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中国卷)
3893300000029

第29章 大宋风云(6)

第二年的正月,元军终于攻打到临安城下,朝廷早已慌乱一片,文武百官仓皇逃窜。谢太后任命不怕死的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让他出城与元军将领伯颜进行谈判,幻想着割地赔款能够与元军讲和。但是这时元军的野心早已膨胀,他们要的不是半壁江山,而是整个中国。所以当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就被伯颜扣留了下来。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南宋灭亡的局势不可扭转,只好把临安城献了出去,向元军彻底地投降。

尽管临安城被元军占领,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没有被元军完全占领,加上众多起义军和官兵的抵抗,也让元军将领相当头痛。后来伯颜想到了被拘留的文天祥,他是南宋的高官,在南方影响很大,何不利用他收拾残局呢?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还派了多个宋朝降将进行劝说。但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绝不卖国求荣,伯颜只好命人把他押到北方。路过镇江的时候,元军遇到了一路宋朝的起义军,就在两军厮杀的时候,文天祥趁机逃了出来,经过许多艰难险阻,终于在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辗转到达福州。宋朝的统治者被深深打动,又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

祥兴元年(1278年)夏天,文天祥听说朝廷进驻山,为摆脱宋廷的艰难处境,他决定率领军队赶往山,与朝廷会合。但是这一举动遭到了左丞相张世杰的坚决反对,文天祥只能放弃,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天,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过程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经过几天的血战,文天祥的军队几乎被全部消灭,自己也不幸被俘。

望着遍地的宋军尸体,文天祥死意已决,于是从容服毒,但却被一名元朝士兵发现,将他抢救了过来。文天祥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山,途中张弘范强迫其写信劝张世杰投降,被他断然拒绝。文天祥悲叹道:“我没有能力保护父母,难道还能劝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以为然,多次强迫文天祥写信劝降。文天祥誓死不从,把自己以前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当张弘范读到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也不禁被他打动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逼文天祥写劝降书。

后来,元军攻打到山,南宋就此灭亡。张弘范向元世祖忽必烈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就说:“谁家无忠臣贤将啊?”就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他押送到大都(今北京),一路上不得虐待为难。到了大都后,元世祖把文天祥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为己所用。

一天,元世祖派降元的南宋丞相留梦炎去见文天祥,进行劝说。文天祥一见留梦炎走进来,就立刻明白了他的来意,当即怒不可遏,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大宋不曾亏欠过你,你却卖国求荣,甘心做亡国奴!让我投降元朝,除非日出西方!”遭到一番痛斥后,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后来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过来劝降。文天祥见到宋恭帝后悲痛欲绝,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不停地对赵说:“圣驾请回!”赵根本说不上话,怏怏而去。元世祖听说文天祥不吃劝降这一套,立刻大怒,下令将文天祥的四肢捆绑,并戴上重重的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在监狱里十几天后,狱卒才给他四肢松了绑,又过了半个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随后,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士兵们把文天祥押到枢密院大堂,文天祥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要求文天祥下跪,文天祥不肯,于是孛罗就命令两边的士兵强制他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始终不肯屈服,孛罗只好作罢,问道:“你现在还有什么不肯屈服的?还有话要说吗?”文天祥回答:“天下的朝廷有兴旺的有衰败的,国亡受戮,哪个朝代都有。我要为南宋尽忠,只想早点死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想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让你受尽折磨!”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不论你如何关押折磨,我一点也不害怕!”

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痛苦的三年。在狱中时,他曾经收到过女儿柳娘的来信,知道妻子和女儿都在元朝的宫中做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女儿的来信是元廷发出的暗示:只要自己愿意归顺,一家人就可团圆。但尽管他心如刀割,却始终没有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了爱国的气节。他在给自己妹妹的信里写道:“收到柳娘的来信,揪心裂肺。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事到如今,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尽管在狱中受尽万般折磨,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爱国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这个时候写出来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元世祖再次想招降文天祥,就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但又再次遭到了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但却不下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只是对他说:“你在大都已经很久了,如能改变主意,效忠我元朝,那朕可以给你一个中书省的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丞相,国家灭亡了,我的报国之心也没有了,只求您立刻赐死,不愿意再活下去了。”元世祖见他心意已决,又问他:“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说:“只愿意一死就够了!”元世祖就答应了他。

