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菁华
3943600000019

第19章 留侯世家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张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国。父亲张平,做过釐王、悼惠王的相国。悼惠王二十三年,张平去世。张良的父亲死后二十年,秦国把韩国灭了。张良当时年纪还小,没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中有三百名奴仆,张良的弟弟死了都没有以礼厚葬,而是用全部的财产买通勇士去刺杀秦王,为韩国报仇,这是由于他的祖父、父亲当过五代韩相国的缘故。

张良曾在淮阳学习礼法。去东方拜见了仓海君。他找到一位大力士,为他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秦始皇去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埋伏在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袭击秦始皇,结果误中了副车。始皇大怒,在全国范围内非常急迫地搜捕刺客,就是由于张良的缘故。于是张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了起来。

张良曾在闲暇时从容地在下邳桥上徜徉,有一个穿着粗布短衣的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甩到桥下,回过头来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帮我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但见他是老年人,就勉强忍住怒火,下桥去把鞋子捡起来了。老人说:“给我穿上鞋!”张良心想既然已经帮他把鞋捡上来了,就顺便跪着替他穿上鞋吧。老人把脚伸出来让张良给他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特别惊讶,看着老人的身影离去。老人走出去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刚亮的时候,与我在这里会面。”张良觉得这件事非常奇怪,就跪下来对老人说:“好。”五天后的拂晓,张良来到那里。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对他说:“与老年人约会,反而晚到,这是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对张良说:“五天以后再早一点来会面。”五天后听到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到了那里,又生气地对张良说:“你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老人离开时又说:“五天后再早一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起来去那里了。不到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道:“应当像这样才行。”老人拿出一部书,对张良说:“读完这部书就可以当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你就会发迹的。十三年后你小子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这番话后老人便走了,没有留下别的话,从此张良也没有再见到这位老人。天亮时一看老人送的这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感到这部书非同寻常,时常学习、诵读它。

张良住在下邳的时候常常行侠仗义。项伯曾经在杀人之后跟随张良躲起来。过了十年,陈涉等人起事反秦,张良也召集了一百多个年轻人准备起事。这时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在留县驻扎。张良打算前去追随他,结果在半道上遇见了沛公。沛公率领着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土地,张良便跟随了沛公。沛公任命张良为厩将。张良多次凭着《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非常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策。张良对别人讲兵法,别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的才智大概是天授予他的。”从此之后就一直追随着他了。

于是汉王得到了汉中地区。汉王去了封国,张良将他送到褒中,汉王打发张良返回韩国。张良便趁机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何不烧断所过的栈道,向天下人表示您不再东回的决心,以此来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便让张良回韩国。汉王在前行过程中,烧断了所过的栈道。

张良到了韩国后,由于张良跟随汉王的缘故,项王不派韩王到封国去,而是让他跟随自己东去。张良劝说项王道:“汉王已经烧断了栈道,没有返回的意思了。”张良便将齐王田荣反叛的事上书报告给项王。从此项王不再担忧西边的汉王,而是起兵北上攻打齐国。

项王终究不肯派韩王回韩国,于是把他改封为侯,后来又在彭城杀了他。张良逃跑,抄小路回到汉王那里,这时汉王也已经平定三秦了。又封张良为成信侯,跟着汉王东征楚国。到了彭城后,汉军战败而西归。行军到下邑,汉王下马后倚着马鞍问道:“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的一些地方作为封赏之地,谁能够和我一起建功立业呢?”张良进言:“九江王黥布是楚王的猛将,但与项王有嫌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当即就可以利用。而汉王的将领中,唯有韩信一人可以托付大事,能独当一面。如果要把这些地方送出去,就送给黥布、彭越以及韩信这三个人,那么就可以打败楚军了。”于是汉王派随何游说九江王黥布,又派人游说彭越。等到魏王豹背叛汉王,汉王派韩信率兵平叛,并顺势攻占了燕、代、齐、赵等国。而最终击溃楚国大军,果然就是靠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从未单独带兵作战,他一直作为出谋划策的大臣,时时跟从着汉王。

汉六年正月,高帝为功臣封赏。张良不曾立下战功,高帝说:“在营帐之中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决定胜负,这便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将我交给了陛下。陛下您采用了我的计谋,侥幸的是这些计谋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心满意足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皇上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人一同受封。

