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
3916600000028

第28章 做事良好习惯的培养(2)

(3)通过听的途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听的途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如坚持每天给他讲故事,在讲之前向他提出要求,必须在听过若干遍之后,由他复述一遍,才再讲新故事给他听,并鼓励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复述完整。

对孩子谈事情只说一遍,不要老是重复。有些我们对同一件事情或某一点要求总要反复交代,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于一件事要反复地听好多遍,才能听好。这样的孩子入学以后,听课会漫不经心,以为老师也会像父母那样重复地讲。所以对孩子讲话只说一遍不再重复,也是培养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4)做事讲求效益

不少孩子,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又需要认真训练。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

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儿时玩儿。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以鼓励。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长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孩子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我们经常听见一些家长这样抱怨孩子写作业时心不在焉的情形:“我那孩子平时性子挺急的,可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拖沓得不行。他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好半天才写一个字。明明半小时或一小时能写完的作业,他经常要熬到深夜。他自己受累不说,我和他爸还得陪着他受罪……”

其实,有的家长只知道每天催孩子完成作业,常不以身示范,自己坐在牌桌上抛给孩子简单的一句话“快把作业做完,不然我……”或者淡淡地说:“把作业做完我就给你买好吃的。”可见家长把做作业当成了一种任务,不是督促孩子把作业做好,只是追求把作业做完,对孩子来说你要他作业快点做,他就草草了事;若你不催促,他便玩玩做做磨时间。实际上这

是家长不了解孩子需要哪些帮助和训练,长期下去使孩子养成了马虎潦草、应付差事或学习磨蹭、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不讲效率耗时间的坏习惯。

(5)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5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0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6)给孩子安静的活动环境

当孩子在弹钢琴或者画画时,爸爸妈妈要给孩子最安静、最纯粹的空间。试想,孩子在弹钢琴,可同时家里还开着电视,那么也许电视里的一声“枪响”就会马上引起孩子的注意,影响正常的学习活动,要让孩子再把注意力从枪声上转移到弹琴上就要付出很多的时间。

有的家长白天上班很累,晚上就喜欢看电视,而且声音很大,还有的家长喜欢把邻居、同事约在家里打麻将,这必然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学习时,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要让孩子注意到家长在做什么。如果家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读书、学习的习惯,孩子就能耳濡目染。

环境十分重要,安静、良好的环境可以避免很多的无关信息,去影响正常的活动,使注意力分散。

(7)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能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控制自己行动做起,如孩子做某件事或学习或做游戏时,不东张西望,不胡言乱语,不乱动,不玩玩具等。孩子如果能控制与当前活动无关的动作行为,就比较容易克服浮躁的情绪,达到专心致志。

3.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世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做任何事情,只要是认真地去做了,就没有不能做的事,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在对待学习这件事上,只要能够认真去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惰性。

认真的对立面就是惰性,懒惰就像一剂慢性毒药,让人丧失斗志,日渐消沉。本应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会因懒惰成性而荒废学业。惰性,人人都可能有,但许多孩子在学习中所反映出来的那种懒惰的思想行为尤其令人担忧。比如上课听讲像听评书,不动笔、不动脑、不作记录;写作业、交作业拖拖沓沓;做题不抄题目,不写过程,只有答案;假期作业不到最后时刻不会去做。诸如此类的懒惰习惯导致孩子在学习上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缺乏刻苦精神,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长此以往,孩子就离学习这个圈子越来越远,精神委靡不振,意志消沉。本是意气风发的青春少年就这样因懒惰而葬送了美好前程。对此,家长们心急如焚。

小唐的成绩非常好,而且看上去学得一点也不吃力,别的同学看她学得这么轻松,简直羡慕死了,纷纷向她请教。用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学习的时候,我都十分认真地投入。

