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世界卷)
3893100000025

第25章 资本主义狼来了(9)

滑铁卢之战的前一年,推翻了法国波旁王朝统治的拿破仑因为征讨俄罗斯失败而回到法国,曾被拿破仑军队击败过的英、普、奥等国家趁着这个机会,迅速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发动了攻击。由于拿破仑的实力此时已经衰弱,无力反抗,只好宣布退位,被复辟的波旁王朝流放到一个小岛上。1815年初,拿破仑趁着反法同盟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相互纠缠的时候,偷偷返回法国巴黎,凭借多年来积攒下来的人气,他很快就赶走了波旁王朝的统治者,再次成为法国的皇帝。

反法同盟的各国首脑此时还在互相争夺利益,可听到拿破仑又当上皇帝的消息后,立即团结在了一起。他们认为,在欧洲,拿破仑就是个不稳定分子,必须要铲除。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对付拿破仑。

1815年3月25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对外宣称有重兵70万。联军决定分头进攻法国。第一路:巴克雷将军指挥17万俄军和25万奥军集结在莱茵河地区,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进。第二路:弗里蒙指挥奥—撒丁联军6万,集结于法意边境,准备随时向法国进军。第三路: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元帅率12万普军、300门大炮在沙罗瓦和列日之间集结。第四路:英国的威灵顿将军指挥一支由英、荷、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约10万人、200门大炮,驻扎在布鲁塞尔和蒙斯之间。另外,联军还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预备队。联军的进攻时间定在6月20日左右。

拿破仑当然知道联军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所以从他重新上台的第一天就加紧备战,到了6月上旬,他勉强集结起了18万人。

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拿破仑很明白,形势对自己是不利的。所以,他必须要找到最好的捷径,速战速决。在经过周密的分析后,拿破仑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所以要把主力放在这里,而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要派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就行。同时,他还决定,要趁联军尚未会齐的时候,争取战机,率先击溃英普联军,只要将威灵顿和布吕歇尔这两个老东西击败,其他联军可能就不战自溃了。

计划定好,拿破仑于6月12日派出了12.5万法军、火炮300门,悄悄转移到比利时边境,驻扎到离普军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在观察了三天后,6月15日凌晨3时,拿破仑让先头部队越过边界,进入比利时。16日,拿破仑的先头部队在林尼与普鲁士军队遭遇,轻松地将普军击败。

接着,惠灵顿的部队被拿破仑纳进了第一目标。

17日,拿破仑率领法军主力到达了滑铁卢四臂村高地前。惠灵顿已经在高地上筑好工事,严阵以待。拿破仑开始部署,他告诉元帅格鲁希,当他自己向英军进攻时,格鲁希务必率领交给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击普鲁士军。同时,他必须始终和主力部队保持联系。

格鲁希虽然谈不上是个蠢材,但绝对是个庸才。他领着三分之一的军队在当天晚上离开了拿破仑,拿破仑永远都不知道,这一次是诀别。

导致拿破仑失败结局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16日,一场大雨突然从天而降,整个滑铁卢田野变成一片泥沼。

按照拿破仑的计划,他的主力炮兵应该是在18日的上午9时发动炮击,但因为那场大雨的缘故,泥沼地难以通过。所以,直到两个小时后,也就是11时,他的主力炮兵部队才进入战场,开始了炮击。

拿破仑的另一位元帅内伊在炮轰结束后,领着士兵向英军发起了冲锋。这是一场残酷的战役,从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法军向高地进攻,一度占领了村庄和阵地,但又被击退下来,继而又发起进攻。在空旷、泥泞的山坡上已覆盖着一万具尸体。可是除了大量消耗以外,拿破仑的战略意图一点都没有达到。双方的军队都已疲惫不堪,拿破仑和惠灵顿都焦虑不安。因为他们都知道,谁先得到增援,谁就是胜利者。惠灵顿等的是布吕歇尔,而拿破仑盼望着格鲁希迅速返回。

格鲁希这个时候正在一户农民家里吃午餐,当他和他的军官们听到大炮声响起的时候,他征求那些人的意见。有人告诉他,这一定是皇帝已经向英国人发起了进攻,我们应该立即向开炮的方向前进,支援皇帝。

格鲁希拿起了拿破仑给他的那张纸,纸上写着:击溃逃跑的普军。

他说,这才是我的责任,但我现在还没有找到普军,任务未完成,我哪里都不去。

一位军官被他这样迂腐的脑袋搞得死去活来,最后请求格鲁希,希望他能允许自己率领一部分步兵和若干骑兵到战场上去。他说他能保证及时赶到。

格鲁希闭着眼睛想了一下,摇手说:“不行,这是分散兵力。我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他。”