第二天,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临行前,监斩官问他说:“文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啊?如果有悔改之心,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大义凛然,喝道:“死就死了,还有什么可说的?”然后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啊?”旁边的士兵指给他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然后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也没有什么愧疚了!”于是他大义凛然,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口袋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的时候才四十七岁。

【酷评】

文天祥之所以能留下千古美名,不是因为他为南宋做了哪些事,而是因为他的气节。也正是因为当时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气节,所以他更显得难能可贵。这也告诉我们,高尚的品格同样是一种品牌,也是一种通向成功的途径,尤其是这种矢志不渝、始终如一的坚持。这种道理和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其实是相互印证的:一个人有勤奋之名,那么人们就会很容易相信他一定会刻苦工作、绝不偷懒,从而给他更多的自由空间;一个人有正直之名,那么人们就会相信他绝不会偷奸耍滑,可以放心地把钱财交给他打理,可以把不愿托付给他人的事情托付给他,这样,这个人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所以,成功不妨从拥有一个好名声开始。

§§§第十四节 “北卧龙”耶律楚材

有“北方卧龙”之称的耶律楚材,是一位备受世人敬仰和缅怀的旷世奇才。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在燕京西山的一个契丹贵族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第九代世孙耶律楚材。这个孩子的诞生,给花甲之年的父亲耶律履带来了很大的惊喜。耶律履曾对别人预言说:“我六十岁得到了这个孩子,他就是我耶律家的千里马,以后必定会成为一个雄才伟士,并且是为别的国家效命。”于是他就借用《左传》中“楚材晋用”典故的寓意,为儿子取名为楚材。

耶律楚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由母亲将他一手养大。他的母亲杨氏是当时著名学士杨昙的女儿,出身书香门第,贤良淑德且文化修养很高,被封为漆水国夫人。她谨记丈夫临终的遗愿,就是让耶律楚材成为英才,光宗耀祖,于是就带着儿子回到老家辽宁北镇一带的东丹,请人在医巫闾山的悬崖上修了两间小房子,然后带着儿子住了进去,教儿子刻苦读书。医巫闾山风景奇雅,人迹罕至,耶律楚材在那里学习特别刻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他的母亲对他慈爱倍加、谆谆教导。尽管生活十分清苦,但是母子两人却苦中作乐,其乐融融。耶律楚材特别聪明,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儒家经典、文学史籍、诗词歌赋便无所不通。此外,他还学了许多关于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道、医卜等方面的知识。

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耶律楚材十七岁。他的母亲觉得儿子可以出仕了,于是就带他回到了燕京。当时金国有制度规定,宰相的孩子享有赐补政府机关做官的特权,但是耶律楚材不要特权,而是希望参加正规的进士科考试。金章宗觉得国家制度不能轻易改动,于是就下了一道敕令要当面对他进行考试。参加考试的有十七个人,章宗亲自询问了几件疑难案件如何处理,其中耶律楚材回答得最为周详。章宗便正式任命他为某个政府部门的掾官,也就是长官的助理,掌管文书,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虽然官职不是很大,但对于初入仕途且年少的耶律楚材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后来,蒙古军攻破燕京,金国就此灭亡。无路可走的耶律楚材便跑到报恩寺里,拜在万松老人的门下,专心学佛,自称“湛然居士”。成吉思汗听说耶律楚材满腹经纶、才华盖世,于是就派人叫他进宫,对他说:“你是有才之士,我早听说你是契丹人中的豪杰。先前,你的祖国契丹被金国所灭,现在我正在帮助你们恢复独立,像你这样的英杰应该投身于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去啊。”耶律楚材认真听着,停了一会儿才回答说:“可汗的一番话,在下不能认同。我耶律家三代效忠于金国,我也应该忠诚地侍奉它,怎么敢把君父当做仇人呢?那样我岂不是不忠不义、欺君罔上的佞臣小人了么?”成吉思汗听后万分尴尬,但是非常欣赏耶律楚材的耿直,便任命他为谋士,并且十分尊重他,从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称他为“吾尔图撒合里”(蒙古语中长胡子的意思)。

