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十七岁,骑向美国的单车
3930300000002

第2章 我的16岁的小姑娘(1)

我在黎明到来的时候,重读我一年前的那个8月的日记。

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8月,女儿离我远行。

我不了解她在美国一年中的许多经历和感受。我所能体会到的,只是一个母亲把女儿送走前后的心情。那是种深邃的无法慰藉的痛苦,是没有身临其境的母亲所无法想象的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就是在这个黎明我重读那些难忘的8月的文字时,我还是禁不住地流泪了。这时候女儿已经回到了我身边,我们已经开始了朝夕相处的日子,可是我还是不敢回首那一段伤痛的往事。

女儿问我,为什么哭?

我说是因为那些日记。若若和妈妈、外婆,三代知识女性一脉相承,心心相印。

她又说,如果我真的又去美国上大学怎么办?

我说,为什么很多好事总要伴随着痛苦?

后来想,世间的事其实就是这样。爱本身就是痛苦,除非你不爱。你不爱你就平静了,而你又不能不爱。然后我们就掀过了这个话题。说不谈这些,反正你是要走的。反正所有的孩子都是要走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又说,只是美国太远了。

不知道有一天当女儿真的又去美国读书,我是不是还会像去年8月那样,把血和泪滴在心上,只留下可怕的记忆……

深夜我无法入睡。于是我只能从床上起来,坐在桌前,在想念和眼泪中,不停地写……

8月16日 星期一

这一天离女儿起程的日子仿佛还很遥远。我照例起得很晚,到那边房子为女儿找衣服。若若在我的衣服中选了几件她喜欢的,带去美国。

晚上,若若和她最要好的几个女朋友聚会,都是高中的小女生。晚饭后去听哥伦比亚歌手的演唱会,深夜11点才回来。下楼去等她。见远处几个小女孩一路轻盈地骑着自行车从黑夜中过来。她们最后在路灯下拥抱告别,很恋恋不舍的样子。女儿的朋友们尽管说说笑笑,但其实她们的心里都挺难过。赵宁说,想你。唐月说,你也会想念我们的,对吗?刘颖说,若若再见。李萌说她很痛苦。而王丹说,李萌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怕若若从美国回来后就不和她玩儿了。你看那个小女孩真的很痛苦,而她痛苦的原因又是那么单纯和幼稚。她们就那样告别,在午夜的路灯下,从初中开始持续了整整4年的小女生的友情……

8月17日 星期二

早上依然很晚起来,因为是暑假。下午,和若若到外公的房子里去取那两只大箱子。那箱子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女儿的家。然后我们开始装箱子。那所有我能想到的要为她带上的一切。我们一件一件地挑选。尽管我们很苛刻,但转眼之间那箱子还是被装得满满的,难以关上。虽然美国UA的航班已经十分宽厚地允许女儿携带70公斤的行李,她的箱子也还是严重超载。装箱子使我们很疲惫,只能是第二天再慢慢淘汰那些可带可不带的。面对两只大箱子就仿佛是面对两个庞然大物,而女儿又是那么单薄,她还只有16岁。

8月18日 星期三

又是一整天同箱子做斗争。来来回回,下决心拿出那些女儿不愿拿出的。傍晚,全家人聚会为女儿送行。外公外婆,大姐一家和弟弟一家都来了。大家很欢乐,忘记了离别是一件很伤痛的事。

夜里,重又对箱子做最后的调整。什么也顾不上了,不看电视更不读报纸。

很晚才睡觉。刚上床就听见女儿在黑暗中哭泣。于是我便再也不能控制自己。多少天来我一直强迫着自己不哭。但此刻,突然地,非常非常难过。抱紧女儿,不知道今后想她的日子该怎么过。问她,为什么哭?她说,从此就见不到你了。感觉着,她在我的臂弯中抽泣。想着就是这样我把她从小抱大。她又说,从此就没有人抱我了,也没有人从窗子里看着我上学了。

更紧地抱住她,和她一道哭。用不尽的纸巾。不知道时间在流走。

那是无以解脱的一种伤痛。就要离别了,我的女儿。

后来决心不再提她走的事,不去想。以为不提不想就不会难过了。女儿的感情如此脆弱。她说出来后才知道,其实她一直很在意我们待在一起的所有时刻。那晚她是流着眼泪睡着的,在我的怀中,就像她是那个刚刚出生的小宝贝。

