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092

第92章 一飞冲天

离宫

燕文公设宴款待苏秦和杜瑾。

佳肴满桌,美酒飘香。

声乐悠悠,舞女翩跹。

酒过三巡,燕文公挥退内侍、乐女及舞女,对苏秦诚恳地道:“苏先生,屈指算来,我执掌燕国的大位已经40余年。这些年来,虽时时歌舞升平却总是食不甘味,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苏秦:“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公是圣明的君主,自然随时为江山社稷的荣迁或没落寝食难安。”

燕文公叹了一口气:“依先生之见,人一生的终结目标,究竟是为了寻找出路,还是寻找归宿?”

苏秦淡淡一笑:“人从有感知的那一秒钟开始,痛苦和快乐便如影随行。许多人因活着而快乐,又为早晚要死去而痛苦。因此,人生没有终结目标。所谓的出路和归宿都只是局限于某一个时段的狭隘界定,前人的思想总是或多或少地指引着后人去奋斗。要生存就必须奋斗,这是永恒的真理。”

燕文公:“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研读屈原先生的文章,他所著的《天问》和《九歌》令我震撼。也更加加重了我对生命的沉重思考。苏先生是饱学之士,对屈原先生的文章有何评价?”

苏秦:“在下无知,不敢似屈原先生那样质问命运。不过在下认为,改变人的命运的永远是人本身,不是苍天。既如此,我们又何必把自己的痛苦忧伤归罪于天地呢?”

燕文公:“说得好。苏先生,您认为如何才能改变燕国的命运?”

苏秦微笑不语。

燕文公:“先生请不吝赐教。”

苏秦:“主公,历来为君者总是只从自己的角度衡量江山社稷的兴衰,人臣总是只从本国的利益上权衡得失。这是很大的失误啊。当今天下,纷争不息,列国皆在战火中沉浮,唯燕国相安无事,一派歌舞升平,主公可知是什么原因吗?”

燕文公:“请指教。”

苏秦娓娓地道:“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主公素以宽厚待人,无恃强凌弱之心,无争强图霸之意,所以深得诸侯敬仰。但更重要的,是燕国有赵国为屏障,因此数十年间赵国屡遭战火侵袭,而燕国却得以安享太平。如今秦国称霸天下,责令诸侯臣服。燕国也不能幸免。可在下认为,秦国距离燕国千里之遥,倘出兵攻打燕国等于是决战千里之外,实在鞭长莫及。所以燕国与其向秦国纳贡献地臣服,不如与赵国联盟,继而和齐、魏、韩、楚等国组成合纵同盟阵线,协心抗秦,则可保江山社稷百世安康,天下千秋太平。”

燕文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诸侯能结盟同心抵制秦国称霸,真是天下苍生的福泽啊。只怕诸侯不能一条心。”

苏秦:“为保燕国世代平安,促成天下千秋安宁,在下不才,愿为主公出使列国,倡导联盟。”

燕文公大喜过望:“那有劳先生了。”

国宾馆

杜瑾在房间里侍候苏秦更换朝服。

杜瑾:“伯乐相马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你认为世上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

苏秦:“千里马一直都存在,只是缺乏相马人。”

杜瑾:“是啊。若不遇上燕文公这样心地仁厚的君主,不知你还要苦苦奔波多少年?”

苏秦:“无论境遇如何,只要一息尚存,我不会停止追逐自己的理想。杜瑾,你跟着我,以后不知要经受多少风尘劳苦啊。”

杜瑾:“如果我们的颠沛流离能换来天下的安康,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苏秦由衷地道:“有你这样胸怀的女人。永远都不多。”

杜瑾:“否则,我怎么会义无反顾地嫁给你这样的男人!说真的,你到底喜不喜欢我?”

苏秦:“喜欢。”

杜瑾:“你呀,总是不会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哄我。看样子,这辈子我是没机会撒娇了。”

苏秦无心表白。

几声轻微的叩门声传来。

苏秦:“请进。”

市被推门进来,向两人下拜:“大人、夫人,卑职市被奉主公之命,率一百名一级武士听候大人差遣。”

苏秦:“市被将军快快请起。”

市被起身,恭谦地道:“为使大人出使列国方便,主公特意把自己的座驾供给大人和夫人使用。”

苏秦颇为不安:“在下不过是一介野夫,岂可乘高车驷车,享王侯礼仪?”

市被:“主公有言,大人是人中龙凤,理应有此待遇。”

苏秦一脸感动。

古道上

市被和一百名金甲武士骑着马,簇拥着一辆驷马高车而行。

天高云淡。

苏秦在车内看书,杜瑾则在吹一支短笛。

笛声清幽婉转。

苏秦放下书简,静静地看着杜瑾,沉浸在音乐声中。

一曲终了。

杜瑾对苏秦柔柔地一笑:“好不好听?”

苏秦:“有人说漂泊是一首美丽而伤感的诗。你这首曲道尽了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心声。真是好曲。”

杜瑾:“这首曲本来就是一个浪子在旅途中谱写的。”

苏秦:“哦?这个浪子是谁?”

杜瑾:“据说这个人叫张仪。不过我没见过。”

苏秦心中一动:“原来是张兄的手笔,难怪如此感人。”

杜瑾:“你认识张仪?”

苏秦:“如果不是拜他所教,我至今恐怕还在田间地头为了一己生计空自营谋,怎会知道天下之大,又怎会明瞭人生的真正意义呢?人的命运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改变的。你说呢?”

杜瑾点了点头:“不错。如果不是遇上你,我也不知自己要漂流到何时,才能确立人生的取向。现在好啦,从此我再不会孤单了。哎,你会不会吹笛子?”

苏秦:“小时候去放牛经常吹,现在恐怕生疏了。”

杜瑾把笛子递给他,欣然地道:“牧童吹的笛子可好听了。你吹给我听。”

苏秦接过笛子,认真地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