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七生错
3915400000007

第7章 小情(6)

世道大乱。

金人发兵威胁,割地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攻城略池的欲望。义军起兵,纷纷要求换了皇帝。这时候的大宋已经无力残喘。战乱让兵权流失,许多宋兵不去打金人,反而沿途掠夺起百姓来,许多商人被洗劫一空。于是有钱的人开始买官,力求自保。

这时候的朱延龄已经积聚了不少银两,他打通关系,付出半数家产,花了三万白银买来一个从七品宣奉郎。谁都清楚这只是个虚位,但正是这个虚位才保全了朱家老少。

在朱延龄的委任诏书下来之前,歙州州官施城号召歙州百姓捐银两助前线,打着“打败金狗”的口号募集不少银两。做为大户,自然朱家是要捐不少银子出来的。但朱延龄刚刚买过官,一来是银子所剩不多,二来他心里不服气,感觉自己马上为官,凭什么要捐这银两!于是,他只捐了一点点出来。

这事儿被州官施城知道后很生气,他骂朱延龄小气。骂过之后还感觉不解气,命人将朱延龄绑了去,说他不支持打仗,疑与金狗勾结。这在当时可是个很大的罪名。为了救父亲,朱延龄的长子朱子安带了银两前来营救父亲。

朱淑真挂念父亲,央求大哥带自己一起到了衙门。

施城见到朱淑真,小小年纪,说话如此不卑不亢,想起,传闻中朱淑真打小便懂得吟诗作对,于是问道:“听说朱家小姐擅长吟诗作对,想来是个才女。可否为老夫吟上一首?”

朱淑真上前施礼后,依旧不卑不亢,回道:“在大人面前,民女不敢称才女,只是对诗词略晓一二罢了。”

施城饶有兴趣地说道:“那我出个题目来考一考你,若答得上来,便放你父亲回去。”

朱淑真毫不畏惧地点头。

施城四下看了看,说道:“天色已晚,就以夜为题吧。你需一口气说出八个不打,却不能用一个打字。若能应答,我自然是一言九鼎,立即放了你们父子三人。”

朱淑真听了,眉头立即皱起,她边移步边思考。施城以为将其难住了,忍不住偷笑,好大会儿也听到朱淑真的回答,此时父亲朱延龄更是一脸焦急。

朱淑真往窗边看去,此时月亮正西移,门外传来打更的声音。她计上心来,立即说道:“月移西楼更鼓罢(不打鼓),?

渔夫收网转回家(不打鱼).?

卖艺之人去投宿(不打锣),?

铁匠熄炉正喝茶(不打铁).?

樵夫担柴早下山(不打柴),?

飞蝶团团绕灯花(不打茧).?

院中秋千已停歇(不打秋千),?

油郎改行谋生涯(不打油).?

人老怎堪竹板打,请求老爷饶恕他。”

施城颇为吃惊,没想到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竟然有这般才情!他略一迟疑,还是遵守诺言差人把朱延龄放掉。

出门时,施城的小儿子施砾正从外面玩耍回来,与施城撞了个满怀,施城有些恼怒地骂道:“你个败家子儿,就知道玩玩玩,不学无术的东西!看看人家......”

骂得施砾一头雾水。

因了这件事,朱淑真的“八不打诗”在当地就流传下来,一时间她名声鹊起。

回到家里,朱延龄愈发为自己买官这一决定大赞不已。他说道:“看来,真得好好买个官才是,不然总有一天会让人欺负的。”

一旁的柳正沉默着,没说话。这几年的相处,他深知朱延龄不是个坏人,但若真做了官,也不见得就会是清官。这样一想,柳正倒真的悲哀了起来。带着这种悲哀的情绪回到自己的房间,长嘘短叹起来。

柳莫寒上前问道:“义父,你这是怎么了?”

听柳莫寒这样叫自己,柳正慌忙纠正道:“从今天起,你不能再叫我义父了,得叫父亲,懂吗?朱老爷马上要做官了,若被他知道,我们是合着伙儿的骗他,那可是要定罪的。”

柳莫寒点点头,一脸惶恐。

过了几日,朱延龄的任命诏书下来了,从七品宣奉郎。其实就是一个闲差,顶个名号罢了。但朱延龄还是兴奋不已,穿上官服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神气极了。

朱淑真对父亲做官这件事不感兴趣。她时时想得只是书房里打扫卫生的柳莫寒。十几年的少年生活,她除了接触自己三个哥哥外,还不曾认识过别的男子。柳莫寒的到来,让她心头一阵涟漪。甚至,盼不得早些天明,日日与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