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世界卷)
3893100000021

第21章 资本主义狼来了(5)

在关键时刻,克伦威尔果断地命令国会军右路的3600名骑兵转攻敌军左翼,反复冲锋后,国王军左翼南格达里的骑兵被击溃。随后,克伦威尔又指挥骑兵向中央靠拢,集中力量进攻国王军中路的阿斯特里骑兵。原本已明朗的局势瞬间被逆转,国王军内部大乱,国会军趁机展开反攻。

坐在山脚下观战的查理一世见情况不妙,急忙调动预备队前去援助。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这时,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查理一世正要指挥近卫军出击时,他的马却不知为何突然发了疯似的向右边狂跑,查理一世身旁的将领们不知发生了何事,正纳闷国王为什么既不向敌军冲锋,又不去支援阿斯特里,只是一路向右狂奔时,不知道人群中谁喊了一句:“跟紧国王!”所有的预备队士兵就来不及多想,糊里糊涂地向右冲去。国王军中路顿时成了一支孤军,因为无法阻挡克伦威尔的骑兵冲击,国王军中路败下阵来。克伦威尔乘胜追击,国王军因为失去指挥,兵败如山倒,撤退到了莱斯特,伤亡惨重,从此一蹶不振。

为什么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查理一世的马会突然之间不受控制地狂奔呢?原来是马蹄钉的马掌上掉了一颗钉子,这让马在奔跑的时候失去了控制,所以才突然发了疯似的向右边狂奔。一颗钉子就让国会军转败为胜,也真算得上是奇迹了。

【酷评】

查理一世留给了后人这样一首童谣: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曾有一批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到某个大公司实习参观,面对公司给他们倒水的秘书,10个同学中9个无动于衷。唯独一位同学面带微笑,还轻声说:“谢谢!”毫无悬念,那位说“谢谢”的同学被该公司聘用了。我们总以为,失败都有重大的原因。实际上,一些小小的疏忽、小小的缺点有时也会酿成惨痛的教训。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每次一点点的变化,每次一点点的放大,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无可挽回的灾难。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第十节 国王之死

身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就应该为人民谋福利,但是身为英国国王的查理一世,却在他的任期之内,不仅不为人民着想,还给英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在1649年被推上了断头台。在此之后的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英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没有国王及上院”的一院制共和国。

判决的那天,法庭主席发表了长篇讲话,查理一世听着听着就抑制不住自己内心激动的情绪,试图冲上台去讲话,但是被看守的卫兵制止了。

法庭主席讲完话后即刻宣布判决,在场的人全体起立,一致表示同意主席的判决。然而就在主席要宣布退庭时,查理一世突然大声叫喊起来:

“阁下,请您一定要听我说一句话!”

主席说:“阁下,判决我已经宣读完了,没有那个必要再听你说什么了。”

查理一世哀求道:“不能了吗?真的不能了吗?就一句话!”

主席道:“真的不能了,阁下。好了,卫士,赶紧把犯人带走。”

查理一世还是不死心,再一次苦苦哀求道:“阁下,历来在判决后,作为国王,我可以讲话的呀!虽然今天我是被告,但是我还是国王啊,既然如此,就请允许我……”

“马上给我拖下去!”查理一世还没讲完,主席就不耐烦了,威严地下达了命令。查理一世顿时瘫软在了被告席上,士兵们走上前把他硬拉起来,押进了马车,飞奔向圣詹姆士宫。

查理一世深知,在最高法庭宣布完判决之后,自己的生命也就进入了倒计时,他只想在死之前见见他尚留在英格兰的两个孩子,12岁的伊丽莎白公主和9岁的亨利王子。此时的查理一世已经不是一个国王了,而是一个爱孩子的父亲。最后下院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还格外开恩,准许他同时会见伦敦教区的贾克逊主教,并同意贾克逊主教一直伴随查理一世直到上断头台为止。

由于王子和公主还留在英格兰,所以还不能那么快过来见自己的父亲,但是贾克逊主教在第二天就被带到了查理一世囚禁处。贾克逊主教悲痛地跪在了查理一世面前,查理一世扶起了他,对他说道:

“赶紧起来,不用这样了,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之所以想见你,是因为想和你商量一些重要的事情。现在的我只希望怀着平静的心去做完我想做的事情,然后再去跟上帝见面,而你一定要帮助我。”

贾克逊主教望着查理一世,沉重地点了点头。

29日一早,伊丽莎白公主和亨利王子终于被带到了查理一世面前。查理一世一把抱住了他的两个孩子,在他们的额头上分别亲吻了一下,然后放开了他们。查理一世从怀中掏出了一枚小小的钻石图章送给伊丽莎白作纪念,然后他把亨利拉过来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亲爱的孩子,父王很快就要去见上帝了,等父王一走他们就会立你为王。但是你千万要记住,只要你查理哥哥和詹姆士哥哥还活着,你就决不能当国王。”

