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未来“走俏”的人
3998300000023

第23章 技能单一的人“滞销”(3)

某网友发的帖子《我真的想打新来的女大学生几个耳光》中说,“最近我们公司新招了两个女大学生,但她们在这些日子的表现实在太让我失望了,我真的想替她们的父母狠狠打她们几个耳光。一个文员叫阿芳,文秘专业毕业,但居然不会用五笔打字,只会用拼音,打字的速度居然比我这个外行还慢。有一次开车间生产会议,我叫阿芳负责会议记录,会开完了,她把报告交给我,我一看居然有许多错别字,字迹非常潦草,有的地方看半天都看不懂。月底我吩咐她写一个《车间生产情况月结报告》,报告弄了好几天才弄好,我一看该报告,差点儿晕倒,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有的甚至前言不搭后语,没有文采不说,排版的格式都缺乏起码的美感。有一次,我吩咐她把电脑上一个重要的文件用U盘保存给我,几个小时过去了,只见她两手空空而来,急匆匆地说,‘领导,我刚才在电脑上找了半天,只看见有A盘C盘D盘,怎么找不到U盘?’我听了,顿时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另外一个女孩儿叫阿红,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招来是作为车间技术人员培养的。但她的底子真的很薄,我问了一些简单的专业术语,她居然答不上来,有的回答居然张冠李戴,令人哭笑不得。问一些比较前沿的问题,她似乎都听不明白。我问她:‘你们学的专业课本还是80年代的?’她说‘是啊!’我汗颜,都什么年代了,大学的教材居然还停留在80年代?有一次我叫她去帮我找一个人,她居然脱口而出,‘我不认识他啊!’我发火了:‘你不知道去问别人?’哎,一点最起码的交流意识都没有!”像这样的大学生,算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吗?

该作者继续感叹道:大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大学生读书时呼吁“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他们忙着兼职挣钱,忙着谈恋爱,有的女大学生还忙着当二奶到夜总会坐台……大学成了他们放松和游戏的乐园。

7只会纸上谈兵的“高才生”

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只把目标定在考试成绩多么出色上,把眼光定在分数上,则复制的只能是高分低能。就业之路并不只是看一张写满分数的成绩单!忽视技能的培养,不屑与别人一起成长,放弃锻炼自己的机会,也就会失去许多原本属于你的机遇。

小张在家是个乖乖女,在学校是个好学生。从小学开始,没有一年不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她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一直考上了重点高中,本来还是很有希望考上名牌大学的,但由于高考发挥失常,一失足成千古恨,她只是进入了一所省属普通高校。入校以后,她还是秉承了以往的作风,学习一直非常刻苦,成绩还是名列前茅。当其他同学都在热衷于参加各类社团组织、社会活动的时候,她却选择了到图书馆去看书。在她看来,去参加什么文学社、学生会之类的是不务正业,况且也不一定就能搞出点儿什么名堂来。于是,她就选择了远离。

大学毕业的时候,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新闻系毕业了。她也像其他同学一样制作了精美的个人简历,四处去投递。两家单位给她回话,同意她去参加面试。

在一家出版社,主考官问她:“出版的流程是什么?”她对答如流。但当主考官拿来一张样稿让她画画版时,她居然把标题设计得和正文字体一样大。而且,主考规定要在一页内把这篇文章排完,可她却用了一页半。面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原来,她对类似的这些东西都认为是手工活儿,从来没有重视过,画版她也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去练习,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在另一家报社,主持面试的是新闻部主任。他问了两个问题:“有发表的文章吗?”她赶紧把自己发表的作品给他看。主任看了看,又问:“会打字吗?”她说会。于是,她被领到隔壁的新闻部一台电脑前,主任给了她一张报纸,让她输入。可她怎么也找不到报纸上的那个黑色菱形小符号,怎么也打不出来。而且她还是用的全拼录入,输入一段话,她几乎用了有半个小时。主任最后说了一句话:“新闻的最显著特点是时效性,像你这样半天敲不了几个字,又怎么去捕捉刚刚发生的新闻!”然后就把简历、发表的作品还给了她。

