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198

第198章 窃符救赵

赵国国都

文臣武将全身缟素入朝。

赵孝成王头缠白绫,满含悲痛地望着众人。半晌,从座位上站起来,语调沙哑地道:“我赵国八十余万将士为保卫上党、保卫长平关壮烈殉国。现在秦国兵马围攻邯郸,威逼我国举国投降。我国精锐几乎损失殆尽,难以抵挡秦军的疯狂进攻。为了不使民众遭受秦军蹂躏,避免秦军屠城,寡人决定开城投降。”

众臣神态各异。

赵胜出列,跪地启奏:“大王,切不可开城投降。如今邯郸城全城缟素,家家户户哀悼在战场上被秦军残杀的亲人。千家万户对秦国恨之入骨,对秦国的凶残切齿愤怒,绝不愿受亡国之辱。请大王收回陈命,号召我国军民团结一致,誓死保卫邯郸!”

众臣纷纷附议。

赵孝成王眼里泛起泪水:“寡人何尝愿意成为亡国之君?使列祖列宗蒙羞,使江山社稷受辱…可是…可是……”

郭开四下瞄了众臣一眼,出列高呼:“既然战也是死,降也是死,唯有与秦军决一死战!大丈夫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臣等愿誓死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大王,捍卫邯郸!”

赵孝成王的眼泪落下来,抽出佩剑,振臂高呼:“对,大丈夫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寡人愿与列位臣工荣辱并肩,誓死保家卫国!”

平原府

众门客磨刀擦剑,随时准备上阵。

赵胜在书房里写好一封信,封起来交给东方不二,郑重地道:“东方先生,赵国存亡系于一线。请你一定说服信陵君,务必请魏国出兵营救。”

东方不二重重点了点头。

两人互望一眼,各自拎起佩剑出了书房。

赵胜一路走,一路抽出佩剑呼喊:“大丈夫快意生死。请诸君与我一同上城杀敌!”

众人响应,纷纷相随。

邯郸城楼上

秦军将士攻城。

廉颇、李牧等将领在城上指挥将士不断向秦军投矛射箭,投掷石块,斩断或推翻秦军的攻城云梯。

枪林箭雨中,许多赵国妇女、孩子和老人纷纷搬运伤员、搬运石块,支援军队。

秦军数次进攻受阻,城下尸积如山,但仍不断发起进攻。

嬴异人被五花大绑地押上城来。

几名妇女冲上前,满含仇恨地对嬴异人又抓又咬又打。

李牧走过来,示意士卒推开妇女们,对血痕满面的嬴异人冷冷地道:“马上向城下喊话,让秦军停止进攻。否则,要你人头落地!”

嬴异人回报予轻蔑地一笑:“如果你认为我有必要向我的同胞喊话,我只会说一个词,那就是——进攻!”

李牧大怒,挥舞手中剑向嬴异人砍去。

郭开扑上来,用剑挡住了李牧的剑,冷冷地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不屠杀人质。李牧将军难道忘了吗?”

李牧:“秦军违背战争法则,禽兽不如!秦国既大肆滥杀我军战俘,我国为何不能杀人质?”

郭开:“因为你是人,不是禽兽!我国需要的是军人,不是禽兽!你敢动异人公子一根毫毛,我就马上将你送上刑堂!”

李牧收了剑,恨恨地转到一边指挥战斗。

郭开别有深意地看了嬴异人一眼,对负责押解赢异人的公孙乾低沉地道:“公孙乾大人,立即将异人公子送回囚禁地!若有一丝差错,唯你是问!”

公孙乾惶恐地点了一下头,示意几名士卒连忙把嬴异人推下了城楼。

赵胜、东方不二和一大群门客走上来。

郭开迎了上去:“相国大人,东方先生。”

赵胜:“马上组织人手送东方先生突围。”

郭开:“是。”

魏国国都 大梁

几名侍女侍候魏无忌出浴更衣。

几名门客搀扶着伤痕累累的东方不二闯进来:“公子…公子……”

魏无忌看见东方不二,深感意外:“东方先生?”

东方不二挣扎向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魏无忌:“信陵君,这是我家公子托在下转交给您的信。”

魏无忌接过信,连忙招呼左右:“快带东方先生去疗伤。”

东方不二:“不必。请给在下倒一杯酒。”

客房

东方不二躺在床上朦胧睁开眼睛,便看见魏无忌立在床前。

东方不二连忙挣扎起身,眼巴巴地道:“信陵君……”

魏无忌扶东方不二躺下,轻叹了一口气:“你身上有伤,应多休息。”

东方不二:“出兵的事…”

魏无忌在床沿坐下,一脸深沉:“我王害怕出兵营救赵国会使我国遭到秦国的疯狂报复,所以三番五次回绝了我的请求。现在干脆连我的面都不愿意见了。”

