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沃伦·巴菲特的脑子赚钱
3951000000007

第7章 沃伦·巴菲特投资智慧三 (2)

“市场先生”也有克服不了的缺点,他极其敏感,情绪极不稳定。在有些日子里,“市场先生”情绪高涨,眼中只看到公司未来的光明,这时他就会不断地提高买价,希望从你手中买到股票;而在另外一些日子里,“市场先生”情绪低落,只看到公司将来的困难重重,彼时他会报出很低的价格,希望尽快脱手。

一言概之,“市场先生”是我们在股票投资过程中虚拟的、亦是唯一的交易对手。他时时刻刻都在,情绪敏感并容易波动。

“旅鼠投资”同样出自格雷厄姆之口,我们先从他所讲的一则寓言开始说起。

一位石油勘探者死后准备进入天堂,在天堂门口圣·彼得拦住了他,对他说:“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你虽然有资格进入天堂,但是天堂里面分配给石油勘探者居住的地方已经满了,我没法给你安排住所,所以你进不了天堂。”这位石油勘探者听完后想了一会,对圣·彼得说:“我能否进去跟那些住在天堂里的前辈们讲一句话?”圣·彼得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这位勘探者就跑到天堂里面大喊一声:“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话音刚落,天堂里所有的石油勘探者都蜂拥着跑向地狱。圣·彼得看到这种情况大吃一惊,然后他邀请这位勘探者进入天堂居住,因为此时天堂已经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他了。没想到这位石油勘探者迟疑了一会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去地狱吧。”

这种现象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旅鼠投资”,他指出市场中的大多数投资者就像自然界中的旅鼠一样,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是受市场情绪的左右,不断地追逐市场趋势。现实中,每当有第一只旅鼠冲入海中时,便会有接二连三的旅鼠跟风而上,不问缘由地跳入海中。在中国,“旅鼠投资”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羊群效应”。

巴菲特把投资变成了他和“市场先生”之间的博弈,尽管每次博弈的过程都很漫长,但情节却非常简单:巴菲特摸透了“市场先生”的脾气,耐心地等他犯错,然后趁机从中获利。

巴菲特坚信“市场先生”一定会犯错,他说:“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那么我只能去乞讨了。”巴菲特有这种自信,是因为“市场先生”其实是股市中所有股民的汇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情绪容易被影响,他们让“旅鼠投资”的悲剧一次次地在市场中上演。

睿智的巴菲特以“市场先生”为对手,反其道而行之,他说:“‘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向导。”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股市牛气冲天,越南战争把股市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道琼斯指数直奔千点大关;到了1969年,伴随着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整个美国更是疯狂到了顶点,当时社会经济增长率出奇地高,股市持续地走牛,整个华尔街陷入了一片疯狂。

投资者的“贪婪”占了上风,“市场先生”只看到前途一片光明,不论当时的股价有多虚高,他都相信能够再创新高,不断地报出疯狂的价格。

首先得到“市场先生”青睐的是电子类股: 美林银行买进市盈率为39倍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股票,宝丽来则一路推动施乐股价使其市盈率达到50倍……

接着,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又掀起了一轮并购潮,而每一次的并购都给了股价一个上涨的理由。基金经理们频繁地从一只股票换到另一只股票,不知疲倦地追逐着市场中一个又一个的热点。

此情此景,是否让你想到了2007年的中国股市?是的,当时的美国股市就和2007年的中国股市一样,刚刚进入青春期,精力充沛,情绪高昂。

然而身处疯狂年代的巴菲特却开始感到不安,而且是极度的不安,因为他发现已经找不到自己认为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不安的巴菲特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关于1929年经济危机的剪报,时时提醒自己: 上帝欲使人毁灭,必先使人疯狂!

他感到泡沫最终一定会破灭,他告诉自己:“我一定要避而远之。”

经过一番冷静思考,1969年5月,巴菲特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他决定结束投资合伙关系,宣布隐退--这一年里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进行清盘工作。

巴菲特的决定搞得当时的合伙股东们目瞪口呆,许多人失落而且愤怒。他们认为巴菲特的脑子坏掉了,打电话质问巴菲特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重仓高科技或电子类的股票,为什么要清盘!

但是巴菲特并没有被他们所影响,他很淡定地回应他的合伙人: 现在整个华尔街投机风气正浓,这些高科技、电子类股票也许会继续上涨。但是他“确信”自己不能把握这些机会,也不想去尝试。

后来的事实很快证明了巴菲特的正确性:1970年年初,美国股市始现踉跄之势,之前被热炒的股票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猛跌。同年5月,股票价格相比1969年年初时几乎下降了50%。

之后的几年,成功逃顶后的巴菲特看到了“市场先生”的过度恐慌,发现众多股票给出的报价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他意识到投资机会又出现了。于是巴菲特开始不断地增持和购买那些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国运通(AXP)和华盛顿邮报(WPO)。

巴菲特与“市场先生”的精彩博弈

【标签】 巴菲特 “市场先生” 博弈 战胜

1987年10月19日,一个黑色的星期一。

突如其来,祸从天降!

