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养生中国
39436300000043

第43章 审美观里的养生思维

中西方审美观差别很大,不论是穿衣、绘画、建筑,中国和西方的不一样,并且差别非常明显。

西方的绘画画面大多数很丰富,以油画为代表,人物画喜欢人物众多,风景画喜欢把色彩画满,白色的空白处也要用白色的颜料画上,看着很热闹;中国画一般不会画满,很多地方要留白,人物画上人物不会多,风景图也喜欢画几种植物。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画,一幅画上面只有两只对虾,这最能代表中国画的风格。

西方画多反映动态的瞬间画面,惟妙惟肖;中国画多反映静态的瞬间画面,让人看了安静,静有助于养生。

中国画家学习西洋画,画的仍然是中国式的西洋画,只是油彩更丰富了一些。一些西方的现代派、抽象派画风来到中国,刚开始以吸引眼球的标新立异为看点,但是不长时间就销声匿迹了,大多数中国人不喜欢。

西洋画讲究实,一张画满满的,少一点,都还是未完成的作品。中国画则不然,有的一个画面上面只有一棵花草或者是一个小动物,其他地方全是空白,专业术语叫留白。西方山水画以写实为主,中国的山水画以写意为主,中国画的内容大多是作者内心的风景,和实景有差距,在现实中可能找不到原型。

中国画追求养生之美,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标准,就是以静为美。中国画多以静为主题,人物画也多以静态为主题,没有西洋画的热闹。以静为美是中国人养生思维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中国画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把许多动物、植物赋予了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梅花象征高洁、坚强;兰花象征品德高洁,兰花是君子的代名词;竹子象征谦虚、刚直不阿、有气节,坚持自我;菊花象征高雅纯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明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不仅爱画竹子,还喜欢种竹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人们在家里挂上自己喜欢的四君子画,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

中国画里面马是寓意马到成功,仙鹤寓意长寿,老鹰寓意志向高远,鹿寓意禄,猴寓意封侯,鸡寓意吉。不懂得这些寓意,很难看懂中国画。一幅画上面简单的画了一个葫芦和几片叶子,寓意福禄满门,牡丹象征荣华富贵,荷花象征洁身自好,梅花象征高洁、坚强,葡萄寓意多子,桃子寓意长寿,石榴寓意多子和笑口常开,荔枝寓意利等等很多。古人善于在平常中寻找让人心情愉悦的理由,这是中华文化里的养生智慧。中国画的内容也多选取吉祥的题材,让人看着心情愉悦。把普通的事物赋予吉祥的寓意,让人能随时随地找到开心的理由,一些数字也被赋予了吉祥寓意,6和8寓意顺利和发财,车号、手机号带6、8的都很抢手,这也是中国人养生思维的一种体现。

以前许多文人雅士家里有竹园、梅园,富豪家养的更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无锡荣氏梅园,位于无锡市西郊东山、浒山和横山。面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是久享盛誉的江南赏梅胜地,解放前曾是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私家花园,现有梅树5000多株、梅桩2000多盆。人们养的最多的是兰花。在中国种植、销售兰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行业。各地喜欢兰花的人还有兰花协会,定期举办兰花展览,交流养花经验,有人对兰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中国的山水画的人物比例都比较小,人是画的配角,可以说是画的点缀。中国画里面的人物画人数也不会多,且多为静态。西洋人物画的内容大多很热闹,一般人物比较多,人物多为动态,形态各异,细节惟妙惟肖。

中国画和书法是孪生姐妹,每一幅国画上面都要有书法,没有书法的国画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人们在悬挂画的时候还要为画配上一幅书法对联,这样才是完美的艺术组合。

西洋画追求的是真实,中国画追求的是养生。西洋画的著名画家梵高,他的许多画作是在精神病院里面画的,37岁自杀身亡。中国画的画家大多也是书法家,他们的寿命远高于人均寿命。中国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活了93岁,90多岁仍然可以作画。中国画画家的平均寿命也高于西洋画家的平均寿命,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建筑和西方差别很大,特别是宗教建筑。西班牙有一个教堂建了100多年还没有建成,他的造型让看到照片的人都感觉到惊恐,在现场看应该是怎么样的惊心动魄。西方的教堂总是让人有不安的感觉,中国的传统建筑让人产生安静的感觉,宗教建筑更是达到了中国人对建筑的审美极致。中国的传统建筑房顶都是弯曲的,西方建筑的房顶都是直线的,中国人以曲为美。在所有的茶叶生产工序里面都有一道捻揉的工序,把茶叶变的曲曲弯弯,不能改变味道,只为改变茶叶的外观,达到美的效果。

西方建筑的两边屋檐很多形成小于60度的夹角,以教堂的建筑为代表,中国的房檐角度大多是大于90度的夹角。这是中西方的审美差别造成的。说到审美,不能不说的就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线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黄金分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把直线按角度来黄金分割,180X0.618=111.24,得出黄金分割角度是111度,这个角度和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角度是基本吻合的。

许多人不信佛教,也会买票参观寺院,去欣赏寺院的建筑文化。人们戏称在中国旅游是:白天进庙,晚上睡觉。人们会买票进寺庙参观,很少有人会买票进教堂参观,这和建筑的审美有很大关系。

对园林建筑的体现了古人的建筑审美观。北京的颐和园、故宫都是皇家园林,苏州的园林是老百姓建的园林,他们外观很相似,差别主要是大小,皇家园林的气派大一些。一些居民小区、公园也建有亭台廊阁、假山小桥,和园林建筑有相同之处。园林建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建筑,寺庙的建筑也是园林建筑的一种形式,如果把故宫的建筑照片和寺院的建筑照片放在一起,会感觉很相似。

亭子在传统的建筑中独具一格,人们对亭子的喜欢跨越千年不减。对亭子的喜爱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审美观,亭子就是为美而存在的。许多历史故事的发生都和亭子有关系,亭子也因此而千古流芳,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亭子和中华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许多著名的亭子都留有名人的墨宝。长沙的爱晚亭三个字是毛公所书,兰亭更是因为王羲之写的《兰亭序》而闻名天下,成为书法家朝圣之地,醉翁亭更是因为欧阳修的一篇散文《醉翁亭记》而名声大噪。亭子一般都有对联,有的亭子还有诗歌等文化石刻,亭子还是文化的载体。

国画里面亭子也是很常见,特别是山水画,如果有个亭子,感觉画面马上就生动起来。亭子就是风景中最美的点缀,亭子在中国无处不在,亭子的建筑材料各种各样,但是亭子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讲究,亭子的顶部多是勾心斗角。几千年来,亭子的式样没有多大改变。

西方人喜欢穿西装打领带,有的打领结,西方人以此为美,这是西方人的审美观。中国人也喜欢穿西装,但是很少人打领带,打领结的更少,领带、领结影响呼吸不养生,不养生的东西谈不上美,这是中国人的审美观。中国人喜欢围围巾,男女老少都喜欢,因为围巾在冷天保温。

中国人的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美食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人在吃饭的时候看到色彩鲜艳漂亮的美食,心情会更愉悦。西方人喜欢的分子料理、黑暗料理等在中国没有市场,好吃的食物不好看,吃的时候会心情不爽,会影响食欲。

中国人以符合养生的事物为美,让人心情愉悦的事物才符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