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红语的力量
3945200000005

第5章 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毛泽东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年代,为解决敌后根据地物资匮乏问题而发出的一个伟大号召。这一号召很快成为我们党领导下的抗战军民的一个响亮口号。他们依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无比坚韧的意志,最终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后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口号一直流传下来。

(一)

一提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一口号,人们不仅会想起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艰苦岁月,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一种精神,一种解决困难的自我奋斗精神。越是有困难,越是迎难而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一个百折不挠的政党。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我解放区实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实行残酷的“扫荡”和经济封锁,妄图彻底摧毁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也积极推行反共政策,停止了给人民军队的粮饷,加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解放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困难局面。

面对严重困难怎么办?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中共中央发出了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1938年12月20日《新中华报》发表了《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社论,要求各解放区指战员“一面工作一面生产,把工作与生产联系起来”。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会上作了生动而深刻的讲话,他说:“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中央军委根据党中央、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生产自给”和“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于1942年2月向全军发出指示,要求全军各部队做到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开展生产运动。朱德总司令还提出了“屯田”政策。从此,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八路军第359旅,按照党中央的号召,1941年春开赴位于延安南面的南泥湾等地区,在那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的地方实行军队屯垦。第359旅广大指战员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在荒山上开辟了12万多亩土地,把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第359旅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都普遍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在游击区,部队一面分散作战,一面进行生产,实行“劳武结合”,很多游击队员白天耕地,夜晚训练。通过大生产运动,各解放区军民基本上解决了军民的吃饭问题,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的,从而战胜了严重困难的局面,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为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同志也和大家一样,亲自参加劳动。毛泽东,朱德带头开荒种地,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纺线捻纱。张闻天用自己的津贴费购置了镢头和锄,在驻地附近找了一块荒地,一有空就去劳动。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具体制定了自己的生产节约计划,并把它公布在报纸上,让大家监督执行。担任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同志和大家一起担粪积肥时,有几个年轻人嫌大粪臭不愿挑,他就担起担子挑,还风趣地说:“大粪不臭,是香的。”年轻人听了都笑了。陈云解释说:“大粪不是香的?用它去肥田,长出的新鲜蔬菜和瓜果不就变成香的了吗?”党中央领导同志模范带头,有力地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二)

在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阶段,党领导的大生产运动,极大地增强了革命的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过大生产,根据地军民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巍然屹立,并一天天发展壮大,坚持了长期抗战。随着大生产运动的发展,陕甘宁边区农民群众的公粮负担逐年减少,1941年边区政府征收公粮20万石,到了1945年就减少到12万石。按150万人计算,每人平均只负担9升3合。大生产运动还密切了军民关系。军队进行生产,建立了自己的家务,保持了劳动人民本色,侵害人民群众财物的事情不再发生了。特别是通过军民变工互助,大大增强了军民之间的团结,密切了军政关系。部队、机关,学校投入大生产运动,大大地减少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支出。同时,部队物质生活提高了,埋怨政府的事也少了。它密切了官兵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在大生产运动中,人人都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首长和士兵、领导和群众,汗流在一起,大家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它培养造就了大批懂生产、善经营、会理财的经济工作人才,为建国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

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仍然会为中国共产党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感到骄傲与自豪。大生产运动培育出了闻名于世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这一精神成为全党、全军以及全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巨大力量和传家宝。

当年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今天并没有过时,反而应当大力提倡。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突出,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我们应当弘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奋斗信念,克服社会发展的种种困难,为建设一个伟大富强的中国而努力。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

“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毛泽东

多少年来,“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困苦,敢于面对一切恶劣环境,敢于面对一切强大敌人,勇于夺取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胜利。

“愚公移山”, 是一个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寓言故事。它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奋斗目标子孙相继,不畏艰险的感人事迹。

(一)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引用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对其重新诠释,赋予崭新的时代涵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写照。从此,“愚公移山”成为一个红色寓言、一个红色语录,每当人们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就不禁想到“愚公移山”,顿时就有了巨大的力量。

1945年6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自4月23日起至6月11日止,大会历时50天。代表着120万党员的547位正式代表和208位候补代表,聚集在自己所手创的新民主主义根据地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共开大会22次、八个代表团会议及小组会议多次,详尽地听取和讨论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朱德的军事报告、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及党章条文,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问题决议案和新的党章,郑重地、民主地以无记名投票选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44位中央委员和33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了新的全国领导机关。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在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最盛大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6月11日的闭幕式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愚公移山》闭幕词,其中的内容十分经典,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不懈奋斗的精神。毛泽东说:

大会闭幕以后,很多同志将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将要分赴各个战场。同志们到各地去,要宣传大会的路线,并经过全党同志向人民作广泛的解释。