在没有任何负面消息的情况下,当天道琼斯指数暴跌508点,跌幅高达22%。混乱中,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股票被毫无缘由地抛售。

次日,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于开盘前一个小时发表了如下简要声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其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今日重申,它时刻准备发挥其清偿作用,以支撑美国的经济和金融系统。”

这一次,巴菲特又躲过了一劫。

1987年之前的美国股市,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牛市,从1984年至1986年,美股持续大涨,累计涨幅2.46倍,道琼斯指数首次站上2500点。

巴菲特并非神仙,他并不能预料到“黑色星期一”,但是和20世纪60年代的那次一样,巴菲特再次看到了“市场先生”丧失理性的疯狂,所以他再度选择了清仓。不过这次他并没有选择空仓,而是留下了一些他认为值得永久持有的股票,比如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

从1985年开始,巴菲特就大幅度减持手中的股票,他的助手回忆说:“(巴菲特的)命令很明确:‘把一切都卖掉’。”

在大跌之后的1988年,巴菲特开始了他最为著名的一次投资,大举买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1989年他又继续增仓,前后一共买入13亿美元。在此期间,他还大举买入吉列公司的可转换优先股。仅仅是这两只股票,日后就为巴菲特带来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利润。

“市场贪婪时他恐惧,市场恐惧时他贪婪”,巴菲特战胜了“市场先生”。

2008年,巴菲特又和“市场先生”进行了一次博弈,而这一次,就是至今还让我们谈虎色变的次债危机。

在次债危机发生之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巴菲特大举减仓。这是因为从2001年开始,巴菲特就已经开始降低股票仓位同时提升现金比例。到2007年年底,巴菲特旗下公司的股票仓位并不高,只占总资产的27%,远低于公司股票仓位的历史平均水平,而且另外还持有24%的现金及固定收益证券(约662亿美元)。也就是说,从21世纪初开始,巴菲特就已经开始了和“市场先生”的新一轮博弈。

到了2008年次债危机爆发后的下半场,巴菲特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对股市进行投资。

2008年4月29日,美国糖果企业马尔斯以合计230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了口香糖生产商箭牌糖类有限公司。在这笔交易中,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为马尔斯提供了44亿美元的贷款,而且还承诺将在合并交易完成后出资21亿美元收购部分箭牌的股权。这是巴菲特在次债危机之后的第一次出手。

同年7月10日,巴菲特又向陶氏化学公司提供了大约30亿美元的融资,帮助它完成了对总价值达153亿美元的罗门哈斯公司的收购。

2008年9月23日,巴菲特宣布将向美国老牌投行高盛集团注资50亿美元以助其渡过金融危机,作为回报,他将获得等价值的高盛优先股,股息率为10%。仅仅一周之后,巴菲特再次出手,斥资30亿美元认购通用电气公司的优先股。

本轮战役的最高潮发生在一年后的2009年11月,巴菲特宣布将以“现金+股票”的方式收购美国第二大铁路运营商北伯林顿铁路公司。收购完成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还将承担北伯林顿铁路公司原先100亿美元的债务,整笔交易的总金额高达440亿美元,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截至2011年,巴菲特和“市场先生”的这一轮博弈还未分出胜负,相比之前已经在危机中倒下的雷曼兄弟、花旗银行等金融巨头,“奥哈马圣人”早已向世人再一次展示了他神奇的一面。也许5年之后,次债危机又将成为巴菲特的又一场经典战役。但是在国内,一批早先出海的基金经理却已然“壮志未酬身先死”。

2005—2008年,A股市场进入了青春期,中国股市进入了青春期,股指从最低时的998点一路上涨到最高时的6124点,不少乐观者开始鼓吹“万点论”。在这轮大牛市的鼓噪下,国内的一些基金经理对股市产生了盲目的乐观性,甚至总结出了“每次下跌都是抄底机会”的结论。

而那个时候的美国股市却已经进入了更年期,次债危机从2008年年初华尔街投行贝尔斯登“猝死”开始彻底爆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青春期的基金经理遇到了更年期的美国股市,他们不仅丝毫没有感受到暴风雨的来临,还以为这是另一次的抄底机会。面对股市的下跌,他们毫不犹豫地下单、买入、再买入!

最后的结果不再赘述,首批出海的四只股票型基金净值最低时下跌超过70%,截至2010年年底,还是没有任何一只基金回本。“青春期”的国内基金经理们,在海外“更年期”的“市场先生”面前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