还会使领导认定你是一个务实的人,相反,随便夸下海口或碍于情面接受了却没有把事情办好,才会真正给领导留下不良的印象。

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为了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对方就会更加看不起你。

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你一无所知。”

这些话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每个人都有不懂的事情,在我们不懂的事物面前,要勇于承认,不要自作聪明,勇于面对自己的无知是真正的聪明。

聪明人要学“糊涂”些

真正的聪明人绝不会说自己是聪明人,他们常以庸人或愚人自居,正如郑板桥推崇的“难得糊涂”一般。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大、自满、自我标榜只会惹来祸端。真正的聪明人,永远知道自己的缺点。

西汉成帝时,儒学大师刘向受成帝的指派,率领儿子刘歆和一大批学者整理藏书。刘向整理藏书时,心有所悟,便告诫儿子刘歆说:“我们读书人有个毛病,一旦书读多了,便自以为无所不知,容易染上傲气,你一定要自律啊!”

刘歆提出疑问:“父亲学问精深,人人敬仰,难道非要做出谦逊之态吗?和那些无知的俗人相比,父亲用不着自谦啊!”刘向一听大怒,斥责道:“我哪里是惺惺作态!我是真的自觉无知啊!你这样狂妄、不知世情,将来要吃大亏的!”

刘歆心中不服,并未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他对别人说:“我父亲太迂腐了,这只怪他事事不张扬。如果换作他人,早就有更高的官职了。”

刘歆写成一部目录学著作《七略》,在别人的恭贺声中,刘向提醒儿子:“你写得很好,但我并不想夸赞你。很多人就是在他人的赞颂声中毁灭的,因为这助长了他们的傲气。天地如此之大,我们所学所知的实在太少,如果你知道这一点,时刻牢记在心,做事便不会张狂了。”

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一批战国以前的典籍浮出水面。刘向对此并不推崇,而刘歆却主张向天下人推行这些典籍。为此,父子二人发生了争论。

刘向说:“古时典籍固然有些道理,但它并不能揭示万物的规律。世事千变万化,一切贵在创新,何必拘泥于古呢?”

刘歆辩论道:“是好是坏,相信人们一看便知,我敢断定,我的意见终会有人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