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至少6小时,最好一天后再游泳。
⊙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或陪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TIPS:宝宝游泳坚持“3不”
①饭后不游泳。必须给消化系统时间消化食物,至少间隔40分钟。
②饥饿不游泳。饥饿会让体能下降,游泳的话,无疑是在透支体力。
③大汗淋漓不游泳,应待体温正常后(毛孔收缩后)再游泳,别让水“激着”宝宝。
远离游泳后遗症
结膜炎、中耳炎、呼吸道感染、头痛恶心、头晕呕吐等都是宝宝常见的游泳后遗症。
懒技大公开——要想远离游泳后遗症
①宝宝的身体应无任何不适,是健康的。
②配备专用泳池,用过的游泳水及时倒掉,做好消毒。
③下水前适当做一些伸展性的“热身运动”。
④和宝宝进行语言交流,消除“恐水感”。
⑤先让宝宝的双脚试水温,冷热均以宝宝的反应为准。
⑥选择大小适宜的泳圈,检查是否漏气。
⑦宝宝的耳朵和下颚要完全“卡”在泳圈上面。
⑧游泳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次,2~3次/周。
⑨夏季水温在36℃左右,室温在26℃左右。
⑩冬季水温在37℃~38℃,室温在28℃左右。
学会这套哺乳经
①千万别急着给宝宝喂奶粉。
理论上每个新妈妈分娩后都是有奶的,但在你还没开奶前别急着给宝宝泡奶粉,以免干扰日后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②刚出生的宝宝哭闹=情感需求。
在妈妈奶水到来之前,宝宝的体内有一些营养储备,可以度过开头几天的“粮荒期”。这时哭闹多是渴望得到安全感。
③出生后半小时内早接触、早吸吮。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纯母乳喂养的推荐定义为:在出生后半小时内给予婴儿早接触、早吸吮,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促使新妈妈乳腺提早分泌乳汁充盈乳房,给宝宝足够的母乳。
④分娩后72小时内是建立泌乳期,为泌乳量从少到多的过渡时期。
别错过初乳。那可是最有营养、最有免疫体的乳汁,是增强宝宝免疫力及抵抗疾病的最佳方法!
⑤一开始,宝宝会按照“惯性醒来”的规律要求你哺乳,初为人母的辛苦大都无法避免。
解决晚上哺喂精疲力竭的办法就是临睡前让宝宝尽量多吃些,以延长喂奶的间隔时间。宝宝三个月后,晚上不必哺喂,母子都可获得充分的休息。
⑥不使用奶瓶、奶嘴和安慰奶嘴满足宝宝的口欲及心理需要。
以免宝宝难以建立正常的吸吮方式,产生“乳头错觉”,不愿含“真的”乳头,减少正常的口腔运动,影响牙床发育。
正确的哺乳姿势
早产宝宝要面临的6道生存难关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体重<2.5公斤的未成熟就降生的宝宝。胎龄越短,各个器官发育越不成熟,照顾不好的话宝宝可能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你必须牢记早产宝宝出生后面临的这6道难关,小心谨慎地陪他(她)闯过去:
①呼吸关: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导致宝宝呼吸不规则或频繁呼吸或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你要时刻留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
②体温关: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容易散去。当宝宝有肢端发冷、哭声低弱、吸吮差、心率降低甚至休克的情况,你应马上注意这个因素。
③感染关:胎龄越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越低,越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甚至败血症。别擦伤宝宝薄嫩的皮肤粘膜,仔细护理脐带残端,不给细菌入侵的机会。
④黄疸关:早产宝宝不仅比足月宝宝更多发黄疸,且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更高,胆红素容易通过血液直接损害脑组织。
⑤喂养关:吸吮能力差、不会吞咽、胃容量小、食道下端括约肌张力低、各种消化酶和胆汁缺乏、对食物耐受性差……
你必须遵从医嘱哺喂,突发奇想随便更换食谱喂养的后果就是小肠坏死。
⑥疫苗关:因免疫系统功能所致,早产宝宝在某些疫苗接种的时间上要做相应调整:乙肝疫苗首次接种在出院时进行;卡介苗注射时间需待体重达标2500克之后;脊灰疫苗应在出院后再开始口服;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产宝宝不能接种流脑、乙脑等涉及脑部的疫苗,以免诱发癫痫。
奋力追上足月宝宝
⊙保持与医生密切联系,发生问题随时谘询。
⊙出院后的两三天内,喂奶时间需要30~40分钟/次,维持原量,待宝宝适应环境后逐渐加量。
⊙喝1分钟乳汁,就要将奶瓶抽离10秒钟后再继续,给宝宝换气的时间以弥补吞咽功能的缺陷。
⊙母乳不足可选择“早产儿奶粉”,这种奶粉是可以促进消化及增强营养吸收的。
⊙空气干净清新,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5%~65%,避免出现“脱水热”。
⊙衣被软、暖、轻,被外两侧加放热水袋,每隔4~6小时测一次体温(应恒定在36℃~37℃)。
⊙不用枕头采取平卧位,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如果宝宝发生面部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应及时吸氧。
⊙床面保持整洁,一切用品都要消毒保持洁净。
⊙不让闲杂人员探视,不亲吻、触摸宝宝。肢体接触前洗净双手,保证手不是冰冷的。
⊙定期回医院接受视力、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等方面的检查,接受疫苗注射。
⊙1岁以内每个月都要检查一次身体,2岁以后2~3个月检查一次。
早产宝宝的发育评估:1.矫正年龄4个月大→头部可固定。2.矫正年龄6个月大→能翻身。3.矫正年龄9个月大→会站立。看来,追上足月宝宝绝对没问题呀!
