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
3916600000024

第24章 良好的做人习惯最重要(3)

尊老爱幼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古人尊老爱幼的心声。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同情心,他才可能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可能是一个热爱别人也热爱自己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要做出表率,身体力行,你的行为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更要注意潜移默化的力量。在信息丰富的今天,应该向孩子灌输什么样的信息,父母应三思而后行。

另外,向有困难的行乞者施善,是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防范心理越来越强,社会各界总是采取各种方式来揭穿骗子,防止无辜受骗上当。许多家长也常常告诉孩子这人是骗子,那人是骗子,但对行乞者保持高的警戒心理是不可取的,就算我们受骗了,而损失的也就是几元钱,对施善者并不会有什么心理伤痛。但是,如果乞讨者真是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几元钱就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是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好的办法,让孩子从小养成乐善好施的好习惯。

事实上,化装为乞丐的骗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行乞者确实是万般无奈才不得已选择了这条路。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救助中心的主任付广荣在一次工作中,得知许多女犯的孩子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付广荣在司法机关的配合下,历尽艰辛将42个流浪异乡、饱受心灵创伤的孩子找回来,领进自己的家,这些孩子成了付广荣的家庭成员。如果没有这位好心的主任,这42个孩子不就是42个流浪街头、遭人嫌弃的小“要饭的”吗?不也是一些人称的“小骗子”吗?大连市一位叫林洁的女士收养了30个儿女,广西一位善良的老太太收养了60多个儿女……

这些善良之人的善良之举应该广泛报道,家长们应该同孩子讲的也应该是这些。有爱就有希望,让孩子心中充满爱是社会和家庭应该做的事。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增加同情心呢?经研究发现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表现同情心的方式并没有太大不同。一般说来,男孩女孩一样愿意帮助别人,但相比而言,男孩更愿意做体力上或“营救”之类的事,而女孩更能起精神支持的作用,如果孩子有了不关心人、邪恶残忍无情等“非天性”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可以从他的家庭中找原因。

5.培养孩子做事先做人的好习惯

做事先做人,而做人应先培养习惯。只有在孩子还是儿童的时候培养孩子的这种习惯,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9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对于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小瑞10岁,爸爸妈妈对她异常疼爱,小瑞也很喜欢爸爸妈妈,但还是不知道心疼父母。父母每天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连一口热水也喝不上,小瑞还要爸爸陪她玩,并一直喊着要吃饭。

对此,父母不禁感到难过,他们想,也许是自己平时对女儿的溺爱让小瑞没有孝敬父母的意识。于是他们决定从生活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有一次,小瑞来了兴趣要尝试自己洗衣服,于是妈妈痛快地答应了。第一次洗衣服,小瑞洗得相当吃力,额头上都渗出了细细的汗珠,而且洗完衣服,小胳膊都开始酸痛了。

小瑞好奇地问起妈妈:“妈妈,你平时帮我和爸爸洗衣服也这么累吗?”妈妈说:“虽然我力气要比你大些,不过每次洗那么多的脏衣服,也是很累的。”小瑞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妈妈,我现在长大了,以后我的衣服我自己来洗吧。”

妈妈听了女儿的话,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并及时夸奖小瑞说:“小瑞懂事了,知道心疼妈妈了。”听了妈妈的夸奖,小瑞更高兴了。此后,小瑞变得懂事多了,除了坚持洗自己的衣服以外,还主动帮父母做些家务活,更懂得心疼父母了。小瑞为什么变了?因为她体验到别人的疾苦,激起爱心和同情心,从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6.让微笑成为孩子的一种行为习惯

如果仔细观察一个孩子,我们便会发现孩子与父母的表情非常相似。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看起来像父母,并不只是因为长相相似,而是神情相似,尤其是那一丝儿微笑。

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表情,也是一种习惯。是以自信架起希望的灯塔,是乞食者心中的一块甜美的奶酪,是冷淡者融化冰山的熊熊烈火。主持人用自己的微笑征服了观众,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喝彩。服务员用他的微笑征服了顾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高额的效益……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个平日对卡内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背地里大肆抨击卡内基,而卡内基却安详地站在那里,脸上挂着微笑,等到抨击他的人发现他的时候,那人感到非常难堪,而卡内基的脸上却依然堆着笑容,并走上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后来,此人成为了卡内基的好朋友。正如雨果所说:“微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是最好的“入场券”。下面是一个女孩的真情告白: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孩,小学和初中时期的我,因为沉默寡言,我常常独自一人躲在寂寞而又不引人注目的角落,我与同学们的沟通甚少,所以他们都很少注意到我,在他们的眼里我就像一团烟一样。我在班上的成绩是比较好的,所以他们也只有等到要考试的时候才会想到我的存在,想到还有一个人可以帮上他们的忙。那时的我非常失落,为什么大家只有等到要考试的时候才会想到我的存在呢?