为了根据不同的要求掌握不同的知识,她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分为“理解”、“运用”和“熟练掌握”3种。在课堂上她认真地听,课后别人每天回家先写作业,她则先复习课堂上做的笔记,对照书里的例题,直到透彻地理解了再开始写作业,就能非常轻松地做完了。每天写完作业,她只用10分钟的时间,把新的和旧的知识点都画到一张结构图上,是完全不看书画下来的,画的时候就等于把以前的知识温习了一遍,同时把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她每天还留出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补漏洞。她把所有测验和作业中错过的题,都单独抄到一个本子上,每天补漏洞的时候,就从里面挑题目做,故意挑那些看起来比较生、印象不是很深的题,做对一次打一个钩,做错一次打一个叉,当一道题目能连续得到3个钩,她就能够完全地掌握它了。

她无论是在做作业的时候,还是在复习的时候,该记忆的都去认真地记忆,每次作业都认真地去做并及时上交,在对待学习上她从来不马马虎虎。

如何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呢?

(1)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有的孩子学习不认真,是因为对功课不感兴趣。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于是就消极地对待学习。这时,家长要从各方面激发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有趣的内容,灵活轻松的学习方法会让孩子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容易了。

(2)确定短期目标

有时候,孩子因为不认真造成学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一些难度小、短时间能达到的要求,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孩子继续努力。如此学习下去,孩子在达到了一个个目标之后,不认真的习惯就逐渐被克服了。

(3)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欠妥,即使非常勤奋刻苦,也可能学不好,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产生畏难情绪,逐渐疏于学习,变得懒惰,没有上进心。所以,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符合学习规律的好方法。比如教孩子合理运用时间,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等。孩子一旦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就会很有兴致地坚持走下去,那么,不认真的毛病就无所依附了。

(4)严格执行学习计划

有些孩子虽然也制订了学习计划,但没有严格执行。当天的学习任务必须当天完成,不能拖拖沓沓。否则,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5)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

学习的过程很枯燥,如果缺少鼓励,孩子就很难把学习的兴趣保持下去,就会变得消沉、懒散。所以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孩子有一丁点进步,家长都应该不遗余力地鼓励他。在孩子失败的时候,鼓励就更重要了,哪怕一句安慰的话,也会让他信心倍增。

此外,一个勤劳的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精神涣散、懒惰成风的环境里,就会受到影响,最终也会变成一个懒惰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长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并且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激情、乐观向上、追求进步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受到感染熏陶,就会产生勤奋学习的强烈愿望。

4.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学会料理自己,是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少小学生,由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打天下”,6岁的孩子鞋带散了不会系,急得直哭;9岁的孩子不会穿衣服,闹出将内衣当外衣的笑话;10岁孩子要妈妈喂饭……

在这种“温室效应”下,儿童因娇宠而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这样的孩子是很难成才的,甚至连能否长大成人都成问题。

有个小孩上了高中,要住宿,这可愁坏了孩子的爸爸,不为别的,就为孩子每天起床这件天大的事。这位爸爸还真有办法,自己不能每天跑30多公里的路来把孩子从被窝里拽起来,就把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孩子的“室友”,每天起床的时候由室友推他。那位爸爸也不让人家白干,声称可以“按月付酬”。

上面这位爸爸的腰包看来是够鼓的,为了孩子可以不惜金钱。但要比起谁更溺爱孩子,下面这位爸爸则做得更绝,他不仅不惜金钱,甚至不惜自己的身体与尊严。

某学校带学生去远足,有一位家长给教师写了一张条子,谎说孩子身体不舒服。老师一问孩子,孩子说了实话。没办法,家长只得让孩子去了。于是家长给孩子准备了熟鸡、肉、水果、罐头、香肠、巧克力、饮料……真是应有尽有。这还不算,家长还特意请了假,骑车远远地在后面跟着学校的队伍,怕孩子受委屈。到了晚上老师去查铺,发现床底下有一个人,吓了一大跳,原来是孩子的爸爸钻在床底下。这位爸爸说:“孩子没在外睡过觉,怕他翻身掉下来,我在这儿等着接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