东方不二无限痛苦:“这样的话,赵国就彻底完了。”

魏无忌:“别灰心。我决定辞了相位,变卖所有家产,号召几千名门客并招募死士,共赴赵国救难。”

东方不二无限感动:“信陵君……”

魏无忌:“什么都别说了。你好好休息。准备妥当,我们就马上出发。”

客厅

厅堂里诸多门客进进出出。有人报名,有人领佣金。

魏无忌喝着茶,默默地看着众人动作。

朱亥手持一把大锤,带着一群手持刀剑的人走进来。

魏无忌连忙放下茶杯,起身迎接:“朱亥,你怎么来了…”

朱亥走上来,朗朗一笑:“小人听说公子广召人手,欲奔赴邯郸救难,所以就关了小店,带着弟兄们投奔您来啦。”

魏无忌:“此去生死未卜,我如何忍心连累你和诸位兄弟呢…”

朱亥:“蒙公子不弃,数十年如一日把小人视为朋友。如今公子需要人手,小人怎会袖手旁观?待小人领兄弟们报了名,想和您喝几杯。”

魏无忌:“好。”

朱亥带人去报名。

魏无忌刚欲坐下,一名门客搀扶着老态龙钟的侯易走进来。

魏无忌赶紧上前搀扶侯易:“侯老爷子,很久没见到您啦。”

侯易:“是啊。老朽思量着再不来见公子一面,以后恐怕见不着啰。”

魏无忌:“您老高寿,往后的日子还滋润着呢。”

侯易:“人生的价值,并非是体现在年龄上,而是体现在作为上啊。老朽独善其身,就算是活得再长久,也没有多少意义。公子就不同了。您舍弃荣华,大义赴难,就算是明天死了,也必将名垂千古。”

魏无忌:“惭愧,惭愧。”

侯易:“这里太吵,老朽想单独和您说几句话。”

魏无忌点头。

书房

魏无忌关上书房的门窗,与侯易相对而坐,诚恳地道:“请您老不吝赐教。”

侯易:“公子散尽家产,招募死士,一心要赶赴邯郸援助赵国抗击秦军,这是一个壮举。可话又说回来,您仅带着几千人去营救赵国,非常不明智啊。一杯水如何能扑得灭一场大火呢?”

魏无忌苦笑:“面对秦国庞大的军队,很明显我的这个举动无异于以卵击石。可是平原君既是我的姐夫,又是我的挚友,我如何能拒绝他的请求?”

侯易:“这么说,您完全是为了私人的情意和朋友间的义气,才挺身而出了?”

魏无忌:“并非如此。赵国一旦亡国,魏国也难逃灭亡的厄运啊。从这种意义上说,营救赵国,就等于拯救我国。可惜大王拒不接受我的建议,才逼着我出此下策。”

侯易沉吟片刻,低沉地道:“依公子之见,秦国是否一心要攻占邯郸,灭了赵国?”

魏无忌:“那当然。”

侯易微微摇了摇头:“公子错了。目前就算赵国放弃抵抗,赵王拱手把赵国全盘献给秦国,秦王也未必会接受。”

魏无忌:“哦?”

侯易:“长平关一役,惨绝寰宇,举世震惊。秦国虽然斩了白起,但依然无法平息天下人对秦军屠杀几十万赵国战俘的怨恨。在这种状况下,纵便秦国吞并了赵国,也极难压制赵国军民的反抗情绪。仇恨会导致一系列暴乱频频发生。为此秦国绝不会在一片怨恨中强行吞并赵国,更不会在这种时候引发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剧烈冲突。所以秦国攻打邯郸,其用意不是为了吞并赵国,而是在谋求一条骑虎难下的出路。现在只要某一个国家出兵声援赵国,秦国必然马上就会停战,与赵国展开和平谈判。”

魏无忌想了想:“确实。”

侯易:“战争继续下去,对秦国来说危机四伏。秦国绝不会愿意看到诸侯再度合纵联盟的局面,所以求之不得在现阶段停战,梳理与列国的关系。鉴于此,老朽认为公子营救赵国的想法非常正确,可抱着飞蛾投火的态度出征就错了。”

魏无忌急切地道:“请您指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侯易:“晋鄙大将军统帅十万人马在前方待命。只要公子能率十万军队出征,赵国的危机立时可解。”

魏无忌:“但是调兵的兵符在大王手中,大王绝不会听我劝说,把兵符交给我。”

侯易:“老朽有一个办法。”

魏无忌:“请明示。”

侯易:“公子无法劝说大王,只有请大王身边的人把兵符偷出来。等公子率兵解了赵国的围,再向大王请罪。”

魏无忌沉默。

侯易:“公子和大王是亲兄弟。难道还怕大王因此对您下毒手吗?”

魏无忌:“矫命调兵是死罪,这倒罢了。可谁愿为我去偷兵符呢?”

侯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