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修明传
39313500000002

第2章 终南山上的修行人

涵泷与慧修初创修明馆的时候,考虑到两个人都是刚入行的新手,人脉不足、资历不够、背景不深、积累不多,属于一穷二白的行业小白,又没有什么太多的江湖经验,心里一直有隐隐的忐忑。为了能给自己更多勇气,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要找个靠山才行。山,当然得从中国找,毕竟是要传承推广中国文化。中国的山很多,黄山、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武当山、三清山、终南山、天山、五台山……,等等等等。想来想去,得找个底蕴深厚又和我们有关联的山是最好。经过一番思考比较,觉得还是终南山比较切合。因为终南山是道家老子文化的地标,也是中国隐修文化的代表地,更与功夫有密切的联系。

中国的功夫,分宗门武术和将门武术,后来相互融合,慢慢都和宗门有些关系了。中国儒释道三大宗派,儒家以读书做学问经国治世为主,虽然后来也有理门的武术传承,毕竟人数小众,最知名的还是和道家与佛家有关。佛家的代表是少林寺,道家的代表是武当山。中国近代流传下来的知名拳法,都和佛家和道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咏春拳,上溯可以到南少林。心意六合拳,创拳宗师姬际可先在少林研究武艺近十年,后又到终南山悟道,创心意拳。八卦掌宗师董海川,是在九华山和两个道士学习了道家内修的功夫,才武艺大成,开创了八卦掌一门。太极拳,又和张三丰有紧密的联系。

而且,一直一来,很多练拳的人,习武的起因可能是保命护身扶弱制强,但到后来追求的终极目标常常是希望以武入道,实现身心的大自在,洞彻生命人生的奥秘。所以,历史上习武的人,和儒、释、道各宗门人士一直有密切的来往。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在涵泷和慧修想好了靠山之后,后续就陆续遇到了各种与终南山有关的人,也发生了一系列和终南山有关的事。

春夏之交的一天,一位终南山上的奇人来过修明馆,当时修明馆还没有开门营业。涵泷,带着这位师傅来修明馆参观,同时介绍了一下修明馆的理念。这位师傅觉得修明馆这个定位很有趣,也勉励了一下涵泷和慧修。后来,有陆续来了一些人,都是对禅修感兴趣的一些爱好者。来了之后,就是聊天,然后师傅带着大家一起体验了一下禅修。禅修有静坐的坐禅,也有慢慢走动的行禅。是通过这种特殊的训练,提升人们的觉知里,去掉执着、妄念和杂念。参加的人先是体验坐禅,标准的坐姿是附加跌坐,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位师傅说,散盘也可以的,姿势以舒适为宜,重要的是让身体能放松下来。大家依次坐好,然后止语、观呼吸。有几个人一直乱动,有的人做的很安静。师傅说,平常妄念多,坐下来不动的时候,妄念就显现的更厉害了,所以身体会乱动。不需要去控制他,只是观察这妄念来去,慢慢就会沉静下来。按照师傅的教导,一屋子的人在体验过程中慢慢进入了状态。有人说,这种体验从来没有过,感觉人变的清醒了很多。有人觉得好像睡了一觉。整个体验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其中,有几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当场就给师傅磕头拜了师。

这位师傅常年在终南山修行,一年最多下山两次。这位师傅修行的是禅修的功夫,据说境界很深,曾入过大定,历时三年。而且,这位师傅当年功夫未大成时,苦修期间曾独自从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到尼泊尔,到尼泊尔的时候奄奄一息,辛亏当地人救治才活过来。勇气和定力,确实超越常人。后来这位师傅修行越来越深,慕名拜师的人也多了起来。其中有一位大老板愿意出两千万的钱给他在山下建立道场,但是被他谢绝了,依旧是在山上清修。每年最多出来两次,收一些有缘的弟子。这个师傅在修明馆来过一次后,在杭州收了一些弟子,教授了一些修行方法,不就就回山去了。弟子们,有时候也偶尔会借用修明馆场地,结伴修行。后来,慢慢的就来的少了,有可能是工作忙,更多的是在家独自修行了。

其中,有一位朋友也是原来喜欢练太极拳的,以前很痴迷太极拳。后来学了禅修,有了更深境界的体验,兴趣转向,每次来修明馆聊天的时候,不再聊太极,而是聊禅修聊的更多一些。

这个朋友后来说“身心一体,身是房子,心才是主人,了解了身体的运行规律,修心更是没有止境。”

八月的时候,又有个人从终南山而来,就是墨梅。墨梅少年时上山随师父修行,一住十年,在山上结识了很多修行人。后来下山历练,一次机缘巧合来修明馆参加活动时,和慧修和涵泷认识了。再后来,受邀入驻修明馆做了老师。墨梅来到修明馆后,给馆里的人分享了一下终南山的情况,大家才知道,原来终南山并不是一座山,是很大一片山,有七十二峪。山下隐修的修士有很多,有修佛家功法的,也有修道家功法的,也有混杂一起佛道双修的,也有纯粹隐居避世的。传说其中,隐藏了不少高人。这些修士,有些终其一生不出终南山。有些到了一定时候,就下了山,再入红尘。

中国有这么一座终南山,让人们可以暂时避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集聚能量,是对人的一种非常宽容的关怀。人生在世,总有低潮的时候,总有迷茫的时候,总有需要回归的时候,清零一下,放下包袱,重获能量,再入红尘,又是一番不同的感觉。

终南山,是人们心灵的一个缩影。出世入世,适时转换才能求得身心安宁。

终南山,从老子西行入函谷关时故事开始,到现在故事还在继续。后面,我们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