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石话实说
3935200000079

第79章 清贫阁老石邦彦、东林诤臣赵南星

明代历史上,有一位阁老致仕返乡时,全部家当只装了一辆牛车,在当时清名远播,这就是明代藁城人石珤,当地人尊称“石阁老”。

在藁城市西南,有一个徐村,徐村西南有一处石氏家族墓群,占地一百五十亩,分东、西两个墓区。西区就是明朝阁老石珤兄弟及其后裔的墓区,当地人称“阁老坟”。

石珤(1464-1528),字邦彦,因为他喜爱获鹿封龙山熊耳峰的风景,所以别号“熊峰”,人称“熊峰先生”。石珤出身于名门官宦人家,父亲官至山东按察使,相当于省级干部。石珤少年时,受父亲影响,敬仰历代清廉官吏。他博览群书,睿智聪慧,与他的胞兄石玠,以文章学识知名乡里。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兄弟二人一起中进士。石珤二十二岁入翰林院,二十五岁授检讨官,参与编修《大明会典》。

1501年,三十七岁的石珤被诏还京师,充任为皇帝整理书籍的经筵展书官。1505年,明孝宗病逝,明武宗即位,四十一岁的石珤迁任国史馆修撰,参与编修《孝宗实录》。

第二年,明武宗以石珤为讲经官。他在宫廷讲述传统经典,贯通古今,阐述古往今来的治国之道,借机阐述他的治国方略。

皇帝出游,石珤如何触怒龙颜前来阻拦?

主持考试,阁老为何让某举子名落孙山?

皇亲圈地,石珤怎样为真定人讨回良田?

明武宗是个贪玩的皇帝。先是提出到宣化府巡游,石珤告诉他,近年瓦剌军袭扰边境,皇帝出巡不安全。接着皇帝又要出巡南京。石珤认为,近年百姓徭役苛重,皇帝出巡,必然给军民增加沉重负担,因此,就说江水泛溢,不便通行,极力谏阻,使得明武宗有所悔悟。

武宗任命石珤兼翰林学士,掌翰林院。

正德十五年(1520年),皇上让石珤主持吏部会试和武举选拔,他秉公清廉,选士公正,广受朝野赞许,次年升任礼部尚书,仍兼翰林院学士,成为明武宗的要臣。

1521年,明武宗死了。他生前无子,就立了明孝宗弟弟的儿子、明武宗堂弟朱厚璁即位,这就是嘉靖皇帝。

嘉靖元年(1522年),五十八岁的石珤奉旨到山东祭祀孔庙及东岳泰山,礼毕回到藁城老家。他上书说:“我年迈体弱,请求辞官致仕。”但许多朝臣都说,皇帝初即位,需要石珤这样德高望重的贤臣辅佐,都请求朝廷重用石珤。嘉靖皇帝心想也对,就召他回京,让他做全国科考会试的主考官。第二年,任命五十九岁的石珤为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当时,有皇亲贵戚依仗权势强夺真定一带民田万余顷,设置官庄,引起百姓愤恨,但迫于权势,百姓敢怒不敢言。石珤得知此事,立即上奏给皇帝说:

“这些田庄都是老百姓世世代代的产业,皇家亲贵强行霸占,会激起民变,希望皇帝以安民治国大业为重,还田于民。”皇帝只好下诏废除官庄,把强抢的民田还给百姓。这件事在当地赢得了巨大反响。

他多次主持会试,坚持以平直、简要、刚正的文风取士,反对那些阿谀奉承、歌功颂德的拍马屁文章,在他的倡导下,明朝中期士大夫的文风为之一改。

当时,有一个举子文采很好,但都是大段歌功颂德的话,缺少于国于民有用的见地。初选的时候,有些考官极力举荐,结果石珤坚持不取,让这种有才无德的人名落孙山。

石珤为官,平时沉默寡言,但遇到大事,都能切中要害。

嘉靖皇帝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想给他生父建一座祭堂。由此引起了大礼之争,什么是大礼之争呢?就是嘉靖皇帝要把他亲生父母追尊为“皇帝”,还要在供奉先皇的奉先殿旁建造一室,并颁诏给生父生母,加称穆献皇帝和圣皇太后的尊号,这显然不符合明朝的礼制。对此,朝中持不同意见的两派发生激烈争论。

敕建宫殿,嘉靖皇帝为何征求石珤意见?

