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
3916600000002

第2章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2)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天左右,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第二阶段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过去的言行,你会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恢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第三阶段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此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习惯就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人们“效劳”。

习惯是人生中的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它会帮助我们轻松地获得人生快乐与成功;用得不好,它会使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变得阻力重重,甚至能毁掉我们的一生。

习惯是我们的终身伴侣,它可以是最好的帮手,也可能成为我们最大的负担;它可以推着我们前进,也可能拖累我们,直到失败。因此,要驾驭人生,首先要认识习惯、驾驭习惯,只有做习惯的主人,才能让好习惯带我们走向成功。

2.如何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

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孩子们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对于孩子来说,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必须养成好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每个好习惯或者坏习惯都不是天生的,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有意识地培养某种好习惯,或纠正某个坏习惯,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样的情节:有一次,保尔参加青年团员们的争论:人能不能克服已养成的习惯,如吸烟?保尔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

当时有位青年嘲笑说:“保尔就会说漂亮话……问他自己抽不抽烟?抽的。他知不知道吸烟没有好处?知道的。”保尔听后,马上将口中正抽着的烟卷拿下来揉碎,说:“从今以后,我绝不再抽烟。”从此,保尔以坚强毅力,戒掉了几乎是从儿童时代就养成的抽烟习惯。

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极为简单,结果如何取决于决心。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克服坏习惯呢?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文化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中,也体现在家庭环境建设和衣、食、住、行中。家庭文化环境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文化同其他方面文化相比,亲和力、感染力更强。家庭文化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文化环境中,重要的是父母的所作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2)家长要适时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家里,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长就少打麻将,少看电视,尽量不影响孩子。大人在那边看电视看得津津有味、嘻嘻哈哈的,却要求孩子静下心来学习,这是很不公平的。孩子在写作业,父母也可以在旁边看看你的书,给孩子一个榜样,给孩子一分力量,这样孩子自然就心静了。

父母要注意身教,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孩子的榜样,因为儿童的模仿能力强,看到好的举动,无形中就会模仿,反之也一样,所以,父母要多给孩子正面的形象。正所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对于外界是全方位吸收的,看到什么学什么。

在孩子的情商方面,孩子更多的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父母的影响。一个家长的人生经验、身心修养、平时的为人处世,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也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水准。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长大以后少走弯路,尽可能地避开来自生活的打击和挫折,从而更加迅速地取得成功。

(3)要注意孩子做事的“第一次”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举个例子:孩子第一次写作业拿笔的姿势不对,父母没有看到,那么下一次孩子又会是那样拿笔,父母又没有看到,等到父母发觉,这种拿笔的姿势已经重复了几次了,要矫正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孩子开始不习惯了。再比如:孩子第一次在写作业时,低着头,哈着腰,父母

如果注意到了,马上纠正,那么下次孩子就会知道这样不对,多重复几次正确的写字姿势,就能很容易改过来。

所以会教育孩子的父母,特别留意孩子的第一次错误,并随时纠正,以免养成不好的习惯!

(4)培养习惯过程中强调连续性

一是时间上不要有例外,二是空间上也不要有例外。这其实是培养孩子习惯过程中一个“立”的过程,就是要保持养成习惯的连续性。尽量做到天天坚持,中间尽量不要断开。比如,你想培养孩子看课外书的习惯,那就要做到让孩子每天都看一会儿,这样久而久之,这个孩子看书的习惯就养成了。但是有些父母不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忙起来了,就不让孩子看了,明天带孩子出去玩了,又不看了,或者过两天又有个什么事,又没让孩子看,所以这个习惯就很难养成。

再比如,培养一个孩子不要乱丢垃圾,老师强调学生不能乱丢垃圾,学生在学校做得很好,不乱丢。但是一出校门回到家里,父母不强调。有的父母甚至自己在街上乱丢,孩子看到了,既然父母能丢,路上的人都能丢,那我也丢吧。学校在给孩子“培养”这个习惯,但是家庭和社会却在教孩子“破坏”这个习惯。最后相互抵消,孩子的好习惯还是没有培养起来。

在家里培养习惯也一样,有时家里对孩子的管理意见也不统一。比如,孩子小时,父母坚持不喂饭,让孩子自己吃,孩子的习惯快养成了,但是父母可能有事忙去了,把孩子寄放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看孙子吃得慢,心疼,又去主动喂孩子,这样孩子自己吃饭的这个习惯也就难以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