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掌控你的时间和生活
杨澜说:“年轻时最重要的资本不是青春、美貌和充沛的精力,而是你拥有犯错的机会,不要为青春留白。如果年轻时不能追随梦想,去为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一件事冒一次险,哪怕犯一次错,那青春将是多么苍白啊!”年轻人可以犯错,但是不要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
盘点真正属于你的人生时间
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工作时间(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甚至经常把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也利用起来。人生就是利用个人的时间和资源来谋求成功的。
我们知道,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用来睡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做其他的事情,真正用来工作的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人与人的不同,差距就在于业余时间是以不同的方式度过的。时间是最无情,也最有情的东西。每个人都拥有时间,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不一定就能成功,只有善于利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这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现在,不妨问问自己,在时间的河流中,你已度过了多少时间?今后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过呢?
在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装饰品,那就是窗帘上、柜橱上、衣架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四处都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小纸条。他非常偏爱这些纸条,几乎和它们形影不离。这些小纸条上面写满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镜子上的小纸条为他提供了方便;在踱步、休息时,他可以随处找到启动创作灵感的语汇和资料;外出时,他也不轻易放过闲暇的一分一秒,他早在出门时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随时都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思考一下。
杰克·伦敦运用同时处理的方式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的时间,他的人生也因此受益匪浅。现实中,我们是不是常常忙得焦头烂额,却仍觉得时间不够用呢?那么,我们不妨学习杰克·伦敦的做法,将事情放在一起,同时处理,这样我们的时间无形中就多出了许多。
人活在世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要做。面对五花八门的事务,我们常常手忙脚乱,力不从心。而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传统方法已经很难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同时处理几件事情。
如果你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你会做什么
当我们展望未来时,总认为自己手中拥有太多的时间,于是我们毫不珍惜,挥霍无度。待到我们即将失去时间的时候,却又总是痛心疾首,悔恨至极。
生活中,我们常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认为日子长着呢!于是,我们懒惰,我们懈怠,我们怯懦……无论做错什么,我们都可以原谅自己,因为来日方长,不管什么事放到明天再说也不迟。
直到有一天,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我们时,我们才悚然而惊:糟了,总以为将来还长着呢,怎么死亡说来就来了!那些未尽的责任怎么办?那些未了的心愿怎么办?那些未实现的诺言怎么办……还能怎么办?面对死亡通知书,人类只能踏上那条不归路。追悔也罢,遗憾也罢,那个早已写好的结局无人能更改。临终之前,也许人们会在模糊中想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叹,想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诲,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无私的,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扮演自身所投入的角色,不管他的角色是多么精彩或是多么落魄,只要时间之手轻轻一挥,便可将这些一一抹杀,留下来的只有对往事的记忆。往事是那些印证时间存在过,却不能被我们任何一个人所拥有的东西。当我们回忆往事时,字里行间闪烁的只是想象的光芒,这光芒是虚幻的、不可把握的。往事不会重来,时光不会倒流,生命只有一次。
生命倒计时常使人想起电话磁卡。当我们将磁卡插入话机时,显示器立刻显示出卡中的数值,随着通话时间的延长,卡中数值不断地减少。面对不断缩小的数字,下意识地,你会提醒自己:长话短说,别浪费钱。因为那些变化的数字如同一双眼睛,提醒着你,最终让你三言两语结束通话。
生命不也如同一张小小的磁卡吗?所不同的只是,我们常会忘了,在我们大脑中也有台显示器,告诉我们有限的时光还剩多少。而当生命倒着计时,那年年减少的数字,便会提醒我们——来日不多,该做的事情得赶紧去做。
我们与其让医生通知自己快到生命的尽头了,还不如每天提醒自己:“这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是身体健康状况允许干事业的最后一天”。这种自我提醒,是抓紧“今天”有效工作的最好办法。假如我们能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对待,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方法、办事效率等,就会与往常大不一样。
时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和利用时间。进行生命的倒计时,会让我们更好地善待今天。我们在度过每一天时,不妨问问自己:假如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们该如何做呢?
