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湖故事
3936400000007

第7章 名人足迹(1)

§§§引言

凤凰山麓,青龙河畔,自古以来不知留下了多少有识之士的足迹;他们在这方热土上除恶扬善谋福祉,开矿修路铸辉煌……山忘不了,水忘不了,他们的故事和传说像南湖的水一样,永远在人们心中荡漾。

§§§1.中国近代工业的开拓者——唐廷枢

唐廷枢,一个被载入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人物,开平煤矿的创始人。正因为他的不平凡目光、超常能力和执著精神,才早日催生了唐山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

唐廷枢1832年生于广东香山县唐家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敏好学,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十六岁开始创业,在干中学,学中干,四十左右岁已经成为出色的实业家。并受清政府委托,兴办了四十七家大小企业,其中居“中国第一”的企业就有六家,在这六家企业中,创办最艰难,成就最辉煌的企业,就是开平煤矿。

1876年11月,四十四岁的唐廷枢,受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委派来开平筹建开平煤矿。唐廷枢到开平后,在周围的广大区域勘察矿脉,发现开平以西二十华里的乔屯一带煤炭储量丰富,品位高,遂写出详细的勘察报告,并提出开采和经费筹措等意见,上报李鸿章。1877年9月,李鸿章批准开矿,实行官督商办的办法筹办开平矿务局。1878年7月24日,开平矿务局正式挂牌成立。之后,开矿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在乔屯的西南方向凿出第一口矿井(即唐山矿1号井,至今仍在使用)。几个月后,矿区内井架矿房、办公用房、供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住的洋房等纷纷拔地而起。唐廷枢为这座煤矿定名“唐山矿”。1881年秋,唐山矿开始出煤,令中国采煤业界为之一振。因为这是中国采矿史上第一座机械化矿井,带来了中国采煤方式的重大变革。然而,对于这样一件成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好事,却遭到朝廷顽固派的强烈抵制。把当时现代化的采煤方法说成“奇技淫巧”。把大量使用矿工诬为“有聚众谋反危险”,因煤矿距清东陵百多里地,竟胡说“矿地所掘深坑,通过地脉作用,对于陵墓危害非浅”,并向皇上奏本,加以阻挠,使兴建中的唐山矿许多工作曾被迫停顿。本来开矿过程就有诸多困难,需费很多脑筋去排除化解,还得花心思与朝廷的干扰周旋,其中甘苦可想而知,但唐廷枢硬是顶着压力,以顽强的毅力成功地把当时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新式煤矿建成。

随着煤炭产量不断提高,运输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唐廷枢在勘察开平煤田时就提出修铁路计划,出于清政府顽固派的排斥态度,唐廷枢只好放弃原来想从矿地至北塘修一条百里长铁路的计划,改由矿地至芦台挖一条运输河。当运煤河从芦台挖至胥各庄时,因为地势越来越高,再向唐山方向挖掘也不可能,唐廷枢征得李鸿章同意,以胥各庄至唐山矿地势升复,运煤河不能直抵唐山为由,还是实现了他修铁路的梦想。铁路于1881年打着“建快车马路”的旗号,秘密动工,终于建成了唐山至胥各庄长十五华里的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同年,在开平矿务局胥各庄修车厂内,利用废旧材料,秘密制造出一台“龙号”机车。1881年9月6日,一台两侧镶嵌着飞龙,漆得黑亮的火车头,从胥各庄向唐山驶去。“龙号”机车一声长鸣,向世界宣告,中国有了火车和铁路。在那个年代,火车象征着工业发展的翅膀,而中国工业文明的发轫,始于唐山。开平煤矿修通铁路,造出火车的消息,惊动了朝廷,朝廷下令禁驶“快车马路”只好改由骡马拉着车箱运煤,这一马拉车皮的怪象,已成为铁路史上的笑柄。后几经波折,才被允许火车正式行驶。唐胥铁路除运煤外,还搞客运经营,唐山人是在中国大地上最早坐上火车的旅客。以唐胥铁路为开端,唐廷枢决心完成他扩展铁路的宏图。到1888年,唐胥铁路向西延伸到天津,向东延伸到山海关,开启了中国规模建设铁路的帏幕。

在唐廷枢的出色经营下,开平矿的煤产量1885年达到二十八万吨,1898年达到八十万吨,在全国首屈一指。从初创时的开平煤矿到后来的开滦煤矿,一直享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中国北方民族工业摇篮”的美誉,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许多个第一,在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史上起到了其他企业无可替代的作用。因积劳成疾,1892年10月唐廷枢不幸病逝,年仅六十岁。至此,一代中国近代工业巨子,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从四十多岁到六十岁谢世,唐廷枢把一生中最成熟的年华献给了开平煤矿,献给了唐山,献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当时积贫积弱、封建保守的中国,干成一项事业是何等不易。为了建矿,唐廷枢奔走于唐山矿区(今日大南湖)地上和井下;为了修唐胥铁路,奔走于唐山与胥各庄之间(今日大南湖区域),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这方土地知道,只有日月星辰知道。唐廷枢也视这片热土为他的第二故乡,唐山也视唐廷枢为唐山人。

