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务工作全书(上)
3952800000064

第64章 政府机构配套改革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们文化消费观念的改变、社会需求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长期被冷落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如鱼得水,发展势头迅猛,而代表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雅文化艺术,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国家除了在舆论导向方面加强主流文化的宣传外,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高雅文化艺术的政策,鼓励各类文化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能代表时代水平的民族文化精品,并从政策上、资金上予以倾斜,使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卫生事业单位改革

医疗卫生事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人口的质量,在各项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卫生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各类医疗机构、卫生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卫生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社会的需要,与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卫生事业,基本上由国家所垄断、包揽,所有制形式单一。据统计,新中国初期全国卫生从业人员共61.3万人,其中私人开业者达48万人,占总数的78. 3%。1990年,卫生从业人员共490.6万人,私人开业人员只有16.3万人,占总数的3.3%。另外,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缺乏活力,没有多少自主权。卫生行业本身结构不合理,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较为突出,与城市相对较发达的卫生事业形成反差。例如,全国工业及其他部门拥有全国1/3的卫生人力,1/4的床位,3/5的卫生保健机构,而服务覆盖面仅占人口的1/10。预防保健水平整体较低,满足不了社会需要。如全国个体食品商贩近2 000万人,街头食品卫生合格率不到20%,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扩大医疗机构的经营自主权,鼓励工矿企业、机关等的医疗机构向社会开放,并对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实行差额补贴的资金供给政策。二是大力倡导社会力量办医,以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事业的多层次需求。与此同时,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加强对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管。三是加强预防保健事业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预防保健事业的水平。对从事预防保健的机构,国家继续实行全额拨款的资金供给制度。四是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五是加强农村基层卫生设施和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并组织持久的城市送医下乡活动。六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本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建立起覆盖城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的基本医疗服务体制。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据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年末,中国卫生行业的法人单位共计155773个,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71倍;与1977年相比,增长了1.4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卫生单位数量更是以超过50%的年增长速度增长,其中2002年与2003年的年增长速度已分别达到84. 54%与74.57%。

三、地方改革

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是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同时他们又是改革的探索者——地方政府的一些改革措施、改革探索有时会反过来促进中央改革政策的制定。

现介绍几个较有典型性的地方政府事业单位改革状况:

(一)深圳市

做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尖兵,深圳市的事业单位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2005年10月,深圳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市委组织部、编办、改革办、财政局、人事局、国资委、社保局、法制办等多个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编办、改革办为日常办事机构。

按照工作部署,改革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第二步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改革前期,事改办组织力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研究对策的基础上,形成了《深圳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及《深圳市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深圳市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分流安置办法》和《深圳市事业单位转企社会保险有关问题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

2006年7月7日,深圳市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深圳市对市、区两级l900多家事业单位按其职能进行了梳理,把不具备“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交给市场,把具备“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还原本色,由政府财政提供保障。实现政府职能归位,不应由政府提供的服务从现有事业单位剥离,交给社会去做。改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凡是可以通过采购提供的公共服务,在不影响该项服务稳定供给的前提下,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办法,用市场化的方式组织生产和供应,降低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准确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型是分类改革的基础和突破口。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立足现状、着眼规范,参考中编办的分类方法,深圳市将事业单位划分为监督管理类、经营服务类和公共服务类三大类。同时,根据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功能和特点,深圳市又将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分为经营开发类和中介服务类,将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分为纯公共类和准公共类。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确定不同的改革方向,按各自的目标分别推进。

截至2006年年底,深圳市第一阶段的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改革已基本告一段落。该项改革将深圳市518家市属事业单位转为企业124家,撤销27家,纳入行政管理序列28家,保留339家。此外还将行政事业单位所办的270家企业划转国资系统。

2007年10月26日,深圳市又宣布将进行“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这一轮改革涉及的内容包括:

1.取消行政级别,转为按岗位级别和绩效管理。

2.市属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取消“按人头”下拨的方式,实行“以事定费”

的方式。

3.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在事业单位中推行以理事会(或管委会)为核心,决策权利机构、管理执行机构与监督约束机构相互分离制衡的现代运作模式。

