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出土的谜团
3999500000028

第28章 诉说不尽的古埃及金字塔(1)

一个个神秘的迷,吸引着人们的脚步,召示着远古和未来的文明之光。

在浩瀚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的东部边缘,在风光秀美的尼罗河畔,矗立着一个耸入云端的远古建筑,这就是金字塔。悠悠岁月,金字塔历经千年的风雨仍傲立于空旷的沙滩之上,注视着奔腾的尼罗河水,向人们散发着它那神秘莫测的远古幽光。

巍巍的金字塔,背后隐藏着多少让人无法破解的谜,谁也说不清楚,据说大金字塔是法老胡夫所建?胡夫是谁?他生活于什么年代?我们无人知道。仰望金字塔,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大规模的远古建筑,在没有现代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是如何建造的?而且建造技术精湛,石块砌合得天衣无缝?没有人知道,也没有古代任何的一个工匠,任何一个祭司、建筑师或者法老就金字塔的建造留下哪怕只言片语的说明,神秘的金字塔,成为一个无人能解开的谜。

庞大的金字塔内部,似乎笼罩着更多的谜团和阴影。神秘的甬道,被巨石紧紧地阻死,古人如何进入墓室,无人知道。当考古者打开甬道,走到最深的墓室时,发现里面却空无一物,是另外有通道,还是另外有墓室?人们难以回答。现代科学探测得知金字塔中空部分为15%,而已被发现的只有1%,剩下的部分在什么地方?里面装的是什么?人们仍在寻找着答案。在金字塔的墓碑上,刻有可怕的咒语,多少年来,灵念咒语的不祥之兆一直笼罩在人们的头上,那些进入塔内扰乱法老的人都染怪症而死,人们不禁要问:咒语的恶念真能起作用?这是让人难解之迷。奇特的塔内建筑如迷宫,困惑着所有的人。

神秘的金字塔静静地矗立在远古文明积淀的尼罗河流域的大地上,人们在追循着它远古的谜团,力求寻找金字塔的神秘的真谛。

1难以寻觅的建塔人

在古代世界有“七大奇迹”,埃及的金字塔被誉为“七大奇迹”之冠,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叫库孚金字塔,它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高约146.5米,塔基每边长232米,绕一周约1公里,塔身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石块之间不用任何粘着物,而由石与石相互叠积而成,人们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片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时近5000年,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它仍傲视长空,巍峨壮观,令人赞叹!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八十座。这些大大小小的雄奇建筑,分布于尼罗河两岸。其中最高大最着名的就是库孚大金字塔,它修筑于4500年以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个人工建筑物。

库孚大金字塔耸立于开罗以西10公里外的吉萨高原。那儿荒砂遍地、碎石裸露,是一片不毛之地。在这种地方修筑这样一座显然并非出于实用目的的建筑,设计者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据研究,这座金字塔可以在风沙弥漫中,继续存在10万年而不会损坏,这个时间结束以前人类文明可能已经不复存在。

本世纪20年代以来,大批科学工作者来到埃及。他们以诧异的眼光,望着这座庞然大物。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块雕凿并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墓室的布局宛如迷宫,古代埃及人究竟是用什么办法设计它的。陵墓的通道倾斜深入多层地下,石壁光滑、刻以精美华丽的浮雕,令游人叹为观止,但谁也弄不清古埃及人何以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雕刻技巧,不知他们运用怎样精良的加工工具。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

令专家们更不可思议的是建造这座金字塔,需要多少劳动力?据估计建造金字塔时,埃及当时的居民必须是五千万人,否则难以维持工程所需的粮食和劳力。当专家翻开历史的册页时,便发现问题更难以让人理解了,公元前三千年全世界的人口只有二千万左右。

进一步研究的情况还表明,众多的劳动力必须在农田上耕耘,以保旷日持久的工地上要有足够的粮食。他们都要吃饭。而地势狭长的尼罗河流域所能提供的耕地,似乎不足以维持施工队伍的需求,这支施工队伍少在几十万人,最多时可达百万人之多,他们之中不仅要有工程人员、工人、石匠,还要有一支监护工程施工的军队、大批僧侣,以及法老们的家族。单靠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收成,绝能满足工程的需求。

令人迷惑之处还在于古埃及人用什么运载神殿所需的巨大石料。传统的看法认为,古埃及人利用滚木运输,这种最原始的办法,固然能将庞大的石料运抵工地,但滚木需要大树的树杆才能做成,尼罗河流域树木稀少。在尼罗河岸分布最广、生长最多的是棕榈树,但因为棕榈树的果实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粮食来源,棕榈树叶又是炎热的沙漠中惟一可以遮阳的材料。