§§§2.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李鸿章

与创建开平煤矿、修筑唐胥铁路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大人物,他就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李鸿章。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要职,是晚清朝廷的重臣,慈禧太后的宠臣。他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复杂人物,也是近代中国最早主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跟上世界潮流的代表人物。

在李鸿章的推动下,晚清时期一大批工业项目纷纷创办。开平煤矿和唐胥铁路的创办过程中,李鸿章极力支持唐廷枢。1876年,李鸿章授命唐廷枢来开平勘察煤炭资源,并批准开办开平煤矿。唐廷枢等人拟出的“设局招股”章程,即经营运行模式,也是经李鸿章批准的。开平煤矿生产运营正常后,要想在与进口煤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聚集资金把企业做大做强,因此建议政府应减税让利于企业。唐廷枢把这个想法写成禀贴,呈报李鸿章,李鸿章立即上奏朝廷,为开平煤矿减税据理力争。清政府答应了这个请求,为开平煤矿发展增添了后劲。1880年10月,唐廷枢在建矿工程顺利进行之时,向李鸿章报告:既然运煤河修不到唐山,那么就应该在唐山矿至胥各庄段修筑一条铁路,把煤用火车运至河头,然后装船。李鸿章认为有道理,但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中,把这条长15华里的铁路称之为“快车马路”,并在唐胥路整个修筑中都采取“修马路”的称谓,为的是减少朝廷守旧派对修铁路的阻挠。铁路修成了,火车开通了,朝廷中的顽固守旧派官员以“机车直驶震动东陵”、“喷出黑烟有伤稼禾”为由,竭力反对开通火车。朝廷下令机车停驶,骡马上铁路牵引车皮。李鸿章与唐廷枢共商对策,想出了一个办法。1882年6月的一天,开平矿务局邀请了一批“特殊客人”,搞了一次特殊的旅行。那一天,在特制的豪华车厢里,坐满了以李鸿章为首的重臣,火车以时速三十公里运行,从唐山到胥各庄,打个来回。坐在又快又稳的火车上,顽固守旧的官员们开了眼,亲身体验了科学技术的神奇。通过这次“洗脑”活动,彻底堵住了反对派的嘴,朝廷上下一致认可了火车这个现代化交通工具。以此为突破口,唐廷枢又提出分别向东、西延展铁路的计划,经李鸿章在朝廷游说斡旋,得到批准。唐胥铁路先向东西方向的芦台、古冶延伸,后分别扩展到天津、山海关。铁路畅通带动事业兴旺,唐廷枢又在沿海建码头,买轮船,增开了林西矿,实现了两座大矿同时出煤,水陆运输并进的壮观景象。

尽管李鸿章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但他对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开创中国工业产业是有功的。我们今天提起他,是因为他与唐廷枢在唐山事业的成功,是因为他曾坐着火车在纵穿大南湖的唐胥路上行走过,大南湖见证过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3.美国前总统——胡佛

在开平煤矿工作过的胡佛,后来当上了美国总统,大南湖的土地留下了他的足迹。胡佛1874年生于美国依阿华州的一个铁匠家庭,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1897年胡佛成为英国墨林公司的雇员,在澳大利亚管理沙漠中的金矿。1899年2月墨林公司派遗二十五岁的胡佛来中国,任墨林公司代理人,不久,担任了张翼的技术顾问。张翼是唐廷枢逝世后继位的开平矿务局总办,之后又被朝廷相继委任为开平矿务局督办和其他一些企业的督办、帮办等职。胡佛以张翼顾问的身份,对开平煤矿进行了全面调查。写出《中国开平矿务局报告》密报墨林公司,为骗占开平煤矿做准备。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胡佛认为时机已到,与德璀琳相互勾结,开始了骗占开平煤矿的伎俩。德璀琳是德国人,时在中国任税务官员,是深得张翼信任的好朋友。张翼曾一度授权德璀琳全面管理开平矿务。实际上德璀琳是与英商墨林勾结的内奸,为开平煤矿被骗占埋下祸根。