亨利听完查理一世的话,眨巴眨巴眼睛,虽然不明白父王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还是说出了一句让查理一世十分欣慰的话:“父王,你放心吧,我听你的,我宁愿被撕成碎片也不当国王。”

查理一世欣慰地再次拥抱了伊丽莎白和亨利。相聚的时间是短暂的,不久,伊丽莎白和亨利就被带离了囚禁室。伊丽莎白和亨利刚一走,查理一世就再次为自己辩护道:

“我是‘为了国家的法律和自由’而死的,我死得光荣。”

虽然查理一世已经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但是欧洲大陆的各国国王都在呼吁拯救查理一世。查理一世的大儿子也写信为自己的父亲求情。在信上他表示,只要饶他父亲的命,作为下届王位继承人的他愿意接受国会提出的任何条件。还有查理一世的妻子——王后,也通过信件之类的方式请求下院宽恕她的丈夫。可是,即使这么多人都为查理一世求情,下院也没有答应免除查理一世的死刑。

1649年1月30日,走上断头台的日子终于还是到了,查理一世刚一起床就感到不寒而栗。于是他跟卫兵说:

“这么冷的天气,我可能会发抖,这会让那些围观者们认为我是在害怕。我才不害怕呢,我不想听到他们发出这种议论,所以我要多穿一件衣服。”

查理一世穿戴好后,贾克逊主教朗读着马太福音第27章“耶稣基督的苦难”来为他主持圣礼了。查理一世听着听着,突然问贾克逊主教:“阁下,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一章呢?是因为跟我目前的处境相吻合吗?”

贾克逊主教停止朗读,回答道:“请恕臣冒昧,这只不过刚好是今天的课业而已。”

10点整,哈克上校走进屋子,对查理一世说道:“好了,走吧!我来带你上刑场了!”

查理一世看了一眼哈克上校,然后故作镇静地说道:“你先走,我马上就来!”

哈克上校看了查理一世一眼,冷笑一声走了出去。

查理一世见哈克上校走了,低下头,轻声地跟贾克逊主教说:“来,你陪我去吧!”说完,还搀上了贾克逊主教的手。

街道上,几个步兵连的士兵列队站在两旁维持着现场的秩序。随着一阵鼓声的由远及近,查理一世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里,贾克逊主教和汤姆森上校分居他的两旁。查理一世先是被带到了白厅,然后被关进了一间事先为他准备好的房间。12点的钟声一过,最后的午餐已经准备妥当。但是此时的查理一世,早已没了食欲。一旁的贾克逊主教好说歹说,查理一世才勉勉强强喝了一杯红葡萄酒,吃了一点面包。

当1点的钟声响起,哈克上校准时出现在了囚禁查理一世的房间门口,押送查理一世上断头台。来到大厅,断头台豁然出现在眼前,大厅的墙上被打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缺口通向外面,生与死就只有这一墙之隔。查理一世被押着走上了死亡之路。穿过缺口到达断头台,高悬的黑帷帐,林立的岗哨,一个蒙着面、穿着跟水手一样的行刑者抱着一把锋利而且还冒着寒光的斧子站在一旁,断头台下,人头攒动。查理一世虽然强迫自己镇定,但面对如此阴森恐怖的场景,他还是有些紧张。为了在临死前再为自己辩护,他强打起精神对站在身后的监斩官汤姆森上校和站在一旁的贾克逊主教说了一番话,但是汤姆森上校依然不为所动。

突然有人碰了一下斧子,他回过头来说道:

“小心点,别把斧子弄坏了,如果弄坏了的话,它对我的伤害会更厉害的。”

贾克逊主教见他如此慌乱,走过去对他说:

“陛下,你不要害怕,这只不过是非常短暂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只要你跨越了它,你就会走上一条伟大的道路,从人间到天堂,主在等着你,得到主的赦免后,你就重生了。”

查理一世茫然地摘下胸前的乔治勋章,交给了主教,然后抬头仰望苍天,悲哀地做起了祈祷。祈祷完毕,他跪下,哆哆嗦嗦地将头放在断头机的砧板上,最后看了一眼台下的人民,然后绝望地闭上了眼睛。汤姆森上校一声令下,行刑者手起斧落,查理一世的头颅和他的王冠一齐滚落。就在查理一世脑袋搬家的那一刻,人群里爆发出了一阵狂喜而又惊恐的呼叫声。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国王就这样“诞生”了。

