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大文学课
3943500000028

第28章 大城小事(2)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了,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我这一辈子(节选)

老舍

由前面所说过的去推测,谁也能看出来,我不能老靠着裱糊的手艺挣饭吃。像逛庙会忽然遇上雨似的,年头一变,大家就得往四散里跑。在我这一辈子里,我仿佛是走着下坡路,收不住脚。心里越盼着天下太平,身子越往下出溜。这次的变动,不使人缓气,一变好像就要变到底。这简直不是变动,而是一阵狂风,把人糊糊涂涂的刮得不知上哪里去了。在我小时候发财的行当与事情,许多许多都忽然走到绝处,永远不再见面,仿佛掉在了大海里头似的。裱糊这一行虽然到如今还阴死巴活的始终没完全断了气,可是大概也不会再有抬头的一日了。我老早的就看出这个来。在那太平的年月,假若我愿意的话,我满可以开个小铺,收两个徒弟,安安顿顿地混两顿饭吃。幸而我没那么办。一年得不到一笔大活,只仗着糊一辆车或两间屋子的顶棚什么的,怎能吃饭呢?睁开眼看看,这十几年了,可有过一笔体面的活?我得改行,我算是猜对了。

不过,这还不是我忽然改了行的唯一原因。年头儿的改变不是个人所能抵抗的,胳臂扭不过大腿去,跟年头儿叫死劲简直是自己找别扭。可是,个人独有的事往往来得更厉害,它能马上教人疯了。去投河觅井都不算新奇,不用说把自己的行业放下,而去干些别的了。个人的事虽然很小,可是一加在个人身上便受不住;一个米粒很小,教蚂蚁去搬运便很费力气。个人的事也是如此。人活着是仗了一口气,多喒有点事儿,把这些气憋住,人就要抽风。人是多么小的玩意儿呢!

我的精明与和气给我带来背运。乍一听这句话仿佛是不合情理,可是千真万确,一点儿不假,假若这要不落在我自己身上,我也许不大相信天下会有这宗事。它竟自找到了我;在当时,我差不多真成了个疯子。隔了这么二三十年,现在想起那回事儿来,我满可以微微一笑,仿佛想起一个故事来似的。现在我明白了个人的好处不必一定就有利于自己。一个人好,大家都好,这点好处才有用,正是如鱼得水。一个人好,而大家并不都好,个人的好处也许就是让他倒霉的祸根。精明和气有什么用呢!现在,我悟过这点理儿来,想起那件事不过点点头,笑一笑罢了。在当时,我可真有点咽不下去那口气。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啊!

他乡故事

老人与海(节选)

[美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刚才吃饭时,桌上没点灯。老人脱掉长裤便摸黑上了床。他将长裤卷起来当做枕头,还把那张昨天的报纸塞在里头。然后用毯子把身子一裹,躺在铺有其他旧报纸的弹簧垫子上睡了。

老人很快进入了梦乡,他梦见小时候看到的非洲,有长长的金色海滩和白色海滩,光线十分耀眼,还有高耸的海岬和褐色的大山。如今,每天夜里,他都会回到海岸边,在梦境中聆听海浪拍打岸上的隆隆声,看见土著人驾驶着小船穿越海浪前行。梦中,他似乎闻到了甲板上柏油和填絮的气味,还感受到了清晨从陆地刮来的风中夹杂着的非洲气息。

一般情况下,老人一闻到陆地上刮来的风,就会醒,然后穿上衣裳去叫醒那个男孩。然而今夜从陆地刮过来的风的气息似乎早了许多,在梦中,老人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风来得尚早,便继续把梦做下去。他看见海平面升起了白色的顶峰,随后又看到加那利群岛的每一个港湾和锚泊地。

老人不再梦见风暴,也梦不到妇女们;他梦不到伟大的事情,也不再梦见大鱼,他不再梦见打架,梦不见角力,更梦不见他的妻子。如今他能梦见的只是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暮色中,狮子们像小猫一样嬉耍着。他爱它们,就像爱陪伴着他的这个男孩一样。但他一直没梦到过这个孩子。渐渐地,老人醒了,从敞开的门望了望外边的月亮,然后摊开长裤穿上出走窝棚。老人在外面撒了尿,然后顺着大路朝男孩住的地方走去,去叫醒男孩。清晨的寒气不禁让他冷得直哆嗦。但他知道哆嗦一阵子就会感到温暖,而且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要去划船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漫步在荒凉的小镇上,心中忧郁地想着……

不过,当他一想到明天就要去那个大城市,去和那些亲密的朋友们再度生活,便高兴起来了。那个大城市以其雄伟的力量、沸腾的生活、川流不息的人群、汽车和电车吸引着他、召唤着他……当然最有吸引力的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被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还有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此时此刻,他的心已经飞到了工厂……

可是,当他漫步在这个僻静的小镇时,他却感到无名的惆怅,他甚至有点厌恶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了……因此,他白天在户外散步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

当保尔从台阶上走过去的时候,两个坐在那儿的长舌妇立时就指指点点议论起来了。

“喂,亲家母,你瞧,这是从哪儿出来了这么个可怕的东西?”

