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
3916600000013

第13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4)

(5)纠正懒惰行为

家长把家里的活写在纸上,让孩子挑两样活但必须长期承包。假如孩子承包擦桌子,今天没擦,明天家长也“罢工”,不给孩子做饭,让孩子认识到家里谁不干活也不行。明确分工,严格训练,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因此,养成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必须从严要求。家长要帮助孩子制作一个日常工作表,上面列明孩子应完成的工作任务,明确告诉孩子,每天应干什么活,每周应干什么活,然后督促检查,长期坚持下去,形成家庭的劳动制度,反复强化,由别人让他干到自己主动要干,形成“动力定型”,变成自己的生活需要。

(6)让孩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如果孩子每一次小小的闯祸都使你很生气,那么他将认为自己做??非常错误的事情。所以当他把东西摔坏或者把牛奶洒了一地的时候,你应该冷静下来,语气缓和地对他说:“我帮你把这里清理干净好吗?”然后告诉孩子怎样使用拖布把地打扫干净。毕竟让孩子自立的目的是使孩子有自信感,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

(7)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当你的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他的情绪就会非常沮丧。但是你不必帮助他避免受挫,你应该帮助他如何去面对挫折。你可以给孩子一些语言暗示,而不要自己来帮助孩子把剩下的事情做完。如当孩子做迷宫游戏多次失败的时候,你可以提醒他:“这条路你尝试走到底了吗?”让孩子在大人的启发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培养孩子注重健康的习惯

人就像一部汽车,需要定期对发动机进行调整和换油,人需要多给身体一些呵护和关爱,保持健康的体魄,不断使身体得到恢复和更新,调整到最佳的状态,才会有清醒的头脑、丰富的情感和缜密的思维。身为父母,要从生活的细处着手,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

(1)健康的饮食

人们常说吃什么样长什么样,此话不无道理。良好的饮食不仅能够大快朵颐,还是身体茁壮成长的基础,所以请各父母记住这样的法则:一是合理的饮食结构。要注意平衡饮食结构,不能过于清淡也不能太油腻,保证经常进食谷类、蔬菜水果、肉、禽、蛋、坚果以及奶类,尽量少食用脂肪和甜品,这些食品要变着花样轮流着吃,既营养均衡又不会吃腻。二是不能偏食。青少年经常是喜欢什么就一直吃什么,不喜欢吃的就一口不动。可以告诉孩子这样虽然满足了嘴巴的需要,但是时间长了,身体是要抗议的,因为单一饮食会造成营养不良。三是吃得适度。孩子容易走极端,不是吃得太荤就是吃得太素,不是吃得太撑就是吃得太少。要让孩子学会掌握自己吃东西的尺度,学会控制自己的嘴巴。

比如,菠菜中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体内与钙和锌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可导致孩子骨骼、牙齿发育不良。在方便面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色素和防腐剂等,易造成孩子营养失调。在可乐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孩子不宜多喝。对于动物脂肪,多吃不仅会造成肥胖,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巧克力食用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

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心跳加快,影响食欲。

要相信那些能够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学习的孩子才能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必须让孩子花时间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过度疲劳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育和成长。要让孩子懂得休息,生活有张有弛,养精蓄锐。

有规律的作息习惯。要孩子坚持早睡早起,不要让他熬夜。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最好的睡眠时间,要让孩子学会珍惜这段时间。

(2)保证充足的睡眠

青少年们正处于发育时期,只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保证他们身心正常、精力充沛,才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不要给孩子过重的负担。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他平常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他安排课余时间,不要让孩子应接不暇地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练那个,要量孩子之力而行。

(3)坚持体育锻炼

“青春在于运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使人达到最自然饱满的状态,这样人才有更多精力去体验生命中流光溢彩的境界。多种多样的、长期的运动能够保证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十足的信心、勇往直前的决心和青年人特有的积极向上的朝气。

与孩子一起锻炼。可以每天与孩子一起晨练,比如跳绳、慢跑或者做做器械运动什么的,这样一方面能监督孩子坚持运动,另一方面还能对孩子的运动姿势进行指导,把握运动的量,避免过于劳累。

鼓励孩子在学校参加体育比赛。不要以为整天对孩子说好好学习就行了,留心关注一下学校的活动动向,看最近有没有什么赛事,鼓励他参加吧,哪怕孩子并不擅长,但是要记住体育精神是“重在参与”,运动细胞也是锻炼出来的。

定期带孩子去郊外活动。青少年们骨子里都有好动的细胞,父母们要善于去调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赶快带他去爬爬山或者骑自行车周游全城,只要提前定好了活动计划,可以让孩子提前安排好学习,他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并保质保量完成的。

