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懒妈妈的另类育儿懒招
3957100000003

第3章 新生宝宝,确实需要你小心又谨慎(3)

宝宝病发时无腹痛,你要和痢疾加以区分。息肉让肠蠕动紊乱,诱发肠套叠。

应对方法:手术摘除。

④肛窦炎和肛门炎

肛窦是直肠下段同肛门相接处的一个呈漏斗状且开口向上的凹陷小窝。当粪便或其他脏东西积存其内或其被擦伤导致的细菌侵入,均可引发炎症。

宝宝便前便后哭闹明显,肛门上方可有少量出血或见脓性分泌物排出。肛窦炎会引起多种肛门问题。

应对方法:同肛裂。必要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治疗。

为啥会有红屁股

臀部皮肤长期受潮湿刺激所致!

可能是因尿布冲洗不净留有残皂,也可能因排泄物刺激皮肤引起。总之,当小屁股红彤彤的时候,绝对不能听之任之。

最好的方法当属茶水洗了。

不用每次在宝宝大便后沏茶来洗,用你喝过的茶水洗洗就够了。

茶叶中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不仅能祛除皮肤表面的污物,还有收敛毛孔、消毒、灭菌的功效。

如果清洗过后能给小屁股再涂一层宝宝油,就能更好地保护宝宝娇嫩的皮肤啦!

其他解决红屁股的方法还有:

①让小皮肤经常晒日光浴。

安全又方便。

在适宜强度的日光下晒1小时,得到干爽的同时还能预防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阴天也不怕,换成台灯照射就好。灯泡40W,距臀部30~40cm,照射20~30分钟。

②如果皮肤局部有渗出时,可以湿敷,干后涂含有0.5%新霉素的炉甘石或氧化锌粉剂。如果3~5天后无好转,应到儿科就诊。

需要小小地提醒大家的是,宝宝出现红屁股千万不要用肥皂清洗,否则小屁股受到新的刺激会更红。大量擦爽身粉也不可取,因为爽身粉吸水后就会硬结,不但无法保持局部干燥,反过来还会刺激皮肤!

爱“捉迷藏”的体温

宝宝体温好像非常偏爱“捉迷藏”!

先别急着找药给宝宝吃呢,告诉你吧,新生宝宝的体温一天之内是有一定波动的,是由这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来决定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未成熟。

当宝宝吃东西或者活动时,体内的代谢就会随之加快,体温随之就升高了。另外,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左右宝宝的体温,比如宝宝穿得比较多,中午日照充足让房间温度升高,宝宝的体温就跟着上去了。

当然,发热往往是最常见的疾病信号。

但如果宝宝并无其他的异常表现,食欲和精神状况都正常的话,那就不是得病了,当然更不需要找退烧药来吃。减少件衣服或降低环境温度即可解决。

如果宝宝发热的同时伴有不吃奶、精神差、面色灰暗等,那就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了。

宝宝发热,莫乱吃药

①新生宝宝还很小,发热时一般不使用退热药,即常说的退烧药。

②乱服退热药的后果很严重,可影响宝宝血小板的凝血活性,偶尔可致宝宝发生出血情况。

点明脐带的6种异常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脐带在出生两周内脱落。

脐带脱落过程中,小肚脐并不一直平平安安的,有6种异常情况分别发生在脐带脱落前和脐带脱落后,你可不能疏忽啊。

发生在脐带脱落前的异常情况:

脐疝

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圆形或半圆形的肿物,随着宝宝啼哭(腹压增大)而增大。

简单就解决:这个不用担心,小的脐疝将于宝宝满岁后自愈;大的脐疝等宝宝长到2~4岁后手术解决就OK了!

脐湿疹

表现形式:致敏因素导致肚脐及肚脐周围的皮肤出现的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等情况。

简单就解决:用1%~4%硼酸液外洗,配合涂抹氧化锌油治疗。

脐炎

表现形式:肚脐部位流水或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有臭味;脐轮皮肤红肿或去除脐窝痂后有脓性分泌物。

简单就解决: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肚脐做局部消毒、清洗,再配合抗生素治疗。

发生在脐带脱落后的异常情况:

脐肉芽肿

表现形式:脐带脱落后的创面局部形成表面湿润,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的小肉芽组织。

