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①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②,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③,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④,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⑤?
【注释】
①《花阉词选》评为“奇俊”。②古人于卯时饮酒称“卯酒”,亦名“扶头酒”。白居易《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一榼扶头酒,澄泓泻玉壶。”贺铸《南乡子》:“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扶头”原意当为醉头扶起。“扶头酒”是一复合的名词。宿酲未解,更饮早酒以投之,所用只是较淡的酒,以此种饮法能发生和解的作用,故亦以“扶头”称之。或自饮,或待人侑劝,且有作为应酬者,以扶头倩人也。酒薄却云易醉者,乃重饮故耳。引申之,即无宿醉,仅饮早酒,亦曰“扶头”。如上引白句,固未必重饮也。易安此句当亦然。又如下录《声声慢》云云,只是三两杯淡酒而已,非有宿酲,文义自明。③即《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意,这里不借助辞藻,措语比那首更工。④“引”,发生。《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⑤结句开朗,另转一意,不为本题束缚。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①,莫分茶②。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③。终日向人多醖藉④,木犀花⑤。
【注释】
①豆蔻辛温,能去寒湿。下云“莫分茶”,因相传云茶助湿,故忌之。“熟水”,从明刊本《花草粹编》,乃芳香饮料之一,见《事林广记》等书。《事林广记别集》卷七“造熟水法”云:“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煎衮(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又“豆蔻熟水”条云:“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易安所云,盖此类也。②意是不沏茶喝。将茶叶制成小饼,擘开用之。唐时煎烹,后改用沏。“分茶”亦云“布茶”,是沏茶的一种技巧,屡见于宋人书中,如曾幾、杨万里诗,向子、陆游词,蔡襄《茶录》,王明清《挥麈余话》等。有所谓“回环击拂”,所饮盖仍是浓茶。古今事异,其详难知。易安此句,译以“不沏茶”,或近之。③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佳”叶麻韵,近代音。④“醖藉”,同蕴藉,含蓄宽容意。⑤“木犀”俗写做“木樨”,即桂花的别名。木犀并非古时所谓桂,但久已混同。如杨万里《木樨花赋》云:“亦不知其名,而字之曰桂。”木犀所以得名,孙少魏《东皋杂录》云:“以其文理黑而润,殊类犀角也。”宋无名氏《爱日斋丛钞》引杨万里《木犀诗》:“系从犀首名干木,派别黄香字子金。”(以上各文俱见《茶香室四钞》卷二十八引)词末特提此花,表示作者的爱好,当为纪实。又北宋时,黄庭坚与和尚有一个关于木犀香的故事很有名。其事在李清照作词以前,是否会引用却亦难定,节录备考。释晓莹《罗湖野录》卷一:“太史黄公鲁直,元祐间丁家艰,馆黄龙山,从晦堂和尚游……晦堂因语次,举‘孔子谓弟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于是请公诠释,而至于再,晦堂不然其说,公怒形于色,沉嘿久之。时当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乃曰:‘闻木犀香乎?’公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尔。’公欣然领解。”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①。
【注释】
①上片措辞轻淡,意思和平。下片说故乡之愁,一时半刻也丢不开,除非醉了。又说,就寝时焚香,到香消了酒还未醒。醉深即愁重也。意极沉痛,笔致却不觉其重,与前片轻灵的风格相一致。
南歌子
天上星河①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②。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③。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④时。
【注释】
①“星河”,银河,到秋天转向东南。②“何其”之“其”,语助词。见前苏轼《洞仙歌》注⑧。③“翠贴”、“金销”云云,用金翠的莲藕花样做衣上的装饰,为下句“旧时衣”的形容语。④《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旧家犹言从前,家为估量之辞。”其所引例中即有本句。
永遇乐
