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钟已经敲响:孩子的心理并不“健康”
应当全面地理解孩子的健康,它不仅仅指身体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意义则更大,因为对急速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很多“身病”的根源在于“心病”.
--[德]若卡尔威特
据对城乡不同类型的数万名中学生的心理调查发现,初中23、6%、高中28、79%的学生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的紊乱。10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抑郁、偏执、焦虑、恐惧、冷漠、胆怯、冷淡等心理障碍,5%的学生厌学、辍学。由于心理失常而杀人、自杀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流氓行窃者有之……事实证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能否造就一代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关系着21世纪中华民族的素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1、“心魔”在肆虐: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问题。有一项专门的测试报告,以无可辩驳的证据,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了这一点。
心理健康检查就像身体健康检查一样,就是用一定的方法测查有没有毛病,或者有毛病到什么程度。
心理健康检查一般是用心理学家编制的并经过标准化的心理量表作为工具进行测查。它是用数量化来表示心理健康,如果有问题例如抑郁心情,根据所测的数据来初步推测是轻度抑郁心情,还是中度抑郁心情,或是重度抑郁心情。
为了使大家了解心理健康测试报告,这里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的内容予以说明。共十个项目,即:强迫症状(不能自控的想法和行为,并为此烦恼)、偏执(多疑、不信任别人)、敌对(易怒、不友好)、人际关系敏感(人际交往中紧张、不自然)、抑郁(心情不佳、情绪低落)、焦虑(担心、焦急)、学习压力感(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适应不良(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情绪波动性(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性(不服气、嫉妒等)。
每项的分数1~1、99为正常,2~2、99为轻度有问题,3~3、99为中度有问题,4~4、99为重度有问题。除了十个指标之外还有一个总均分。总均分指的是十个指标的得分加在一起,然后被十除,表示总的心理健康水平或心理健康问题程度。
下面是随机抽出的某中学初一和初三两个班的心理健康检测结果。
(1)初中一年级某班的心理健康检测报告
①心理健康总体有问题者。
某中学初一(3)班47人的总均分为1、85.总均分超过2但在3之间的即心理健康有轻度问题的14人,尚有一人总均分为3、01分。全班心理健康轻度以上有问题的共15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1、91%.
②有心理健康问题者。
凡一人十项检测指标有一项的得分超过2,即该项检测指标存在轻度问题,就称为心理健康部分有问题者。他可能一项指标有问题即分数超过2,也可能两项、三项甚至十项有问题。
该班47人,心理健康局部有问题(或称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33人,占全班总人数的70、21%.
③强迫症状。
该班47人,强迫症状的平均分为1、89.其中强迫症状轻度者19人,重度者1人,即强迫症状有问题者20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2、55%.
④偏执。
全班47人,偏执的平均分为1、67分。其中轻度偏执者15人,中度偏执者1人。即全班共有偏执者16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4、04%.
⑤敌对。
全班47人,敌对的平均分为1、73分。其中轻度敌对者8人,中度敌对者5人,即全班有敌对问题者13人,占全班总人数的27、65%.
⑥人际关系敏感。
全班47人,人际关系敏感的平均分为1、87分。其中轻度有问题者10人,中度有问题者5人,重度有问题者1人。全班人际关系敏感有问题者16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4、04%.
⑦抑郁。
全班47人,抑郁的平均分为1、88分。其中抑郁轻度者13人,中度者5人。全班有抑郁问题者18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8、29%。
⑧焦虑。
全班47人,焦虑的平均分为1、86分。其中有焦虑问题轻度者13人,中度者5人。全班有焦虑问题者18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8、29%.
⑨学习压力感。
全班47人,学习压力感的平均分为1、98分。其中学习压力感有轻度问题者14人,中度问题者5人,重度问题者1人。全班学习压力感有问题者20人,占全班人数的42、55%。
⑩适应不良。
全班47人,适应不良的平均分为1、92分。其中适应不良轻度问题者20人。全班适应不良共20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2、55%.
情绪波动性。
全班47人,情绪波动性的平均分数1、80分。其中情绪波动性轻度问题者13人,中度问题者4人。全班情绪波动有问题者共17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6、17%.