给孩子提供运动的配套物品。主动给孩子买一个他渴望已久的足球、一套英姿飒爽的运动服,孩子们在爱不释手的同时,会多给自己一些运动的机会。

7.从小养成良好睡眠的习惯

幼儿正常的啼哭是一种生理性反射,这种啼哭声音响亮,音调一致,且能自行中止。幼儿期的孩子,随着大脑皮层和高级神经活动抑制过程的发育成熟,对啼哭逐渐有了控制。

有些会说话的幼儿,常在睡眠中啼哭,这是一种因睡眠障碍引起的症状,轻者叫“梦魇”,重者叫“梦惊”。幼儿夜哭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身体不舒服,不能安睡;二是幼儿白天受到惊恐、刺激,难以进入安眠状态;三是幼儿入睡前过度兴奋,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所引起。消除幼儿夜哭的原因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是因疾病引起的夜哭,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平时,不要看惊恐的戏剧、电影以及其他恐惧场面,也不要讲惊恐的故事;要按时休息,睡前不要过分喧闹、运动,以防过度兴奋;同时,吃饭不要太饱或喝水太多,内衣也不要穿得太紧。如果在睡觉前出去散散步,回家后用热水洗脚,然后上床,这样将利于睡觉。

在寒冷的季节,有时怕着凉,喜欢蒙着被子睡觉,这样做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睡着以后,体内的各器官仍在不断地活动,呼吸器官照常进行工作,与睡眠前有所不同的只是工作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少了一些,呼出的二氧化碳亦相应减少。由于蒙着被子所能容纳的空气很少,外界的新鲜空气又不容易进入,二氧化碳却愈积愈多,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缺氧,致使有的孩子起床后出现胸闷、头痛、眩晕等症状,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引起噩梦,或患呼吸道疾病等。因此,为了身体的健康,切勿蒙着被子睡觉。

(1)保证睡眠时间

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易于兴奋,也易于疲劳,故必须保证按时睡眠及睡眠时间的充足,才能使自己精力充沛,健康活泼。

小儿睡眠时间长,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不利于清洁牙面,而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细菌滋长并能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使其发酵产酸,引起牙齿釉质脱钙,日子久了牙齿就会软化,逐渐形成小洞。这就是临睡前吃糖果、饼干易生“虫牙”的道理。所以小儿睡前不应吃零食,更为重要的是睡前要养成漱口、刷牙的好习惯。有些小儿睡前总要喝牛奶或果汁,那么就在喝完后再喝几口白开水清洁一下口腔。

夜间磨牙对发育很不利,要找出原因,进行相应治疗或干预,症状会好转的。但有些孩子因磨牙时间较长,大脑皮层已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虽然疾病已治愈,但夜间磨牙的动作不会立即消失,特别是胃肠病虽有好转,但胃肠功能紊乱依然存在,所以磨牙动作不能在短时间内纠正过来,必须坚持较长时间的治疗干预才能好转。

(2)适当午睡

其实午睡时间多少,什么时候午睡最理想,是要视具体孩子而定的,无须过分执著时间的长短,最好以健康状况来作根据。例如,有的孩子每天早晨不用别人叫便自动起床,而且整天都充满活力,精神奕奕,身体健康而体重又能适量地每月增加的话,那么,即使睡眠时间比同龄孩子为短,也不用担忧。不过,午睡次数或时间太多,可能导致晚上无法入睡或不能熟睡。若有以上的情况,最好早些起来。到户外散步及游戏,让精力得以消耗,晚上便会易熟睡了。3岁以后的孩子,大多不喜欢午睡,与其勉强,不如任其自行决定是否需要睡觉。当日间精力消耗殆尽时,晚上反而容易熟睡,这么一来,更容易养成日后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3)自理床铺

如今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很好照料,只是有许多事实表明,孩子的生活处理能力却越来越差了,这不能不让人们为下一代成长担忧。就以孩子的居室和床铺来说吧,能够自己整理的孩子是不多的,这一方面可能是孩子懒,不愿动手去整理,另一方面,许多孩子也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整理,而父母也乐意替孩子整理居室和床铺。父母的体贴和爱心当然很让人感动,但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却并无一点好处,这种代劳不仅妨碍了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也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

那么,孩子如何自己去整理居室和床铺呢?唤醒自理意识,改变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终究是会长大的,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是旁人无法代替的。孩子的自理意识一旦觉醒,他就愿意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这时,家长就要及时表扬孩子的行为,以巩固孩子的正确观念。学习整理居室和床铺的方法。有许多孩子也??自己整理自己的居室和床铺,然而又不知如何整理,常常是整来整去还是乱糟糟的,这时父母看到了就应抓住机会教给孩子整理居室和床铺的一般方法,而不应是责骂孩子,更不应代替孩子整理。教方法给孩子时,还可以做示范给孩子看,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强,或许刚开始时还要父母指导,但慢慢地,孩子就可以独立整理自己的居室和床铺了。孩子在学着自己整理居室和床铺时,如遇有困难,父母要及时给孩子以帮助。尽管有些孩子的这一转变过程可能较长,但不要紧,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