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
3916600000012

第12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3)

(3)不可忽视劳动环节

对孩子来说,劳动是艰苦奋斗精神的最重要载体,也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最好介入点。在2002年的一次夏令营活动中,中国小孩和日本小孩的较量让今天的很多家长还记忆犹新,它对于国人教育观念的冲击至今还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看到,许多发达国家,生活条件比我们优越,但对于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却比我们更注重。例如,日本孩子外出旅行,家长总是让他们自带行李或帐篷,在野外露宿,便让孩子自己劈柴、烧饭;在西方,不少生活极其富裕的家庭里,家长总会安排孩子去做几十年前父辈们做过的粗笨劳动,如用石磨磨豆子、从井里挑水、用木柴生炉火。父母的用意,显然不是简单地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而是想通过这些原始的劳动方式启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品质,实在值得我国的家长们效仿。

另外,还可以引导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在社区打扫环境卫生、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等,这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吃苦精神,更是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良好训练。

(4)要重视消费教育

不少家长认为今天的物质生活太好了,不娇惯孩子也难。这是一种误区。

一是要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的教育。从理论上讲,消费观包括什么是消费、消费者、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属性及阶段性特征等内容。具体到如何去购物、如何识别商品的好坏、正确对待广告中的产品宣传、品牌意识、正确对待群体的消费影响、什么样的消费结构才合理、正确认识滞后消费、适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处理好消费热点与消费流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二是要抓住消费能力的教育,提高青少年合理、适度、科学的消费能力。三是要进行节俭教育,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零用钱,让他们懂得珍惜用钱买来的东西。

(5)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

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很高,要孩子艰苦奋斗,自己却热衷于奢靡,沉溺于高消费的乐趣中;跟孩子说勤俭光荣,自己却对富人的生活津津乐道,充满向往。如果你自己都避免不了同伴的压力,老买一些不需要、只是因为别人都有的东西,等于在向孩子宣告:“人的价值是要用物质来烘托的。”这类行为对孩子是非常有害的。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态度,会时时刻刻影响孩子的观念和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如何面对物质生活的强烈诱惑,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父母应该创造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比如,孩子想买新衣服,提供给他合适的牌子、款式以及你的预算。如果他不满意,想买更贵、更好的衣服,约定好多出来的费用由他分摊。这样,他就会更细心地斟酌自己的要求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并在这其中学会节俭。

总之,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是世界性的共识,也是今天的孩子极其缺乏的重要一课,理应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高度重视。

5.如何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有这样一个故事:南京一所小学,班主任老师到教室检查卫生,她刚走到教室门口就愣住了:正在洒水??地、抹桌子和擦黑板的,不是班里系红领巾的学生,而是孩子们的爸妈。

越俎代庖到了如此程度,可怜父母心,可悲父母心。爱劳动是一种优良品德,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雷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应该说,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孩子今后“幸福”的重要保证。

一位教育专家说:“中国的家长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事情都不要你操心了。”这些家长们不知道,这样的观念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有一位高中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打瞌睡,从不交作业,讲究吃穿,追求享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父母没办法,说:“你真学不进去,不愿上学,回来算了,出去打工也能养活你自己!”他去建筑队干了一天活,晚上回来叫苦连天:“累死我了,真是要人命,这简直就不是人干的活!”一连在家休息了5天,妈妈说:“你这么大了,又在家闲着,我也不让你干其他家务,你把你的脏衣服洗洗吧!”孩子把眼一瞪:“叫我洗衣服?我看你是没事找事!我是洗衣服的人吗?”妈妈有点生气:“你不是洗衣服的人,难道妈妈就该永远给你洗衣服吗?”孩子暴跳如雷:“你不给我洗,我就专门穿脏衣服上街,看你老脸往哪儿搁!你生了我,就得养活我。你要不给我洗,我就去买衣服。你不给钱,我就把电视机卖了。”

这位母亲的苦恼实际上是她一手造成的,正是她忽视了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造成的。

劳动创造了世界,是人类的第一要务。然而,“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条基本的人生要义早已被中国的家长们淡忘了。

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劳动是良心和义务的第一个最公正的捍卫者。劳动是把精神的振奋和手的能量融为一体的活动,是最重要的人类幸福的源泉”。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能力,将直接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能力十分重要,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劳动教育,就是忽视了孩子最根本的生存教育。劳动教育将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意志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智力的发展。试想,一个没有毅力、意志薄弱、实践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素质差的孩子,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吗?

