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菁华
3943600000022

第22章 伯夷列传

学者们阅读的书籍虽然很广博,但还是要从“六艺”里才能考察出真实可信的根据。《诗经》、《尚书》的记载虽然残缺不全,但还是能够从记载虞、夏两代的文献中考察清楚。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把帝位让给虞舜;虞舜将帝位让给夏禹之际,各方州牧都来推荐他,这才把大禹放在一定的官位上加以考察试用。在他任职几十年,有了卓著的功绩以后,才把政权交给他。这就表示,天下好比贵重的宝器,而帝王是极为重要的位置,所以传天下才要如此郑重审慎啊!但有的诸子杂记里说:“唐尧想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仅不肯接受,还以此为耻辱,逃走隐居起来了。到了夏朝,又出现卞随、务光也这样。”这又如何对他们进行解说呢?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听说山上可能会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述排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的顺序,像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讲得非常详细。我认为我听说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为高尚的,但是关于他们的事迹,经书里连大略的文字记载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计较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之情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找到了仁德,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我对伯夷、叔齐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记载的散佚的遗诗,我又感到很诧异。记载他们事迹的传记上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想要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孤竹君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大哥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另一个儿子为君。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善于赡养老人,推想姬昌应该是个贤明的人,为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等到他们到了姬昌那里,西伯姬昌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姬昌为文王,并将其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讨伐商纣。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缰绳谏诤道:“您的父亲死后还没有被安葬,您就发动战争,能称得上是孝顺吗?身为臣子,您去杀害君主,能称得上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要杀掉他们两个。太公吕尚说:“他们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扶起他们让他们离去了。待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祸乱后,天下人都归顺了周朝,可伯夷、叔齐却认为归顺周朝是一种耻辱,他们坚守气节,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隐居,靠野菜充饥。快要饿死的时候,他们作了一首歌,那歌词为:“登上西山啊,采摘薇菜充饥。以暴臣取代暴君啊,竟认识不到这是错的。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一去不返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只有一死啊,我们的命运如此可悲!”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从这首诗中看,他们是怨恨呢,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天道是公正而没有偏心眼儿的,总是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应该算是好人呢,还是不算好人呢?他们积累仁德,品行高洁到这种程度,最终却饿死了!此外,孔子七十名高徒里,只有颜渊被孔子推重为好学之人,然而颜渊常陷于穷困之中,连粗劣的食物都不嫌弃,但还是填不饱肚子,终于短命而去了。天道对好人的报答,又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害无辜的人,他吃人肉,残暴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横行天下,竟然长寿而终。这遵循的是什么道理呢?这是极大而又显而易见的事例啊。如果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道、专门违法乱纪的人,却能终身安逸享乐,过着世代不绝的富裕优厚的生活。而有的人呢,选好地方才肯落脚,有了适宜的时机才肯说话,不走歪门邪道,不公正的事情决不发愤去做,像这般小心审慎却遭到灾祸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为此深感困惑。倘若说到天道,到底是有呢,还是没有呢?

孔子说:“主张不一致的人,不能在一起商量事情。”也就只有各人按着各自的意志去行事。所以他又说:“假如富贵可以求得,即使为此做个执鞭赶车的人,我也愿意去做;假如不可寻求,那还是去做我喜欢的事吧。”“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最后凋谢的是松柏。”整个社会混乱污浊之时,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现出来。难道不正是因为有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出另一些人是那么轻视富贵安乐吗?孔子说:“君子所怕的是直到死,名声都没有流传在外。”贾谊说:“贪婪的人为了钱财而死,刚烈的人为了声名而死。浮华的人为权势而死,平民百姓则贪生而讨厌死。”《易经》上说:“同样明亮的事物,就会互相映照,同一类的事物,自然会互相感应。”“云随着龙吟而飞腾,风随着虎啸而兴起,圣人制定规则,才使万事万物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伯夷、叔齐虽然有贤德,但只有受到孔子的称赞,他们的名声才会更加显赫。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只有因为追随孔子,他的德行才会更加显著。居于山野之中的隐士也是如此,要么合乎时宜地进取,要么合乎时宜地退居,如果名声埋没而得不到显扬,那该多么可惜啊!普通百姓要砥励德行,树立自己的名声,如果不依靠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又如何能扬名后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