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
3916600000016

第16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7)

此外,小萌的父母还处处严于律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不让女儿做的不做,对女儿有不良影响的不做,不足为榜样的不做,家庭生活中较大的开支未征求女儿意见的不做。要求女儿不追求穿戴,妈妈自己就十分俭朴。她很少到商店买衣服,常常是自己动手做,不是买不起,而是要为女儿做榜样。爸爸的一件背心破了几个洞,他和女儿一起补好后继续穿。在小萌的心里,妈妈堪称节约的楷模。

小萌的爸爸则是废物利用的标兵,他经常将钉子、绳子、反面能写字

的废纸等物品收集起来整齐地放在柜子里以备需要时用。

小萌没有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和对她的期望。她不光以自己的言行成为勤俭节约小楷模,而且还多次被评为市、区、学校的三好学生,也是北京市红领巾奖章和全国万名好儿童奖获得者。

小萌不管是通过和父母一起的努力还是自己的用心,但最终从一个不珍惜、不爱惜劳动成果的孩子,成为一个全面优秀的孩子,是值得我们庆幸和鼓励的。

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只有意识到了劳动成果的珍贵,才能赞赏和热爱劳动,而且还有助于养成节俭的习惯。

11.如何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

合理消费是对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尊重。合理消费不仅使家里的各种东西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有利于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

在纷扰的世界中,金钱总是敏感话题。而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往往是其品格与境界的一面镜子。虽然不同的人可以持有不同观点,也并不一定有哪一种观点是最好的,但相信绝大多数孩子会理性地看待金钱。童年时期的经验对一个人的发展总有着一种“底色”作用。在我们的童年时期,有意识地认识金钱如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并学会合理使用金钱,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会给自己带来终身的收益。

约翰从小花钱就没有计划也不节约。转眼间,约翰上大学了,爸爸为了限制他花钱的速度,跟他约定:每月的15号爸爸给你寄500美元的生活费。多年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就改的,约翰照旧花钱如流水,毫不节制。有时,他跟朋友出去到餐馆或娱乐场所挥霍,一次就能把一个月的生活费都花光。因此,每月不到15号,约翰就囊中羞涩了。

每当这时,约翰就会打电话给爸爸,要求爸爸提前寄下一个月的生活费过来。爸爸爱子情切,容忍了儿子的行为,于是,父子俩的约定就只剩下了形式,这也使约翰更加没有顾虑,一连几个月,约翰已经预支了半年后的生活费了。他花钱无度的毛病不但没改,反而更加严重。

有一天,约翰的经济状况又出现危机了,他给爸爸发了封邮件,说:“爸爸,我饿坏了。”按照惯例,爸爸明天就会寄钱过来。然而,这次约翰没有看到有自己的汇款,他打开邮箱,发现爸爸给他的一封信,信也很简单:“孩子,饿着吧……”接下来的日子约翰就不那么好过了。约翰绞尽脑汁地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对每一分钱都计划安排,事情很奇妙,身上

只剩20美分的约翰居然撑到了下个月15号,也就是爸爸再次寄钱过来的日子。

体验到吃苦受罪滋味的约翰,学会了有计划地花钱。以后的每个月,约翰居然还能省下100美元,并存起来了,这样,约翰的生活更丰富也更有意义了,用这些钱买了好多自己喜欢的书、唱片,还可以出去旅游。他的大学生活比以前过得更充实了。

北京兰德信息公司2000年“六一”前夕,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消费先导城市进行了一次儿童消费市场调研。结果表明,城市中1~10岁的儿童平均每人每月消费高达897元,五大城市中1~10岁的儿童共约390万人,月消费总额近40亿元。其中上海的市场最大,超过16亿元,北京和广州分别为9亿元和7亿元。

如此看来,孩子大肆挥霍,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所以,为了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我们可以准备一个记账本,随时记下自己的消费情况,到周末时和父母一起讨论总结。

一个孩子在使用记账本后写下了这样的心得:“自从我有了记账本后,我的收入和花销一目了然,我知道自己一星期里买了哪些应该买和不应该买的东西。我现在把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放在一个大钱夹里,等我需要买有用的东西时就把钱取出来用。另一个进步是,以前买东西,都是爸爸妈妈告诉我这件东西是不是应该买,现在我自己就知道该买的东西才可以买,不需要的东西,不管多喜欢都不要随便买。”

如果我们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会改变以前铺张浪费的习惯,知道了并不是东西越贵、越时髦就越好;并不是任何自己想要得到的就可以得到,人有的时候需要克服自己想要新东西的念头。通常,一个节俭的人,往往能心平气和地享受生活、热爱生命。