有学者曾对世界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的时间做过统计,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相比之下,中国小学生劳动时间最少,仅为0.2小时。

不要小看这些家务劳动,它直接影响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孩子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形成较强的处事能力。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参加劳动的重要性,劳动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让孩子干家务,参加劳动,不仅是为了教他们学会做点事,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责任心、自信心。

劳动不仅能造就一个人,还能给孩子以欢乐和幸福。通过劳动,孩子会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自身的价值能在劳动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孩子会逐渐从“我要”中解脱出来,变“我要”为“我给”,而给予永远比索取更令人快乐。

劳动是通向独立的道路,也是通往坚强的道路。从小很少参加劳动锻炼的孩子,很难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相反,从小就参加劳动、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的孩子,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孩子的劳动素质,主要指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父母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要从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始。家长对孩子参加家庭中的各种劳动应鼓励,让其从小热爱劳动。在劳动中,家长要多给予指导,给孩子成功感,使其体会劳动的愉快。

山东淄博某小学有位学生赵亮,在家中要靠家长为他整理书包,家庭作业老是忘了题目让妈妈到同学处去抄。在学校,再小的事情也不会自己处理,总是报告老师,小队活动让他收一下游园门票,他连票都数不清。

原来,他是独生子,家长十分宠爱他,许多事情老是替他干。学校值日怕累着他,家长到学校替他干。做作业怕用脑过度,便告诉他答案,有时还代做。家务活不让他沾手。结果养成了依赖的坏习惯,一离开父母便无所适从。后来,在老师与家长的配合下,从培养他的自理能力着手,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让他独立去解决。比如,家长故意一两天不在家,让他自己做饭做菜,自己安排作息,衣服让他自己洗,卧室让他自己收拾。现在赵亮不仅能为父母做生日晚餐,能整理自己的房间,而且在学校举行的“美化小居室”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一度被评为学校的“十佳少年”。孩子“懒”是家长“宠”坏的。不爱劳动的“懒”习惯,在家长眼里往往认为是小事一桩,不被重视,正是这种“轻视”,派生出许多恶习,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2)家长要走出教育的误区

一部分家长片面理解对孩子的爱,总以为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自然也不让孩子承担任何劳动和责任。

殊不知这种爱往往会把孩子推到无知无用的境地,孩子不仅缺失劳动技能,而且也会没有责任心,不懂得关心他人。这种“爱”成了对孩子的最大伤害。

还有些家长以错误劳动观影响孩子。如一些家长对孩子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就让你去扫马路!”或者说:“你看隔壁那个大哥哥,每天做工多辛苦,就是因为他小时候不好好念书!”

这些看似不经意间的“激励”话语,传递的是对普通劳动及其劳动者的蔑视,是对最大多数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错误认识。长此以往,孩子势必形成错误的观念。

(3)教孩子掌握一些劳动技能

就像小孩子在走路之前要先学会爬行一样,孩子也要慢慢去掌握一些劳动技能。比如,先让你的孩子学习如何分门别类地把衣服放好,一个月以后再让他看着你如何叠好毛巾、衣服,等过了几个星期,再教他怎样把衣服挂到柜子里、如何叠放被子等。

如果你教孩子系安全带的方法,也许最终他不能自己系好,但是他至少能够把安全带从自己的胸前拉过去放在安全带扣的旁边。所以,父母一定要明白即便小孩子只学会了一件事情的一部分,那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应该鼓励他说:“你成功了!你做得不错!”或者说:“你再练两次,肯定就成功了。”这样,你的孩子就会感到很自豪,他将继续努力。

(4)为孩子做出榜样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只限于口头,还应该通过劳动实践来进行。如果父母在平常没有让孩子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孩子是不太可能爱好劳动的。

教孩子时,你要多做示范少说话。如果你只顾说,那么孩子就没有看你的双手在做什么,而是看你的嘴在说什么了。举个例子来说,你先把面包、装果酱的瓶子和餐刀都放在桌子上,然后确定当你舀果酱的时候你的孩子一定在认真看着,最后,给他示范怎样用一只手拿着面包另一只手在面包上抹酱。你示范一遍过后就可以让孩子尝试一下了,这时候你可以在

旁边告诉他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有一位男孩,在家里从来不做家务,在学校里也总是躲避大扫除等集体劳动。老师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他父母,父母意识到自己平常忽视了孩子的劳动实践,于是,想方设法要让孩子改变这种不爱劳动的习惯。

暑假的时候,父母带孩子参加一个野外生存训练的夏令营活动。父亲发现男孩非常喜欢这种活动。第二次,父母又带孩子去野营。

但是,父母在野营中却不再照顾男孩,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来。平日不爱劳动的男孩,在这次野营活动中尝尽了苦头。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太弱了。

回家后,男孩主动要求父母让他多做一些家务,这正中父母下怀。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实践,男孩对劳动已经不再厌恶,反而产生了热爱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