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二)

事实证明,依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挖掉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这两座大山,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事实胜于雄辩,“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获得革命事业胜利的法宝。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发表60多年来,愚公移山精神穿越时空,始终鼓舞和激励着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奋斗不止。“愚公移山”集中而形象地体现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奋斗、敢于牺牲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愚公移山精神凝结着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精神,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愚公移山精神激励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把中国引向光明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从而感动了上帝——全中国的人民大众,他们满腔热情地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起奋斗,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从而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始终秉承愚公移山精神,不断艰苦奋斗,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大更多的胜利!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

—毛泽东

长久以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句响亮的口号。这句口号深入人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是我们能够建立新中国,实现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

(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这句口号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发展革命事业的重要方针,它让中国人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推翻旧社会,建立一个新社会的。在那个贫穷、物资匮乏、内外交困的特殊困难年代,这一口号犹如沙漠中的绿洲,给人民以希望。最终,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正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目标。

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伟大胜利。中国革命力量空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已达120多万,觉悟和组织程度大为提高,党已成为有丰富斗争经验的成熟的党。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第一次尝到了反帝斗争大获全胜的甜果,反独裁求民主、反内战求和平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但是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个严峻现实,美蒋日伪出现大合流,千方百计篡夺抗战胜利果实。

以上形势使中国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动向:第一,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为国内阶级矛盾所取代,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已成为国内主要矛盾。两种命运与前途面临着大决战。第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内战的决心更为迫切,只是客观上还有很多困难。第三,在内战尚未爆发的情况下,人民中间对美蒋的反动性认识不清,抱有幻想。民主党派也幻想走第三条道路。共产党内也有人或对全面内战的危险认识不足,或认为美蒋力量强大对内战存有恐慌心理。

显然,彻底揭露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方针,统一全党认识,使全党全民树立打败美蒋反动派的信心,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就成了关系革命成败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正是在这重大的历史关头,毛泽东于8月13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重要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深刻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预测时局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我们党关于争取和平发展和准备革命战争的方针,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和胜利之路。

针对一些人迷信武器,不相信人民群众力量的错误认识,毛泽东在这个《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演说中,提出了著名的“自力更生”的方针。他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

从此“自力更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斗争口号。这个口号后来演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或“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等口号。

(二)

紧紧扼住命运咽喉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曾经说:“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的确如此,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终身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口号就很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精神,一种带领中华民族取得无数胜利的精神。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立足于世界强林之中,必须要有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古语有云“求人不如求己”,中国的问题还是要自己来解决,中国的建设还是要中国人自己奋发图强来建设。今天,我国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善了,但是,我们仍不可忘记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不能丢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不论我国步入了小康社会还是富裕社会,艰苦奋斗的精神都不能少。我们的前头还要面对很多困难,还要经受很多困难,因此,还需要我们不断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们始终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念,铭记革命前辈们的奋斗历程,感悟中华民族的艰辛奋斗史,继往开来,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富强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名言出自毛泽东之口,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它一下子擦亮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眼睛,使他们看到了武装斗争是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途径,也是唯一的一条途径。

(一)

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经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武装,是无法实现广大劳苦大众求翻身,求解放,推翻旧世界的需求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要流血牺牲的。要彻底地解放劳苦大众,共产党人只能建立自己的武装,发动人民群众与反对派作斗争。这样中国革命才有希望,才有前途,才能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毛泽东在“八七会议”提出来的。毛泽东清楚地意识到,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没有救世主可以将幸福送给中国人,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治中国的病,不顾中国国情,照搬西方的公式,只能将中国越弄越乱,越搞越坏,结果只有死路一条。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旧俄租界一栋小楼里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武装暴动和土地革命的方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七会议”。

1927年8月上旬,汉口闷热得像个蒸笼,国共刚破裂后的政治气氛更令人几乎窒息。此刻,周恩来、李立三等人已到南昌组织暴动,已转入地下的中央机关由瞿秋白、李维汉等人主持,共产国际新派来的代表罗明那兹代替鲍罗廷担任指导。面对国民党开始“清共”屠杀,此前习惯于国共合作的一些共产党组织和党员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为统一全党思想,中央决定召开一次会议确定新方针。

经过紧张的筹备,1927年8月7日,会议正式开始。由于代表不齐,不能称之为“中共中央全会”,也不能称之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历史上便称“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简称“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由临时中央常委李维汉主持,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做报告并由瞿秋白翻译。莫斯科新的指令中指出,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是因为知识分子的“动摇性”,因此必须加强中共领导层的工人成分。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苏兆征、王荷波、向忠发、顾顺章等工人出身者当选政治局委员。