查理一世刚继位没几年就让英国处在了与法国和西班牙的双线战争中,为了筹措昂贵的军费,他不得不典卖自己妻子的嫁妆,向英国贵族强行借款,甚至还不经议会批准就强行征收关税。1641年的夏天,查理一世访问苏格兰,他原本打算用让步来换取他们对国王的支持,但是他没能如愿以偿。回到伦敦后,查理一世才发现下院中有将近一半的议员突然转向,不再支持他。到了1642年,查理一世被王后唆使,下令逮捕为首的五名议员,但是还是让他们跑掉了。查理一世离开伦敦后,王党派和议会派就开始准备打一场内战。在七个月的谈判依旧不能达成共识后,和平解决方案宣告失败。同年的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汉祭旗,打响了第一次内战,称为英国内战。

【酷评】

行刑前,他要求侍从给他多加点衣服,免得因为天气冷而发抖时,观众们还以为他是怕死。而在行刑台上,当有人碰了一下斧子,他的反应是回头请他们别碰坏斧子,否则会让他受刑时遭受更大的痛苦。可以说,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查理一世表现出了国王应有的风度。不可否认,查理一世是历史的弃儿,他代表着腐朽落后的旧事物,但他在走向断头台时的从容不迫值得人们尊敬。淡定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会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

§§§第十一节 不流血的战争

1688年的10月上旬,英国各地,甚至是在农村,凡是能引人注目的地方都突然出现了无数的标语、传单和宣传品。“保护新教!”“保护我们的财产和自由的议会!”“信仰自由!”“我们不要天主教!”“国王詹姆士二世是暴君!”等标语随处可见,主要就是谴责国王,要求信仰自由,保护议会。英格兰人还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不绝于耳。

10月底,荷兰国王威廉率领1.4万士兵、500艘舰船朝英国驶来,原本计划在英国的北部靠岸,但是由于海风的风向不定,所以船队被海风“吹”向了多佛海峡,这也让那些早就在北部港口等候的英国贵族措手不及。11月初,威廉的船队终于在托尔湾靠岸。浩大的欢迎仪式引来了英国人民的围观,人们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国王威廉来了。

至于威廉这位荷兰国王为什么要带兵到岳父的英国领土上来,这事就得先从护国主克伦威尔说起了。

克伦威尔在战场上拼杀了一辈子,战功无数,被封为护国主。1658年9月初,克伦威尔逝世,随后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主。但是克伦威尔的这个儿子却一点都没有他老爸那样的风范,整个就是一个庸碌无能之辈。那些高级军官见他这么懦弱,压根就不听他的命令,甚至还暗地里你争我夺,想要当上护国主。

一年后,克伦威尔的宝贝儿子理查就被迫辞职,这下可不得了了,那些高级军官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你争我斗的,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一片混乱。而这时,还有一股势力也活跃了起来,那就是保王党分子。克伦威尔没死之前,他们谁也不敢这么嚣张啊,但克伦威尔一死,这就全都乱了套了。

保王党分子很快就进驻了伦敦。1660年2月,身为保王党分子的英国驻苏格兰军队司令蒙克刚一进驻伦敦,就马上派人到法国与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斯图亚特进行谈判。两人经过一番沟通,终于在这年的4月,查理在荷兰的布雷达发表声明:赦免参加过革命的人;保证宗教信仰自由;承认革命时期变动的土地产品。而议会也一致通过了议案,并当众宣布查理·斯图亚特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最强有力的和不容置疑的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就这样复辟了。

但是让人们想不到的是,查理二世一上台,马上就翻了脸,他压根就不把《布列达宣言》放在眼里,很快就对革命进行了疯狂的反攻。他还下令,对参加过审判查理一世的人都以“弑君者”的罪名判处重刑,活着的一律处死,死去的也不能放过。他残酷地迫害着过去的革命者,甚至还把克伦威尔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吊在绞刑架上,还把他的头砍下来挂在了审判查理一世的大厅里示众。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

光荣革命之后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了议会权力超过君主权力的立宪君主制度以及两党制度,这不仅对英国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也对欧美许多国家的政治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君主专制在17世纪的西欧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政体形式。像在西欧的法国、西班牙、奥地利以及丹麦、瑞典、德意志这些国家,都曾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些国家都曾是以君权神授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1688年之前,欧洲那些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君主万能、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等思想根深蒂固,但是1688年之后,英国政治制度萌发出来的政治思想却给了它们致命的一击。

查理二世对仇人手段残忍,对恩人也“有恩不忘报”。当年,他被迫流亡,在那期间,他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庇护,所以,查理二世不顾英国人民的反对,不惜触犯众怒也要把克伦威尔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回来的敦刻尔克卖给法国。像敦刻尔克这样的重要商业港口,一旦失去,对外贸易就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但他仍旧这样做了,结果是: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唯一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