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点亮孩子成长的心灯
3917300000015

第15章 让孩子拥有美好道德情感(3)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教育孩子懂得奉献爱心,靠单纯的说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家长自己首先要富有爱心。在与孩子一同外出时,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能主动为老年人让座,在大街上过马路,看到老人帮助搀扶一下。这些都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了尊老的种子。以后即使你不在场,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便会学着你的样子去主动地做。另外,如果你能在孩子面前,将自己需要开支的钱捐给一个急需帮助的人,孩子同样也会学你的样,将自己的压岁钱,或者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学生。

总之,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的身上反映出来。特别是爱心教育,你必须把身教和言教结合起来,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的一颗孝心

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祖辈,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呈现一种和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天经地义的,与之相应,孩子对父母的赡养、尊敬、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我们人类基本的一种道德与良知。

一个上小学的女孩,母亲病卧在床多年,父亲又不幸出车祸身亡。小女孩承担起了全部家务。每天买菜、做饭、收拾房间,为母亲擦洗身体。她家生活十分困难,她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她每天按时到校上课,勤奋苦读。并取得门门功课优秀的好成绩。

面对这样有孝心的孩子,许多为人父母者热泪盈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

原因出在何处·其实我们不应责备孩子,并非是孩子生来就有一颗不孝的心,根本还在父母身上,是我们没有注意对孩子孝敬父母、长辈的道德教育与培养。

尽管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能够有孝心,尽管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一种传统美德,然而在教育孩子时,又往往忽略这方面的内容。

培养孩子孝心,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开始,如要求孩子听从长辈的教诲,不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懂得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在离家外出时,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等等。

培养孩子的孝心,其实不仅仅是为自身年纪老了有人照顾、赡养的问题。今天,孝的赡养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已退至次要的地位。从根本上说,孝心也是一种做人的良知与道德。试想,一个对父母的大恩大德都不放在心上的人,他能与别的人建立起诚信关系吗?

他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吗?一个缺乏起码的道德良知和不讲诚信的人,他能有什么作为呢?因此,培养孩子的孝心,必须从小抓起。

(1)要明理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孝心”是一种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算有孝心。让孩子知道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孝心的孩子,懂礼貌,责己严,为父母分忧解难。为了明理,多给孩子讲些古今有关的故事,通过形象去理解。

(2)给机会

这一点非常重要。真正的孝心要通过实践去培养。平时,要让孩子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让他负起责任来。遇有为难的事情,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告诉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情,并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孝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3)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对孩子的祖辈的孝心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真孝心、假孝心,是骗不了孩子的。因此,为人父母,要对自己的孝心做一番反省,在自己身上求真,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心里去。

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开发孩子的心智同等重要。一个不爱自己国家的人更谈不上爱父母、爱他人,他的心目中只有他自己。

--[德]卡西尔

4、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善良的同情心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多好,无论孩子懂多少道理,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教孩子怎么做个富有同情心的好人。

9个月大的小孩每次看到其他小孩跌倒,眼眶便浮起泪水,然后爬到母亲怀里寻求慰藉,仿佛跌倒的人是他。15个月大的麦可看到朋友保罗在哭,会拿出玩具熊安慰他。如果保罗仍哭个不休,麦可还会拿抱枕给他。这些情形是一位美国孩子的母亲协助专家做研究时观察记录下来的。该研究显示,同情心的形成可溯及婴儿时期。事实上,婴儿自出生日起,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便会感到难过,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同情心表现的最早征兆。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还未完全明了人我之分时,便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会跟着哭,仿佛感同身受似的。约周岁时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但仍会感到不知所措。纽约大学的马丁·霍夫曼做过相关研究,他注意过一个两岁大的孩子代他妈妈安慰一个哭泣的小朋友,而事实上小朋友自己的妈妈就在身旁。其他同龄孩子也表现出相同的困惑,他们会模仿别人的痛苦(可能是为了更了解他人的感受)。譬如说看到其他孩子手受伤时,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可能会把手伸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会痛。或者看到母亲哭泣时,孩子可能会擦试自己的眼睛,虽然他并未流泪。

到3岁半时小孩不再做行为模仿,而能区别他人与自己的痛苦,也较能安慰别人。下面是一个母亲的记录:

邻居的一个小孩在哭……珍妮走过去拿饼干给他吃,一路跟着他走,甚至自己也开始发出哭音。接着她想要抚摸他的头,但他躲开了……他渐渐不哭了,但珍妮似乎仍很关切,仍不断拿玩具给他,拍他的头和肩。

婴儿透过不断的情感调和慢慢了解有人愿意分享他的感受,这种感觉约始于8个月大时(这时婴儿开始有人己之别),之后终其一生仍会因应其他亲密关系不断重塑。失调的亲子关系是不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在一项实验中专家请一位母亲刻意对婴儿的行为做过度或过少的反应,结果婴儿立刻表现出惊慌或痛苦的样子。

亲子之间长期缺乏调和,对孩子的情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例如母亲对孩子的特定情感(快乐、悲伤、对拥抱的渴望等)一直未能做同情心的回应,孩子会渐渐逃避表达或甚至不去感受这些情绪,终而其他的情感也消失,特别是感受在童年时期即或隐或显地被压抑时。

同样的道理,小孩也会因某些不当的情绪特别容易得到回应而有偏好的倾向。婴儿也会“感染”大人的情绪,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因母亲情绪沮丧,在游玩时较易表现愤怒与悲伤,与其他正常家庭的小孩相比,较少表现自发的好奇与兴趣。

参与研究计划的一个母亲持续对孩子的行为做冷淡的反应,后来这个孩子竟变得较被动。专家指出:“小孩会告诉自己,我的活跃动作反正引不起母亲的相应反应,还不如静静的。”

所幸这样的后果并非无可补救:“在人的一生中,人际互动模式会不断因人际关系而重塑,包括与亲友乃至心理医师的关系。早年失衡还是可以调整过来,这是一辈子不断进行的历程。”

有些心理分析专家认为,心理治疗做的就是情感调和的补救工作,治疗过程医师必须时时做出回应,以表示了解病患者的内心状态。这很类似亲子之间的情感调和动作,有些专家称之为回映。这种回映往往是意在言外,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但仍可让病患者产生有人深深了解自己的安慰感。

童年时期缺乏情感调和可能造成一生的情感伤害,而且受害者可能不只是孩子本身。有人研究过极端残酷暴力的犯罪,发现罪犯早年生活有一共同特点,不是待过多个寄养家庭就是在孤儿院长大,显然在情感上遭忽略,少有情感调和机会。

情感上遭忽略会使同情心钝化,长期的情感虐待(严酷体罚、威胁、羞辱等)却可能造成相反的后果,可能对周遭人们的情感过度敏感,对预示威胁的信息有一种近似受过创伤而养成的警觉。

教孩子一生要坚持的,就是做个富有同情心的善良人,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同时,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谨记:品格胜于知识。

--[法]乔治·柚桑兹

5、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情感教育

许多孩子的同情潜力受到很大的障碍,因为他们没有识别感情和表达感情的能力。这些孩子所需要的是更强烈的情感智力的教育。

没有哪个孩子会一贯令人欣慰,待人关怀备至,但是有些孩子却比较热情。因此,多年来心理学家们在思索原因。近几年的研究给予人们一些有用的启迪:一般感情上比较成熟的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强。换句话说,这样的孩子懂得怎样识别和表达自己,以及别人的感情。孩子们究竟能怎样辨别感情,部分地取决于他们是否有充足的感情词汇。以下的活动设计,旨在使家长帮助孩子们逐渐掌握一套较强的感情词汇,以便他们养成认识别人感情的技能。

(1)使用能够帮助孩子认识感情的词汇

为了增强孩子的感情词汇,父母要经常使用能帮助孩子认识感情的词汇,并经常向孩子提一些感情问题。比如,“你好像对那件事情有些紧张(焦虑、担忧),发生什么事情啦?”或者“你的朋友好像真的不高兴(生气、恼怒)了,你以为是什么事情使他这样的·”等孩子掌握了感情词汇,经常会问:“你怎么感觉呢?”或者“你认为他怎么感觉呢?”