心理的不平衡性。
全班47人,心理不平衡性的平均分为1、94分。其中心理不平衡性轻度问题者18人,中度问题者2人。全班心理不平衡性有问题者共20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2、55%.
(2)初三年级某班的心理健康检测报告
①心理健康总体有问题者。
某中学初三(6)班38人的心理健康检测的总均分为2、09分。总均分有轻度问题者22人,中度有问题者1人。全班总均分有问题者23人,占总人数的60、52%.
②有心理健康问题者。
全班38人,有心理健康问题者32人,占总人数的84%.
③强迫症状。
全班38人,强迫症状的平均分为2、03分。其中轻度问题者15人,中度问题者4人。全班强迫症状有问题者共19人,占总人数的50%.
④偏执。
全班38人,偏执的平均分为1、90分。其中轻度有问题者20人,中度问题者1人。全班偏执有问题者共21人,占总人数的55、26%.
⑤敌对。
全班38人,敌对的平均分为1、93分。其中轻度问题者11人,中度问题者4人。全班敌对有问题者共15人,占总人数的39、47%.
⑥人际关系敏感。
全班38人,人际关系敏感的平均分为2、15分。其中轻度问题者16人,中度问题者4人,重度问题者2人。全班人际关系有问题者共22人,占总人数的57、89%。
⑦抑郁。
全班38人,抑郁的平均分为2、19分。其中轻度问题者12人,中度问题者10人。全班抑郁有问题者共22人,占总人数57、89%。
⑧焦虑。
全班38人,焦虑的平均分为2、05分。其中轻度问题者14人,中度问题者6人。全班焦虑有问题者20人,占总人数的52、63%。
⑨学习压力感。
全班38人,学习压力感的平均分为2、39分。其中轻度问题者11人,中度问题者13人,重度问题者1人。全班学习压力感有问题者共25人,占总人数的65、78%.
⑩适应不良。
全班38人,适应不良的平均分为1、96分。其中轻度问题者14人,中度问题者3人。全班适应不良有问题者共17人,占总人数的44、73%.
情绪波动性。
全班38人,情绪波动性的平均分为2、21分。其中轻度问题者18人,中度问题者7人。全班情绪波动性有问题者共25人,占总人数的65、78%.
心理不平衡性。
全班38人,心理不平衡性的平均分为2、11分。其中轻度问题者19人,中度问题者5人。全班心理不平衡性有问题者共24人,占总人数的63、15%.
2、迫在眉捷: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
现在的家长、老师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向家长、老师们大声疾呼: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小视!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按时让学生进行疾病的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儿麻痹、天花、结核病等的发生。尚没有听说过有的家长带孩子去找心理医生接受定期的心理卫生教育,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某学校让学生自费接种甲肝疫苗,某个班56人全部自愿接种。国产甲肝疫苗费用140多元,家长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拿出140多元毫不吝惜。但很少见到家长花几十块钱,买套预防青少年心理疾病的通俗读物。
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给孩子买很多营养品。不少中小学生的家庭都有不同的食品,例如奇多、旺旺、汾煌等等;各种各样的饮料,例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等等。但很少有家长读过关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书。
家长对孩子身体上的疾病都非常重视,及时治疗。孩子发烧到39℃,一旦父母知道都要带到医院看病。不少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很任性,脾气大,但极少有家长带孩子去找心理医生诊治。
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孩子的营养好,买大鱼大肉给孩子吃。可是一到吃饭的时候就问孩子今天统考考得怎样,当听孩子说考了个68分时,妈妈便横眉瞪眼责备孩子说,妈妈买大鱼大肉给你吃,你就考这样的分数来报答吗?你不配吃大鱼大肉。有的母亲甚至用手指头捅孩子额头一下说,你真给我丢人现眼。孩子一面吃大鱼大肉,一面流眼泪,吃进去的大鱼大肉也没消化,有的还消化不良导致腹泻,更有甚者去医院看病。大鱼大肉没有发挥增强身体健康的作用,反而引起孩子身体的不适,并有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一位高三的学生刘某某,在高二时曾患过一次流行性感冒,高烧不退,爸爸、妈妈焦急万分。孩子夜间睡觉,爸爸、妈妈轮流值班守护在儿子的床前,不时地摸摸孩子的额头,以便了解孩子的发烧情况。为了能使孩子多吃些东西,妈妈、奶奶费尽心思做出各种可口的流质食物,刺激孩子的食欲。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精心护理下,在各种中西药的治疗下,不到一周孩子高烧就退了,恢复了健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释重负,非常高兴。
就是这个学生上高三之后,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语文和英语的考试成绩都是70多分,心里闷闷不乐。他过去两年高中的语文、外语的考试都在80分以上。回家后,曾对他妈妈说期中语文、英语考试才70多分,很担心这样的成绩明年怎能考上重点大学,心情很低沉。妈妈安慰他说,你这是第一次考这样的分,也不总是考这样的分,不用担心。
从此后这个学生心情一直很忧郁,很失望、很悲观,觉得自己不行,不大想干事,持续了近两个月。他妈妈看到很快就要期末考试了,给他做各种各样喜欢的东西吃,调剂他的胃口,但都没有改变他抑郁的心情。他妈妈也并没想到去找心理医生看看,没有像孩子发烧时那样一天去几次医院诊治。后来还是班主任老师建议这个学生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得到了心理指导,逐渐地恢复了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的家长中,极少进行过心理咨询,但也有少数家长多次找医生心理咨询的。
