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放大孩子的优点
3917400000002

第2章 成功家长都是善于放大孩子优点的高手(1)

1.高明的父母:发现并放大孩子的优点

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惯于寻找、放大孩子的缺点,惯于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同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较,这就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什么都比别人的孩子强,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点熟视无睹,对孩子的缺点却是不依不饶。比如,当遇到孩子回答问题,对孩子答对的部分不在意,而对答错的部分则非常敏感,甚至对孩子进行责骂。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这样说话:“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点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很少或者基本上听不到父母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在一片责怪、不满之声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优点了。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培养放大孩子的优点。

发现并放大孩子的优点能增强孩子的自信,使孩子克服自卑。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一定的短处。作为家长,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

家长也不要贬低孩子。有些家长爱用大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孩子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然而,现实中许多家长却对孩子吝啬于赞美与微笑。他们对孩子的许多优点视而不见,对孩子的错误或缺点却狠狠地予以批评,甚至进行讽刺、挖苦,这样的做法,就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真正高明的家长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应该赏识孩子的身上哪怕是一小点的优点。赏识孩子的本源是爱,家长如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纠正孩子的缺点,那他们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

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不少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在某次考试中考出了好成绩,从此就爱上了该门课程;反之,屡遭失败,就可能对该门课程产生厌恶。可见,成功意识对孩子的成长多么重要。因此,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赏识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

曾经有这样一个事例:

一个学习很不好的少年,请求父亲的朋友,希望自己能够到他任教的班就读。

父亲的朋友是那种贴心贴肝的热心人,他问:“你数学学得好吗?”少年羞涩地摇摇头。“物理学得怎么样?”少年还是摇头。“化学呢?”少年沉默了。

父亲的朋友接二连三地发问,少年窘迫地垂下了头,他自己似乎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好吧,你把名字留下来吧,我会尽快把结果告诉你。”少年羞愧地写了出来,急匆匆地就要离去,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孩子,你的字写得蛮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满足只换一个班。”

把自己的名字写漂亮也算一个优点?少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哦,我能把自己名字写得叫人表扬,那我就能把所有的字写得好看,我就应该写出好文章来……受到鼓励的少年,一点点放大自己的优点,兴奋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后来,那个少年写出了名震天下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事实上,我们身边的许多孩子都有一些诸如“能写好自己名字”等小小的优点,但是,家长却把它们忽略了,更不用说一点点放大了。家长似乎更关注孩子的缺点,这实在是他们的悲哀。须知每一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优点,家长们,请帮孩子寻找并放大他们的优点吧,这样,你不但让孩子始终感觉到春天般的温暖,更重要的是帮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母亲的欣赏帮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来自于父母的欣赏,来自于父母有效的鼓励。

孩子需要欣赏,孩子需要鼓励,父母的欣赏、鼓励能帮助孩子走向成功。

2000年,4000多名青少年精英报考了清华大学国际MBA,最终,62人入选,其中就有北京四中才华横溢的高材生王海翔。

王海翔的妈妈张培祯是北京翠微小学的退休干部。说起海翔的成长,张老师感触最深的是:“没有什么能比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了。”

自信使王海翔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毕业后他受聘于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工作出类拔萃。他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电视栏目当了一次嘉宾,就被导演看中,不久,成了这个节目的业余主持人。

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张老师是怎样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心的呢?

母子俩总结出三条经验:

第一条经验:“今天比昨天强!”