大规模砍伐棕榈树,埃及人等于在做自杀的蠢事。所以,古埃及人不可能大片砍伐棕榈树,而且质地松软的棕榈树干是无法充当滚木的。

那么,埃及人很可能从域外进口木材?提这样设想的人并没想到,从外地输入木材就意味着古埃及人拥有一个庞大的船队,渡海将木材运抵亚里山大港后,还得溯尼罗河而上,将木材转运到开罗,从开罗装上马车送到工地。且不说4500年前埃及人是否拥有庞大的船队,光说陆途运输的马车,还是在金字塔建成后的900年,才出现在埃及的土地上。

据测算大金字塔是由260万块每块重约10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历经4500年的风风雨雨,其缝隙迄今仍相当严密,一把锋利的尖刀都难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者奴隶之手,的确叫人难以置信。

其次,认为金字塔仅仅是埃及法老陵墓也同样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暂且不说这260万块巨石如何采掘,单说把它们堆砌起来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如果每天筑彻10块巨石,那么,完成这个建筑所需的时间为260万天、即700年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加速工程的进程,如果每天筑砌100块巨石,那么,完成这个建筑所需时间为26000天,即70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埃及法老们可以算得出来,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我们无法知晓。

2空无一物的墓室

有关胡夫王的木乃伊遗失的谜团,早在公元9世纪,开罗伊斯兰教总督卡利夫·阿尔玛门的记录中便已有记载。当时他率领一队石工师傅,从金字塔的北面掘了一条隧道进去挖宝,经过一连串幸运的巧合,找到了这条现代考古学家所称的“玛门穴”的通路。玛门穴可直接衔接金字塔内部几条通路,其中一条为从北面入口进入金字塔以后,便往下行的“下坡道”(入口的位置在古代虽广为人知,但是到玛门时期早已被人遗忘)。更幸运的是,作业时,因石锤、钻岩机等的振动,致使下坡道屋顶上的部分岩石掉落,而暴露出金字塔内部入口处原来便有的“上坡道”。

不过,虽然找到通路,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坡道入口处,也就是坡道中最狭窄的一部分,被几块硕大而坚硬的玄武岩塞住,路被完全堵死。堵塞工程很明显地是在金字塔建造时做的。

阿拉伯工人在尝试击碎那块硬石却失败以后,便着手从周围硬度比较低的石灰岩上凿起隧道。经过好几个星期,总算清除掉进入金字塔最大的障碍,而为前进金字塔铺好了路。

清除障碍的工作本身的意义非常明显,它代表过去从来没有盗墓者能够成功地打开过入口,金字塔内部应该仍为一片处女地。石工师傅们充满期待地进入金字塔,准备大大地丰收一场金银财宝。而或许动机不同,玛门总督想必也在金字塔大门开放的刹那,迫不及待地进入,以便成为第一个在金字塔内登堂入室的人吧。根据记录,玛门阻止金字塔探险队的目的,并非为增加他原本已经可观的财富,而是为了发掘远古文明中不为人知的智慧与技术。根据古老的传说,金字塔的建造者,在塔内放了很多“坚硬而不会生锈的铁制工具与武器,可以弯曲但不会打破的玻璃器皿,不可思议的符咒……”。

然而,当玛门和他的手下进入房间时,却什么都没有发现:即没有世俗所谓的宝物,更没有高科技的机器、超越时代的塑料材料、不会生锈的铁器,更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符咒。

其中一间被错误命名为“王后殿”,里面更是空无一物,只是一间非常朴素,但充满几何趣味设计的房间而已。

更令人失望的是王殿(玛门等阿拉伯人显然通过壮丽堂皇的大甬道后才到达此房间)内,也没能找到任何能引起一般人兴趣的东西。房间内惟一的家具,便是一具大理石棺材,大小正好容一个人躺下,也只因尺寸凑巧的理由,这个箱状石盒后来便被命名为“石棺”。我们可以想象,当初玛门和他的手下走近这个未经任何修饰的石盒时,内心是何等的失望,因为石盒里,就如同整个金字塔一般,空空如也。

为什么大金字塔里会如此空洞?如果曾经有宝藏的话,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法消失的?古埃及学家宣称的法老驾崩后500年内宝藏便已被窃的说法可信吗?或者,如现在比较多的证据所显示的,其实金字塔从一被封死的那一天开始,从来就没藏有任何宝物?我们已经知道,在玛门和他手下进入金字塔以前,从来没有人知道如何经上坡道到达塔的上部,而且,可以确定的是,从来没有人能够通过大理石封口的障碍,堂堂进入金字塔。

因此,从常理推断,至少在玛门以前,应该不会有任何人曾经侵入金字塔内部--当然如果曾经有人发现过其他入口,并且进入金字塔的话,又另当别论。

的确,在离堵住的通道口下方200多英尺处,还有一个秘密通道,可以绕过坡道障碍。这条被深深地埋在茎沙高地基盘地下的通道便是另外一条下坡道。

其实在更早的时代,早已有人知道,并针对这一条下坡道做过详细的调查。希腊罗马地理学者史特拉保,在进入金字塔内地下大殿堂(从金字塔顶点计算大约有600英尺深)后,曾经留下详细的记录。房间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罗马人占领埃及时的涂鸦,显然当时人进出这房间相当频繁。但是从西面往下的通路,大约2/3的地方,有一个秘密入口机关,因为设计过分地精巧,所以一直到19世纪都没有被人发现,也因此从来没有人通过这个机关,进入过金字塔的另外一边。