1900年6月22日,侵华英军将张翼拘禁在英国侵华海军的兵营。6月23日,德璀琳去见张翼,先以“战争危机,矿山难保”等危言恫吓,进而逼迫张翼签署一份“授权书”,授予德璀琳为开平矿务局督办的法律代理人,向外国寻求对矿山的保护。张翼签署了授权书随即获释。之后,德璀琳以开平矿务局代理人的身份,与英商墨林公司代理人胡佛签订了一份“卖约”,把开平矿务局所有产业和权益,完全卖给英国墨林公司。随后,墨林又将“卖约”篡改成一份假合同,转手又将开平矿务局卖给了国际财团“东方辛迪加”,组成“开平矿务有限公司”,于1900年12月在伦敦注册。因“卖约”上没有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的签名划押不生效,胡佛又与德璀琳起草了一份“移交约”作为“卖约”的补充文件,让张翼签押。张翼怕承担出卖开平矿的罪名,无法向清政府和股东们交代,也怕遭到朝廷官员的指控,拒不签字。于是,胡佛等人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先是以“外国军队将占据矿山”相威胁,后又以许诺张翼终身担任新公司的驻华督办,给予五万英磅酬金相拉拢,终使张翼就范,在“移交约”和“副约”上签了字。至此,中国一个知名的民族工业大企业开平煤矿,落到外国资本集团的手里。以后接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想要回开平矿权,曾三次“收开”并组团赴英国诉讼,都以失败告终。

胡佛在参与骗占侵夺开平煤矿活动中,不仅获得了八千股的股份,还在1901年坐上了开平矿务有限公司总办的位置。1901年9月,胡佛辞去总办职务,前往英国墨林公司任职。后来,胡佛获得一定资本后放弃所从事的矿业,转向政坛发展,曾先后任美国粮食局长和商业部长,于1929年当上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其间,在美国西部修筑了至今令人叹为观止的“胡佛大坝”。1932年胡佛谋求连任下届总统,但竞选失败。1964年胡佛病逝于纽约,终年九十岁。

胡佛在中国期间,充当的是国际大资产阶级经济侵略马前卒的角色,但他也是个“忠于职守”很“敬业”的人;在为骗占开平煤矿做准备时,他不怕辛苦,认真搜集开平煤矿各方面情报,唐山矿的采煤区域(今日大南湖范围)地上地下无数次留下他的脚印。我们今天提到他,是因为他曾在大南湖这方土地上制造过一起震惊世界的“矿案”,还因为他这美国总统,是个“名流”。在美国历届总统中,在唐山乃至在中国工作过的他在大南湖留下了脚印。

§§§4.中国工运先驱——邓培

邓培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党员,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和著名活动家。他的一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特别是早期的铁路工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培原名配安,字少山,广东三水县西南镇石湖洲邓关村人,1883年4月8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年幼丧父,靠母亲种田为生,省吃俭用,读了4年私塾。

邓培14岁时跟随一位亲戚到天津德泰机械厂当学徒。3年学徒期满后,考入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今唐山机车厂)做旋床工,从此,在大南湖地域,开始了他一生中壮丽的事业。他边工作边坚持自学。由于刻苦学习,虚心请教,很快成为一个会看图施工,懂英语、数学和机械工程的技术工人。他为人正直,思想进步,在工人中威信很高。辛亥革命前,邓培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参加了同盟会,和许多工人一起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捐助过经费。辛亥革命后,他十分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两个儿子起名国强、国兴,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盼望之情。1919年5月,邓培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他在工人中组织“职工同人会”和“救国十人团”,领导职工和唐山交通大学学生的宣传工作,发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使唐山地区的反帝爱国民主运动迅速高涨。

1920年4月,李大钊等在北京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派代表罗章龙到唐山与邓培联系,并吸收他为该会在唐山的直接联系人。1921年5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派青年团员李树彝去唐山,协助邓培于7月建立了唐山社会主义青年团,邓培任书记。不久,邓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创立时期最早的几个工人党员之一。为了发动和团结工人,他在过去的“职工同人会”和“救国十人团”的基础上,组成了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职工会,当选为会长。9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建立,公开领导工人运动,邓培是该分部的成员。

1922年1月,邓培出席了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邓培报告了中国工会、铁路工人和冶金工人罢工情况。会议期间在克里姆林宫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回国后,邓培在中共北京区委领导下,在唐山地区进一步开展建党工作。同年7月,邓培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月任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不久,担任北京区委委员,参加北京区委的领导工作。10月至次年1月间,邓培参与领导唐山铁路、矿山、纱厂、洋灰厂等工会,组成唐山劳动立法大同盟。先后领导和指导了唐山铁路工人和开漆煤矿工人罢工取得胜利。

1923年6月,邓培参加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三大共选出九名中央委员,五名侯补委员)。会后,邓培返回唐山,积极参加筹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工作。1924年2月,邓培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人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在此期间,邓培领导工人与铁路当局裁减3000多工人和禁止工会活动的恶劣行径进行斗争,取得了工人复工和工会恢复公开活动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