(2)感情ABC游戏

简·布鲁尔是一位教育管理者和母亲,每天晚上都与她的两个学龄前孩子做一个叫做“感情ABC”的游戏。“我们一起来说字母表,”布鲁尔解释道,“但是说每个字母时,我们还要说出一个感情单词。就像这样:A、生气的(Angry);B、勇敢的(Brave);C、镇定的(Calm);以此类推。我们往往做到G,就停下来了。但是,问题是我们在一起很开心,而且孩子们也学习了感情词汇。”你或许可以与你的孩子试一下。

(3)带着感情吃饭

这个活动能帮助家庭成员在谈话时相互协调,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每个星期有一、两个晚上,在一起吃顿饭,说说每个人当天的感情问题。你们可以任意挑一种感情,比如骄傲,然后问:“这个星期里,你什么时候感到最骄傲·”然后,每个人可以轮流讲述自己的经历。而且都必须这样开始:“我这个星期最感到骄傲的时候是……”有些家庭甚至还要推选出谁的经历最有趣(或不平常、激动人心、与众不同)。

(4)制作感情扑克牌

找出一套3英寸宽,5英寸长的卡片、剪刀、胶水、钢笔和旧杂志。在每张卡片上,写几个最普通的感情单词,开始时写几个,学会以后再加几个。对很年幼的孩子,只用6个基本的感情:开心、伤心、生气、惊讶、害怕和讨厌。然后,帮助孩子从杂志上或电脑程序中找出图片来描述每种感情;将图片贴到相应的卡片上。这样就可以用这些卡片让孩子看图片,并猜出感情来。以后,你可以对孩子说个感情词,要他用面部或身体表演出来,或者当他体验到这种感情时,与他讨论讨论。

美国亚特兰大州埃默里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斯蒂芬·诺威奇博士和马歇尔·杜克博士对1000多名儿童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有1/10的孩子,尽管有正常的,甚至极佳的智力,但在非语言交际过程中有严重的问题。心理学家们说,缺乏这种能力就妨碍孩子们认识特别的感情信号,而这些信号在与别人相处以及解释同龄人的感情时非常重要。

研究者们建议:提高孩子们阅读非语言信息的技能,这样做不仅能提高他的解释技能,而且能培养同情。以下是5个可以着手做的好方法:

(1)做“猜感情”的游戏

脑子里尽量去想不同的感情单词,把它们逐一写在一张卡片上。将卡片翻过来放进一个盒子或篮子里。告诉家里人轮流抽一张卡片。然后每个人用身体做出卡片上的感情。不准说话。其余的人要猜正在被做出的感情。

(2)制作滑稽情绪角色

和孩子们一起从报纸杂志上剪下各种各样的图画说明人们表现许许多多种感情。把图画贴在纸上。根据图画里的人的样子,一起猜测每个人的感觉;帮助孩子在每个人的头上画个大气球,一起在里面写出你们认为他也许会说的话。告诉孩子他刚设计的是滑稽情绪角色。

(3)带着感情朗读

这个活动帮助孩子认识到我们的声调表达的语气。从朗读儿童文学选片开始。每次朗读相同的短篇,用不同语气(厌倦的、兴奋的、疲劳的、伤心的、生气的),然后要孩子辨别语气。和孩子一起轮流朗读或表演同一篇文章或不同的文章。

(4)默默无声地看电视

让电视处于静音状态,然后一起看电视。根据所看到的内容,做猜测角色们会怎么感觉的游戏。指出人们用来表达感情的各种非语言行为。(表现紧张行为的人会快速地眨眼睛、捻头发、紧咬牙齿、捏紧拳头、紧锁牙关。表现不感兴趣的人会转动眼睛、向旁边张望、走开、或者背对说话的人。表现感兴趣的人会点头、身体倾向说话的人、微笑、抬起眉毛,站在或坐在说话的人旁边。)

(5)观望感情

在购物中心、商店、公园或运动场等地方,和孩子一起观看别人的面部和肢体语言。在听不见他们说话的情况下,一起猜测这些人的感情状态:“她的身体现在看上去怎么样·”“你认为他怎么感觉·”“看她的面部表情,你认为她现在有什么感觉·”“听听那个男人说话的声音,你认为他怎么感觉·”“看那个站着的女孩,紧握双拳,看见她那张愁眉苦脸的面孔吗?你认为她在对另外一个女孩说什么·”

按上述步骤对你的孩子进行情感智力培养,只要有耐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