要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就要学会理财的方法和能力。外国的孩子买东西,通常会东转转,西看看,比比哪个是最需要的,然后再买。然而我们却很少会这样,往往看到什么喜欢的,会不加考虑地马上买下来,这就是缺乏财商的表现,缺少消费方面的指导,不会理财。

无论我们的主观意愿如何,都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是,现在的我们拥有金钱的机会比起以往大大增加了,同时,异常丰富的消费市场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诱惑。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单纯让自己远离金钱和无节制地使用金钱都是不可取的,学会合理用钱、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和大人不同,我们的社会购买经验很少,也更容易受冲动情绪的支配,不能很好地考虑自己所做事情的实际效果,因而常常会凭一时高兴买这买那。所以,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自然可以逐渐减少盲目消费的不良习惯,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12.让孩子养成乐于做家务的习惯

有关专家对2006年各省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来自家庭条件、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有的还比较困难。家长们谈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时,都认为应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去磨炼。

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胡玉顺认为,动手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头脑体操”,手的动作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灵手巧”。一些细微的手指运动,如择菜、剥玉米、剥蒜等,既让孩子学会了家务劳动,又有助于孩子智力的精细发展。孩子尽早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自己叠被、穿衣服、洗手、洗脸、倒水、刷碗等,可以使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房间、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甚至自己做早点等,可以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做家务是一种体力劳动,在学习之余,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锻炼了身体,还可以体会劳动的艰辛,增强责任感。在这方面,天天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天天是个聪明的男孩,爱弹钢琴,会背许多古诗,就是不愿打扫房间。妈妈说:“如果人人都不愿打扫,只有轮流来做。否则就不会有干净、整洁的房间。”于是,天天知道了自己在家里也有推诿不掉的“不得不”的义务和责任。

父母乐于家务劳动,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喜欢做家务活。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家长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同时把一些生活的技巧教给孩子,避免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因多次遭受失败而受挫。在孩子学做家务时,对孩子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家长别忘了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阳光。

对孩子来说,偶尔做几次家务不是一件难事,但要把家务活持久地做下去可不是容易的事,需要一定的毅力。家长可通过让孩子做家务,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坚持劳动的毅力。具体可规定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如每天去取牛奶。孩子可能会因风雨或寒冷而不能坚持,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使孩子坚持做下去,孩子劳动的毅力则渐渐形成。对不能坚持做下去的孩子,家长不能采取迁就态度,更不能越俎代庖,鼓励和帮助是使孩子坚持下去的最有力的精神支柱。一味训斥只会给孩子增加压力,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的孩子,会因种种原因而不愿做家务。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晓之以理,严格要求他完成。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如果经过孩子自身的努力,使困难得以克服,既使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孩子抗挫折的能力,使孩子更能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父母应试试以下方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一是父母应多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创造条件满足孩子“想自己做事”的需要。二是父母应与孩子商量,在征得他的同意后列出每周需要做的家务。三是父母给孩子布置了家务之后,要规定完成的时间,做到当日事当日毕。不能让孩子无故拖延,避免养成拖沓的坏习惯。四是正确的方法可使孩子少走弯路,避免孩子因多次尝试失败而失去对做家务的积极性。五是要及时检查孩子家务的完成情况,避免孩子养成应付了事的坏习惯。六是有些家务也许不是孩子爱做的事,如果有了父母的参与,家务劳动具有趣味性,孩子与家长在一起,会很乐意去做。七是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阳光,父母应经常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在赞扬声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以下是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应做的家务,值得家长们借鉴。3~5岁的孩子,要做到简单地打扫地板,会自己清理收拾玩具;玩具弄脏后,会擦拭干净。能自主选择要穿的衣服,学会穿结构简单的衣服。能整齐地把餐具摆放到桌子上,会帮助大人拿一些小物品,洗青菜、水果。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收拾自己的小房间。能接电话,同来电人顺利交谈,并开始自己

拨打电话。能自己盛饭、倒喝的饮料,会洗碗筷、擦窗户等。7~9岁的孩子能自己做简单的食物,学会用微波炉热食物,学会削水果,给花木浇水。会整理自己的衣服,把衣服整齐地挂在壁橱里。会独立操作洗衣机,购买商品时知道比较价格。开始与人书信交往,能自己到邮局邮寄物品。可以独立招待小朋友,并能筹备各种生日聚会等。10~11岁的孩子会自己搭乘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可以力所能及地打工自己赚钱。具备一定的理财手段,学会了节约,能自己支配不超过50元的钱。会给更小的孩子讲故事。可以自己打扫房间、清理厨房;能帮助家人到外面办事,也能自己出门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