特别的“助长剂”,只给早产的你
早产的宝宝自然“不走寻常路”——一般的规律未必完全适合他的需要——N项外界条件“一切听指挥”,强加于他可就行不通喽!
早产宝宝和妈妈一起补钙
因各种原因早产的宝宝错过了妊娠中晚期钙贮存和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量和骨密度“天生不足”,再加上出生后喂养困难,最容易缺钙!先天不足那就“后天”来补吧。
只给宝宝补吗?不,这需要“母子同补”。先来说妈妈:
尽量早开奶,不弃初乳,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就冲调早产儿配方奶粉。
每天多吃奶类、豆类、虾皮、海带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吃一粒600mg的钙片。宝宝出生2~3个月以后,增服100mg的葡萄糖酸钙。
再来说早产的宝宝。
首先,早产宝宝一出生就要补钙,以2倍的剂量,即800mg/天服用钙制剂。
其次,维生素A、B、C、E、K,微量元素镁、锌、铜、铁等要在出生后1~2周补充。
再次,补钙3个月后没出现枕秃、多汗、夜惊等缺钙现象,可以改为400mg/天,一直补到两岁。
最后,喝含脂肪酸奶粉甚至不用补钙,很快就能追上足月宝宝。脂肪酸奶粉,即含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的奶粉。
不用鱼肝油补钙,鱼肝油不仅含维生素D,还含维生素A,如果维生素D量足,维生素A就“超标”,过量摄入会引发中毒;如果维生素A摄入量安全,维生素D肯定是不足的!另外,早产宝宝的肝、肾功能很不好,这种补钙制剂无疑给肝肾添加了负担。骨化三醇,作用相同,却不需要经肝、肾代谢。
常被忽略的人工喂养方式
这里说的,是人工喂养中2种要不得的做法,对照一下,看看你有没有“踩过地雷”?
①冲浓度高又特别甜的奶粉。
担心宝宝吃不饱,不按照说明上写的份量冲调。
宝宝极容易口渴,长时间喝特别甜的奶粉,宝宝还容易偏胖。更糟糕的是,奶汁过浓,奶汁里的N种矿物质就多,两岁以下的宝宝肾脏未发育完善,肾脏的代谢负担会很重的,甚至会导致结石。
②既喝配方奶又吃钙片。
很奇怪,几乎所有的妈妈一概认为宝宝都是“缺钙”的。配方奶粉里已含足够多的钙(每100毫升的0~6个月婴幼儿配方奶中含钙量为125毫克),这时再吃钙片真没必要!
6个月以内的宝宝,母乳喂养也好,人工喂养也罢,都不必吃钙片。
冲调“益生菌”,这样才正确
都说益生菌这个也好那个也能的,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
益生菌是帮肠道菌群保持平衡的“好细菌”,宝宝肠道健康离不开它。
可是,如果你的宝宝没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肠内菌群失衡的问题,就没必要额外摄入益生菌制剂。
懒技大公开——正确冲调含益生菌的东东
①别用沸水冲泡,那样会“烫死”益生菌!35~40℃的温开水刚刚好。
②冲好就要及时服用,时间放久了,益生菌会死亡的。
③不能和抗生素同服。抗菌素“糊涂虫儿”一只,有害菌和有益菌一律通杀!它们需间隔2~3小时。
④服用益生菌,就要降低糖分摄入,因为糖分会降低菌的活性。
喝水也有小规矩
宝宝新陈代谢旺盛,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水分100~150毫升,体温每升高1℃就会蒸发掉10%的水分,水需要量是成年人的3~5倍。一般来说,每天应给宝宝喂水3~4次,每次喂水参考量为:
以后每增加一公斤体重,日饮水量应相应增加50~100毫升
为什么要给你这个饮水量参考表?因为过量喂水是不可以的!
宝宝肾功能发育不全,水摄入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低,出现行为异常、嗜睡、凝视、神志混乱、肌肉软弱,甚至昏迷的水中毒症状。
“懒技”大公开——缺不缺水,一喂便知!