忘记昨天,也不要痴想明天。明天是一个未知数,为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费在未知的事上?想着明天的种种,今天的时光也白白地浪费掉了。企盼今早的太阳再次升起,太阳已经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不可能做明天的事;我们能把明天的金币放进今天的钱袋里吗?明日瓜熟,今日能蒂落吗?不能,全都不能,我们能做的是把明天和昨天一样埋葬,永远活在今天。
今日事今日毕
时间并不能像金钱一样让我们随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我们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今日和现在。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今日而让时间白白虚度,那么它将一去不返。
所谓“今日”,正是“昨日”计划中的“明日”;而这个宝贵的“今日”,不久将消失到遥远的过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得以生存的只有现在——过去早已消失,而未来尚未来临。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是具有流通性的有价值之物。
青春的今天是最有价值的“现金”,所以奉劝朋友们不要肆意挥霍你手中最珍贵的今天,在我们还可以自由支配它的时候,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成就自己青春的梦想。成功人士的做事秘诀是:抓住现在,不要留恋于过去。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以一个残疾人特有的艺术感觉,描述了一个残疾人对生命、对健康特有的感悟。
对于我们这些耳聪目明、四肢健全的人来说,太阳光下这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世界实在算不了什么,人世间鼎沸喧闹的声音也实在算不了什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便毫不珍惜那些似乎极容易得到的东西:色彩、光明、喧闹,乃至于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虽然耳聪目明、四肢健全、体格健硕,但却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到最后并没有取得人生的最后成功。
假如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假如每天都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们又将如何对待呢?今天是你生命中仅有的一天!你只有一次生命,而且生命不过是一段时间而已。如果你浪费了今天,你就是毁坏了你生命的记录。你要学会珍爱今天的每一小时,因为它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所以,一定要抓住今天,不要给拖延留任何借口,把今天当作你生命中唯一的一天去对待,你将会拥有阳光、雨露、鲜花等。珍惜今天,不做冷风中的寒号鸟,让生命在拖延中凋零;也不要把期望当作习惯,因为人生的所有美好只在今天绽放。
)第二节 认真工作是真正的聪明
没有一种叫随便的工作,任何工作都要认真
如果有工作要做,就应该立刻做好。如果工作时你发现自己毫无准备,就不该怪命运女神,而应该埋怨自己。
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眼前充满不幸或者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只要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我希望情况变成什么样?”然后全身心地投入,采取行动,朝理想目标前进即可。
有人问罗斯福总统夫人:“尊敬的夫人,你能给那些渴求成功的人,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刚刚走出校门的人一些建议吗?”
总统夫人谦虚地摇摇头说:“不过,先生,你的提问倒令我想起我年轻时的一件事。那时,我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想边学习边找一份工作做,最好能在电信业找份工作,这样我还可以修几个学分。我父亲便帮我联系,约好了去见他的一位朋友——当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等我单独见到了萨尔洛夫将军时,他便直截了当地问我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具体是哪一个工种。我想:他手下的公司的每一个工种我都喜欢,无所谓选不选了,便对他说随便哪份工作都行。”
“只见将军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目光注视着我,严肃地说:‘年轻人,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
“将军的话让我面红耳赤,这句发人深省的话,伴随着我的一生,让我以后一直非常努力地对待每一份工作。”
罗斯福总统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工作,不可有随便的态度,否则工作和人生都将一事无成。
工作是上天赐予人类的恩典。优秀的人把工作当作崇高的使命,他们以忠诚、敬业、勤奋之心对待工作,不为酬劳的多少而斤斤计较,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平庸的人只把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手段,不懂得发现工作的价值,因而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与其整日思量跳槽,不如踏实干出成绩
现在的工作业绩就是明日你的简历上浓重的一笔,也是你未来道路上的资本。因此,在积累的阶段一定要记得把地基打牢。踏实工作才是智者的选择。
任何职业都需要一定量的积淀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如果没有至少两三年的积累,很难对一份工作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轻易地跳槽不仅让你缺少职业储备,也会成为HR心中的“扣分”项。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儿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由此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得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终于,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工作,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槽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提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
工作没有100%的如意,如果因为不好就跳槽,只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性和经验的沉淀。只有主动面对职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学会适应环境,克服困难,才能最终做到待价而沽,积累跳槽的本钱。
学会工作,把精力用在最有效的事情上
根据帕累托的80/20法则我们得知,做任何事都必须要把宝贵的精力用在最有效的事情上。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
温德尔·威尔基作为美国总统候选人,才能出众,机智敏锐,被认为是“两党历来提名的总统候选人中属于最富于感召力的人”。
1940年,他与已连任两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摆开了竞选的擂台。威尔基对付罗斯福的一个最有力的论点就是美国总统没有连任三届的传统。本来威尔基是很有希望成为美国总统的,但是,他在时间安排上的致命弱点却使他丧失了这一有利的时机。当过多的事情分占他的时间的时候,他有些不分轻重缓急,不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干出更有成效的事情,反而毫不拒绝地干那些事倍功半的事情。
这天,他乘坐火车沿途在一个个小站发表动人的演说,每次都有几百人被他的讲话所折服。一天下来,他显得精疲力竭,声音沙哑。而当竞选即将结束之时,在电台上向千百万人阐述自己观点的节骨眼上,他却只能从他受损的嗓子里吐出一些发音难听的字句来,此时的他完全丧失了一个演讲者侃侃而谈的潇洒风度。他似乎没弄清楚是几千人重要还是千百万人更重要。
罗斯福由于公务缠身且有残疾而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虽然参加竞选的时间少了,但时间却有了更高的利用价值。他十分注重对千百万人的电台讲话,以至于一出现他的讲话,人们就兴奋异常的效应。最终的结果是:美国总统的任期传统被打破了。
)第三节 坦白面对错误
不能明辨是非,最终要伤到自己
贪欲越多的人,他们只瞧见眼前的利益,看不见身边隐藏的危机,也看不见自己生活的方向。一旦欲望无法获得满足,他们便会失去正确的人生目标,陷入对蝇头小利的追逐。
贪婪者往往自掘坟墓而不自知。
《古兰经》说:“能戒除自身的贪吝者,才是成功的。”穆罕默德圣人说:“贪得无厌的人,永远是穷人。”《楚辞·离骚》里有这样一句话:“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乎求索。”也很贴切地解释了贪婪的涵义。
1856年,亚历山大商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共失窃8只金表,损失16万美元。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目。
就在案子尚未侦破前,有个纽约商人到此地批货,随身携带了4万美元现金。当他到达下榻的酒店后,先办理了贵重物品的保存手续,接着将钱存进了酒店的保险柜中,随即出门去吃早餐。
在咖啡厅里,他听见邻桌的人在谈论前阵子的金表失窃案,因为是一般社会新闻,这个商人并不当一回事。
中午吃饭时,他又听见邻桌的人谈及此事,他们还说有人用1万美元买了两只金表,转手后即净赚3万美元,其他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说:“如果让我遇上,不知道该有多好!”