拿破仑并没有丧失信心,虽然他的四次进攻被击退下来,但惠灵顿主阵地的防线显然也出现了漏洞。拿破仑决定重新发起一次决定性的攻击。他加强了对英军阵地的炮击。整个下午,拿破仑的军队向威灵顿驻守的高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投入的步兵一次比一次多。他们几次冲进被炮弹炸毁的村庄,又几次被击退出来。这还不是拿破仑最害怕的事情,让他最害怕的是,普军已经向这里增援了,而他的元帅格鲁希却不知道在哪里。

拿破仑决定孤注一掷,他把一万名盔甲骑兵和步兵全都派上了战场,他们冲破了英军的最初几道防线。再加把劲,惠灵顿的军队就会被彻底击溃。

这个时候已经是最关键的时候,拿破仑和惠灵顿都明白,谁的援兵先到,谁就是胜利者。最终,布吕歇尔的普军出现在了拿破仑军队的侧翼。

拿破仑看到了,他的士兵也看到了。不由自主地,法军开始后撤。惠灵顿在高地上观察,他怎么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呢?他立即骑上马,走到坚守的山头前沿,脱下帽子,在头上向着退却的敌人挥动。英军士兵立刻明白了这一预示着胜利的手势。所有剩下的英军如同打了兴奋剂一样,全都从战壕里跳了出来,向着溃退的法军冲去。与此同时,普鲁士骑兵也从侧面向仓皇撤退、疲于奔命的法军冲杀过去。仅仅几分钟的工夫,拿破仑的军队就任人宰割,整个滑铁卢尸横遍野。拿破仑只好逃跑,到了半夜,拿破仑才跑到一家低矮的乡村客店里,疲倦地躺坐在扶手软椅上。他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帝国在这个时候已经结束了。那位格鲁希元帅虽然还有几万人的军队,但已经无法改变战局。

拿破仑很快就被英国人找到,最终,他又被流放到一个岛上,并且在几年后死在那里。

拿破仑是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卓越的军事家之一,他从一个小兵开始职业生涯,直到将军,再到法兰西帝国的皇帝,用大半生的时间把整个欧洲搞得鸡犬不宁。滑铁卢之战不仅彻底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堆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滑铁卢”这三个字也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酷评】

拿破仑败给了自己的好搭档,这是到哪里都讲不出理的事情。了解自己很重要,但仅仅了解自己还不够。在以分工为特点的现代社会中,想要开拓一片天空,成就一番事业,你还必须了解别人,和他人合作,并把他人的理想和自己的理想放在一个轨道上。这就是“以利他的方式利己”。但是,如果你不能了解自己的合伙人,就千万不要冒失地与他合作,搞不好,就会复制拿破仑的“滑铁卢”。

§§§第二十节 北方得胜,南方得李

1865年4月,美国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在一个农场的住宅里等待北军总司令格兰特的到来。李将军穿着一套崭新的军服,系着镶嵌有刺绣的皮带,戴着雪白的手套,穿着长筒皮靴,挂着镀金的佩剑,剑柄上是一个狮子头。

李将军穿得像个绅士,不过这个绅士是来投降的。

过了一会,外面传来了清晰而沉稳的脚步声,格兰特将军来了。他穿着皱皱巴巴的军服,皮靴和裤子上溅满了泥水,也没带佩剑,只有双肩上闪亮的金星显示他的军衔。他一进来,就向坐着的李将军微微点头,李将军还礼,二人握手,坐下。

他们并没有直接把话题扯到投降仪式上,而是聊起了当年的岁月。二人很容易就找到了共同话题,那就是在墨西哥战争中,他们曾并肩作战过。在墨西哥战争时,李将军是美国军队的一个上校,而格兰特只是一个中尉。他们刚一见面的时候,李将军就警告格兰特,他的着装很不得体。而今天,李将军又指出格兰特穿得太不像话了,简直就是个收破烂的。

二人又谈到了林肯总统,格兰特知道,当初林肯总统希望李将军可以做北军的总司令,但李将军告诉他,我是南方人,我不能在战场上屠杀我的亲人,所以,我要回南方去。李将军对当初的选择一点都不后悔。同时,他看着格兰特的衣服。格兰特有点尴尬,他平时的确在穿着上不太注意。李将军这个时候又提醒他此行的目的,李将军主动谈到主题,这对格兰特将军是个极大的宽慰,因为他不愿意去触动这个话题,以免伤害李将军,他太了解李将军了,这是一个为了荣耀愿意牺牲一切的人。跟随格兰特进来的一个北方军官对另一个军官低声说道:“到底是谁在投降啊?”