海翔小时候刚刚开始会用毛笔写字,妈妈就开始“收藏”

儿子的作品,那些写在废包装纸、废信封上的歪歪扭扭的字,以至现在很像样的书法作品,妈妈都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不管写得好不好,妈妈总要在儿子写的字上画圆圈,至今已有几千个。她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对妈妈的鼓励,海翔记忆犹新,他对记者说:“小时候,妈妈给我买来字帖,但从来不强迫我练习,我高兴了就拿出来写两页。但只要我一写,妈妈就走过来非常欣赏地说:‘这字是怎么写的?很好啊!你什么时候学的呀?怎么比上次提高得这么快?’她老是表扬我,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书法这个门里来了。后来我真的爱上了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她已经无法从技巧上再给我帮助了。但我仍然觉得,母亲跟我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她作为一个欣赏者,对我很重要。”

孩子的爱好变成特长,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妈妈的欣赏和鼓励。

第二条经验:孩子需要张扬。

王海翔多才多艺,唱歌、弹琴样样都不错。可他小时候并不喜欢音乐。

海翔回忆说:“我小时候老爱瞎嚷嚷,嗓音比较哑,一唱歌,老师就不满意,我觉得我唱歌可能真不行。有一次,我们班举行合唱比赛,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最后一句音比较高,别人都唱不上去,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劲,一个高音就唱上去了,结果被同学‘揭发’,后来老师让我领唱。我紧张了,一回家就跟我妈说:‘坏了,老师让我领唱!’我妈说:‘你从来没唱过歌啊,你唱唱。’我书包都没顾得放下,就站在门厅开始汇报演出。我妈说:‘唱得很好啊!’后来这个爱好一发不可收拾。”

孩子在成长中特别需要赞扬与肯定,尤其是对自我还不甚了解的孩子,格外需要有人去欣赏。孩子需要张扬,不要怕孩子骄傲,他张扬的时候就会把个性表现出来,这时候家长与老师要对他说:“孩子,你真棒!”

第三条经验:志不高者智不达。

自信的人往往拥有远大的抱负,志向不高的人智力也达不到。

王海翔进入北京四中第一天,老校长就在开学典礼上讲了两句话:“以祖国为己任,同人民共呼吸。”这两句话,一直伴随着海翔的成长,“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一直激励着他。妈妈把这12个字写下来,压在儿子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刚开始儿子不太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懂了:“国家花这么大力气培养你,你就必须成为最好的!你没有理由不优秀。”

“培养孩子应该有方向,家长要不断为孩子导航。”张老师说。

父母在乎孩子的分数,孩子就要去追求学分;父母在乎孩子的名次,孩子就会追逐名次;而父母在乎孩子品质的发展,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理想而自信的人。

自信的人能够走遍天涯海角,自信的根基就是能够扬起理想的风帆。在培养自信的过程中,父母的鼓励和赞扬至关重要。

3.在赏识和激励下成长的哈佛女孩

禾苗只有经过雨露的滋润才会茁壮成长,一个孩子不经雕琢很难成才。成功教育专家告诫家长,赏识和激励如同春风,只有将其吹进孩子的心田,孩子才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积极向上,破“土”而出。

2001年,一位名叫任莹莹的女孩,她从海河之滨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她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孩子的启蒙从赏识开始,孩子的未来在激励中成长。

对于女儿任莹莹的成长,任红霞夫妇施以无限的爱。同时,在女儿刚懂事起,任红霞就以赏识和激励的方法来教育女儿。

1986年9月1日,住过30次医院的任莹莹上小学了!

刚上学的孩子,语文、数学拿双百是常见的;一般同学都考到95分以上,而莹莹的成绩才80多分,就是很差的了。

莹莹把成绩单交给爸妈,哭了。

“同学们骂我……”莹莹委屈地诉说。

“骂你什么啦?”父母急了。

“骂我是蠢猪,……大笨蛋……”

任红霞把女儿搂在怀里,抹去女儿的眼泪说:“我们莹莹根本不笨!别哭!哭有什么用?我们莹莹有志气,使劲赶上就是了!”

莹莹认真地听着,就不再哭了。

在莹莹入学以后,任红霞不断向她讲述她幼年同疾病做斗争的往事,用她自己的经历,来激发她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她必胜的信心。

经过一年的努力,在二年级下半学期,莹莹的成绩一直稳步上升;从三年级开始,莹莹每学期成绩都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可以说,莹莹学业的进步,完全是父母激励教育的结果。

中学,是走向人生的又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