一心为国,石阁老如何被人陷害遭罢官?

两袖清风,一辆牛车怎样承载毕生清廉?

由于一批朝臣反对,惹怒了皇帝,不少官员被削夺俸禄,有的被贬出京。而这时,皇上想利用德高望重的石珤,帮他说服官员。正好石珤完成了《武宗实录》,嘉靖皇帝就借机为石珤赐宴庆功,特加太子少保、英武殿大学士,极力称赞石珤诗文不凡,还赐诗褒扬石珤。

第二天,嘉靖皇帝告诉石珤,“我给生父建的庙祠落成了,想让生母亲自谒拜。请石爱卿拟诏。”

六十一岁的石珤终于表态了:“臣诚不敢阿谀以误君上,按大明祖宗之法,后妃入宫,不许‘无故出宫’,再者,这又不是祭祀祖宗的时辰,即使皇上也不能随便去太庙,何况王妃呢?”也就是说,你母亲是王妃,她不是太后,你是皇帝,都应该知道这一百五十年的祖制啊!这句话,噎得皇上脸都紫了,可是石珤根本就不看皇上的脸色,接着还说:“老臣怎么不知君命难违,但是唯恐有负圣德,所以不敢顺旨屈从,我不能看着皇上因为这件事,导致皇权覆载。”

他的一番说教,让皇帝非常生气,但却无话可说。

这时,有些奸佞借机陷害石珤。他们弹劾石珤与辅政大臣费宏“为奸党”,请求嘉靖皇帝除去二人。正好皇上也想借机罢黜这两个诤臣,于是,嘉靖下诏,石珤、费宏去职还乡。还抱怨石珤“归怨朝廷,失大臣之谊”,因此“一切恩典皆不予”。所以,石珤回归藁城故里,所有行装只有一辆牛车。

京师的市民都感叹:“自古以来,宰相大臣,没有像石珤这样清廉的人啊!”

石珤一生,不仅以刚正不阿闻名朝野,而且忠孝仁厚。他常讲“为臣必忠”,他认为,仗义执言,为民请命,心胸坦荡,就是忠君;为官正直,秉公遵法就是忠。正是这种忠孝观,使他不畏权贵,甚至不畏帝王,以敢于直谏而驰名。对于家人,他很重孝义。他哥哥石玠病故后,他抚养侄儿如子;他姐姐亡故后,子女孤弱不能自立,他抚育成年;对待三位胞弟也是“友爱倍至”。因此,他罢官于家,他的侄儿们对他敬孝如父。

石珤回归故里后,闭门不出,六十四岁的那年冬,病逝在藁城徐村的家里,谥文隐,隆庆初改谥文介,史称“石文介公”。

在高邑有一条南星路,路边有一座赵南星祠堂,祠堂里供奉着明朝的这位重臣,还收藏着大量赵南星制作的木刻板、圣旨等文物。

赵南星(1550-1627),字梦白,真定高邑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初作汝宁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吏部考功,因一度有病回家。再次出仕,任文选员外郎。明朝中后期,官场腐败,纪纲不正,赵南星上疏陈述“天下四害”。

一害是“干进之害”,即奸佞宦官徇私干预官吏的任免;二害是“倾危之害”,即奸佞小人进谗言,诬陷正直的大臣,坏人猖狂;三是“州县之害”,即州县的地方官不问德行和才华,造成官吏腐败,民生艰难;四是“乡官之害”,即乡官鱼肉百姓,目无王法。这四害都是当时明朝吏治的弊端。

赵南星在神宗、光宗、熹宗三朝为官,仕途坎坷,大起大落。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四十四岁的赵南星奉旨考核京官,弹劾了十几名贪官,整肃吏治。但让他想不到的却是,这些贪官庸才们居然联名弹劾赵南星,使他和朝中刚正清明的好官大部分被罢免。

明光宗即位后,召东林党人入内阁,起用赵南星为太常少卿,又升工部右侍郎。光宗在位不足一年,明熹宗即位,年号天启,又升调七十一岁的东林党人赵南星为左都御史。

身居高位,赵南星如何抗拒糖衣炮弹?