特别提示:这是由于创面受到如爽身粉等异物的刺激,或血痂发生感染所致。

简单就解决:创面不愈合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做相应的处理,不排除手术切除。

脐茸

表现形式:脐带脱落后的创面呈红色且表面光滑湿润状息肉样肿物,有少量分泌物。

特别提示:它与肉芽肿不同,脐茸是胚胎时期卵黄管的残留物,即肠黏膜组织。

简单就解决:在家中无法自行解决,必须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脐瘘

表现形式:脐带脱落后,脐正中有黏膜状物,中心有孔,孔中流出带有臭味的肠内物,肚脐周围的皮肤一般伴随糜烂。

特别提示:这种情况是因为胎儿期的卵黄管与脐部相通,卵黄管闭合不全所致。

简单就解决:宝宝需要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教你护理脐带残端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脐带在出生两周内脱落。那么没有愈合的脐带残端就变成了个开放的创口,创口内丰富的血液可是病原菌生长的乐土,别让病菌乘虚而入引起宝宝全身感染,甚至发生“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宝宝每天都要检查脐部,不好好护理怎么行?常规的脐带残端护理就是你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了!

真真假假说“阳性”

SOS~~宝宝筛检出现阳性!!

老天,怎么会这样呢,这可如何是好?是不是要打针吃药,宝宝还那么小……

镇静,镇静!虽然你心中忐忑不安,虽然新生儿筛检是宝宝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初检结果呈阳性不一定就代表宝宝生病了,因为很多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早期筛检其实可以看作是医生做复查的一个“前奏”,没有确诊前你不要太过于紧张啦。

比起担心,你更需要了解新生宝宝的疾病特点!OK,首先你要记住,新生宝宝因为“年纪小”,患病特点与婴(满岁之前)幼儿(1~3岁)是不同的,甚至有些地方很“反常”。

话说回来,疾病筛查还是要重视起来,因为很多早期发病症状仅仅靠父母目测很难准确判断。

懒技大公开——面对检查单,快速做到“3”

①相信诊断和配合治疗。

②及时与医生沟通。

③任何疾病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贻误治疗时机。

用时间准确将两种黄疸区分开

宝宝的黄疸是这么发生的:当宝宝刚刚出生时,肝脏并不能独立代谢胆红素,宝宝的皮肤、眼白就会泛黄,这就是“新生儿黄疸”。

可能你不能完全把握新生儿黄疸的性质,其实区分起来并不困难:

①生理性黄疸

发生时间:出生24小时后

参考数值: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

表现状态:只出现黄疸,无其他不适症状,宝宝吃奶情况、精神状况均良好。

消退时间:1~2周内就会消退。

最后备注: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

②病理性黄疸

发生时间:出生后24小时内

参考数值: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mg/dl。

表现状态:宝宝皮肤呈金黄色,手心、足底有明显的黄疸,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

消退时间:出生2~3周后仍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黄疸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

最后备注:当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应立即送医院,有可能是“新生儿溶血症”。这种病症会导致核黄疸或死亡。

看,放屁和BB

如果你的宝宝出现频繁且没有原因的哭闹(一般而言,营养充足、发育良好的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每周哭闹至少3天),放屁次数增多,肚子不停地咕咕响,发作时间超过了3周,就有可能是“婴儿肠绞痛”。

这种状况是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引起的现象,属于婴儿发育中的常见小问题,你不用紧张,并非临床意义上的“病症”。

“懒技”大公开——想解决很简单!

只需要让宝宝处于舒适的体位,及时协助宝宝排便即可。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服用改善胃肠蠕动的“二甲基硅油药物”,10滴/次,一日3次,喂奶前直接滴入口腔即可。

深黄色的BB提示你宝宝血液中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

由黄白色渐呈黄色提示宝宝的肝脏功能不正常

灰白色或白陶土色胆红素未随胆汁从胆道中流出,可能发生先天性胆道闭锁

是时候吃那颗“小糖丸”了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小儿麻痹症糖丸”就是专门来对付这种疾病的!它的体积不大,味道很甜。

①宝宝满60天(2个月)的时候是正式吃第一颗糖丸的时间,千万不要错过!

②以后每间隔一个月服用一次,连服3个月,4岁时服用最后一次。

③患肠道疾病的宝宝不能服用,服用时间需要医生另行决定。

④有免疫力缺陷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者患有急慢性疾病的宝宝不能服用。

⑤服用糖丸前后30分钟之内不能喝母乳、热水和热牛奶。

⑥糖丸应捻碎后放在勺子里加点凉开水送服。

⑦服用糖丸可能会有轻微的腹泻。

⑧糖丸是用奶油糖包裹的疫苗制剂,对牛奶和奶油过敏的宝宝,需及时告知医生。

⑨糖丸的贮存条件是:20~22℃保质12天;2~10℃保质5个月。

面部红疹哪儿来的

没吃蒸蟹没嚼炸虾的,宝宝脸上怎么有一颗一颗的疹子?

