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教(精华读本)
3918100000023

第23章 帮孩子树立奋斗的目标(1)

目标是人生的指南针,是每个有志者的人生灯塔,是激动人不断向前的动力。

一个人,不论他有多少资本,不论他的头脑有多聪明,如果他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那么,他必将一事无成。而一个人即使处在非常艰难的逆境中,挫折失败中,只要他们有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他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因此,父母们要想孩子将来有所作为,就应当引导孩子树立明确合适的人生目标,并让孩子在目标的指引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美好未来迈进。

哈佛家教格言:

两个人在做同样的工作,一个有目标,一个无目标,这就是造成两人生活不同、命运迥异的根本原因。

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从坚定的目标开始。要想成就事业,就必须先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

没有远大目标的人,就像无舵之船,只能随波逐流。把精力放在一些小事上,而缺少目标聚焦,即使有再强的天分和能力,最后也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

有了人生的理想目标之后,关键是要付诸行动。凡是有力量、有成就的人,总是能够在认准目标后,充满热忱的立刻去做。

每天总有人在费尽辛苦之后,终止或放弃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因为他们对未来缺乏勇气去面对。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积极行动,全力以赴。

哈佛家教理念

1.目标给孩子指定人生的方向所谓目标,就是指一个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一个人是否有奋斗的目标,对我们的人生能否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忙忙碌碌却又一事无成的人,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

这些人辛劳确是辛劳,勤苦也算勤苦,可就是没有多少成就。原因何在?在于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于他们确定目标后又游移不定、不能坚持到底;在于他们走向目标时缺乏坚韧与毅力。英国作家爱德华·利顿在他的著作中写道:“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正是在生活的早期就清楚地辨明了自己的方向,并且始终如一地把他的能力对准这一目标。”

人的一生要有所成就,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是驱使人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

那些在逆境中奋起的成功者,无一不是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并且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抱负的人。从决心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一种特定目标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排除万难,勇往直前了。

1953年,美国哈佛大学曾对当时的应届毕业生作过一次追踪研究,其中有一项调查是询问当时那些毕业生是否对未来有清晰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书面计划,结果只有不到3%的学生有肯定的答复。在20年后的1973年,研究者再次访问了当年接受调查的毕业生,结果发现那3%有明确目标及计划的学生20年后不仅在事业成就、快乐及幸福程度上都高于其他人,而且他们的财富总和居然大于另外97%的所有学生的财富总和,这就是设定目标的力量。

目标是我们的奋斗方向,必须具体可行。一个目标不能只是一个设想,而要是一个可以实施的设想;一个目标不能只是模糊的“我希望我能”,而是明确的“我的奋斗方向”。

帮助孩子树立起人生的目标,才能引导孩子迈向成功的未来。

2.远大目标引导人生走向辉煌目标之于人生,犹如灯塔,犹如火炬,照亮了人生前进的道路,也指明了孩子成长的方向。

人无志不立。志者,方向也;目标,理想也。立志,就是要树立理想,找准人生的目标。一个孩子要想成才,必须树立宏伟之志;没有非常之志,就不可能行非常之事,更不可能建非常之功。

目标,意味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表达着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它犹如火炬照亮了人生的道路,指明了人们成长的方向。因此说,家长培养孩子的人生目标与追求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它可以激励孩子超越自我,并给他们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同时父母应使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目标决不能靠空想,需要用意志、勇气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去拼搏和追求。家长们要精心引导,善于激励,从而让孩子扬起人生追求与奋斗的风帆。

对孩子来说,目标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就会转化成勤奋学习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是持久的。而如果没有人生目标,就不知道自己学习有什么用,以致于只知玩乐。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稍微有点阻力和困难,都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说,只有从小就树立起人生目标,才能为孩子的学习增加动力。

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看到许多农村人生病后因愚昧或贫穷不治而死,他便决心通过学医来解救劳苦大众的病痛。正是这种为劳苦大众解除病痛的目标,才促使他进了日本的仙台医专,师从当时著名的医学教授藤野先生。后来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鲁迅先生感到只有拯救整个民族的命运才能最终解救劳苦大众。而要达到这一伟大目标,仅靠一点医术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医学,而改学了文学。鲁迅先生最终成了我国新文学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由平凡迈向卓越,关键是能否把宏伟的人生目标化为催人奋进的动力。所以做父母的应让孩子知道,只有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并焕发出火一般的热情,冲破层层阻力和障碍,克服重重困难,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才能将人生目标化为现实。

精彩故事中的家教启迪

1.方向决定成功,目标决定人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布拉格父子的故事

【精彩小故事】

小布拉格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获奖时他只有25岁。但小布拉格开头研究的并不是物理,而是化学。那么,是谁把小布拉格引入量子物理科学殿堂的呢?——正是他的父亲老布拉格。

老布拉格把小布拉格引入他们共同获奖的“用X射线衍射技术探测晶体结构”的研究领域,于是,小布拉把这项研究当作了自己的主攻目标。后来,老布拉格在试图用粒子理论解释劳厄图时,他建议自己的儿子也参与研究这个问题。小布拉格确定了研究目标之后,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双方的讨论中,小布拉格按照波动思想对劳厄图做出了正确的解释,并提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定律。

至于父子俩谁的贡献大的问题,按照卡洛埃的说法,“这是两个大脑的完美结合:儿子提供思想,而父亲提供工具,前者通过后者加以检验和应用。假如父亲没有发明出分光仪,儿子的思想或许永远也不会像实际上取得的那样富有成果。并且,正是通过父亲的专业建议,晶体结构研究在英国跃然领先,而不是在冯·劳厄的德国。”

1912年以后,沉默了大半辈子的老布拉格的科学生涯辉煌起来。1915年,布拉格父子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一对父子获奖者。其他获奖者还有玻尔父子、汤姆森父子、西格班父子和奥依勒父子,但他们进行的不是同一项研究。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无数的人生经历证明:人生目标的大小,决定人生的成败。老布拉格正是发现了小布拉格的天赋,并加以引导,才最终造就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获奖者。

父母在帮助孩子确定人生目标时,要根据孩子的专长予以正确的引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些是与生俱来,我们称之为天赋;有些经后天培养获得;有些自然显现;有些则深藏不露。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因此应该对孩子的未来提出建议,甚至做出一定的安排,以免孩子走太多弯路。

方向决定成败,目标决定人生。只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合适的人生目标,才能使孩子在未来的成功路上,事半功倍,得心应手。

2.目标是人生的灯塔——从布商到银行家的里凡·莫顿

【精彩小故事】

1888年,作为银行家的里凡·莫顿先生成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一时声名显赫。1893年夏天的某个时候,美国一位部长詹姆斯·威尔逊先生到华盛顿拜访里凡·莫顿。在谈话之中,威尔逊偶然问起莫顿是怎样由一个布商成为银行家的,里凡·莫顿说:

“我过去经营布料生意,业务状况还算比较平稳。但我总觉得生活平淡,缺乏激情。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读到爱默生的一句话:‘一个人,只有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够全面激发自己的潜能和激情,才能够完成巨大的功业。’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自己进行了反思,我发现我并不热爱布料行业,相反,我的热情和我的特长都在银行方面。也就是说经营银行更适合我。

于是,我下决心抛开布行,开始创办银行。在稳当可靠的条件下,我尽量多往外放贷款。一开始,我要去找贷款人,后来,许多人都开始来找我了,我就变成了人们眼中的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