八七会议选出的临时政治局,实际上仍由知识分子瞿秋白、李维汉主持。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张国焘等人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在会上,毛泽东发言非常踊跃。罗明那兹做长篇报告后,毛泽东首先发言,慷慨陈词,批评了过去的中央在对待国民党和工农运动等问题上的错误。

他还就最紧迫的军事问题说了一段令后人赞叹的真知灼见:从前我们骂国民党“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提出这个重要论断,是从大革命时期党未重视建立军队而招致失败的血的教训中取得。这一论断一经提出,就成为指导今后党的行动的纲领,产生了无比重大的意义。

仓促举行的“八七会议”虽有局限和不足,却向共产党人指明了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大方向。

会后几天,毛泽东带着杨开慧秘密回长沙,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9月上旬湘赣边便出现了“霹雳一声暴动”的场面。张太雷则赶往广东领导暴动,王荷波、蔡和森等则去北方组织暴动……一时间,中华大地上群雄并起,燎原星火在各地点燃。虽然此时距到达胜利的目标还很远,然而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全党达成共识的观念指引下,八七会议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走上了夺取全国政权的征途。

(二)

从八七会议召开的情况来看,在当时,要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要给劳苦大众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光靠一张嘴或者一支笔是远远做不到的。因此,毛泽东深刻地指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沉重教训,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领导和掌握人民武装并进行斗争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解放劳苦大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得想尽一切办法来实现它。大革命的失败无疑给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泼了一盆冷水,中国革命为什么屡次失败,即使偶尔有几次胜利,其胜利果实也很快被反动派所窃取。究其原因,是因为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武装。鲜血和失败无情地告诉共产党把革命寄希望于反动派是没有出路的。没有武装就没有话语权,就没有解放劳苦大众的资本。革命并不是改良,而是斗争,一个没有武装的党在革命中是没有力量的,从而也不可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海,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口号提出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民军队,并且使这支军队不断发展壮大。正是依靠这支军队,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围剿,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最终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可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十分正确的。

历史证明,只有通过枪杆子才能改变现状,只有通过枪杆子才能让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只有通过枪杆子才能够推翻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改变中国人的命运,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

—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脍炙人口的名言,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提出来的。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数万革命的仁人志士遭受牺牲,革命形势处于严重低潮。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毛泽东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高瞻远瞩的论断,一下子擦亮了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眼睛,从而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坚定了对未来革命胜利的信心。

(一)

革命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许多波折,也会面临重重困境。大革命之后,国民党反动派试图将中国共产党扼杀在摇篮里,中国共产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进入了低潮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广大人民群众就将中国共产党当做救世主,希望在党的带领下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实现当家作主。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让人民群众对前途充满失望。同时党内的部分同志也对革命前途认识不清,充满悲观心理。

革命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无产阶级战略家的气魄,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个特殊年代,毛泽东这一著名论断不知安定了多少党内同志和革命者的心,使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

1927年,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将捕杀共产党人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之多,全党党员人数由中共五大时的57900多人锐减到10000多人,革命的主要力量大为削弱,工农运动走向低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虽然如此,共产党人却并没有被严峻的考验吓倒,他们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十年内战时期。

但是党内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对时局存在错误的估量,对形势产生悲观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1929年年底,这种情绪依然在党和军队内蔓延,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在一部分人中散发了一份对红军前途究竟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信。

面对这些会影响中国革命前途的错误认识,随着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给予了答复,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这封信就是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在信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异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并且指出,要判断中国政治形势,需要认识四个要点。(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二)大革命剩下的革命力量的发展将是很快的,将具有“星火燎原”之势;(三)对反革命力量也要从本质上去估量,切不可产生政治上的盲动主义或悲观主义;(四)不可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将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

毛泽东又充分分析了帝国主义相互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帝国主义和它们本国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发展。指出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一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促使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产生军阀混战,促使赋税加重,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日益明显。而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更加深刻化。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毛泽东科学地、坚定地指出:通过认识这些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向前的发展,就知道了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了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在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证实了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二)

在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求翻身,求解放,渴望推翻旧世界。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局势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精辟的论断和形象的比喻,为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人民群众对于革命前途的信心。从此之后,工农武装割据使广大人民政治上得到解放,经济上得到翻身,使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的论断是多么的科学。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历史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烧掉了一个旧社会,建立了一个新社会。

如今,我们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道上。事情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地前进,我们党和国家现今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仍面临不少困难。面临困难和波折,有些人开始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这是要不得的。温家宝总理曾说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确如此。在革命的那个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困难与现今相比不知艰险多少倍,困难多少倍,但那时的革命前辈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和信心,硬是在艰难困苦中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我们应当像革命前辈们学习,对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