落日熔金①,暮云合璧,人在何处②。染柳烟浓,吹梅笛怨③,春意知几许④。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⑤。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⑥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⑦。铺翠⑧冠儿,撚金雪柳⑨,簇带争济楚⑩。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①“熔金”,状日光。杜牧《金陵》:“日落水浮金。”李德裕《重忆山居》六首之二《泰山石》:“沧海似熔金。”廖世美有《好事近》词:“落日水熔金。”未必为此句所本,亦可互参。②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碧”,青玉,名词;“碧云”之“碧”作形容词。“璧”字意近之,不必青色。王安石《东阳道中》:“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与此首联相似。③《乐府杂录》:“笛者羌乐也,古有《落梅花》曲。”④“几许”,多少,意重在少,言春意尚浅。参看前录欧阳修《蝶恋花》注②。⑤这里“次第”,用法与下《声声慢》的“次第”稍有不同,言转眼恐有风雨(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今值元宵喜晴,岂可虚度,反跌下文“辞谢”、“不出”意。⑥“中州”,汴京。⑦以元宵佳节为重。三五本指望日,见《礼记》。古诗“三五明月满”。这里指正月十五日。⑧用翠鸟羽毛做装饰,“铺翠”似即后来的贴翠、点翠。
⑨《宣和遗事》前集“元宵看灯”:“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少刻京师民有似雪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雪柳以缯楮为之(见《岁时广记》卷十一)。撚金者,加以金饰。参看下卷辛弃疾《青玉案》注⑥。⑩“簇带”,犹言插带,宋时俗语。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说茉莉花:“妇人簇带,多至七插。”“济楚”,齐整。今安徽语曰“俏楚”,盖声音之转。“见”,语助词。“怕见”,犹云怕得或懒得(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
声声慢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④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⑤。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⑥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⑦,怎生得黑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⑨,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多用叠字,亦暗含本意。今录本的文字句读,从张惠言《词选》。②用许多叠字,前人多赞美之,宋人已然,见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称为“公孙大娘舞剑手”,“创意出奇”;后来亦有评为并非高调者,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评价太高,或不必恰当。但这叠字,看来像白话,实“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说见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③“将息”,犹现在说“将养”、“休养”。④“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前录《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⑤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⑥“憔悴损”关合人和菊花,即《醉花阴》词“人比黄花瘦”意。⑦在“独自”下分逗,意较好,从张氏《词选》。倒装句法,犹言独自守着窗儿。⑧“黑”字韵,《贵耳集》卷上称为“不许第二人押”,虽属过当,却是下得险而深稳,殆即作者自谓“险韵诗成”耶?⑨“这次第”,犹言“这情形”、“这光景”。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①,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②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③舟,载不动,许多愁④。
【注释】
①意不过风吹落花,却先说风住,再说尘香,而花已尽,一句三折。②浙江金华有永康、东阳二水合流,叫双溪。作者晚年避兵金华,时在1134年以后。③“舴艋”,小舟,见前张先《木兰花》注②。④下片以舟轻借喻愁重,用笔轻妙。后来元曲《西厢记·秋暮离怀》:“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与此意同,却是另一种写法了。
蔡 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政和五年上舍。有《友古词》。
长相思
村姑儿①,红袖衣,初发黄梅②插稻时,双双女伴随。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注释】
①“儿”字在支韵,读如“倪”,与“衣”叶韵。今南方仍有此音。
②梅子黄时。
曹 组
曹组,字元宠,阳翟(今属河南)人。宣和三年进士。其词在北宋末颇盛传。有《箕颍集》已佚,今有《箕颍词》辑本。
卜算子
兰①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②。幽径无人独自芳③,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⑤。
【注释】