如果宝宝排尿次数和尿量减少,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好、哭闹等,喂过几口白开水立即安静下来——缺水无疑。
TIPS:宝宝喜欢甜,糖水有标准
①喝高浓度糖水最初可以加快肠蠕动,但不久就转为抑制肠蠕动,让宝宝腹部胀满。
②两餐间喂点儿微甜的糖水没问题。但你感觉“甜了”对宝宝来说就是“甜过头了”。适合宝宝的“微甜”=你觉得似甜非甜。
③饮料中大量的糖分和较多的电解质在宝宝的胃里久久不肯离去,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的。所以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
宝宝得了奶癣(婴儿湿疹)很容易让人立刻联想到是不是妈妈的奶出了问题。
其实,奶癣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并不是由吃奶引起的,引起奶癣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居家环境中的:
①粉尘
②气雾
③霉菌孢子
④花粉
⑤植物挥发物
⑥尘螨
⑦动物皮毛碎屑
⑧毛织品
⑨羊毛绒被
⑩衣物上的染料
母亲的有色衣服
这时你要注意保持房间清洁,重点打扫房间角落、柜子底下、床下这些容易堆积灰尘的地方。给宝宝沐浴时使用性质温和的沐浴液,给宝宝穿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衣,衣物被褥保持干爽,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晾晒,杀灭尘螨。
当宝宝出现如下这些情况时,也可能诱发奶癣:
①消化不良
②喂养过度
③大便干结
④腹泻
此外,有些诱因则与遗传因素有关,比如患儿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的直系亲属病人。
当宝宝奶癣发展较严重时,应避免接触出水痘、单纯疱疹的病人,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也不要去注射任何疫苗,以免加重病情。
如果一定要在吃的方面强调一下的话,那么请你一定记得避免过量喂食,防止消化不良。如果宝宝不能由母乳喂养,你可以把牛奶多煮开几次,奶内少加糖给宝宝饮用,为的是改变其成分结构,减少致敏因素。
呼吸过快确实有问题
新生儿时期,宝宝的各个脏器发育并不完全,免疫功能低下,就好像一台刚刚抱回家的没装防火墙的新电脑,格外脆弱,极容易被病毒侵害。
解决一个小小的病毒感染对成年人来说就是“小玩闹”,比如感冒。可这对宝宝来说,后果恐怕大大出乎你的意料。病毒扩散起来迅速而又凶猛,数小时之内即可发展成肺炎!
最要命的是,新生宝宝患肺炎以后几乎没有什么特异的症状!
发烧、咳嗽、咳痰等肺炎的典型症状,几乎在宝宝身上寻不到。恰好因为缺少认识,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有精神不好、烦躁、哭声轻或不哭、不爱吃奶、吐奶或呛奶、口吐泡沫等状况,压根儿就没往疾病这方面琢磨过。
肺炎,就这样顺利地蒙混过关了。
不行,绝对不能让肺炎大摇大摆地从眼皮底下溜走!
告诉你吧——新生宝宝在安静的状态下呼吸次数是35~45次/分钟,如果呼吸次数过快,你就要考虑到发生肺炎的可能。
接着提醒你2方面:
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正是宝宝易患肺炎的时候。
家里不仅要保持清洁通风,更不要带新生宝宝去公共场所。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该拒绝就拒绝——减少亲朋好友的探视。
正确的包巾使用步骤
①准备大毛巾或浴巾1条。
②将大毛巾折起1/4。
③在左边先往下折出一个三角形。
④将宝宝平放在毛巾上。
⑤毛巾顶端在宝宝的头颈交接处。
⑥将宝宝的手臂收拢。
⑦将毛巾的右角往左边折出一个小三角形。
⑧将右边剩下的毛巾往左边整个折过去。
⑨把毛巾收到宝宝的身体后面。
⑩将下方的毛巾往上折起来,刚好盖住宝宝的颈部。
将左边的毛巾往右边折过去。
最后将下方的毛巾往右边对折上去即可。
宝宝BB完不喜欢让擦PP,甚至大哭大闹,不妨仔细看看小肛门,或许就是原因所在。
①肛裂
肛裂的位置会在肛管后方正中,你用双手轻轻分开宝宝的肛门即可看到一道裂口。
肛裂会让宝宝排便时剧痛,粪便附着少量鲜血,手纸上也会有。
应对方法:预防便秘,你不能让宝宝脱水。便前便后用0.1%的高锰酸钾温热溶液清洗肛门保持卫生。用抗菌素软膏消炎,促进伤口愈合。
②肛门脓肿
肛门脓肿的成因主要有排泄物浸渍和尿布(手纸)粗硬与不洁导致。
其实就是这些原因造成肛门损伤,引起了化脓性细菌侵入。宝宝除了疼痛哭闹,还可能全身发热、拒食、呕吐。
应对方法:遵医嘱服用抗菌素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和肛门清洁。脓肿需手术切开引流,以便减少发生肛瘘的几率。
③直肠息肉
这是最常见的小儿肛肠疾病之一,发病率约30%。
主要症状是大便带血。因粪便是经过息肉排出肛门的,故粪便上能看到沟槽状的痕迹,息肉有时随排便被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