公元1219年夏,正值炎热六月,成吉思汗派兵西征,耶律楚材奉命随行。蒙古人出征前一般要祭旗,那天忽然下起了大雪,足足有三尺厚,很多将士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耶律楚材为振作士气,对各位将士说:“大雪本来是隆冬才降落的,却在盛夏降临,这正是我们能够打败敌军、凯旋而归的好兆头,诸位不要忧虑。”于是蒙古军信心百倍地出发了。

第二年的冬天,有一天天空忽然响雷,蒙古军又开始骚动,于是成吉思汗问耶律楚材:“雷声很少在冬天出现,这又是什么兆头呢?”耶律楚材回答说:“回国国主将要毙命,并且暴尸荒野。”后来果然如此。

1222年的八月份,西面天空出现了彗星,很多人认为成吉思汗可能会有不测,成吉思汗听说后郁郁寡欢。耶律楚材赶忙上奏说:“这个天象是说明金宣宗快要死了。”成吉思汗听了立刻高兴起来,后来果然又应验了,因此成吉思汗把他奉为神人。成吉思汗常对儿子窝阔台说:“耶律楚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是上天派下来帮我们打江山的。我死了以后,你掌握政权,国家的大小事务,你都可以放心地交给他去管理。”

耶律楚材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十分不忍看到蒙古军的烧杀抢掠,于是决定借助神佛去改变蒙古军的做法。有一次,当蒙古军经过铁门关的时候,成吉思汗的一个侍卫看到了一个绿色独角、会说人话的怪兽。这只怪兽对侍卫说:“你们的君主应该早点回去。”这位侍卫觉得奇怪,便将此事告诉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去问耶律楚材,耶律楚材趁机向他进谏说:“这是一个祥瑞的怪兽,名字叫角端,它能够说四方语言,本性爱好救人、厌恶杀人。它今天的到来,是上天派它来劝诫大汗的。您是天之骄子,而天下的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您应该顺承天意,保全天下百姓的性命。”成吉思汗于是就采纳了耶律楚材的建议,尽量不滥杀无辜,保全百姓的性命。

元朝初年,因为年年征战不断,国库亏空,一些亲近窝阔台的大臣上奏说:“汉人没有多少财富,可以除掉汉人,把他们的土地改成牧场。”这遭到了耶律楚材的坚决反对。他觉得这些人是想以此来让皇帝增加财政收入、扩张军队,于是便说:“陛下即将向南进军,军队所需要的物资都可以从中原得到。中原的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的利益,一年可以得到五十万两白银、八万匹锦帛、四十多万石米粟,足够供给军队了,怎么能说没有财富呢?”窝阔台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收效很好。

1237年,耶律楚材上奏说:“制造器皿必须要用手艺精湛的工人,守护国家大业则必须要用儒臣。”他建议窝阔台多用有才学的汉人。窝阔台也感到朝中缺乏人才,就听从了他的意见,开科取士,并释放被俘为奴的汉族士人,大胆任用汉族文人儒士,选中了很多人才,如杨奂、张文谦、赵良弼、董文用等人,他们后来都是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名臣,为完成蒙古族的汉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耶律楚材是改变元朝历史的人,他对元朝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所贡献。

【酷评】

无论什么样的时代,马上可以得天下,但要治天下,还是得用读书人。耶律楚材正是那个乱世里的一朵奇葩:在蒙古骑兵横行世界、崇尚强权蛮力万能的时代,他告诫统治者不要滥杀,滥杀是创造不出一个新世界的;要保存文化,优待读书人……这些话虽平常,但在那个时代里,敢这样直言不讳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有些时候,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他有什么深刻的见解,而在于他敢于坚持常识,哪怕面对死亡的威胁。坚持常识,在今天仍然有很重要的意义,尤其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最容易受到各色各样所谓“真相”的轰炸,有些“真相”让人义愤填膺,有些“真相”则骇人听闻,那么究竟有几分真有几分假,这时候,最需要用常识去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