回来后,她感到自己非常委屈。四年大学生活,她如同上高三一样,时刻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成绩门门优秀,可职场的大门却对自己紧闭着。家里来电话安慰她说,要是不行了,可以回到老家一家地方小报干干。但她十分不甘心,而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这一年不去找工作了,好好复习一年,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于是,又开始了她的勤奋学习之路。

她一直没有走出成长的误区,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老路去走。她其实是在逃避现实,不愿意去面对自己的处境。如果她不及时校正自己的成才观,培养各方面的技能,即使将来研究生毕业后,很可能还会在职场上出现“走麦城”的结局。

8公司老板更不能只懂技术

老板是团队的“统帅”,既是工作的领头羊,更是公司的总舵手。

他必须有“弹钢琴”的技能,只有把每一个“音符”都调动起来,才能弹奏出和谐的乐章。如果他只有本专业的技能,而没有别的能力,到头来,其事业是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的。

D君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市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工作,工作十分卖力,很快就成为了公司里的技术骨干,VC++、NET等各种最新的技术他都非常精通,还多次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过几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工作五年后,他主动从公司辞职,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开发与维护,兼营计算机配套设备。凭借他在软件公司积累的技术优势,公司承担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公司的业绩也逐渐在增长。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以后,公司因为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不清,没有按照要求及时足额纳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了一次。他本人不懂财务知识,也不重视财务管理,经营过程中不进行成本核算,导致经常入不敷出。经营一家公司,远比他在别人的公司里打工要复杂得多。俗话说的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烦琐问题都会不期而遇,经常搅得他焦头烂额。加上他以前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没有学会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得公司的环境比较沉闷、压抑、单调。不注重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养,没有营造员工成长进步的环境,先后有许多比较优秀的员工都选择了跳槽,离他而去。最后,由于客户拖欠公司款项,使得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他也就只好选择了终结自己的公司。

作为技术骨干,他是完全合格的。但作为一个公司的总负责人,恐怕就有些牵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司虽小,各种业务一样也不能落。各种矛盾的协调解决,需要有各方面的能力来应对。只有单一技能的“单打一”型人才,是不能够驾驭全局的。想自己创办公司,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是积极向上的表现,值得称道。但首先必须要先进行修身养性,打造各方面的技能。仅靠脑子一热便匆忙上马,到头来只会是一败涂地。必须学会像蜜蜂一样,采许多的花,才能酿造出味道可口的蜂蜜来。如果仅仅待在一处,酿造出来的蜂蜜就会非常有限,味道也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想自己创业的人,可以先全面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结构,选择一个能够从事的行业,然后到一个和该行业相关的公司去工作一段,就像小D一样,学习学习。然而,小D的经历给了我们很有益的启示,那就是不能仅仅去学习一两样技能,而是要全面向老板学习,学习他如何管理公司,如何经营企业,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如何去控制成本,如何去融资。当你精通了某一项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就,应该赶快想一想未来。作员工时就像老板一样去思考问题,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当感觉羽翼丰富,足以在风雨中自由翱翔的时候,你才可以另立门户,自己单干,认真当自己的老板了。

本章小结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时代,一个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时代,一个节奏快速、变化万千的时代,只有一门特长、只会一种专业绝对是不行的。应对这个多变的社会,需要的是拥有多方面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需求的是综合素质型人才,在专业精通的同时,学习掌握多方面的能力。

技能单一,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往年“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再是市场的“抢手货”。近来,很多单位不再招聘专门英语人才,而只是把英语作为一个附加条件。所以,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专业的劣势,那就是技能单一而达不到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这就势必迫使他们去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努力适应社会的需要。英语只能作为和别人同等条件下自己的一个优势,而非王牌。

人才市场最近出现了一种新概念:由原来的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转向“有需要才是人才”。业内人士预测,科技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改变。因此,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因为工作和学习),另外一种就是找不到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