然而,商人听到后,却怀疑地想:“哪有这么好的事?”
到了晚餐时间,金表的话题居然再次在他耳边响起,等到他吃完饭,回到房间后,忽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你对金表有兴趣吗?老实跟你说,我知道你是个做大买卖的商人,这些金表在本地并不好脱手,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商量看看,品质方面,你可以到附近的珠宝店鉴定,如何?”
商人听到后,不禁怦然心动,他想这笔生意可获取的利润比一般生意要优厚许多,便答应与对方会面详谈,结果以4万美元买下了传说中被盗的8只金表中的3只。
但是第二天,他拿起金表仔细观看后,却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于是他将金表带到熟人那里鉴定,没想到鉴定的结果是,这些金表居然都是假货,只值几千美元而已。直到这帮骗子落网后,商人才明白,从他一进酒店存钱开始,这帮骗子就盯上了他,而他听到的金表话题也是他们故意安排设计的。
骗子的计划是,如果第一天商人没有上当,接下来他们还会有许多花招准备诱骗他,直到他掏出钱为止。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告诉我们:贪得无厌的人最终结局是一无所有。贪婪之性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环境中形成自私、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所以古人说:“贪如火,不退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可滔天。”贪婪之心如若不加以克制,最终害人害己。
坦然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
人无完人,没有人不会不犯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知错而不肯改,错了也不悔过。
一个人要想有面子,就要不怕丢面子。孔子说:过而不改,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一回错不算什么,错了不知悔改,才算真的错了。
其实,如果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端正,而且能加深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良好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你的错误。这不但不是“失”,反而是最大的“得”。
事实上,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他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卡耐基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令人有一种高贵诚信的感觉。
如果你总是害怕承认自己曾经犯错,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假若你必须向别人交代,与其替自己找借口逃避责难,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到处宣扬之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一切的责任。
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错,要立即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这样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可是上司的心中却会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也许对你更加倚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你失去的还多。
如果你所犯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进度时,无论同事是否已发现这些不利影响,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企图自我辩护,推卸责任,否则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加愤怒。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你精神不佳、工作过重、承受太沉重的生活压力时。偶尔不小心犯错是件很普通的事情,关键是犯错后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犯错误不是什么罪大难饶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放下面子,不再固守所谓的自尊,你才能坦诚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
当我们错了——若是我们对自己诚实,这种情形十分普遍——就要迅速而真诚地承认。这种技巧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比为自己争辩还有趣得多。
远离抑郁,驱散心灵的阴霾
长时间的抑郁会让人悲观失望、心智丧失、精力衰竭、行动缓慢。患了抑郁症的人长期生活在阴影中无力自拔,只有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走出抑郁的阴霾,重见灿烂的阳光。
有一名中年男子在他患抑郁症期间说了一段撼人心扉的话:现在我成了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如果我个人的感受能平均分配到世界上每个家庭中,那么,这个世上将不会再有一张笑脸,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好起来,我现在这样真是很无奈。对我来说,或者死去,或者好起来,别无他路。
这名中年男子就是亚伯拉罕·林肯,作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也未能幸免于抑郁症的折磨并且困扰了他一生。虽然林肯能够预见自己的未来,知道自己会成为最受世人景仰的总统之一,但这丝毫不能减少他的抑郁。抑郁症是如此之顽固,它甚至可以毫无阻拦地闯入人们的生活,无论这个人拥有怎样的成就、社会地位、教育水平、财富、宗教信仰或文化。任何人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
抑郁症困扰世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著作中就曾有人提及抑郁症患者,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很多是历史名人,包括国家元首、艺术家、作家、神职人员和科学家,当然,还有普通人。然而,幸运的是林肯最终走出了抑郁的状态,否则我们也不会看到后来名垂青史的伟大总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