此时,双方开始正式进入主题。

根据林肯总统的指示,格兰特将军对投降的南方士兵不俘虏一人,南方士兵和李将军都可以自由地回家。同时,为了维护南方军队军官的尊严,他们可以保留他们的佩剑,士兵可以把马和骡子带回家。

格兰特说:“让所有有马或骡子的人都把牲口带回家,去重建他们的家园。”李将军点了点头。格兰特又回头问身边的一个军官:“我们还有多少粮食?”军官告诉了他,格兰特命令道:“给李将军两万五千人的口粮。”

李将军有些感动,他站起来握住了格兰特将军的手,并向格兰特将军的手下鞠躬致意。然后,他在投降书上签了字。思考了一会,就来到屋外,他的马已经备好,他上马后,格兰特将军和他的军官举起帽子向他致意,他也举起帽子回礼,但却没有说一句话。

回到军营,李将军召来了他的手下。这些人握着他的手,有的人失声痛哭,因为他们将要和他们爱戴的总司令告别了。“上帝帮助了你,将军!”李将军也哽咽得不能说话,他强忍着热泪,最后说道:“伙计们,我们一直在一起战斗,你们已经尽力了,我心中有太多太多的话却说不出来。你们将会被赦免,可以回家了,再见。”

杰出统帅李将军

美国之所以发生南北战争,根本原因就在于南方想要保留奴隶制,因此想独立。林肯总统为了统一,才发动了这场战争。如果不是李将军,南方会很快战败,这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但李将军是个出色的军事家,由于他的卓越领导,使南北战争延长了两三年。北军始终无法在战争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林肯当时换总司令跟一个腹泻的人用手纸一样。直到第四年,格兰特将军出马,才把他打败。

格兰特将军也骑马回到他的军营,并且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开始起草给林肯总统的电报。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军营中欢庆的炮声,他走出来,命令停止放炮,他说:“这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因为叛乱者现在又是我们的同胞了。”

4月9日,按照规定,李将军的南方军队向格兰特将军投降。这是南方军队的最后一次列队,南方军队的军旗在微风中飘扬,他们齐步走向另一边的穿着蓝色军服的北方军队,这时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北方军队向南方军队致进军军礼,这是战场上军人向对方致的最高敬意,南方军队也执剑向对方回军礼,这是美国内战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礼毕,身着灰色军服的南方军队放下了他们的武器,降下了南方的军旗。历时4年,死亡60多万人的美国南北战争宣告结束。

虽然李将军失败了,但是由于他的仁慈、勇敢、卓越与风度,他赢得了全体美国人的尊敬。《战后的李将军》作者费施维克总结说:“北方得胜,南方得李。”可谓一语传神。

【酷评】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投降仪式让我们感动,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有句话说得好,对待敌人最残忍的办法就是将他变成自己的朋友。可以说,宽容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在这时,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同事之间的争斗。如果一直耿耿于怀,那就会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宽容是力量和自信的标志。宽容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境界;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文明和进步。

§§§第二十一节 林肯之死

南北战争胜利后不久,也就是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邀请格兰特将军及夫人去福特剧院观看歌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可林肯在去陆军部的路上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停下车,想要把这感觉清除,但怎么都难以清除。他当时有个想法:取消去剧院的计划。但是,他又放弃了,因为在剧院,有一千多人正准备和他欢呼胜利。

不过,为了安全考虑,他给作战部长斯特顿送信,让他派一个名叫埃克特的陆军上校来保护自己。但斯特顿告诉他,埃克特在当晚已经有了任务,不过有一个叫布莱恩的军官也能胜任。林肯同意了。

当林肯总统一行到达剧场的时候,表演已经开始。总统到了,演员们立刻停下来,乐队奏起了“欢迎领袖”的曲子。林肯向观众弯了弯腰,然后靠着总统包厢的后墙慢慢地坐了下去。

林肯所在的包厢有前后两道门,前门被锁了,后门进出。出了包厢后门便是一条狭窄的过道,过道的另一端又有一道门,通往剧场的楼厅。当林肯在包厢里专心看戏的时候,有个没有头发的年轻人慢慢地走向了包厢的后门。在这之前,他已经做了很充足的准备。当他得知林肯要来这个包厢看戏时,就先是在后门上钻了一个小孔,以便站在包厢外面向里面窥视。然后又在通往楼厅的那道门的砖墙上,挖掉了两英寸深的泥灰,以便用木棍卡死门道,免得行凶过程中被人发现。

林肯的那名侍卫布莱恩在换幕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自己今天没有喝酒,于是他悄悄地走出了包厢,喝酒去了。这正好给了那个没有头发的年轻人一个好机会。

他走到包厢门口,透过那个小孔看林肯,林肯正拉着妻子的手。他转头看看过道,周围没有人。他又看看林肯,林肯正在捧着妻子的手。

很好!

他站直了,长吸了一口气,轻轻地拉开门窜入包厢,右手迅速地掏出手枪来,左手握着一把刀。他朝着林肯的脑袋开了一枪。子弹从林肯头部左侧、距离左耳三英寸的地方钻入后脑,斜穿过大脑,最后停留在右眼眶后几英寸的地方。林肯的身子如同一堵墙,重重地从椅子上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