留侯天生体弱多病,便修炼道引之术,他不食五谷,闭门不出达一年多。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与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许多大臣进谏劝阻,都无法改变高帝坚决的想法。吕后感到非常惊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给吕后献策:“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非常信任他。”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威胁留侯道:“您一直做皇上的谋臣,如今皇上打算换太子,您怎么能安心地枕着高枕睡大觉呢?”留侯说:“当初皇上多次处于危急之中,侥幸采用了我的计谋得以脱险。如今天下安定,由于偏爱如意而想更换太子,这是至亲骨肉之间的事,即便有一百多个像我这样的人进谏,又能有什么益处呢。”吕泽竭力要挟道:“请您一定为我出个主意。”留侯说:“此事是很难用口舌来进谏的。回想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全天下有四个人。这四个人都已经老了,觉得皇上对人傲慢无礼,所以逃走了躲在山中,他们守着道义不肯做汉朝的大臣。但是皇上很敬重这四位老人。现在您若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给他们写一封信,措辞要谦恭,再派能言善道的人驾着安车恳切地去请他们出山,他们应当会来。他们来了以后,要把他们当成贵宾,让他们时常入朝,让皇上见到他们,那么皇上一定会感到惊奇并询问他们。一问他们,皇上便知道这四位老人是贤者,那么这对太子就是一种帮助。”于是吕后让吕泽派人献上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迎请这四位老人。四位老人来了,就作为贵宾住在建成侯的府中。

汉十二年,高祖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归来,病势更为沉重,越发想要更换太子。留侯劝谏,高祖也不听,因此留侯就托病不再打理政事。叔孙太傅引证古今之事对皇上进行劝说,死命争取要保住太子。皇上假装答应了他,但还是想换太子。等到皇上安闲的时候,设置酒席,太子在一旁侍侯。那四位老人跟着太子,他们都有八十多岁,须眉皓白,衣帽非常奇特。皇上感到很奇怪,便问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于是皇上大惊说:“我访求各位先生好几年了,各位都躲着我,如今你们为何自愿与我的儿子来往呢?”四人都说:“陛下生性傲慢,喜欢骂人,我们遵循义理,不愿受辱,所以仓皇地逃走躲了起来。我们暗地里听说太子为人仁义孝顺,礼贤下士,天下人没有谁不愿意伸长脖子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才肯来了。”皇上说:“烦劳诸位先生始终如一地调教保护着太子吧。”

四位老人敬酒祝福已毕,便小步快走离去了。皇上目送他们,将戚夫人召唤过来,指着那四个人对她说道:“我想换太子,但是有他们四个人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长成,难以变动了。吕后真的成了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哭了起来,皇上对她说:“你来为我跳一支楚舞,我要为你唱一首楚歌。”皇上唱道:“鸿鹄振翅高飞,一飞千里。羽翼已经长成,翱翔四海。任凭东西南北,谁能奈何!虽有强弓硬弩,又有何用!”皇上一连唱了几遍,戚夫人抽泣,皇上起身离去,酒宴结束了。皇上最终没能更换太子,根本原因就是留侯招来的这四个人发生了效力。

留侯于是说道:“我家世代做韩相国,等到韩国灭亡,我不惜万贯家财,为韩国找强大的秦国报仇,全天下都为此震动。如今我凭着三寸之舌当了帝王的老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对于一个平民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愿意舍弃人世间的富贵,随着赤松子去云游。”于是张良学辟谷术,锻炼轻身之道。正逢高帝驾崩,吕后对留侯怀有感恩之心,便竭力劝他进食,对他说:“人活一世,时光有如白驹过隙那么迅速,何必自找苦吃到这种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太后之命而进食。

八年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他的儿子张不疑继承侯位。

当初张子房在下邳桥上遇到的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丈,在与其别后十三年,张良随高帝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见到那块黄石,便将其取回,奉若至宝般祭祀它。留侯去世后,黄石也随之埋葬。以后每逢冬夏节日扫墓祭祀张良的时候,也同时祭祀这块黄石。

太史公说:大多数学者都说没有鬼神,然而却又说有精怪。至于像留侯遇到的老丈赠书的事,也真够神奇的了。高祖多次遭遇困厄,而留侯常在这种危急关头出力建功,难道能说这不是天意吗?皇上说:“论在营帐之中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决定胜负的才能,我比不过子房。”我原本以为此人大概是高大奇伟的样子,等到看过他的画像后,却发现他的相貌就像一个美丽的女子。孔子说过:“以相貌来评判人,我在对待子羽上就有失误。”对于留侯也可以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