①见《阳春白雪》卷四。又见辛弃疾《稼轩词》丁集,而文字稍异。②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③《荀子·宥坐》:“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淮南子·说山训》:“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④梅花虽亦高品,它尚有寻芳的伴侣,反衬兰花的寂寞。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之三:“巡檐索共梅花笑。”⑤这两句形容兰花香味,极工,亦补足上文“非以无人而不芳”意。
品 令
乍寂寞。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窗儿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①两叶落。独倚屏山②欲寐,月转惊飞乌鹊③。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着④。
【注释】
①“一叶落”见上卷柳氏《杨柳枝》注①。②“屏山”即屏风。亦称“小屏山”,屡见《花间集》,参看上卷温庭筠《菩萨蛮》之一注①。③用曹操《短歌行》语。④结句口语流美。“贤”,第二人称的敬语,略如现在说“您”,而口气较轻,不适用于尊长。
朱淑真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钱塘人。有《断肠词》。传为朱熹侄女,又说与曾布妻魏夫人为词友,两说时代不合,未知孰是(见刘毓盘《词史》)。
减字木兰花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①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②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③,剔尽寒灯梦不成。
【注释】
①《诗·郑风·萚兮》:“倡予和女。”“酬”即和也。②“著摸”,撩惹,沾惹,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③“仍”,因也,重也。
清平乐
恼烟撩露①,留我须臾住。携手②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③。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注释】
①“恼”亦撩惹意,见前苏轼《蝶恋花》注②。这里指荷花,含烟带露,光景绝佳,可留人稍住,却说“恼”、“撩”,犹言春光无赖,总是情怀不惬。②看下文“随群”句,这里当是和女伴携手。下文“分携”即承此。③这几句仿佛唐人小说《莺莺传》所谓:“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虽说得很轻淡,而怀人之意却分明。一本作“和衣睡倒人怀”,句劣,非。
又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①。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②。倩③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④。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⑤。
【注释】
①意谓去得迅速。用笔亦跳脱。贾岛《三月晦日寄刘评事》:“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劝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不独这句用贾诗首句,即全篇之意亦与之略同。②上片押入声韵,声情高亢。结尾倒插一句写景。如把“绿野”这句放在开头,就显得平衍了。③“倩”,叫人代为。音“请”,去声。④城楼定时击鼓,为城门坊门启闭之节。每日击二次:五更三筹击后,听人行;昼漏尽击后,禁人行。每次击数百下,曰冬冬鼓。如白居易《城上》:“城上冬冬鼓,朝衙复晚衙。”孙洙《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是唐宋时均然。⑤三月三十夜,才是春光的最后一霎,所以要“寄语春宵”、“临歧嘱付”,却说得委婉,亦贾岛诗中后二句意。
无名氏
御街行①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②,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③,门外梧桐雕砌,请教④且与⑤低声飞过,那里⑥有人人⑦无寐。
【注释】
①此词见《花草粹编》卷八,其时代作者皆不详。《钦定词谱》卷十八:“《古今词话》,无名氏词有‘听孤雁,声嘹唳’句,更名《孤雁儿》。”是《孤雁儿》即以本篇得名。《梅苑》卷一有李清照“藤床纸帐朝眠起”一词,亦名《孤雁儿》。如《梅苑》所录为李氏原题,则此词当在易安以前;但不能确定,故仍附于本卷之末。词述客居远方,怀念家中,题材亦平常,而意境作法都很新颖。下句以长句作具体详细的描写,有小说、散文意味,且开金元曲子风气。②“嘹唳”,指清亮的声音。③这里的“红楼”,重在写实,不必与上卷韦庄《菩萨蛮》注①所述相同。④“教”,早年的诗词小说中每作“交”,读平声。请教即是“教”,下一“请”字,更要婉转一些。“请教”二字联文,犹言“放教”。张相说:“放,犹请也。”(参看《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与今语不同。⑤这里八字为句。若依调,当在“与”字下逗点,四字两句。“且”,姑且,暂且。“与”有对待意。这里如译作现在的白话,即请你姑且对她怎样怎样。⑥《词谱》卷十八《御街行》六体之中,最后一体即录此词,并云:“后段结句,减去二字,即范(仲淹)词体,此亦歌时衬字也。”“那里”二字是衬。⑦“人人”屡见欧阳修、晏幾道、周邦彦诸人词中,犹言“个人”,“那人”,“人儿”,每指自己亲近溺爱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