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名及卦辞简释
渐卦上巽下艮,巽为木,艮为山,山上有木,木随山势而长,渐长之义。也有人认为巽为顺,艮为止,卦辞以女子出嫁为喻,强调依礼而行,顺序而进。渐卦谈的是办事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君子应该据此保持高尚道德,逐渐改善社会风气。
欲速则不达,宜循序渐进
《渐》卦“九五”爻辞是:“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前半句是说鸿鸟渐渐地飞到它不该去的丘陵上,这如同一个妇女三岁不能怀孕一样;后半句是说,但是女人终究还是要怀孕的,这是无法战胜的,不过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求成,这样结果将是吉祥的。
这一卦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一是办事要循序渐进,不要超越常规,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当境况不佳时,要耐心等待,切莫操之过急。
“欲速则不达”的观点是对的,干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对于从政者来说,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地限制,盲目地强求速成的“政绩”;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注意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以免“贪多嚼不烂”,反而影响学习效果。
举重者练习举重之初,通常是先从他们举得动的重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慢慢地增加重量。优良的拳击经理人,都是为他的拳师先安排较易对付的对手,而后逐渐地使他和较强的对手交锋。我们可以把这一原则应用到每一地方,这个原则就是先从一个易于成功的“对象”开始,逐渐推展到较为困难的工作。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临终时,有人要他指导学生如何成功。他说:“热诚和循序渐进”。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学习中也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按照科学知识的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条件,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深思”、“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后。”“循序而有常”。他既反对杂乱无章,企图一步登天的做法,也反对贪图“捷径”,不求甚解的学风。许多古代学者大都有此看法。《学记》在论及学制部分时,规定了一至九年每一段的逐步的具体要求。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循序渐进的规律,就是指求知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从而逐步地“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即到达理想的胜境。
学习之所以要循序渐进,除了这是前人无数经验之总结外,还因为这是事物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即事物都有它的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只有逐步地去进行学习,才能真正学到手。这表明,循序渐进本身并不是主观随意提出来的,而是由规律性所决定的。
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在学习、工作中要量力而行,逐渐积累。学习时,要考虑自己的接受能力,不宜求之过急,贪多嚼不烂,而要注意学习的阶段性。在一定时候学一定内容,不能错过学习良机,又不能勉强“超前”,脱离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如此,才能摆脱“欲速则不达”的弊病,逐渐而牢固地将一点一滴积累成知识的长河。再者,打好扎实基础也是不能忽视的,切忌好高骛远。这正如古人所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和《渐》卦所阐释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从点滴做起,培养良好品德
《渐》卦启示我们,从点滴做起,一步步走向成功,才是正确的行动。在品德方面的培养也是如此。
良好品格的形成,也需要从点滴做起,注意从小字上下工夫恪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古人认为,培养良好的品格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善于自省。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苦练内功的品格修养方法。孔子的学生曾参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孟子则要求“守气不动心”、“寡欲”和“尽心知天”,即要守住志气,不被利害得失、环境诱惑而动摇自己的志向;不要因为物质欲望而丧失良心,破坏“五伦”秩序;充分了解自己的内心,把“善心”存起来以知“天命”,达到品格修养的最高境界。程颐则倡导诚敬、致知、集义,就是内心专一,不陷邪思。使不善之心无以感动,无以得发;积极求知;内心信仰“义”,行动符合“义”,从而产生浩然之气。
2.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小指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认真地培养自己心中开始出现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幼芽,使其不断积累和成长壮大,并能从点滴小事做起。三国时期的刘备曾告诫他的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小隙沉舟”,“蝼蚁之穴,可溃千里长堤”。荀子指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知,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就是说,高尚的品格不是一夜就能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不弃小善,才能集成大善。平时不检点,不积善,随意性强,只想有朝一日碰上紧要关头,定会挺身而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平时不注意改掉小毛病、小缺点、小过失,对自己姑息原谅,日后必会酿成大错,出大问题。
3.积极慎独,表里如一。慎独就是独自反思,自查自纠存在的缺点和毛病。先哲尤其推崇这种品格修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强调在无人监督时,不仅不能放松,而是要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受外界的引诱,能做到“不动心,不伸手,不迈步”,在“隐”和“微”上下工夫。当人们独处单行时,他人看不见,听不到,最易放松言行,不注意用良知和规范来要求自己,最容易侥幸独行。因此,必须坚持积极慎独,表里如一,去除哗众取宠之心,做到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一个样。不容许任何邪恶的念头支配行动,不去干任何不符合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事,这样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品格经得起任何环境的考验,达到运用自如,至诚、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