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湖故事
3936400000012

第12章 南湖记忆(3)

刘丰青少年时亲历了英、俄士兵在唐山、开平等地的为非作歹。他少年好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尤其是使用大刀,武艺更是技高一筹。在附近乡村小有名气,人称“大刀刘丰”。他带着传单来到村校,找到教师张聚珍。此时已放学,他将传单交予张先生说:“先生你看,如今国事令人蹊跷,明知英法列强凌辱华夏,北洋政府竟然同意签约。”张聚珍边看边谈:“天安门闹事,我已知晓。西方列强要把我们从德国人手里转卖给日本人。”刘丰说:“今天是民国了,非满清也。国家是公民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天学生们已经动起来了,我等怎能袖手旁观?起码也得尽地主之责。学生来时,应有人出面接待!”“这事须跟村正、村副商量商量吧?”张聚珍说。刘丰琢磨了一会儿说:“他们不好办,他们代表官家。学生示威游行是反对官家的。我告诉他们不要干涉就是了,由我来操办。”日后,刘丰联络了刘开业、李荫光、刘仙台、刘庭伯等在村里有影响的人物,参加接待学生。数日后的一天下午,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十几名学生又来到岳各庄搞宣传。刘丰等出面接待。此后,学生们经常到村里来搞宣传,还为刘丰等带来北京的新消息。刘丰等乡民由原来的接待,到后来就积极参与。6月11日下午,一名学生给刘丰送来口信说12日上午在唐山火车站召开唐山公民大会,请岳各庄乡民参加。12日上午,刘丰、刘开业等十几位乡民来到唐山火车站广场参加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庆祝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曹汝林、陆学舆、张宗祥被免职的大会。上午11点钟,大会临时主席郭友三摇响手铃正式开会,首先报告了开会宗旨,愤怒控诉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号召大家不忘国耻,力争国权,不达目的决不收兵。会上学、工、商、农等界代表30余人相继发表演说,痛斥官府腐败、专治和列强残暴之罪行。刘丰代表岳各庄乡农演讲时义愤填膺,义正辞严,他说:“北洋政府之倒行逆施,损我中华古国之声誉,败我乡农之脸面,我乡农始而愤,继而悲,终而思,应奋起反抗,团结中华之众,扶大厦于将倾……”刘丰之演讲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博得会场阵阵掌声,会场一片沸腾。最后,刘丰代表岳各庄乡农在通电政府的决议上签字。

这次会上,刘丰认识了郭友三等各界代表,同时了解到开滦矿、唐山制造厂、学校等都成立了“救国十人团”、“职工同仁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组织,有领导有组织进行斗争。会后,刘丰与刘开业、张聚珍等商量,为了更好地团结乡民参加和支持学生运动,展示乡农的力量,岳各庄村应该建立个组织。大家都同意刘丰的想法,组织名称暂定为岳各庄“乡农救国会”。6月24日刘丰率二十余名乡民参加了在唐山镇召开的第二次公民大会。大会决定组建唐山绅、商、学、工、农、教六界联合会。6月29日刘丰参加了在永盛茶园召开的六界代表会议,决定7月6日正式成立唐山各界联合会,选出人员起草联合会章程,进行大会筹备工作。这天,唐山绅、商、学、工、农、教各界代表一百一十五人、列席代表三十余人,在广东会馆开会,正式成立了“唐山各界联合会”实现唐山镇各界民众的大联合。刘丰代表“乡农救国会”参加了唐山各界联合会。会议通过了“唐山各界联合会章程”。选举郭友三为评议部长,刘丰作为农界代表,被选为评议员。会议决定发一份电报给中国驻法国巴黎专使。电文指出:拒绝签字,举国同欢,请坚持到底,勿为强权所却,吾民愿为后盾。

暑假期间,在学生们的协助下,岳各庄村组建了农民夜校,利用丰滦中学和工业专门学校的师资及教室,发动村民及儿童上夜校学习文化;在妇女中组织了“天足会”,提倡妇女不缠足,号召村民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等。将一些新文化、新观念渗透到农村。同时,乡民组织也加紧筹备,由张聚珍起草成立宣言和章程。在酝酿组织名称时,多数人认为叫“乡农爱国会”比“乡农救国会”更贴切。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时机成熟后,1919年8月29日召开全村乡民大会,正式成立岳各庄“乡农爱国会”。刘丰、刘开业、刘庭柏、张聚珍等二十五位农民为创建人,在成立决议书上签名。此后,刘丰率岳各庄乡民多次参加唐山镇六界团体的一切活动。岳各庄乡农爱国会成立后,唐山附近的农村有二百多个村庄相继成立乡农爱国会,全体乡农均加入了唐山各界联合会,成为五四运动中唐山的一支重要力量。

岳各庄乡农爱国会的具体活动,因世远年湮,当事人均已谢世,已很难稽考。但从这个组织的宣言和章程上,可以看出这个组织相当规范,并有一定的号召力。成立宣言说:“千年古国,狮梦沉沉,四道扶桑,狼心逐逐,我国之不亡,千钧一发矣!”“讵意五七之羞,中日密约,亡国噩耗,时有所闻。我乡农始而愤,继而悲,终而思,今思而得道矣!中哲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西哲云:欲国之强,先正人心。盖不能尽力牺牲,绝无相当之组织,组织不当,效几何哉。我乡农惩前毖后,爰有乡农爱国会之设立”,“夫,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外人讥我动日散沙,此实病源,固无可讳。如是而欲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若一气之相通,其可得乎。”乡农爱国会章程共7章14条。分总则、组织领导、会员、权利义务等。从乡农爱国会的成立宣言和章程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八十多年前我市农民的爱国情操,同时,反映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农民的意识观念和所追求的目标。

1919年9月2日的天津《益世报》全文刊载了岳各庄乡农爱国会的成立宣言、简章和创办人。创办人有刘丰、刘开业、李荫光、张聚珍等二十五人。

§§§6.将军坨的秧歌队

在南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下,曾经有一个村庄叫将军坨。将军坨在当地是一个大村,东西长约两华里,南北宽约一华里,村东五百米有唐胥铁路通过,村西五百米有青龙河流淌,村子四周绿树环抱,从远处是看不见房舍的,映入人们眼帘的首先是一团绿色的雾霭。一条大街贯东西,靠大街南侧,有排水沟从村东到村西通向青龙河,南侧人家门口都有小石桥,桥下从夏到秋流水潺潺。自1881年唐山建成开滦煤矿、修通唐胥铁路后,将军坨虽仍是农村,但过的已经不是单一的农耕生活,因为开滦唐山矿距村四五公里,铁路就在村头,少地的贫农、没地的雇农,便纷纷到唐山矿、铁路和铁路工厂做工,因此便形成了又务工又务农的工兼农户生活方式。旧社会,将军坨的村民和全国劳苦大众一样贫困,但多了一条务工的谋生之路,比较偏僻农村,生活略微好些,读书识字的人也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