打开机关的入口,立刻进入一条如水井一般窄而深的通道,全长160英尺左右,几乎纵向地穿入地基和大金字塔内部20层的石灰岩石块,一直到大甬道的起点,与主要内部走廊系统会合为止。虽然也有学者曾经做过各种大胆的推测,不过我们至今仍看不出来,为什么古埃及人要在大金字塔内建造一条如此奇特的纵坑,惟一可以确定的是,那坑洞的确为古埃及人在建金字塔的同时建造的,而非盗墓者在后来挖掘出来的。果真如此的话,是否有可能盗墓者发现这条隐秘的通路,而将王殿及王后殿内的宝物一扫而空?

这当然是一个可能。但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此种可能性非常小。

例如,井穴上方出口,牛津的天文学者约翰·格理维斯1638年曾进入过,但仅下了60英尺就无法继续了。1765年,另外一个英国人,纳坦尼尔·达魏生往下走了150英尺后,因遭遇到大量的沙石无法前进,只好退出。1830年,意大利冒险家卡维利亚也因同样的问题,到达相同的深度。但是意志坚定的卡维利亚并不就此知难而退,他雇用了阿拉伯工人,开始清理坑洞中的碎石,希望能够看到下面的东西。在几乎要得恐狭室症的环境内猛挖了好几天后,他果然发现了一条往下的纵向通道。

从这样一条被废物塞满的狭小通道,有可能将传说中第四王朝最伟大的法老的全部宝藏都搬运出去吗?

这条如水井一般的纵穴,就算没有被碎石瓦砾掩埋,从下到上都非常通畅,但是以它只有3英尺的宽度,以及在好几个地方几乎完全垂直的条件下,能够通过它运出去的,顶多只是古代帝王典型坟墓中宝藏的零头罢了。

至少,公元820年,玛门总督和他的手下打开大金字塔时,显然期待里面会有许多厚重、大件的宝物。因为在外观上不如胡夫王金字塔甚多的后期图坦卡门王坟,打开时都找到许多神像、神器等宝物,怎么会想到胡夫王坟墓内却什么也没有?卡夫拉的金字塔内也是一样。如果有盗墓者的话,这两个坟的盗墓者必定是历史上惟一的一个,能把坟墓清得一干二净,连一片碎布、一块陶片、一个不要的人像雕塑、一件遗漏的珠宝首饰,都没有留下。留下的只是光秃秃的墙壁与地板,和一口连盖子都没有阖上的石棺。

3可以复活的木乃伊

相传古埃及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本领超凡的法老,名叫奥西里斯。

奥西里斯教给人们种地、做面包、打井、酿酒、开矿的技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非常崇敬他。但奥西里斯的弟弟塞特对此十分妒忌,阴谋杀害哥哥,夺取王位。

某日,塞特请奥西里斯吃饭,找了很多人作陪。吃饭时,塞特指着一只漂亮的大箱子对大家说:“谁能躺进箱子,这个箱子就送给谁。”奥西里斯在人们怂恿下躺进箱子一试,他完全没想到,自己刚一倒进箱子,箱子就被塞特关上,并加上大锁,被扔进尼罗河里去了。

奥西里斯遇害之后,他的妻子四处奔波,终于找回他的遗体。塞特知道此事,又偷去奥西里斯的尸体,剁成十四块,分别扔在各处。奥西里斯的妻子又从各地找回了丈夫遗体的碎块,悄悄掩埋。

后来,奥西里斯的孩子长大成人,打败了塞特,为父亲报了仇,又把父亲的碎尸从各地挖出来,拼凑在一起,做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木乃伊。奥西里斯的遭遇感动了神,后来在神灵的帮助下,奥西里斯复活了。不过,他虽复活,但不能重返人世,而是留在阴间,做了阴间的法老,专门审判惩处坏人,保护好人。

这个传说的内容无非是为了表达惩恶扬善的主题,只是个神话而已。但埃及自上古时期就风行“木乃伊”葬俗,这倒是历史的真实。

据研究,受这个神话的启发,每一个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的神话表演一番,首先举行寻尸仪式,随后举行洁身仪式,把死者遗体解剖开,把内脏和脑髓取出,然后将其浸入一种防腐液中,除掉油脂,泡掉表皮。待70天之后,再把尸体取出晾干,将各种香料填入体腔,外面涂上树胶,以防止尸体与空气接触,最后用布将尸体一层层裹扎起来。这样,一具经久不腐的木乃伊就做成了。遗体安放之前,还要举行神秘而隆重的念咒仪式,为木乃伊开眼开鼻,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据说,这样它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和吃饭了。最后举行安葬仪式,把木乃伊装入石棺,送入他永久的居住地--金字塔里。