4.仿照西方国家先进管理模式,推行法定机构试点。

5.深化市政公园管养体制改革,撤销现有17家市政公园和林场的单位建制,在全市设立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统一履行公园管理职能。

6.整合全市政府检测机构,撤销现有区、街道级设立的检测机构。

7.调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关政策,确定事业单位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类分级进行聘用。

本次改革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具体时间为从启动到2009年上半年,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深圳市的本次改革在继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思路基础之上,进一步触及到资金管理、岗位人事、机构调整等深层次领域,使事业单位改革有了实质性进展,也将对其他地区的同类改革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江苏省

江苏省的事业单位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结合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包括: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脱钩改制;应用性科研机构转企改制;高校、中专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后勤服务社会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业的资源整合等。

二是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进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调整管理体制,精简办事机构,压缩人员编制。

三是结合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主要是对行政管理类、社会公益类、生产经营类等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改革。

截至目前,江苏省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南通、盐城两市作为中编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率先进行了事业单位改革。2004年以来,苏州等市也分别出台了

《关于深化市属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对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力度。

第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展开。江苏省13个省辖市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均有实质性进展,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5市基本完成了市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第三,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改革迈出步伐。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省属26家应用型科研机构2002年基本完成了改制任务。全省187家市属科研机构改革也取得突破。苏州、无锡、常州、南通、连云港5市的60家开发类科研机构已基本完成改制工作,形成了事业和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保障、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三节 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的看,还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过去的改革实践看,事业单位改革大多是与党政机构改革同步进行,始终未能走出适合于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新路子。近两年来,中央为了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又相继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应该说,目前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如何把中央制定的一些改革政策落到实处,付诸实施。

十一届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后,伴随着以“大部制”为代表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正式启动,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实际上就成为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这几年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对今后的改革发展有以下建议:

一、正确认识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找到事业单位新的角色定位

目前很多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仍然是一种消极应对的姿态。一些地方把事业单位作为行政单位人员分流的蓄水池,政府改革中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推到了事业单位这边,行政编制不够就搞事业编制,导致事业单位改革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最后搞成了数字游戏。因此,正确认识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非常有必要。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绝不是为了简单的人员分流,而是为了给整个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必要支持,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同时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事业单位是汁划经济下的产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事业单位将如何找到自己新的角色定位,这是决定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并不一致,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四类:“国家社会组织论”、“非营利组织论”、“现代事业制度论”以及“公务法人论”。国家社会组织论认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基本方向,即政事分开,推进社会化进程”;非营利组织论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模式包括六个内容:提供公共产品、组合社会资源、享受优惠政策、吸收志愿人员、构筑法律支持、实行科学管理;现代事业制度论认为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现代事业组织与现代事业制度;公务法人论认为我国事业单位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务法人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由国家依法设立、具有特定的行政目的、提供专门服务的公益组织,应当将学校等事业法人定性为公法人的组成部分之一即公务法人,将事业法人与其利用者的关系界定为具有行政法律关系性质的特别权力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参考国际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思路改革我国事业单位。

我们认为,上述意见都值得参考。但关键是不能把事业单位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来考虑,在设计今后事业单位角色定位的同时相关的制度建设必须跟上。国外的非营利组织之所以蓬勃发展,与其健全的外部制度环境与严格的内部制度规定是密不可分的,它在财政制度、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福利保障制度、监管制度等方面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均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以分类改革为主导,积极进行改革探索2006年事业单位分类试点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无论从目前的中央文件精神还是各地的实践来看,这种改革都将作为今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流模式延续下去。各地应该参照国家发改委和中编办划分标准,把事业单位划分为三大类型--社会公益类、经营服务类和行政支持类,对事业单位进行重新定位、甄别排查,确定各自的改革方向。

2005年7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成立了“公共服务委员会”,统一把公益性和半公益性事业单位纳入其旗下,管理人、财、物。公共服务委员会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事业单位,而是一种政府特设机构。尽管其实际效果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但这种做法不失为探索事业单位改革的有益尝试。在坚持“分类对待”的大原则下,应当鼓励各地根据当地情况积极探索改革的具体方式、途径。

三、创新机制,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事业单位改革,一方面要通过分类改革优化事业单位的整体构成,另一方面,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单位也要从自身人手,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自身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