看到其他同学聚到一起有说有笑的,我常常在想,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我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想了许久,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总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阻拦着我。我应该怎么开口,我是不是应该说:“同学们,我非常喜欢和你们聊天,你们可以让我加入吗?”

这样的话要从我的口中说出来真的好难,我真的说不出来。一次、两次、三次……我就是没有脱口而出的勇气。

高三那年,因为高考前几轮考试的成绩都比自己预料中好,那时的我心情特别好,微笑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跑到了我的脸上,见到同学的时候不再严肃、不再沉默,我会微笑地与他们打招呼,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我有了跨越鸿沟的勇气。我思索着,到底是什么呢?一个好友对我说了五个字:“是你的微笑。”这个答案让我非常惊讶,刚开始我还有一些质疑,不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印证了她说的话,是微笑改变了我。

一次真诚的微笑成为最美丽的语言。原来,微笑的魅力是如此之大,它能彻底改变一个人,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能使人感觉到信任与被人注意。从那以后,微笑成了我的招牌动作。

的确如此,微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面部表情,更是一种传神而亲切的心语交流;微笑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仪表姿态,更是一种高尚而博大的人生境界。微笑能指引着我们撞击出心灵深处最美、最绚丽的爱意;微笑有如一曲轻柔动人的乐曲,能使我们的心灵自由惬意地旋转……对于不知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家长更加依赖微笑。微笑的诱惑使我们陶醉,使我们倾心。

那么,怎样让孩子养成微笑的习惯呢?一是父母的微笑能够带给孩子力量与信心。无言的微笑传达着一份信任与理解,蕴涵着一种真诚与关爱,代表了一份支持与赞许,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这微笑印在父母的脸上,更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久而久之,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也会带着微笑面对多彩的现实生活,无论感到愉悦或失意,无论人生之路平坦或坎坷,无论学业事业的成功或失败,相信孩子们只要微笑、平和地直面生活,他们的人生就是富有的,因为生活中还有微笑这一种特殊的礼物陪伴,相信所有的问题在微笑中也都会烟消云散的。当孩子淘气、不听话、犯错误时,请我们的父母试着微笑地对孩子说理教育,相信这一微笑教育的效果肯定胜于严厉的训斥。这一微笑使孩子觉得自己不好意思了,逆反心理也自然无从谈起,这时自觉理亏的孩子也自然很容易听进父母的教诲之言,这样教育的效果能差吗?父母用宽容、理解的微笑不仅教育了孩子,更用这微笑赢得了孩子的心、赢得了孩子的敬重。二是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感情,真诚待人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读者》上有一篇关于微笑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对一个富翁的微笑竟使她得到4万美元。这真是天价的微笑。因为小女孩对富翁露出的真诚的微笑,使他心中不自觉地温暖起来,尘封多年的心扉打开了。人与人的交流离不开真诚的微笑,心与心的沟通需要微笑,微笑竟有这样的魅力!

7.敢作敢为的好习惯有个性

敢作敢为是一种好习惯,是克服恐惧、承担责任、勇于尝试的综合表现。孩子敢作敢为的个性是在后天形成的。孩子遇事不急不怠,敢作敢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锻炼出来的。

1979年5月大选中,撒切尔出任英国首相,其后两次蝉联首相。在任期间,使战后衰落的英国经济,出现了“中兴”局面。创造了这伟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时代的撒切尔夫人的成功,用她自己的话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童年的撒切尔同样具有儿童的开放性,向往外面的世界,对新鲜事物有着特殊的爱好。

为了满足女儿的需要,父母只要有机会就要带上撒切尔去看看世界,以此开阔女儿的眼界。

然而改变她一生的是,10岁那年到伦敦一游。她的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伦敦之行,使自己女儿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了一定要走出家庭,到外面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的憧憬。

在撒切尔两岁时,她的父亲罗伯茨已是地方政府的一名官员。在父亲的影响下,撒切尔经常到镇上去观看选举活动。这些活动使少年时代的撒切尔对政治有了浓郁的兴趣。毫无疑问,这些活动,对她???来投身政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父亲罗伯茨是一个有抱负、敢作敢为的人,当他在生意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后,他已不甘心一辈子当一名商人,而一心想去开辟一条新的人生之路,于是便热衷于参加许多社会活动。后来,罗伯茨当选为格兰瑟姆市政议会的议员,从此步入仕途,平步青云,先后担任过市政议会财政委员会

主席、市长等职务,一干就是25年。25年来,在政治上一直介乎工党与保守党之间,在工党与保守党的争斗中,以独立派出现在世人面前的他,自然从中渔利不少。到了1952年,由于他在政治上转向保守党,在这年的竞选中,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