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教(精华读本)
3918100000024

第24章 帮孩子树立奋斗的目标(2)

最后,莫顿说:“你问我为什么由布商成为银行家;我的答案是:银行是比布料更适合我的奋斗目标。”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目标是一种方向,需要恰当地选择。人生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一般来说,目标一经确定,就不要轻易换来换去。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发现目标真的不合适自己,那就应当果断地更换另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

自古以来,有许多人因为一生干着不恰当的工作而遭到失败。在这些失败者中,有不少人做事都很认真,似乎应该能够成功,但实际上却一败涂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勇气放弃那耕种已久但荒芜贫瘠的土地,没有勇气再去找那肥沃多产的田野,所以,只好眼看着自己白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消耗了宝贵的时间,但仍然一事无成。其实,他们早该另选一个目标,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所以,他们的失败就也是必然的。

3.确立目标,并对目标充满信心——查德威克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启示

【精彩小故事】

1952年,世界著名的游泳好手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从卡德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两年前,她曾经横渡过英吉利海峡,现在她想再创一项纪录。

这天,当查德威克游近加利福尼亚海岸时,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一阵阵地寒颤。她已经在海水里泡了16个小时。远方,雾霭茫茫,使她难以辨认伴随着她的小艇。

查德威克感到难以坚持,她向小艇上的朋友请求:“把我拖上来吧。”艇上的人们劝她不要向失败低头,要她再坚持一下。“只有一英里远了。”他们告诉她。浓雾使她难以看到海岸,她以为别人在骗她。“把我拖上来。”她再三请求着。于是,冷得发抖、浑身湿淋淋的查德威克被拉上了小艇。

后来,查德威克告诉记者说,如果当时她能看到陆地,她就一定能坚持游到终点。大雾阻止了她去夺取最后的胜利。

这件事过后,她认识到,事实上,妨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是她自己在大雾挡住了视线后迷惑了心,先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给俘虏了。

两个月后,查德威克又一次尝试着游向加利福尼亚海岸。浓雾还是笼罩在她的周围,海水冰凉刺骨,她同样望不见陆地。但这次她坚持着,她知道陆地就在前方,她奋力向前游,因为陆地在她的心中。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查德威克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

人生也是如此,因此,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才不至于人生盲目,虚度时光。

目标能够使人的潜意识高度集中于自己所要追求的点上而心无旁骛,使人具有远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人超越自我,迈向成功。

杨振宁从小的目标就是“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从小的目标是成为“居里夫人”。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罗莎琳·雅洛的目标是:

“做居里夫人第二”,后来她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研究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远大的目标,拥有远大目标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4.确立了目标,就要坚决去实现——亨利·伏特制造八缸引擎的故事

【精彩小故事】

亨利·福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直到40岁,他的生意才获得成功。他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建立了他的事业王国之后,他为了超越别人,在别人只能造四缸引擎的时候确定了要造出八缸引擎的目标。一天,他把设计人员召集到一起说:“先生们,我需要你们造一个八缸引擎。”这些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们深谙数学、物理、工程学,他们知道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行不通的。他们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看着福特,好似在说:

“让我们迁就一下这位老人吧,怎么说他都是老板嘛。”他们非常耐心地向福特解释说,八缸引擎在经济方面考虑是多么不合适,并解释了为什么不合适。福特并不听取,只是一味强调:“先生们,我必须拥有八缸引擎——请你们造一个。”

工程师们心不在焉地干了一段时间后,向福特汇报:“我们越来越觉得造八缸引擎是不可能的事了。”然而,福特抱定目标不放松,他坚定地说:“先生们,我们必须有八缸引擎——让我们加快速度去做吧。”于是,工程师们再次行动了。这次,他们比以前工作努力一些了,时间花多了,也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但他们对福特的汇报与上次一样:“先生,八缸引擎的制造完全不可能。”

然而对于福特来说,在这位用装配线改良了工业的人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不可能”这个词。亨利·福特炯炯有神的眼光注视着大家说:“先生们,你们不了解,我们必须有八缸引擎,你们不要犹豫,现在就做吧。”

在亨利·福特抱定目标不放松精神的影响下,他们最终制造出了八缸引擎。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目标是一把开启进步之锁的钥匙,可以使人们的生命具有强大动力。孩子也是一样,只有有了人生目标,他们才会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孩子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才产生了一种难得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遣下,孩子便会不用家长督促而积极主动地去拼搏奋斗,直到最终成功。

5.做一个执着追求目标的人——田径赛场上小黑人的执着精神

【精彩小故事】

在一次运动会上,最后一个项目是马拉松比赛。

大家都把眼睛集中在一个来自非洲的小黑人身上。人们把他称为“跑步机器”,因为他已经连续两届夺冠。

当比赛的枪声一响,小黑人就一马当先,跑在最前面。他越跑越快,人们都在为小黑人加油。大家都在议论,这次冠军又非小黑人莫属。

当小黑人跑到离终点大约1000米的转弯处时,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从电视画面来看,小黑人十分痛苦。大家都在替小黑人担心。

但是小黑人还是艰难地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向前艰难地走着。几分钟后,许多运动员超过了小黑人。但小黑人还是坚持往前走,可能是小黑人疼痛难忍,又在一个拐弯处摔倒了。这一次小黑人摔得更重,脸上流下了血,小黑人痛苦万分。很多人都替小黑人惋惜:“完了,这下完了,别说冠军,就连名次也排不上了。”只见小黑人挣扎着往前爬,但怎么也爬不起来。他咬紧牙关,脸上的血往下流,还在那里不断地往前爬。许多人想:“算了吧,没有希望了,放弃吧。”但是他还是坚持不放弃。这个时候,主持人宣布:冠军产生了,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产生了。当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的时候,有人在喊:小黑人还在比赛。只见小黑人还在那里慢慢地向前爬……这个时候,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所有的人都在为他加油,为他鼓掌。

大家都忘记了谁是冠军,谁是第二名。所有的人都在为小黑人喝彩!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会经常碰到挫折和失败。因此,父母应当教育孩子学习小黑人追求目标的精神,即使碰到了挫折,也要坚定不移地向自己的目标奋进。

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坎坷和什么样的曲折,都一如既往地去追求,这是成功者必要的心态和素质。

6.逐步完成你的“阶段目标”——充满哲理的赶路实验

【精彩小故事】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报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时,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每个长远目标都是由较小的分阶段目标构成的。如果一个人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实现大目标的一个个小目标,那么,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就会感到疲惫,有时还会感到力不从心。

而如果将大目标化解成一个个很容易实现的小目标,使可让人时时看到成绩,因而也就不断地加强了对实现大目标的信心。这样不仅心理上的压力会随之减小,而且也更加坚信大目标总有一天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