阉党专权,赵阁老又怎样应对魏忠贤?

诙谐幽默,他如何用《屁颂》讽贪官?

当时,河北肃宁出了个大奸贼宦官魏忠贤,他本来是个市井无赖,为躲赌债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皇长孙朱由校的奶妈,对皇长孙极尽谄媚之能事。这个皇长孙朱由校后来当上皇帝,就是熹宗天启皇帝,魏忠贤受到宠信,升为司礼秉笔太监,相当于皇帝掌管印玺的秘书。

三年后,朝廷考核京官。横行朝廷的四位奸臣被弹劾,七十二岁的赵南星写了一篇“四凶论”,力主罢黜“四凶”。当时,浙江巡按举荐几位亲信作为内部人才,赵南星给予揭露,皇帝下令削夺浙江巡按俸禄,使地方不法官吏大为收敛。

当时,魏忠贤看赵南星权高位重,都是河北人,就想套近乎,请赵南星为自家亲戚谋一官职,没想到赵南星竟把魏忠贤的人赶了出去。

事后,赵南星还很认真地对魏忠贤说:“如今皇帝年幼,我们内外臣子应各尽其力为好。”于是魏忠贤怀恨在心,网络奸佞小人,陷害赵南星和东林党官员。

不久,机会来了。当时,山西巡抚缺员,河南布政使想去,可是赵南星不同意,他认为太常卿谢应祥是个清官,推为首选。

但御史受魏忠贤唆使,弹劾赵南星徇私。赵南星极力证明自己清白,可魏忠贤假借皇帝圣旨,指责赵南星等“结党谋私”,罢免赵南星,放归故里。此后,阉党安置奸臣小人入阁,朝廷大权操纵在魏忠贤手中。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阉党专权。

魏忠贤还不罢休,又组织党羽弹劾“赵南星十大罪”,被赵南星罢斥的官员都被魏忠贤提拔,而被赵南星“推奖”的官员都遭奇祸。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被酷刑折磨致死,赵南星被诬告贪赃,罚银一万五千两。一向清廉的赵南星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只好靠亲故捐助,总算结了案,但被流放山西代州,家室妻子都因这场政治迫害先后死去,赵南星身心受损,病故于代州,终年七十七岁。

明崇祯皇帝时,才给赵南星平反,赠太子太保,谥号丰毅。

赵南星不仅给人留下了秉公选官的清官形象和拒腐不贪的廉政精神,还留下了许多著作,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散曲作家。他的《赵忠毅集》《芳茹园乐府》《史韵》《闲居择言》等,显示了赵南星多才多艺的一面。

赵南星还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笑话集《笑赞》,故事有雅有俗,充满哲理,甚至有很多涉及古代贤者名人,荟萃了楹联、诗词,是一部哲理性的幽默文集。

譬如,他讥讽拍马屁文人的一个笑话说:“一秀才气数已尽,去见阎王。阎王偶放一屁,秀才即献颂一篇曰:‘高竦金臀,弘宣宝气,依稀乎丝竹之音,仿佛乎麝兰之味,臣立下风,不胜馨香之至。’阎王大喜,增寿十年,即时放回阳间。十年限满,再见阎王,这秀才大步摇摆而进。阎王问是何人,小鬼说道:‘正是那做屁文章的秀才。’”赵南星点评说:“此秀才闻屁献谄,苟延性命,亦无耻之甚矣!胜过唐朝的郭霸,靠尝权贵的粪而求富贵,遗臭万年者也。”真是精彩之极。

这正是:

藁城廉吏石阁老,仗义执言倡忠孝。

高邑诤臣赵南星,仕途坎坷写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