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197

第197章 千古遗恨

长平关前

秦国大军旗帜鲜明。

蒙骜等将领簇拥着白起站在一个高台上,看着关上的赵国旗帜滑落,白旗升起。

关门缓缓开启。

32名士卒分成两队,用木板抬着赵括和冯亭的遗体走出来。其后,缴械投降的赵国将士列队源源不绝跟出来。

看着极度憔悴但步伐整齐的战俘队伍从台下通过,白起对蒙骜感慨地道:“公正地说,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赵括和冯亭都是帅才啊。”

蒙骜:“现在这支军队归我军所用,对我军来说实在是如虎添翼。”

白起深沉地道:“这样的军队随时可能反叛,不好控制。”

蒙骜倒吸了一口冷气:“大帅的意思是……”

白起瞅着战俘队伍,嘴角泛起一丝残酷的冷笑。

秦国国都 咸阳

都城内披红挂彩,一片欢腾。

文武百官和千万市民欢天喜地,迎接秦昭王归来。

秦昭王和范雎站在一辆战车上,率万名武士入城。

沿途欢呼声连绵不绝。

秦昭王频频向民众挥手致意。

王翦骑一匹快马从队伍后面一路追上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大王…范相…大事不好…”

秦昭王脸色一变:“什么?”

王翦喘了几口粗气:“…我军占领长平关后,将近50万赵国战俘被分别关押在10座战俘营里。本来按照范相的手谕,年轻力壮的战俘经过修整就扩充到军队中,老弱病残的战俘就发给路费释放。可是……”

范雎:“莫非战俘暴乱了?”

王翦摇头:“没有。可是白大帅下令,把所有战俘坑杀了。”

秦昭王无比震惊。

范雎感到天旋地转,两眼一黑,从车上一头栽到地上。

招贤馆

范雎头缠绷带,躺在床上。

蔡泽和公孙述轻手轻脚地走进来。

范雎微微睁开眼睛,示意两人在床前坐下。

蔡泽:“范相,您要多保重身体啊。”

范雎苦涩地道:“我的死活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大秦国的命运啊。本来我军攻下长平关,赵国的国力和民心皆崩溃,天下列国皆胆寒。我军乘此机会既可以轻意吞并赵国和韩国,又可以威逼魏国举国不战而降。兼并了这三个国家,兼并齐、楚、燕三国指日可待,我大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顺利完成。没想到白起违背战争法则,视人命如草芥,残忍地下令屠杀了几十万条生命,真是天理难容啊!这样一来,天下列国就会视我国如蛇蝎,天下万民就会对我国恨之入骨,奋起反抗。这个疯狂的变故对我大秦国极为不利啊。”

蔡泽神色凝重:“在这种状况下,恐怕我军进攻邯郸,会受到赵国军民的拼死抵抗。但是为了防止六国形成合纵联盟阵营对抗我国,还是有必要用武力震慑赵国。另外,应马上调兵对各边关加强防守。”

范雎:“以目前的形势,我国吞并赵、韩、魏三国的计划应推迟进行。有很多事情需要从长计议。蔡相,请你尽快拿出一个调整全局的计划。”

蔡泽:“您放心。我会马上和大臣们商议制订应急方案。”

范雎:“公孙述大人,整顿军队的事务,要抓紧办理。”

公孙述郑重地点了点头。

长平关附近

细雪飘飘。

公孙述、王翦以及几十名金甲武士骑着马,在一个个被白雪覆盖的小山丘之间穿行。

前方的雪地上,出现一条宽广曲折向前延伸的暗黑色冰带。

公孙述下了马,走到冰带前伫立。

王翦等人先后下马,围拢上来。

公孙述对王翦语调复杂地道:“这条被冰冻的河,就是杨谷河吧?”

王翦点头:“不过现在已经改名,叫绝水。”

公孙述:“空前绝后的绝?”

王翦默默点头。

公孙述示意一名武士掘了一块冰,拿在手里察看了一番,轻轻放在地上。然后转身走到一个小山丘前,伸手拂雪。

积雪飘落,重重叠叠堆积的骷髅头显现出来。

公孙述凝视着骷髅,脸上划过一抹痛入骨髓的悲哀。他转身走到王翦等人面前,十分深沉地道:“当有些比喻变成现实,这个世界就显得无比残酷。我不知道面对这条被鲜血浸透的河,以及这一座座骷髅堆成的小山丘,各位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死了的人真的有灵魂,那么我坚信这里汇聚着几十万赵国军人的冤魂。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会永远控诉战争的罪恶。他们曾一度是我们的对手。但是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同情和尊敬。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只要站在这里,每一个人应该都会无限向往和珍惜和平。”

雪花飘飞,仿佛上苍为无数冤灵哭泣。

秦军大营

纷纷扬扬的雪花不停飘落。

上百名高级将领汇聚在中军大帐。

10名金甲武士簇拥着公孙述走进来。

帐内气氛异常凝重。

公孙述在主位上坐下,扫了众人一眼,深沉地道:“长平之战,是有史以来天下最大规模、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凡参加过这场战役的我军将士,都将名垂千古。恭喜各位。”

众将神色凝重。

公孙述从袖袍中掏出手谕展开,又合了起来:“白大帅,在下实在无法宣读大王手谕。请您自己过目吧。”

白起向前下跪,双手接过手谕,并不展开,悲怆地道:“罪臣犯了人神共愤、天怒人怨大罪,唯有一死以谢天下。不知大王赐臣如何死法?”

公孙述沉重地道:“自裁!”

白起把手谕放在案桌上,叩了三个头:“谢大王。”

说着摘了头盔,起身向众将抱了抱拳,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大帐,在雪地上跪下,缓缓抽出了佩剑,仰脸向天,喃喃地道:“商君,这把剑是您亲手赐给我的。我伴着它戎马生涯数十年,毕生报效大秦国。可是我最终还是触犯了您亲手制订的戒律,我甘愿伏法,死有余辜。能死在这把剑下,是我无上的骄傲,也是我极度的悲哀。”

说完,横剑自刎。

喷溅的鲜血溅在雪地上,仿佛一朵朵在雪中怒放的梅花。

帐中的众人沉重地垂下了头。

半晌,公孙述抬起头,开了口:“所谓百功不抵一过。凡参与屠杀战俘事件的将领,皆按律降级惩处,以正军纪。”

众将下跪:“谢大王。”

公孙述:“诸位将军请起。大王的旨意在下传达完了。现在在下宣布范相的口谕。蒙骜。”

蒙骜:“在。”

公逊述:“命你执掌三军统帅之位。”

蒙骜:“遵命。”

公孙述:“王齕大将军。”

王齕:“在。”

公孙述:“命你率十万人马,围攻邯郸。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破城。”

王齕:“遵命。”

公孙述:“胡伤大将军。”

胡伤:“在。”

公孙述:“命你率十万人马前往秦楚边境一线镇守。”

胡伤:“遵命。”

公孙述:“王陵大将军。”

王陵:“在。”

公孙述:“命你率十万人马前往秦齐边境一线镇守。”

王陵:“遵命。”

公孙述:“张唐将军。”

张唐:“在。”

公逊述:“命你率五万人马前往秦韩边境一线待命。”

张唐:“遵命。”

公孙述:“郑安平将军。”

郑安平:“在。”

公孙述:“命你率五万人马前往秦魏边境一线待命。”

郑安平:“遵命。”

公孙述:“王翦将军。”

王翦:“在。”

公孙述:“命你率五万人马防守长平关。”

王翦:“遵命。”

公孙述:“其余诸将军率所属各部,回国休整。”

诸将军异口同声地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