呵呵,你的宝宝出生2周了吧?这些长在脸上的红疹有时四肢及躯干上也会出现,很有可能是湿疹呦~~~

它们在宝宝脸上是这样“排兵布阵”的:

湿疹俗称“奶癣”。新生宝宝的消化功能不成熟,奶中的蛋白质无法全部吸收,导致了轻微的过敏反应,即湿疹。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湿疹的几率更高。

那这些疹子要不要擦药?一般情况下无需治疗。

随着宝宝肠胃功能完善以及逐渐摄入辅食,湿疹会自然好转。但继发细菌感染就应到医院就诊。一般是局部用药,特别严重的少量全身用药。

不同类型的湿疹要擦不同的药,皮科医生自然会嘱咐你,先别自作主张胡乱用药。

还得注意这个问题——区别出现在头部的乳痂和湿疹。它们的症状貌似很像,不过如果你没忘的话,乳痂是不痛不痒的,而湿疹却让宝宝痒到哇哇大哭,让你觉得宝宝有点莫名其妙。

当你疑惑未解之时就先别处理它,先询问医生。

6种人,请远离宝宝

宝宝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保护他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你要严禁以下6种人接近宝宝,KISS宝宝。

水疱者

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90%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这种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能对婴儿致命!

浓妆者

化妆品含铅、汞等化学物质,大人“皮糙肉厚”没有事,宝宝可不同,这些物质进入宝宝体内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问题……

伤风感冒者

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随便哪种,都能引发宝宝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什么也别说了,拜托病愈再来!

口腔患病者

口腔疾病包括: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嘴下留情”,别KISS宝宝!口腔中的大量致病病菌会进入宝宝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的。

腹泻者

绝对的肠道传染病!宝宝拉痢疾可不像大人多跑几次厕所,吃几片药就好了。小小年纪万一脱水,可真不是闹着玩儿的。

肝炎患者

甲肝和乙肝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乳汁、唾液、眼泪和亲密接触都是不安全的因素。无论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携带者,务必远离宝宝。

早教应该是什么定位

中国自古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事情,尤其是孩提时候的早期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早期教育简称“早教”,早教的对象是0~6岁的孩子,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将来孩子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早教绝不是“提前教育”,而是一种广义上的教育,是父母在生活中点滴渗透给孩子的、无处不在的良好的示范性教育;是父母通过趣味性训练开发孩子的潜能;是父母正确及时地纠正孩子出现某些思想、行为上的不良表现。概括起来便是——

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

语言完善运用的需要;

大脑全面发育的需要;

智力发展提高的需要;

个性自我成熟的需要;

人格健全形成的需要;

心灵幸福和谐的需要;

情绪平衡不极端化的需要。

纠正3大错误的早教认识

第一,年纪越小越好。

错!

早教年龄段的时间性较强,内容随之变化而变化:

1~2岁:简单的亲子互动

通过认识世界让宝宝认识自我,强健体魄,促进语言发展。

2~3岁:注重EQ和IQ共同发展

双向培养,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养阅读兴趣。

3~4岁:鼓励初步的探索

通过探索自然和周围的生活环境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继续发展。

4~5岁: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其中提高的是社会交往的能力、感受事物的能力、表达的能力。

5~6岁:进行科学探索,锻炼独立思考

提高自理能力和自主学习以及社会交往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入学做好准备。

第二,早教是神童教育,越快越好。

错!

相关调查表明,超常和低智力的孩子少得可怜,90%以上的孩子都是智商“大众化”的,任何违背规律的做法只会向反方向“推波助澜”。选择合适自己孩子的早教方式才是最好的,否则只会让其厌恶学习,为今后成长设下重重阻碍。

第三,早教=特长教育=让孩子更聪明

错!

特长教育一定要等你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之后再开始,所以,请你务必先弄清楚孩子有什么特长。早教也不是特长教育,学得越多并非越好,不能盲目攀比和跟风,忽略了全面的素质教育。单纯地认为早教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比别人更聪明,那就大大地违背了早教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