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
3916600000009

第9章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9)

其实,任性就是不讲理。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突出了讲解的过程,任性就会改变。切记不可以任性对任性。

群体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个人的意愿与大多数人的意愿不符,就会被否定。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性活动。节假日安排时间约几个小朋友一起进行游乐活动。事先给孩子讲清要求,如果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了,要服从多数,不固执,不闹情绪。学校班集体的活动,更要积极参加,应主动向班干部、班主任老师要任务,认真完成。家长主动与老师联系,给孩子安排点负责任的工作。孩子在与别人的沟通中,会体会到任性是错误的。帮孩子选择一两个通情达理、不任性的孩子做朋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同龄伙伴之间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有一两个通情达理、不任性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学习、玩耍、讨论问题,对克服任性毛病大有好处。允许孩子到小朋友家里去,让他感受小朋友是如何听从父母的教导的。还可以让孩子请小朋友监督自己克服任性的毛病。

因此,矫正孩子任性,需要家长认认真真下一番工夫,而且首先要矫正自己。如果只是一般地批评,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恐怕不会见效。

另外,还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孩子是不是真的任性,需要家长作出一定的判断。也就是说,并不是你认为不应该的事情都是孩子的任性所使。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说明。小燕特别喜欢制作飞机模型,一干起来什么也不顾了。每当这时,妈妈叫他去买东西他都不动。妈妈指责他,他更拧,说:“不去!不去!就是不去!”妈妈非常生气。

小燕的行为其实并不能算任性。孩子倾心于自己的爱好,一心钻在小飞机模型的制作上,反映了孩子浓厚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一心要把自己的模型做好,这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孩子正在精心于自己创造的时候,家长要给以支持,不要破坏他的情绪、分散他的精力,而应使其创造力得到发展。

如果家长无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要求孩子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家长的支配,那么,孩子“任性”没了,可“韧性”也没了,这样要求的结果只能扼杀孩子的个性,使孩子成为一个毫无主见、唯唯诺诺的庸人。我们应该分清“任性”与“韧性”的界限。“韧性”是坚信自己的做法正确,无论有多大困难,也要坚持下去的一种顽强精神的表现。意志坚强,是良好的品质,家长应予以支持。

10.坏的习惯会贻害孩子的一生

坏的习惯会贻害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小而忽视它。

(1)饮食坏习惯

据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孩子脑功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营养。因为脑是人得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中枢,它对营养的好坏、平衡很敏感,所摄取食物“质量”的高与低,与脑子的聪慧与否是成正比的。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孩子摄取营养造成了影响,间接损害了孩子的智力。家长必须引以为戒,不要让孩子养成以下坏习惯:轻视早餐。科学家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孩子,在回忆和运用新知识方面,明显赶不上吃早餐的孩子,而且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短时记忆力也不及后者。理想的早餐,要掌握合理的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品的搭配。小孩的早餐通常以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两片面包为最佳。

长期饱食。著名的围棋大师聂卫平在比赛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比赛当天的中午不会吃饱,而只吃一点蔬菜水果。这当中有什么奥秘吗?你是不是也发现在饭饱后常常感觉疲劳、想睡觉呢?这是因为吃饭后,肠胃需要进行消化,这时,血液供应也就更“偏向”于肠胃,而造成脑部的暂时缺氧,影响大脑发育。而且饱食还可诱发大脑中“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大量分泌,此物质会加重脑缺氧。三餐过饱,还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并且对肠胃功能也有影响。专家建议,小孩吃饭一般七八分饱为合适。

挑食偏食。小孩子最容易偏食、挑食,有的不爱吃蔬菜,有的不爱喝牛奶,有的不吃鱼……对自己喜欢吃的又大吃特吃,吃得过多,对不喜欢吃的东西则吃得很少,或完全不吃,这都是不好的。大脑的新陈代谢,需要全面的营养才能完成,缺一不可。一类食物只能提供一部分营养物质,所以,鸡鱼肉蛋、大米白面、五谷杂食、蔬菜水果等,样样都要吃,这样才可以取长补短,起到“互补”作用。有的孩子不愿吃蔬菜,因此体内缺乏粗纤维,这使其大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延长,人体就会吸收其中过多的有毒物质,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症状。