8月19日 星期四

这是女儿在家的最后一天,也是最最难熬的一天。几乎每一分钟都有泪水在眼圈里转。我才知道人生还有如此痛苦的感觉。

若若很晚才醒。记得她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睁大眼睛看着我,然后就是满脸的泪水。那情景我一生不会忘,实在是太深刻了。那黑黑的大眼睛。我的女儿,她那么伤心,她依恋我,她知道她真的要走了,她不想从此就看不见妈妈了。后来我说,不许再想走的事。但我们又全都知道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哪怕很残酷。想到也许不该让女儿背那套太沉重的《天津小洋楼》。不知道还有什么轻一点的介绍天津租界建筑的书,送给她在美国的家庭。于是我们决定吃过午饭后去找一找。下午下起了小雨。我们还是打着伞出去了。后来真的在美术出版社的书店里,买到了那本印刷同样精美但轻便了很多的关于天津殖民地时期建筑的画册。因此我们很高兴。

夜晚很难熬。

那个几乎熬不过去的夜晚。最后的夜晚。

当夜深人静,我们终于再也忍不住,和女儿抱在一起哭。怕分开,怕第二天的那个清晨。整整16年,我们从未这样分离过。女儿哭着说,那么长时间再也见不到你了。她又说,想你怎么办?也摸不着你了。

我们整夜哭。几近绝望的悲伤。

妈妈来劝我们,但是她也哭。

后来当黎明将至,若若说,她对我们大家有三个要求。她说第一,她要我们高兴。她是哭着说的。第二,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充实。第三,她说她要我们别想她……

我们答应着她。

但就是她的请求也令人心碎。

这样,我们彻夜没有睡,无法睡。清晨4点起床的时候,我们的眼睛都是红肿的,又疼又酸。但只能起来,只能告别。

8月20日 星期五

凌晨5点。他来。送女儿去北京机场的汽车来。

就要离开家了。爸妈下楼送若若,送他们最最宝贝的外孙女。他们拥抱,拥抱着告别。那是从小将她带大的外公和外婆。他们爱她如生命。浅浅淡淡。但他们相互扶助着回到楼上后,却是拥抱着痛哭。那是他们漫长的生活中最最难熬的时刻。他们不习惯长达一年中没有外孙女的生活。从此他们只能彼此安慰和鼓励。

一路上很顺利。空气清新。在高速公路上,看太阳升起,是那种很美的晨曦,那种迷蒙的红色。女儿就是在这样的清晨这样的红色中来到人间的。16年前,我生下了她。她就降临在那个美丽冬日早晨的阳光里。多么好。那种早晨的阳光的明媚和温暖,那种红。我们在红色中从黑夜驶向天明。

机场里熙熙攘攘,很多人。那时候首都机场使用的还是显得破旧的候机大厅。偶尔若若会看见将和她乘坐同一个航班同去美国的AFS小孩。他们不像若若,和家人兴奋异常地拍着各种离别的照片。而若若却只是有点落寞地坐在那里,无语,眼睛还是肿的。

他去找机场的朋友,拿到了两个能一直把女儿送到国际航班登机口的出入境卡。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她托运好那两个显然超重的大箱子。一切在匆忙中。在办理登机前各种繁复的手续时,我们就顾不上那将要到来的分别的伤痛与悲哀了。我们已经很幸运,能和女儿一道通过那所有的关卡,直到最后坐在登机口前的椅子上。我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等待着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852航班检票。

我抓着女儿的手。

在最后的时刻好像已经没有什么话要说了。

只要在一起。

只要能抓住她的手。

希望这一刻无限的长。

但终于,还是开始检票了。我们站起来和女儿一道排队。队伍一点一点地往前走……

再有五六个人,我们就真的要离别了……

在最后的时刻,女儿给外公外婆打了电话,向他们告别。

在最后的时刻,若若和我们拥抱。

记得在那一刻,她在我的耳边轻轻说,妈妈别哭。

我这样做了。

我抱紧她,不放开。

我在再也不能拉住她的手的时刻才松开了她。

就那样送她走。

然后她就和一个同去美国的女孩一道检票走出了候机大厅。

然后她就出现在了那扇巨大的玻璃窗外的甬道上。

我飞快地冲向那玻璃,以为并没有那透明的障碍。但那看不见的物体还是阻隔了我。我隔着玻璃窗拼命地喊着若若。一开始她没有看到我。她以为检票的大门就是我们分手的最后关口。但很快她还是看见了我。她便离开队伍朝我跑了过来伸出了她的手。我们的手就那样隔着玻璃贴在了一起。在我们之间只隔着那薄薄的透明的几公分。女儿不停地向我做着飞吻的动作。那是她隔着玻璃所能表示爱的唯一的方式了。我离她那么近。我看见她强忍着眼睛里的泪,她甚至在笑。她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不让我哭。

女儿一步一回头地登上了机场的登机车。她始终看着我,直到,那汽车启动,越行越远,我再也看不见她了。

我是目送着她的背影飞向她未来的新生活的。

就从这一刻开始。从分别开始。

我知道和女儿终有一别。那是所有父母最终都摆脱不掉的。飞机立刻起飞。带着她飞往美利坚,飞往那个她向往的陌生的国度。

我的16岁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