“看那样,是个痨病秧子!”

“可你瞧他那件好皮上衣,哼,肯定是偷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令人生气的事儿。

也难怪,他生活在这里的根早已被拔掉了,现在大城市是他真正的天地。的的确确,同志之间的友谊和劳动的信念,已经把保尔和大城市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了。

不知不觉地,保尔便来到了松林前。在他右边是阴森的旧监狱,监狱周围是一圈尖头木栅栏,监狱的后面,是医院那白色的房舍。瓦丽娅和她的同志们就在这里被执行了绞刑,现在只剩下一个空旷的广场。保尔在原来竖着绞架的地方站了一会儿后,就下了陡坡,来到了埋葬烈士们的公墓群里。不知是哪个好心人,用枞树枝编成的花圈围起了那一列坟墓,苍绿而真诚……笔直的松树耸立在陡坡上,新绿的嫩草长满了峡谷的斜坡……这里是小镇的近郊地带,清静而又阴冷。松林轻声细语不愿惊醒这里的旧梦,但又十分委屈。

复苏的大地,散发出一种强烈的春天的气息……就在这里,烈士长眠于地下……他们,是为了光明而牺牲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人民的幸福……

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他心中充满了无限悲愤和深切的缅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庸庸碌碌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所有精力,都已贡献于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抓紧每一分钟,去过最充实的日子,因为意外的疾病或者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怀着这种想法,保尔离开了烈士公墓。

小王子(节选)

[法国]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就在这个时候,跑过来一只狐狸。

“你好。”狐狸说。

“你好。”小王子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他转过身来,但是什么也没有看到。

“我在这儿呢,在苹果树的下面。”那声音说。

“你是谁?”小王子说,“你真漂亮。”

“我是一只狐狸。”狐狸说。

“来和我一起玩吧。”小王子说,“我很苦恼……”

“我不能和你一起玩。”狐狸说,“我还没有被驯服呢。”

“啊!真是对不起。”小王子说。

小王子思索了一会儿儿儿,又说道:

“什么叫‘驯服’呀?”

“你不是本地人吧。”狐狸说,“你是来寻找什么的呢?”

“我是来找人的。”小王子说,“什么叫‘驯服’呢?”

“人?”狐狸说,“他们有枪,他们还会打猎,这真是太碍事了!他们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他们也养鸡,你是来寻找鸡的吗?”

“不!”小王子说,“我是来找朋友的。什么叫‘驯服’呢?”

“这是常常被人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一点也不错。”狐狸说,“对于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千万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不需要我。对于你来说,我也不过只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千万万只狐狸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那么我们就是互相不可缺少的了。对于我来说,你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于你来说,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了。”

格列佛游记(节选)

[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

尊贵的读者们,至此我已经把我十六年零七个多月来的旅行经历如实地告诉了你们。我写旅游传记,追求的是真实,而非那些纯属缀饰的辞藻。我原本也可效仿别人,用一些荒谬离奇的故事来吸引眼球,但我还是选择了用最质朴的方式和文体叙述一些平凡的事实,因为我的最终目的并非给你们取乐,而是告诉你们真相。

英国人或者其他欧洲国家的人鲜少能游历一些遥远的国家,而我这种去过的,只想描写一番山海间的奇珍异兽是手到擒来。但是,对旅行家而言,首要目标应该是完善人们的智慧和美德,他应列举那些异国他乡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改进人们的思想。

我由衷希望能制定这样一条法律:在每一位旅行家得到他游记的出版许可之前,必须先在大法官面前宣誓,担保他要发表的东西都绝对真实可靠。因为这样,世人才不会再像往常那样每每受骗了,而有那么一些作家,为让自己的著作更加热门,就撒些弥天大谎来蒙蔽缺乏警惕的读者。年轻时,我曾劲头十足地研读过几本游记,但在游历了全球大部分地区之后,我发现那些书中有很多严重失实的描述,与我的亲身体验大相径庭,这令我极厌恶这些书,同时很愤怒人们如此轻易地就相信了这些东西。因此,既然我拼命辛辛苦苦写了这本书,熟识我的人都认为它还有可能为国人所接受,我就要求自己永远恪守这条准则:严格遵循事实。事实上,我也绝不会因一些诱惑偏离事实,因为我高贵的主人和其他“慧骃”的言行举止,都被我牢牢铭记于心,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它们谦恭的听众,我倍感荣幸。

“残酷的命运使西农蒙受不幸,却不会使西农诳语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