有一位家长说他儿子脾气暴躁,经常在家里摔盘子、摔碗,打父母,甚至一次把电视机都摔到地上。父母曾几次带孩子到某精神病专科医院求诊。这个孩子的心理疾病到了这样比较严重的程度,治疗的效果不令人满意,并且经常发作。孩子的心理疾病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父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了。其实孩子的心理疾病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如果孩子心理上有轻微问题时,就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得到心理医生的指导,恐怕也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等重要。两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个孩子长期有病,很容易影响心理健康。他可能由于身体长期有病引起心情闷闷不乐,脾气急躁等心理问题。一个孩子身体健康,就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性情活泼。
心理健康也会影响身体健康。一个人心理健康,心情愉快、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待人处事宽厚大度,即使生了病也比性情抑郁、心胸狭窄、意志薄弱、遇事斤斤计较的人恢复得快。
一个人心情抑郁,焦虑不安,经常处在失望和压抑的情绪状态中就容易衰老,就容易得病,得病后恢复起来也慢。俗话说得好:“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
孩子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都是轻度的,可自行恢复心理健康。当然在心理医生的悉心指导下恢复得将更快一些。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某类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等,或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持续时间过长,就有可能发生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换句话说,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到那时候治疗起来效果就会差一些,恢复心理健康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当然经过正确的心理指导、心理治疗,绝大多数还是可以恢复心理健康的。
家长们拿出你给孩子买吃的、买穿的等投资的三十分之一、四十分之一的钱去新华书店买几本有关心理健康、心理卫生、防治心理疾病的科普好书,再认真地通读两遍。用你掌握的心理健康、心理卫生、防治心理疾病的科学知识去分析、研究你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增强你的孩子心理健康的具体的心理卫生方法,这不仅对你的孩子心身健康发展极其有利,而且还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21世纪是人类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孩子事业能否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但又普遍为家长们忽视的心理素质。很难设想一个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的人或者脾气暴躁、狂妄自大的人,或者孤独清高、人际关系敏感的人,或者挫折承受能力很低、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很低的人,或者以我为中心,偏执性格的人,或者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极差的人,能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取胜。
3、心中有杆秤:什么样的孩子才算得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人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能够对外界做出正确的、良好的适应。
评价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并不是容易的事,这和检查一个人的生理是否有问题截然不同,因为它毕竟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客观标准。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力求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加以界定。
美国着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下列品质:
对现实具有有效的知觉;
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能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接受自然;
在其环境中能保持独立,能欣赏宁静;
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理论;
对平常的事物能经常保持兴趣;
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有乐于助人的热情;
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并能承受欢乐和忧伤。
显然,马斯洛所界定的标准适用于美国人。对于中国人,特别是中国青少年来讲,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人的心理健康以什么为标准呢?
综合国内外专家们的观点与看法,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因为,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