甜食过量。糖转化成的葡萄糖成为脑细胞的能源,因此,适量吃一些含糖食品,有助于大脑发育,但并非多多益善。研究发现,吃含糖过多的食品,会减少人体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此外,甜食过量造就了一批肥胖孩子,由于体重超标,身体活动???便,这些肥胖孩子更不愿意参与活动,使大脑得不到信息的刺激,影响智力发育;而缺乏活动,又会使孩子肥胖加剧,如此恶性循环,造成“肥胖孩子智力整体上比非肥胖孩子低”的严酷事实。

喜油炸食品。市售的油炸食品,所用的油多是经过反复煎炸的。食物在烹饪中经受高温焦化,会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物活性作用;高温油炸食品可产生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而且反复炸煎的老化油中也含有致癌毒物,长期食用此类油炸食品,可促使脑细胞衰老和死亡。

(2)睡眠坏习惯

睡眠是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会影响智力发展,加速脑细胞的衰退。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往往是由于没有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所造成的。人体的生长取决于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主要在睡眠时分泌。生长素的分泌同时也和脑细胞的发育密切相关,因此,如果孩子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身高的增长,也会影响智力。

蒙头睡觉。蒙头睡觉时,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使大脑供氧不足,长期如此,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有负面影响。

趴着睡觉。同蒙头睡觉一样,趴着睡觉同样会引起脑部供氧不足。对于婴儿来说,甚至可能造成窒息。而且,趴着睡觉也会让身体压迫心脏,造成不适。

(3)其他坏习惯

孩子经常托腮。孩子经常托腮会使腮部受压,久而久之会妨碍孩子牙齿的正常发育。而且,养成托腮的不良习惯后,坐姿必不端正,时间长了会影响脊椎的发育。

整日迷恋玩具。现在琳琅满目的玩具,占据着孩子活动的空间,给孩子增添了乐趣的同时,却逐渐和大人疏远。医学专家指出,当心孩子患了“玩具孤独症”。有些孩子有时一旦离开玩具,就变得烦躁不安,对父母或周围的人不屑一顾。据儿科心理专家分析,导致孩子“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年轻父母生活节奏加快,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玩,便用玩具来代替。

打游戏机成病。孩子们打游戏机上瘾与心理素质有关。他们的思维还未定型,自制能力差,多以自己喜好为标准。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一般会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整天闷在屋里,不愿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英国医学专家指出,自从电视机、电子游戏机等取代以往的娱乐方式之后,孩子们的活跃程度就不如过去了,这一代青少年到了成年,就很容易患心脏病。英国心脏病基金会的卫生专家们研究认为,孩子长时间闷在屋里会使他们因心脏发育不良而导致心脏病,父母有心脏病的子女,这时要患有比其父母更为严重的心脏病。为了保证孩子心脏的正常发育,预防和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有必要提醒家长,让孩子抽出一些时间到户外去参加体育锻炼,以达到心脏发育所需要的运动量,保证身心健康成长。

爱花钱、爱要钱。孩子的可塑性极大。要使孩子养成节俭、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家长的正确引导极为重要。孩子不正当地获取金钱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社会公德和法纪所永远不能容许的,但其根源还是他们毫

无节制地乱花钱。让孩子无节制地乱花钱会使孩子丧失自谋生计和承受艰苦生活的耐力,甚至走上了为了“找钱”不顾一切的道路。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更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的教育,向他们灌输勤俭节约的意识。“天下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方面要做到:从小、从细、从严抓起。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家长应充分认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不少家长“从小、从细、从严”培养孩子习惯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容易,一经养成要坚持不懈地耐心引导,使之强化巩固。克服一个坏的习惯也是很难的,发现苗头要善于开导,持之以恒地加以抑制,使之消除。一般地说,家长可以与学校教师密切配合,从孩子很小时就要认真地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重言传身教,创设养成孩子良好习惯的家庭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自身要消除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起示范作用。与此同时要在家里制定一些生活、学习时间安排,创设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氛围。例如,孩子开始学习后,关掉电视机、收录机等,家长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务,更不要高谈阔论、打牌闲聊,也不要随意向孩子问话,干扰孩子学习。这样,容易促进孩子养成定时、专心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学习时间过久,以免影响了日常的休息。

加强与学校老师联系,协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说来,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是富有一定的方法和经验的。家长要经常主动与学校教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表现,反映在家的学习、生活习惯,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根据学校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要求,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